“江南明教活动日益活跃,各地官府多有抓捕其教众,然而其骨干,一个不见。
淮西王庆劫掠了房州城后,并未占据城池,只是啸聚房山,四处吞并山贼土匪,收拢绿林好汉,不断壮大自己。
河北田虎哨聚恶贼亡命无数,已然称霸沁县,其趁当地值水旱时,捏造妖言,煽惑愚民,随时可能占据县城造反。”
听了夏侯淳飞的汇报,赵桓思考片刻,问道:“明教收敛的钱财,可从太湖底下起出?”
夏侯淳飞道:“我等一直盯紧太湖,却一无所得。
不过,根据各方汇报,明教应该是起出了钱财。
其佐证,乃是各处铁铺异乎寻常的兴盛,且接到的生意大多为兵器打制。
另外,布帛、粮食、皮革、筋、漆胶等物资需求大涨。”
但凡起兵,兵器甲胄粮食是必须的。
布帛、皮革制造衣甲,筋漆胶制造弓弩,妥妥的造反前奏。
“殿下!”夏侯淳飞道:“朝局不稳,是否抽掉力量回京?就目前来看,即便几人造反,东宫也是有心无力,不如集中力量应对眼前。
待殿下登基,全掌天下,几个跳梁小丑覆手可灭。”
赵桓摇了摇头,道:“王庆、田虎不足为虑,明教确实心腹大患,不得不防。”
“都是一路货色,有何区别?”夏侯淳飞不解。
“王庆田虎,初期利用朝廷疏漏起事,得势之后必然得意忘形,酷虐地方,难得民心支持,待朝廷尽起大军,剿灭不难。
明教则不必。
朱勔死后不久,父皇遣李彦南下,坐镇杭州主持花石纲事,吾收拢的民心,已然消失殆尽。
酷虐之下,东南百姓尽信明教,只要起事后不害民,定得百姓支持,并不好剿灭。”赵桓解释道。
原轨迹中,宋江打田虎王庆不算轻松,却也没多难。
但是打方腊,损兵折将,连连受阻,而且方腊阵营中,投降的高层很少。
为什么?
其一是朝廷花石纲害民太甚,百姓不堪忍受,其二是因为方腊麾下有信仰。
哪怕是最初级的信仰,也可以让军兵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
“殿下,那便收回淮西、河北的力量,只重点关注东南?”夏侯淳飞道。
赵桓沉思片刻,道:“这天下,终究是我的天下,不能动乱太甚。
淮西王庆保持观察,河北田虎嘛……安排人手,想办法控制壶关,若田虎起兵,确保壶关不失。”
夏侯淳飞考虑一番,道:“控制壶关未必能成。”
“若是不能控制,现在就打探外界袭击壶关的小道。”赵桓道。
为什么要控制壶关?
因为田虎所在的河北,其实是山西太原盆地。
这地方八面环山,易守难攻。乃是兵家形胜之地。
进出太原,除了崇山峻岭,只有太行八陉可供通行。
今时今日,太行八陉有几条出口在辽国,距离威胜军最近的,便是壶关卡着的太行陉。
控制壶关,便能确保太行陉的畅通,对平叛十分有利。
当然,以东宫的能力,只能说尽力而为,因此赵桓没有下死令。
说一阵三大寇,话题转到了辽国使者上。
辽国使者到访,对朝廷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但是辽国人来的不合规矩,未曾提前通报,直接就过来了。
来访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质询岁币事宜。
五十万匹两的岁币,对辽国可是一笔大钱。
辽帝耶律延禧和赵佶性格差不多,都是贪图享乐,花费无度的皇帝。
不同于国朝,前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好歹积攒了一些家底,辽国是真的穷。
耶律延禧大把挥霍,朝廷和皇室的财政,早就紧张的不得了。
女真人起兵反辽后,辽军一败再败,损失的军兵就算了,消耗的军费着实是太多了。
关键是,大把钱财洒出去,没看到效果啊。
根据辽国境内传来的消息看,没了国朝的岁币,耶律延禧已经穷的快要吃土了。
辽国虽然是大一统的帝国,其实内部多是部落。
辽帝可以各部落的征调青壮马匹成军,前提是给钱。
没钱,不好意思,换个皇帝呗。
对许多部落头领来说,契丹人还是女真人做皇帝,其实没什么差别。
耶律延禧给不出钱,换完颜阿骨打来未尝不可。
因此,耶律延禧火急火燎地派了使者来交涉。
正使乃是辽国晋王耶律淳,辽帝耶律延禧的堂叔。
要说耶律淳的本事,其实不差,奈何赵佶并朝堂众臣已经打定主意赖账了。
这是赵桓十分欣慰的地方。
当初在朝堂上的提议,算是执行的比较好。
辽国岁币,西夏岁赐都已经停止了。
这笔钱,一部分进了东宫,有五十万贯进了赵佶内库,剩下的,用来整顿沿边军队。
童贯总揽全局,刘法负责西北,谭稹负责河北两路。
效果嘛,比较明显。
童贯直接打发了西夏使者就是明证。
至于河北两路,军队真的是已经烂透了,因此谭稹没底气阻拦耶律淳,只得放行。
根据谭稹回馈,河北边境防备稀烂,辽国只需要一万精锐,就可以打到开封城下。
因此,朝廷虽然打定主意赖账,却不够硬气,只得顾左右而言他,一拖再拖,想要把耶律淳拖回去。
但是,他们低估了耶律淳的耐心和决心。
到了东京半个月,耶律淳每日要求面见赵佶。
为此,赵佶很是烦恼。
对东宫来说,其实这样也不错。
朝廷上下都忙着应付耶律淳,倒是没人有空对东宫指手画脚了。
“殿下。”胡越进来,道:“宫中有诏令送达。”
“哦,何事?”赵桓问道。
胡越没回答,脸色很怪异。
好在,胡越不敢卖关子,直接道:“官家降诏,由东宫全权负责接洽辽国使者。”
赵桓无言以对。
这是好干的事?
成功打发走了耶律淳,不会有半点功劳,要是打发不掉,凭白显得东宫无能。
不过,赵桓会拒绝么?
必须不会!
这个天下,终究是他的,与辽国打交道是迟早的事。
“正好,宜早不宜迟,会一会契丹人也不错。”
决心既定,赵桓便叫宣旨的小宦官进来。
诏书很简单,关键是全权。
也就是说,不论谈的结果怎么样,赵佶都是认可的。
至于会不会秋后算账,那就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