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国士报之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李世民留下李素的目的原本只是为了询问震天雷的生产情况,按他原来的想法,有了震天雷这件利器,趁薛延陀陷入内乱直接出兵,一路放炮仗似的打过去,小小蛮夷之国管叫它数月之内亡国,从此大唐的版图又增加了一大块。↖,

对土地的狂热不是没有原因的,不单单是好大喜功。李世民更希望向天下的臣民们证明自己,让全天下的人知道他是个有本事的英明的皇帝,玄武门之变是他一生最大的污点,所以他必须要做出一番超越所有前朝皇帝的功绩,以此洗刷曾经的耻辱,拿着这些功绩向臣民们炫耀,特别是向那些一直对他诟言不断的世家门阀炫耀或是示威。

对一个皇帝来说,威服四海,指谁灭谁就是最大的功绩了,所以听到薛延陀内乱,李世民表现得比洞房花烛夜还高兴,而且明显比较倾向于直接出兵征服,论其本心,终究还是想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堵住天下人的嘴。

对李世民的想法,李素多少清楚一点。

前世只见史书上吹嘘这个皇帝多么英明,多么给咱们大中国争气,几千年的历史文明里,真正霸道的君主就那么几位,秦始皇,汉武帝,还有这位李二陛下,真正横得不行,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几位说版图太小,于是版图大了……

托了这位英明帝王的福,整个中国几千年的憋屈苦难历史里,总算有了那么几个亮点,今人和后人都扬眉吐气,甚至如今的大唐百姓都被这位好战的皇帝陛下惯出了毛病,大国优越感蹭蹭的往外冒,见到胡人便横得不行。从来只拿鼻孔瞪他们,而胡人还不得不乖乖陪着笑脸。

是好事,李素也自豪,而且也渐渐被传染了这些毛病,生在强国盛世是幸运,来到这个世界大半年。偶尔在长安城里见到胡人,李素都不知不觉用居高临下的目光看他们了。

尽情享受这份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李素觉得自己也该尽一下身为大唐子民的义务,不为私利,纯粹希望大唐能够更强,更好。

…………

“真珠可汗两个儿子,嫡长子多智而稳重,次子善勇而暴虐,大唐选择扶持长子。无疑非常稳定,而且多智意味着能够清醒地衡量利弊,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李世民颔首:“依你之意,大唐扶持长子拔灼?”

李素咳了一声道:“不,小子以为,扶持次子突利失更好……”

“哦?为何?”

李素笑道:“若是选择扶持长子,以长子那种多智且稳重的性子。或许会因时因势而一时臣服,但他绝无法长久甘于人下。一定会暗中蓄力,拉拢权贵,等待对大唐凌厉一击,那时大唐已助他平息了内乱,若他翻脸无情,大唐终究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但是选择扶持次子便不一样了。因为次子暴虐,且有勇无谋,这种人对陛下来说更容易掌控,而且暴虐的人治下的臣民只会对他惧怕,却无法养成威望。长久下来,相信连他自己都清楚,若没有大唐的扶持,他什么都不是,失去了大唐的助力,下面的人顷刻间便能将他剁成肉馅,如此一来,他绝不会轻易背叛大唐……”

一番长话说下来,李世民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盯着他。

“性情暴虐往往行事不计后果,只凭一己喜恶,大唐安能轻易掌控?”

李素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浑然不觉李世民看他的目光多么怪异,犹自笑道:“性情暴虐怕什么?结实抽他一回就老实了,或是在唐薛边境搞一次演武,把那位突利失请来看一看大唐精锐王师的威风,最后当着他的面扔上千颗震天雷,着实吓他一回,不信他以后不老实。”

说了大半天,演武的话题终于勾起了李世民的兴趣,两眼一亮,咂摸着嘴沉吟一阵,放声笑道:“演武之说,委实妙极,不仅是薛延陀,朕还可将大唐周边邻国的使节全请来,好好震他们一回,此举,可固我大唐地位十年而不衰,十年……朕可腾出手做多少事情啊!”

大笑过后,李世民饶有兴致地盯着李素:“小小年纪,又是作诗,又是治病,又是造震天雷的,还能有空瑕献国策,朕实在很好奇,这些本事究竟谁教给你的?”

李素一惊,急忙露出追忆往昔的嘴脸,不胜唏嘘道:“很多年前,一位游方的老道士路过太平村……”

李世民冷笑:“呵呵,糊弄得好,朕多少年没见过欺君的英雄了,还是个少年英雄,接着编,编完了朕一脚把你踹进大理寺,让你好好蹲两年。”

李素苦笑道:“这些本事,委实没人教小子,都是小子无聊时自己琢磨出来的……”

李世民重重一哼,倒也懒得跟小孩子计较,忽又想起一事,道:“上次你被关在大理寺中装疯卖傻,写了两首好诗,哼,人都疯了,诗还作得那么好,什么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什么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满长安那些没疯的文人都该一头撞死了……”

李素有点尴尬,红着脸嘿嘿干笑。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你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英才,上次的事情,确让你受委屈了,从你的诗里,朕看出你对朝堂心生厌倦,只是好好的少年娃子,怎可轻易便被消磨了壮志?包括朕在内,谁的一生是平顺无波的?一点小挫折便消磨沉沦,算什么大丈夫?李素,你要振作起来,好好为大唐,为朕立更多的功劳,……日后,无论太子也好,哪家权贵也好,只要你占了理,朕必不会让你委屈。”

李素闻言一怔,接着大喜。

话说得含蓄,但意思李素听懂了,原来李世民一直把他放在心上的,上次东市之事李世民也清楚知道他得罪了太子,今日算是给他送了一张保命符,这张符,比任何高官显爵更管用。

李素急忙整了整衣冠,起身朝李世民长揖到地:“小子多谢陛下,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

奏对完毕,李素出了宫。

刚才跟李世民说了很多,至于他采不采纳自己的谏言,李素管不了,尽过心力便足够了,出兵或是扶持,其实都算不上错误,所谓“一力降十会”,以大唐如今的战力而言,不论怎样选择都能达到目的,不同的是付出伤亡的代价不一样而已。

宫门外,郑小楼仍在等着他,见李素出来,郑小楼懒洋洋靠在马鞍旁,从没主动迎上去牵马坠蹬的觉悟,二人面对面,互相给对方扔了一记无比嫌弃的眼神。

——真想把他骗进东市的暗巷,叫王直给他套上麻袋狠狠敲他几闷棍啊。

二人骑上马,李素没有回家,而是直奔火器局而去。

李世民终究还是下了旨。今日开始,火器局加工赶制震天雷,数月之内务必要保证能够维持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的产量。

这道旨意明显针对薛延陀,目的只有一个,备战。

由此可知,李世民仍在出兵与扶持傀儡之间犹豫。

…………

火器局仍如往常般外松内紧,从外面看去,一套新建的大宅子再加上旁边几座工坊,看起来跟寻常大户人家的宅院没有二样,然而只消靠近火器局方圆十里之内,便能明显感觉到被很多双眼睛暗中窥视着,郑小楼的感觉尤其强烈,骑在马上不停地四下张望,神情变得有些紧张和不安。

感到紧张和不安就对了,火器局方圆十里外便被金吾卫布下了暗哨,那种被无数双眼睛窥视的直觉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有很多双眼睛盯着他们。

李素一直默默注意他的表情,见他这副如同炸了毛的模样,不由暗自点头。

表现还算不错,能够在毫无征兆的环境里忽然察觉到危险,说明还是有几分真本事的,或许这家伙的特长不仅仅只是扛揍……

二人行至离火器局三里外时,路边的草丛里终于出来了一名金吾卫将领,将二人拦下。

将领态度很客气,也很坚决,李素可以进火器局,但郑小楼不行,他是生面孔,未得陛下旨意绝不准进,火器局前任监正大人的部曲家将也不行,只能在外面等着。

李素斜眼瞥着郑小楼,发现这家伙也在看着他,而且眼神很友善,很平和,没有半点嫌弃的痕迹。

很好,这里是李素的地盘,若还敢露出那种嫌弃的眼神,李素一定会大喊一声“抓奸细”,相信郑小楼以后的人生一定很精彩,也或许他的人生没有以后了……

留下郑小楼在金吾卫的营帐里等着,李素独自进了火器局。

****

ps:还有一更。。。(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cript>

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灵第五百零一章 意图不明第八百三十五章 党羽聚头第九百五十六章 倭僧求种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滩浅第一百四十二章 误闯禁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将仇报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输须眉第二百零二章 傲娇公主第八百零六章 利来利往夕阳下奔跑!!第二百九十九章 水深滩浅第六百一十二章 祸水东引第六百七十二章 温柔恶客第八百九十五章 渐生悔意第二百一十五章 烧屋绝户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百五十三章 西州立威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辩证药理第八百八十二章 慈不掌兵第八百五十八章 东征启战第二百一十八章 铁案如山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战 上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乱 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来第一百九十五章 风平浪静第三百九十章 使命在肩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州之变第五百二十九章 忠义之士第十六章 李素辞官第四百九十三章 领罪圈禁第四百九十七章 凉亭烹茶第八百章 公主夜宴 真.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四百六十五章 大功大过第五百六十六章 困龙入海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万家生佛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戏第一百章 再启战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师俗事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发配第四百六十一章 长安秘辛第四十八章 身陷囹圄第五章 谈谈理想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第二百二十三章 吹皱秋水第六百五十一章 重翻旧案第三百零七章 雷霆清洗第九十九章 自污毁亲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请圈禁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二十五章 郭驽献诗第三百零六章 委任发配第二百三十七章 成长代价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二章 傲娇公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八千字凶残更新已毕,求月票支援!!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横祸第五百五十一章 失望寒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翁婿相会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筹在手第十九章 黄雀在后第七百九十一章 邀宴铺路第三十八章 春风得意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马槊第九百一十五章 破城得粮第三百四十六章 称量英雄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将军第四百六十四章 世代交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叙旧第四百二十九章 杀身成仁 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敌踪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五十三章 僧俗论道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官职加身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为第四百九十六章 齐王李祐第四百七十一章 称心归属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三十八章 选秀纳妃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战第三百七十四章 西州奏疏第三百五十七章 敌友难辨第一章 贞观你好第十一章 活体实验第四百三十九章 立碑传世第八百零六章 利来利往第三百四十六章 称量英雄第八百三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五百七十九章 萧然景象上架感言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鲍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