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花市灯如昼

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有些地方叫大(小)年,元夕或者灯节。

吃元宵,闹花灯,火树银花不夜天,依人悄约黄昏后。

元宵是北方的叫法,南方称为汤圆,北方是以节喻名,南方的叫法更贴合实物。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三元的上元,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古人称夜为宵,所以就叫成了元宵。

节日的名称来源于道教,节日的兴起却又缘于佛教,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溯古追源,这个节日能上溯到西汉,那时候叫上辛夜,皇帝祭祀太一神,也就是天神,这是汉武亲封的道教的最高神。

祀礼在甘泉宫,仪式要进行一整夜,从黄昏开始,到天明结束。

话说古代当皇帝是真心不容易,各种大祀仪大祭祀,动不动就是几个时辰一整夜的,体格一般的真罩不住。

这个太一可不是东皇太一,而是汉武心里永远的男神,其地位也是汉武一步一步架起来的。在那之前供奉的是五帝,汉武之后唯尊太一。

到了东汉,佛教东来,在这边扎根衍长。

佛教是汉明帝不远万里遣使请过来的,不是自己发展过来的。

佛教和道教主要在民间流传不同,一来走的就是上层路线,那时候的信徒主要都是达官贵人和皇族,这也是他能迅速发展生根发芽的原因所在。

其实就是达官贵人皇族之流比较闲,也更容易相信佛教的那一套理论。老百姓饭都吃不饱哪来的闲功夫扯蛋。

之所以发展壮大力压道教,就是路线走对了而已。

汉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下令正月十五日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就此揭开了正月十五点花灯的序幕。

也揭开了佛教大发展的序幕。

和尚住的地方叫寺,也是从这个时候定下的规矩,是为了表现尊贵的意思。寺在那个时候是官称,大约等同于现在的部。

比如大理寺,就是现在的最高检最高法还有公安部的集合体。

汉明帝为佛教修建的寺就是洛阳白马寺,国内佛教的第一座寺院,被尊为祖庭,当时主持的僧人是汉明帝使者从古印度请过来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那个时候和尚并没有什么三规六戒,喝酒吃肉搞对像结婚,和普通人都一样,更像是一个哲学学者。其实本来佛教里的荤也不是指肉。

到了南北朝,佛教大兴,信佛教的达官贵人皇帝什么的更多了,包括很大一部分上层人士。这个也是没有办法,上行下效嘛,谁敢不跟着皇帝的步伐?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想像那个时候佛教的盛景和影响力。

相对于传统道教,佛教在我们这里的起点实在是太高了,上来就是国家级供奉,举国之力宣传扩张,各种特权在握。

这也就养成了佛教专事权贵不劳而获的习惯。

正月十五点灯也就这样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到了梁武帝,佛教已经基本形成了本土化的模式,梁武帝对佛教的迷恋比汉明帝还狂热,这家伙好几次辞皇不干要去当和尚。

在他的纵容宠溺下,这个时期佛教达到了鼎盛,僧尼数十万,资产丰沃可抵一国。

他痴迷于当和尚不喜女色,还喜欢吃素不吃肉,于是就下令佛教信徒必须和他一样。于是从那个时候起,汉传佛教就开始了规戒时代。

梁武因为沉迷佛教被灭了国,但佛教戒律和正月十五大放花灯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一直到了唐代,长安成为世界之都,万国中心,东西方交流达到高点,佛教也已经全民普及,正月十五燃灯供佛的习俗也成为了法定节日,叫上元节。

到了唐末出现元宵的叫法。

唐代的法定上元节假日时间是三天。

那时候城市是有宵禁的,天一黑任何人都得老实儿在家待着,不能出来闲逛,只有上元节这几天随便,这也就造就了上元节的繁华。

到宋代,上元节又叫元夕,延长到了五天,还增加了有奖猜灯迷活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已经脱离了佛教,成为了全民狂欢的日子。

宋灭,元朝统治者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工作就是休息,取消了假期。

可能是弊着了,到了明代上元节不但恢复,还从正月初八一直把灯点到正月十七。香烟十日不散。

清代,上元节又叫灯节,宫中不再举办活动,成为了民间节日,时间上三天四天五天都有出现,增加了白天的‘百戏’表演。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能体验到的元宵节了,舞龙舞狮子踩高跷什么的。后来又有了‘送孩儿灯’,喻意家里添丁进口,孩子健健康康。

这就完了?并没有。

上元节在古时候其实在民间还有一种功能,那就是男女约会或者寻找意中人。按现在来说就是情人节。

古时规矩多,对女人的约束更多,一年当中只有上元节这几天才没有那么多规束,女人也可以从家里出来参与到这个全民皆欢的花灯节日里。

顺便就找找另一伴,约个会什么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以为这些美好的诗词是怎么来的?都来源于诗人对上元节灯会的美好记忆,或者说是写实。

……

京城的元宵夜相当热闹,虽然不能放鞭炮烟花,但仍然驱不散人们的热情。

全市各个公园都被的扮成了灯海,灯会有几十个。

各种大小花灯争奇斗艳竞相盛开,老人孩子,少男少女成群结队蜂拥而来,各个景点公园人满为患。

冬夜的寒冷好像都被这种热情冲化了。

老张家全家去的是临近的北海子公园灯会,晚上六点开始,八点半结束,虽然时间不长,也是足够用了。

可惜的到不是需要买门票,是不准拍照。这个有点遗憾。一切摄影器材都不准带入。

这个规定也确实有点奇葩,但是人家说了算,接不接受也没用。爱接受不接受,又没请你来。

张彦明也不想因为这点事儿发生什么不愉快。

整个灯会还是相当精彩的,算上花灯和大大小小的各式红灯笼,几千盏灯把整个公园映照得一片火红,还有很多冰上娱乐设备。

就是人有点太多了,走到哪里都是摩肩接踵的感觉,哪里都在排队,猜灯迷不使劲挤一挤根本靠不过去。

好在大家也没有什么争强好胜出出风头的想法,就是提男契女的全家出来逛逛,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过一个圆满的元宵。

第1271章 两个小财迷第1002章 你还委屈了?第1115章 你孝顺不吧?第1345章 这是给予第255章 你再骂我我就哭第215章 那得是多少钱?第1089章 态度和尊严第491章鱼炖了好吃第132章 拜年第199章 其实特装逼(求一下订阅吧,成绩不太好)第403章 扣你们工资第799章 你等你卸完货的第1107章 指导第764章 大闺宁第777章 新想法第1148章 敲定内部融资第1973章 一计不成又生二计第501章 二十世纪,人才最重要第244章 我同意加入第70章 开饭第607章开过拖拉机没?第86章 送多了第1185章 员工和职工第140章 唐静第565章 准备第1984章 没完没了的那种第667章 老丁,家家有本经第864章 咬死你信不信?第1219章 你这人不懂事儿第1895章 好吃街第1036章 说话算数第1008章 速度第402章 给孩子出张专辑?第742章 亲戚第2144章 信不信在你第1211章 炸了第1199章 酒仙儿第1376章 都在变化第1980章 意外就这么发生了第1998章 你家老头还在呢第1972章 瞧不起谁呢?第210章 相信它会记住我的第287章 什么样的感情?第613章度假酒店为什么赔钱(2)第1349章 都是咱家的第1294章 垫底儿大称砣第278章 蒜茸菠菜第1931章 各方合作第1638章 我爱这个国家,爱这块土地第2357章 俩小时五十第684章 下马威第295章 你好,你很好第291章 我帮他捋毛,做朋友第1982章 大官司第701章过去的事就不提了第2281章 总要有人做点事第2283章 晨光牧场和联名公约第2116章 愉悦年华,白首合髻第1605章 我看你像个奖励第321章 早做准备第369章 黄厂长的要求第972章 怎么拉粑粑?第784章撒尿的交情第1139章 得找个合理的借口第1563章 鼓动第1909章 成功者的圈儿第1772章 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第71章 要是能再装点就好了第937章 龙利和巴沙第1375章 爸爸是男孩子第1156章 白眼狼第1495章 下雪的故事第1552章 我可喜欢听了第551章 完美第852章 那年代的驾考第1651章 唐中军要造反第608章小半辈子第1911章 他排在多少位?第1345章 这是给予第2074章 老张急了第234章 入股第1120章 浪费可耻第898章 进山第625章 威斯汀来了(综合打赏+)第1039章 鸳鸯锅第654章 英雄第78章 包饺子第1755章 我怕传染第1556章 你好好编第1641章 别吵,看电影呢第2076章 我是养老还是给你种地?第1625章 不想掺合第1047章 我知道哪个菜是你做的第1384章 管理的艺术第1739章 大意了大意了第1300章 故人的消息第2358章 控股方刘经理第1956章 170卡车第213章 运气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第1427章 手拿把掐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