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关于经营的那些问题

“今晚弄好,明天弄里面。这个等水泥干透了再勾容易两层皮,到时候脱落了再修更麻烦。没事儿,快完事了。”

“你徒弟呢?怎么不让他们弄?”

“都是年轻人,对像什么的都等着呢,我一个糟老头子也不着急回去。也不累,这活就是慢点。”

“这个时间久了会不会粉?”

“不会,比石灰好用,就是现在弄成本太高,划不来了。这东西干了硬着呢。”

和老师傅说了几句,怕影响他工作耽误人家回家,张彥明把烟留下回了院子里。

里面倒座房的门都拆完了,砖还没砌,估计是因为勾缝的问题。里面已经收拾干净,整个隔墙还有后来弄的东西这会儿都拆除了,只保留了房顶。

张彥明过去看了一眼,房顶是用角钢焊的人字梁搭起来的,想着明天问问老师傅能不能换成木头。不过到是也无所谓,反正弄好了也看不见,刷层油漆一样用的久。

其实在建筑里,像房梁这种东西,感觉上肯定是角钢更结实,但事实上木头比角钢持久多了,可以用上百年,角钢那会儿早就锈烂完了。

进了二门,孙红叶和仙媛坐在树下面的石凳上说话,几间卧房都是房门大开,空调主机嗡嗡的响着。

这个时候国内空调业还是春兰一家独大,张永光买的也是春兰的。

张彥明看着主机摇了摇头,一手好牌呀,结果最后被打成了一锅粥,后来人谁还知道春兰是个什么?

春兰的话事人其实也是个倒霉催的,在这个黄金年代能把一家如此巨型的企业给做垮了,这算不算是一种能力?完全的卖方市场啊。

在九十年代末,国内开始流行多元化经营,其实就是企业挣着钱了,然后看别人干什么都眼红,都想去插一脚,恨不能把所有的挣钱的买卖全做了让别人去死,把天下的钱全赚光。

在这种思维下,在众多企业蒙着眼睛到处伸手的大形势下,春兰也迈出了多元化的步伐,也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但和其他企业不同,春兰是投什么亏什么干什么败什么,也不知道他怎么就选的那么准,怎么就经营的这么惨,简直就是超能力附体了。

而且打野又不守塔,捡了芝麻就丢西瓜,最后连空调和摩托车市场都崩了。

独霸国内市场几十年的老牌子空调,像一匹黑马一样出世就惊艳全国被人追捧的春兰虎春兰豹,一夜之间消声匿迹,从此江湖是路人。

“在那感慨什么呢?盯着个主机看了半天了。”孙红叶过来捅了张彥明一下。

“啊?哦,想点事儿,没事儿。”

“想什么?”

“经营上的一些事,关于公司管理这块。”

“看你表情绝对不是,骗子。”

“真的,这个我骗你干什么?我看到这台空调就想到了现在国内疯狂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还有不切实际盲目拼命增加体量的扩张模式。”

“这两种模式怎么了?公司多元化发展不对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老话呀。还有扩张,我感觉扩张是好事啊,企业大了竞争力才大嘛。”

“不是一回事儿。多元化不是不对,但看是哪种多元化,向主体相关的上下产业链发展我感觉还是必要的,但是抛开主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多元化我不太看好。

包括扩张,也涉及到产业链的问题,健康合理的向上下游延伸可以更有效的稳定企业运营成本,这是没错的,但是抛开产业链的扩张,我感觉就是囊肿,越大死的越快。”

“不会吧?我这段时间看了一些国内企业的资料,感觉都还可以啊,进入陌生领域也发展的挺好,这不就是开源吗?

一些不断扩张的企业也不错啊,不扩张怎么壮大?不壮大怎么和外国人比?你看看那些什么世界五百强,哪个不是老大一盘子。”

张彥明摇了摇头:“你这种思想本身就不正确。国内好像现在就是你这种思维占了主导,咱们慢慢看吧,一场大淘汰就要来了,血淋淋的。”

“为什么?”

“你好好研究一下世界五百强的资料,看看他们是怎么进入多元化的,用了多长时间才达到现在的规模的,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还有,看企业要看底蕴,看看人家手里有多少相关技术储备,有多少专利,每年的技研投入占多少收入比,这个光看规模啊?

那不用比了,华国人最多,世界第一。”

“你是说,多元化没有错,扩张也没有错,但是需要时间和技术沉淀?”

“对。你一顿能吃一碗饭,然后看别人胖就想超过去,可是又不考虑时间想一下胖起来,于是就一顿吃十碗。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结果可想而知。”

“可是谁给你那么多时间啊?国外比咱们早发展了那么多年,不迎头赶上去慢慢熬?人家又不会停下来等你。”

“所以宁可撑死把原来的这点东西也丢掉?”

“那你说怎么办?”

“技术啊,这个时候应该辛苦一点儿,大力支持科技研究,把技术追上去拉平,其他的还是问题吗?规模体量都是假的,技术才是真的。

同样是吃饭,你还是一碗的量,想超过那个胖子,你说,你是一顿吃十碗追的快,还是拿出一段时间来研究一下提取技术,然后把十碗饭浓缩成一碗再吃快?”

“哦,到是挺有道理的。可是研究什么就得花钱哪,现在技术可以引进的嘛,把钱用在发展上不是更有利吗?”

“你看谁家把大米白面给了别人自己吃糠咽菜的?引进的技术暂时确实可以解决一点儿问题,可是人家可能把最好的东西给你吗?

同时人家拿着你引进的钱继续研究,等你把这点过时技术吃透了人家更先进的已经握着专利了,你想想那是个什么结果。

引进不是不好,但不能靠,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可是现在偏偏流行造不如买,那么多的研究所科研单位都裁撤了,你感觉能对劲儿?”

第1007章 老江第366章 我们怎么接班?第2374章 中庸是一种能力第433章 要钱不?第106章 破格第1342章 能交换的唯有利益第3章 邻居们第1745章 一点也不省个心第810章 我是老板娘第1402章 你得夸才行第717章台前幕后第335章 道理和责任第2310章 理直气壮第69章 牡丹花刀第1462章 启动仪式第811章 不卖第1339章 傲慢的老头子第1272章 仨月一次也行啊第368章 小英雄系列的构想第2229章 乱七八糟都有点第552章爸爸傻了第908章 物流园第2367章 老母鸡和乡村三霸第486章 让她自己选第1506章 他们俩是一伙的第956章 把老板忘了第1877章 杨洋和廖娜第1560章 化胆量为饭量第1523章 性格类型决定事业第68章 你累不累?第1016章 以后会更好第1788章 散装的兴隆台第81章 灌汤包和鱿鱼花第688章 老二也缺德第1042章 数码时代第337章 张爸的想法第2183章 新模式第2188章 这么堵行吧?第1834章 全面撤出第1986章 他们有钱第2310章 理直气壮第517章 这,都出来了?第2398章 一只猫第1092章 不是面子的事儿第248章 张爸张妈的想法第365章 精品特产街的打算第375章 剧本第160章 一行行行行行第2088章 悲伤的话题第1147章 不提也罢第271章 你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第935章 缺心眼第949章 烂摊子第106章 破格第455章 家家是不是没了?第880章 我给你写保证书第786章两个二叔和两个大大第1846章 稀碎稀碎的第1532章 您真会说话第217章 帮闲第2369章 过了小年就是年第1411章 遇上事了第895章 换一个思路第1132章 这是光荣第1896章 先写他一亩地的第734章 世界最大第895章 换一个思路第116章 蛋糕的利润第29章 车厢所见第1917章 什么是特色?第1651章 唐中军要造反第1879章 还真有点事儿第1066章 好吃的第626章我靠,谁泄的密?第386章 曾经的幸福第1939章 大事儿第2388章 沈果果要进团第1156章 白眼狼第1608章钱是个好东西第1987章 这就是神迹第2117章 有一种美,叫苏玉的美第1965章 飞机上搞泳池第84章 生活不易第238章 项目确定第852章 那年代的驾考第693章 为什么不叫父校?第572章 生活方式(有一套啊赏+)第2315章 孤儿寡母第634章 你尊重我了吗?(给有一套啊赏+3)第573章生活的圈子有多大第1443章 老祖宗的话第1163章 那个傻子第1658章 视察第2077章 不提这个还能处第603章你终于想起我了吗?第2019章 要使劲儿打屁股第868章 隐患第1592章 请老板你严肃点儿第1674章 事情始末第1089章 态度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