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崇祯的期待

乾清宫,年轻的崇祯皇帝端坐在龙案之后,看着面前的奏疏,脸上的怒容越来越盛。

“哗啦”一声大堆的奏疏被扫落在地,崇祯怒气冲冲的站起身来。

“反了,都反了,这边刚把袁崇焕下狱,那边祖大寿便悍然带兵离开京师,他祖大寿到底是我大明的将军还是他袁崇焕的私兵?”

年轻的皇帝发怒,殿中的太监宫女们噤若寒蝉,只有王承恩撅着屁股跪在地上,捡拾散落一地的奏疏。

“混蛋,都是王八蛋,文官武将没一个好东西!”崇祯犹如愤怒的狮子一样咆哮着,空气如同凝固了一般,格外的沉重。

愤怒过后,是那样的沮丧和无力,崇祯重重的坐了下去,把脸放在手掌中,满心的都是沮丧,年轻的皇帝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就在不久之前,崇祯还是意气风发。因为登基三个月,他便拿下了魏忠贤,曾经嚣张跋扈的九千岁一党就那样轻易倒塌,连个浪花都没有翻起。

那一刻,崇祯真正感受到了帝王之威严,享受到了九州在握、亿兆官民生杀大权尽在己手的畅快感。

那时的崇祯意气风发,决心清除魏党之祸,改革大明弊政,励精图治,使得大明再现仁宣盛世!然而未几,便传出了陕西流民暴动,几处流民造反的消息。

到了崇祯二年,造反的流民越来越多,不过崇祯也并不太在意,他知道区区流民暴乱根本威胁不了大明的根基,能对大明产生威胁的唯有关外的后金。

自兄长天启在位以来,关外的后金之乱愈演愈烈,多次击败大明边军,沈阳辽阳被占,关外大半的疆土丢失,后金八旗兵多次攻打辽西,明军损兵折将。

剿灭后金,收复关外领土,便是崇祯登基之初发下的大愿。所以当袁崇焕声称能够五年平辽时,崇祯大喜,委袁崇焕以兵部尚书蓟辽督师之重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袁崇焕的身上。毕竟袁崇焕曾经打出过宁远大捷,是朝中有数的知兵之臣。

所以,哪怕袁崇焕擅杀了边帅毛文龙,崇祯都忍了,因为他要指望着袁崇焕平辽。

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别说五年平辽了,不到两年时间,便让后金大军攻破边墙打到了北京城下。

羞辱,这让崇祯感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他感觉自己被袁崇焕所愚弄。什么五年平辽,原来不过是一派胡言,袁崇焕分明是把朕当小孩子糊弄啊!

年轻的天子自尊心极强,岂能任由臣下愚弄?而且城中流传的袁崇焕引后金入寇的传言更让崇祯心生警惕。若是袁崇焕和建奴勾结的话?这北京城岂不是危矣!

所以后金从北京撤兵之后,吏部尚书王永光等刚刚上疏弹劾袁崇焕,崇祯便立刻迫不及待的下旨把袁崇焕下狱,重新起复老帅孙承宗代替袁崇焕之职,崇祯已经对袁崇焕失望透顶。

谁知道按下葫芦起了瓢,这边刚把袁崇焕下狱,那边锦州总兵祖大寿竟然率兵逃了!于是崇祯便说出了关宁军到底是朝廷的军队还是袁崇焕的私军这样的诛心之言!

可关宁军是大明最强悍的军队,还要依赖他们和后金大战,虽然祖大寿带兵叛逃,崇祯却也拿他无可奈何,更害怕祖大寿带兵投靠了后金,于是便生出了深深的无力感。

司礼监太监曹化淳匆匆走了进来,把一封奏疏放在崇祯面前。

“陛下,孙督师已经命袁崇焕写下书信,并派都司贾登科前去追赶劝慰祖大寿。孙督师说祖大寿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很快便会率关宁军回还。”

崇祯点点头:“孙督师还有什么交代?”

“孙督师说虽然后金撤离,但距离北京依然不远,北京守军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后金杀回。现在正是寒冬腊月,不能让守城人忍受饥饿寒冷,要整备好军备,犒劳将士们,巩固人心。所以请陛下传旨筹集钱粮犒军。”

一提到钱粮,崇祯皱起了眉头,很是无奈。朝廷和后金连年大战,花钱如流水一般,崇祯登基之始,户部便没有多少存银,寅吃卯粮,连连亏空。

而眼下后金攻来,在通州仓城的粮食银两更是无法运送进京,前日户部尚书孙居相上奏,说户部银库已空,请求崇祯发内帑劳军。可八月的时候,崇祯刚刚从内库拨出五十万两银子用来招抚陕西流贼,眼下内库也是空虚的很,哪里还能拿得出多少银子啊!

可孙承宗和总兵满桂接连上疏请发饷银,没有银子,守军便会军心动摇,还如何守得住这北京城?

“国库空虚,内帑也将耗尽,为之奈何?”崇祯揉着太阳穴,无奈的叹息着。

“陛下,臣突然想起一事,就在今日,新建伯世子王业泰托人找到臣,说要捐献银子给陛下犒军。”曹化淳突然道,现在正是替王业泰说话的大好机会。

“王业泰要捐银子?捐多少?他为何不直接给朝廷,还要通过你?”崇祯愣了一下,王业泰他还是知道的,当信王的时候打过交道,一个是在京的藩王,一个是勋贵子弟,年龄又差不多,以前算是一个圈子。

不过崇祯对王业泰观感并不太好,有些瞧不上王业泰这种行事荒谬、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平素来往并不算太多,没想到王业泰这个时候竟然要给自己捐献银子。

不管是为了巴结自己,还是有其他心思,反正崇祯挺高兴的,毕竟王业泰此举算得上雪中送炭。

“王业泰说要捐银十万两,之所以通过臣,是因为王业泰他没有官职没法通过朝廷正常渠道。”曹化淳禀告道。

“好,不错,王业泰终于学好了,知道为朝廷效力,朕心甚慰!”崇祯高兴的道。十万两银子虽然不多,却也能稍解燃眉之急,至少给京营兵犒赏的银子有了。

“王业泰他还说有让后金退兵之策,想向陛下当面禀奏,陛下,您看是不是召见他?”想想家里那三千两白银,曹化淳趁着崇祯高兴又道。

“退兵之策?”崇祯微微皱眉,“他王业泰不过是个纨绔子弟,不学无术惯了,他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曹化淳笑道:“王业泰他毕竟是圣人王阳明后裔,也许有些家传的本领也未可知。”

“王阳明......”崇祯沉吟着,王阳明是大明立国以来唯一能够做到立功立言立德之人,向来被称之为圣人,备受士林尊崇。

若是王阳明在,小小的关外后金何足道哉?崇祯暗暗道。

“罢了,既然王业泰要见朕,便宣他进来吧!”

也许,王业泰真的有办法让后金退兵,崇祯心中竟隐隐生出了期待。

第61章 击退第一次攻城第100章 人心乱第102章 背锅侠毛承禄第171章 弹劾王业泰第139章 爽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162章 最好的办法是推倒重来第121章 交战第8章 坑人第83章 大连湾第42章 行军即是训练第177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61章 击退第一次攻城第2章 破家为国王业泰第182章 三年第131章 王业泰决定增援大凌河第142章 开心大笑的王业泰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赌债门都没有!第165章 李邦华的要求第103章 一统东江第152章 没粮去找棒子国第132章 谨慎的战斗第113章 祖大寿的忧虑(第三更)第133章 抵达大凌河城外第74章第77章 皮岛上的女真人第27章 狙击奴酋第175章 监察司和镇抚司(第一更)第46章 东江详情第147章 沈阳城下箭如雨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81章 辽北情形第22章 满桂第129章 旷世之功第87章 奇怪的石头城第151章 日子过得难啊第8章 坑人第11章 一百家丁第92章 围杀第62章 各怀心思第130章 孤注一掷的皇太极第13章 神机营,周遇吉第7章 御前军议第56章 建奴攻来第169章 炮轰登州水城第2章 破家为国王业泰第98章 广鹿岛第134章 血战大凌河(六千多字更新)第126章 海州之战第116章 表演的时刻到了第161章 王业泰论弊制第25章 汉阳造步枪初展威第90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177章 皇太极的决定第58章 兵临城下第153章 王业泰很有钱第180章 克复辽东全境第180章 克复辽东全境第96章 生意谈成第105章 钻床(第一更)第63章 落入陷阱第173章 收复盖、复、海三州(第一更)第17章 激励士气第64章 一面倒的杀戮第103章 一统东江第155章 大封赏第66章 前所未有的大胜第87章 奇怪的石头城第20章 夺回遵化第42章 行军即是训练第90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162章 最好的办法是推倒重来第155章 大封赏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荐)第137章 绝望的鏖战第126章 海州之战第6章 一帮寄生虫第41章 出发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赌债门都没有!第116章 表演的时刻到了第120章 战争是最发财的生意(第三更)第104章 这个冬天有些忙第158章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第124章 残破的辽阳第138章 尾声第63章 落入陷阱第9章 赌资第27章 狙击奴酋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125章 皇太极的反应第153章 王业泰很有钱第143章 历史的惯性第49章 暗地里的阴谋第159章 皇帝的家宴第25章 汉阳造步枪初展威第45章 登莱巡抚第92章 围杀第80章 东江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