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打服了倭奴

在赵仲针眼中,自己的父亲宋英宗赵曙是个严肃但不缺慈爱的父亲。父亲的孝顺是无人可比的,赵曙在仁宗皇上的驾崩后引出的濮议风波,是很多人不理解的,但在仲针來,那是父亲赵曙对濮王表达孝的一种方式。虽然仲针也不太认同父皇的方式,但仲针和他父皇一样是个孝顺的孩子。这也是宋英宗赵曙在他的子女中最喜欢疼爱赵仲针的原因。

而对于父皇登基之后所做的事,尤其是想改革积弊,仲针即担心自己的好友王旁,又能理解父皇。因为他到的是一个想改变现状,国力不济而忧郁成疾的父亲。

现在,父皇召见自己,说起安抚王旁之事,仲针即忧心又高兴。忧心在于仲针视王旁为兄长,这么多年小哥几个的相处,已经是莫逆之交,现在王旁不在大宋,家中遭遇如此变故,这让做皇子和哥们的仲针很难过;高兴在于,父皇终于拿自己当大人來,不再像对孩子一样对自己指点,而是和自己商议让自己去做事。

到父皇愁眉不展,仲针决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來:“父皇,儿臣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英宗赵曙眼前自己十六七岁的长子,这个孩子如今已经成年,清秀的五官已经脱去稚气,身材稍显消瘦却是笔挺,举手投足间透着皇室的优雅与高贵。赵曙越越喜欢,听仲针有话要说,赵曙点了点头。

赵仲针的心突突的直跳,这是自己第一次向父皇谏言,他理了理思绪抬头直视着御座之上的父皇,恭敬的说道:“父皇,王侍郎家中遭遇横祸,这是谁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儿臣知道父皇为何忧虑,父皇是不知道如何表达朝廷对大臣的关爱。尤其是对王侍郎这样在外征战有功的大臣。”

知父莫如子,赵曙不由得点点头,孩子长大了,这几句话说的实在得体。

“能替父皇解忧是儿臣心愿,儿臣愿意前往严查王侍郎府宅失火,做好安抚工作。只不过儿臣还有一件事请求父皇:父皇当下为充盈国库,沒收、兼并了不少私家大户的土地和生意,儿臣认为如有违纪定要严查,王侍郎的梅耶府确有低价购地的嫌疑,儿臣不便多言。但听说父皇要关闭王侍郎的茶场,儿臣认为实在不可。毕竟先皇议此事之时,父皇也参与商议并让王侍郎立下军令状,茶场无论盈亏也要保证国库的茶利。如果父亲此事反悔,未免会落人话柄。”

赵曙仔细听着仲针的话,这些话确实也说在实处,他凝眉不语沉思着。赵仲针了,父亲认真听着自己话并沒有生气,他稍稍安心了一些:“父皇,您是一国之君,如果断了王侍郎所有的财路,今后擅于理财的人,谁还会多为皇家着想做事。而且儿臣认为若要安抚王侍郎,应让他觉得还能尽力为朝廷做事,况且,积弊不光是节流,还需开源。解决国库问題不仅仅是为了解除积弊,更为了强国才好对敌西夏,辽国。”

“仲针,这些话是哪位老师教你的?”赵曙的语气十分慈祥,他忽然发现仲针不仅仅长大了,而且还有了自己的见识。

见父亲并无半点责备的意思,赵曙更高兴了,他微笑着回答:“父皇,这些不是哪位老师教的,我最近认识一个人,是王侍郎的朋友。他对我说了,王侍郎提醒了他好好研究,西夏吐蕃的关系和地势,为将來我大宋抵御西夏做准备,并且在编制平戎策,准备献给父皇。”

“哦?”赵曙眉头稍微挑了了挑,沒想到王旁竟然还有此心,天下还有这样的忠心为朝廷之人。

“父皇,我说的这个人叫王韶,是嘉祐二年的进士,这几年一直在边境各处游历,现在已经回來京城。儿臣认为:可能父皇一直认为王旁太贪财好势,但王旁一直心系大宋。望父皇不再商议兼并茶场之事,这恐怕是给王侍郎最好的安抚。”赵仲针小心翼翼的说道。

赵曙轻轻的叹了口气,他回想一路走來自己对皇位的处心积虑,到最后身边也沒几个真正有能力相助自己的人;而眼前自己的儿子赵仲针,年纪不大身边就有王旁,王韶,苏轼,等一代年轻的能人才子。也许这样也好,将來皇位已经是非此子莫属,让他慢慢的去积累人气吧。

“你去办吧,拨些银两整修王侍郎府宅,也算朝廷对在外征战大臣的抚恤。至于茶场的事嘛,为父答应你了,既然你觉得此人可助你,你要善用此人。”

赵仲针谢过了父皇,他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也许对于他心里的这个兄长,他所能做的已经尽力了。

赵仲针走后,赵曙反复琢磨着赵仲针所谏言的话,有时候赵曙常常会想起,自己见自己死在御座龙床之上,这种忧虑已经不再像刚刚开始那样纠结,來他还要为自己的子孙抓紧时间做点什么。

英宗赵曙召见王韶,命任命王韶为环庆路驻泊兵马钤辖,专门管理本路及鄜延路蕃部事务,驻扎庆州(今甘肃庆阳),李若愚为泾原路驻泊兵马钤辖,负责本路和秦凤路蕃部事务,驻扎渭州(今甘肃平凉),他们的任务是监视蕃部情况,处理蕃部诉讼之事,如对蕃部有奖赏或惩罚,就同本路将帅商量处置,大事则向朝廷汇报,并负责团结蕃部强人、壮马,在西夏军队进攻时,使蕃部老人、儿童有安身之所。

王韶等人上任后,立即召见蕃部酋长,以宋英宗的名义对他们进行安抚、犒劳,并赏赐他们许多金银财宝,从而进一步统计蕃部城堡、兵马数量,按照各部落的大小,分成若干部分,发给各部分旗帜,使他们各自修缮自己的城堡。

在此之前,蕃部人民大批逃亡西夏,一方面是由于宋朝边境之臣横征暴敛,另一方面则由于西夏的引诱。至此,蕃部逃亡者逐渐减少,蕃部百姓也越來越心向大宋。

治理蕃部这件事,赵仲针举荐有功,知人善用。英宗对赵仲针更加有信心,加封赵仲针为颍王。

王韶治理蕃部之时,王旁已率队登陆倭奴本土长崎,两万大军汇合了侬继风的部队,风卷残云般向倭奴的首府平安京冲杀过去。而此时完颜劾里钵也从倭奴的最北面登陆杀向平安京。

倭奴苟延残喘的抵抗着伐倭的大军,最终倭奴军慌了,摄政王藤原赖通慌了,就连倭奴的冷泉天皇也慌了。

伐倭大军兵临城下,将近三万大军将平安京围住,倭奴已经沒有了援兵,一座孤城矗立在王旁的面前。

战争是一场疯狂的杀人游戏,一路以來王旁到了发疯报仇的高丽人,杀人杀到了亢奋的辽军和宋军。倭奴沒有反抗要杀,倭奴稍有反抗更要杀,杀到了麻木的伐倭部队,缴获抢掠了倭奴的大批财物,士兵们各个杀的斗志昂扬。

倭奴平安京城外,伐倭战士的高呼血洗平安京的呼声在山谷中回荡,战鼓擂擂声中城头之上的倭奴兵已经吓得瑟瑟发抖,谁都知道,冲进去血洗这座城,杀了天皇。就再沒有倭奴国了。王旁却站在城外的伐倭军阵前,望着这座城出神了。

平安京建立之初时逢中国的盛唐时期,唐朝与倭奴两国交往密切。倭奴京都建筑与中国盛唐时期的洛阳城和长安城相似。如果不说明是在倭奴,谁会不说眼前的这座城,就是汉人的城池?

而这一路的血洗,王旁忽然觉的战争这场游戏,把所有人xìng的凶残都释放出來,管他老少,管他有沒有兵器,能不能反抗。只要烧杀抢,才能让敌人彻底的怕了,才能从意志之上彻底的打垮敌人。

王旁也知道,如果再进一步,伐倭的大军就可以彻底的占领倭奴,可是他们因何而來?宋辽联合扛着抗倭救高丽的大旗,最后像倭奴征战高丽一样,血洗了弱国的每一个角落。倭奴就此就会屈服吗?谁來统领倭奴?谁能保证不会再有战争,不会再有反抗?

不管你做了什么,在历史的面前,只要你做了,永远沒有对错!王旁下令:停止攻城!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王侍郎?为什么停止?

王旁指着城头之上晃动的白旗:“我们要的是这面旗,占领倭奴这个弹丸之地,难道由三国联军瓜分吗?我们的粮草消耗谁赔偿?我们的战士谁抚恤?你们谁留在这着随时会反抗的倭奴?”

“王侍郎,我们听您的!”众人齐声说道。

王旁回到中军帐,既然打了白旗,就差最后的和谈了,果然不出王旁所料:倭奴国的摄政王带了几名侍卫,亲自出城來和谈。

“第一,重新规划海域,九州岛以南皆为宋土;北海道岛以南皆为辽地;第二,倭奴要向宋辽两国称臣,年年献贡;第三,承认倭奴是战败国,赔偿侵略高丽的损失。”王旁讲出了自己条件。

jīng彩推荐:

第10章 唾手可得物第267章 共商南下策第141章 预约老友第58章 王爷糗大了第86章 品锦绣江山第250章 宋代手榴弹第367章 李谅祚发兵第140章 百姓的心愿第33章 潜入永乐城第369章 沙盘演军情第43章 两败俱伤第216章 生意不好做第98章 结怨第140章 百姓的心愿第121章 梦第105章 王爷失踪了第100章 要童贯净身第15章 独闯西夏营第132章 骄傲吧少年第116章 一直深藏不露第59章 晋城香饼煤第4章 哥只是个传说第143章 遣使赴辽国第90章 谁都惹不起第204章 打服了倭奴第138章 结义西夏帝第201章 挥师倭奴国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24章 玉佩定姻缘第268章 太子位之议第220章 夜访宰相府第51章 品读估客行第42章 大宋高盛梦第83章 把柄第278章 新舌战群儒第20章 处处小心第343章 破财不免灾第41章 相认第144章 云摘的利用第9章 相互的忠诚第116章 辞别西夏国第137章 追查真凶地三百一十三章 一箭三雕计第226章 冻豆腐工程第182章 兵法如棋法第13章 童贯去偷营第228章 无奈的沟通第95章 打劫式招商第16章 茶楼听八卦第164章 月下禁深宫第117章 闹大点第31章 所欠十倍还第168章 预谋滦河乱第36章 自己挑赏赐第90章 云轩之雅趣第167章 历史的轨迹第190章 麻秆打狼事第45章 捉匪罢县令第220章 夜访宰相府第153章 被怂恿谋反第331章 邕州地方官第58章 曾经谣言四起第338章 君定不负卿第338章 君定不负卿第259章 县城造舆论第181章 神勇军大乱第104章 硬汉劾里钵第276章 来了别想走第10章 唾手可得物第139章 拿到定价权第三百五十六十章 打狗不看主第111章 皇宫多禁忌第38章 龙湖匪猖獗第30章 我来做掩护第135章 谈笑论胜负第28章 药香杀机藏第109章 猜忌未消第276章 来了别想走第86章 二次献第277章 王府的书院第44章 瓦解龙湖匪第40章 自此我做主第368章 宋债的发行第151章 一层窗户纸第36章 点滴何里钵第2章 活见鬼了第59章 吐蕃阿里骨第352章 王府女秘书第123章 调度有章法第三白五十章 千年仅一人第368章 宋债的发行第19章 全村覆没第59章 晋城香饼煤第284章 御座折叠床第157章 辽太后寿宴第362章 偶得的遗诏第48章 张载好县令第51章 刨根问底第82章 公审阿云案第35章 并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