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

廖劲松的问题很直接,也很尖锐。≥≥,

大唐的君臣都属于比较务实的,只着眼于问题的紧要处,很少放什么空话虚话,就连太极宫开朝会,君臣也是有事说事,就事论事,很少讨论那些形而上的虚无的东西。

然而,廖劲松的问题却把李素难住了。

朝廷给受灾各地拨付钱粮是肯定的,只不过具体有多少,李素却不清楚,直到离开长安前,三省会同户部的各位大臣也没拿出具体的章程。

这几年朝政清明,官吏贤达,民间的风气也愈发纯朴本分,所以勤劳已成了民间的主流风气,大家都老老实实守着自家的田地,该干的农活一样不少,商贾们凭着诚信经营买卖,工坊的匠人也是本本分分地做工,实可谓各守本业,各安其所,已渐渐看得出“贞观盛世”的欣欣光景,所以这几年下来,国库里倒是颇为丰裕。

只不过两年前李世民征伐薛延陀,那一战打了一整年,虽然如愿灭掉了薛延陀汗国这个北方的大患,但无可避免的是,积攒好些年的国库也因这一战而耗得差不多快干净了,国库从去年开始才进入重新积攒的阶段,而今年,贞观十五年,不巧便遇到了百年罕见的雪灾,各个受灾的地方都等着朝廷拨付钱粮救急,为了百姓,也为了统治的稳定,李世民当然不吝于掏空国库,可是……若将国库的钱粮分摊到每个受灾的地方,还剩下多少?

廖劲松关心的是够不够的问题,说实话,李素也关心,而且很不乐观。

看着李素那为难的脸色,廖劲松懂了。呵呵惨笑几声,身躯有些摇晃。

“天绝我蒲州百姓,下官有何面目见辖内父老?不,再这样下去,下官的辖内哪还有什么父老,全都迁离逃难去了。下官这个刺史,有何面目立于天地间!”廖劲松仰天长叹,泪流满面。

李素也叹了口气,天灾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国库的钱粮看似堆成山,可是分到每个地方,分到每张嘴里,能分多少?终归还是要靠自救。

“廖刺史勿忧。百姓人心乱了,咱们做臣子的不能乱,过几日朝廷会有专使押送钱粮,先拨付一部分救急,廖刺史不妨发动本地乡绅地主开仓,以官府的名义向他们买也好,借也好,甚至打欠条也好。先把难关度过去,待到明后年再论归还之事。乡绅地主皆是通晓大义之辈,必能慷慨相助。”

廖劲松颓然点头:“下官试试,只怕乡绅也是有心无力……”

李素心中无奈,却一时也想不到好办法,只好换了个话题道:“晋王殿下此行要去晋阳,请教廖刺史。晋地情势如何?”

廖劲松摇头叹道:“蒲州离长安不远,也算是富庶之地了,可碰到灾年,仍是百姓分崩逃难的下场,再往北入晋。李侯爷觉得情势能好到哪里去?晋州晋阳等地的情势只会更差,下官还听说……”

李素皱起眉:“还听说什么?”

廖劲松迟疑了一下,道:“下官还听说,因为大雪冻土,而致春播无望,晋阳本地已生民乱,蒲州境内这几日也接连见到不少从晋地逃过来的难民,这些难民在蒲州生事,抢掠了几家富户,下官派差役拿问,据说……是因有人煽动,晋王殿下和李侯爷若欲入晋,当须做好准备才是,逃到蒲州的难民都敢行抢掠之事,晋阳本地可就不知是怎生乱象了。”

李素与李治对视一眼,顿觉肩头的压力更重了。

每朝每代,但遇天灾,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生乱,轻则破门入室杀人抢掠,重则索性揭竿造反,对于一群活不下去,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的难民来说,反正已没了活路,世上没什么事情是他们不敢干的,平日里的纯朴和善良,在饥饿面前无比脆弱,一触即溃。天灾最容易释放出人性中的邪恶和歹毒,为了活着,任何人可以用任何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所谓道德,所谓律法,对他们而言已完全失去了效用。

…………

告别了廖劲松和一干官吏,李素一行并未选择入城歇息,仍旧下令城外扎营,大清早便拔营离去。

从离开蒲州开始,李治便一直很沉默,沉默得令李素有些担心。

“殿下,你在想什么?”李素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摆出聊人生的架势。

李治叹道:“我本仓促受命,奉父皇旨意离开长安赴晋阳,说实话,直到昨日,我都没把这桩差事放在心上,我以为到了晋阳后跟官员们说说话,再以皇家名义出面安抚一下受灾的百姓,再把朝廷拨付的钱粮交给当地官府,顺便再捉几个胡乱造谣的祸首出来,这桩差事就算完成了,可是昨日见到蒲州刺史,还有这一路上携家拖口的逃难百姓,我才发觉,这趟差事似乎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李素笑了:“如果真这么简单,我们可就谢天谢地了,按廖刺史所言,晋阳不知乱成什么样子,殿下要做好准备才是。”

李治抬头,求助地望着他:“子正兄,我年岁尚幼,不通世事,这趟差事还要靠你多点拨,此行虽说以我为首,可我知道父皇的意思其实是要靠你多拿主意的,不知子正兄可愿赐教?”

李素笑容愈发深了,真是个好孩子,态度谦逊,言辞恳切,比他那些兄长强了许多,难怪夺储之争笑到最后的人是他,这可不仅仅是运气,前世有句话很有道理,“性格决定命运”,人世间积攒了足够的阅历后,才能发觉这句话到底有多正确。

李素沉吟片刻,缓缓道:“殿下,说到晋阳之乱,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具体事态,但是我等到了晋阳后行事,终归免不了四个字。”

李治直起身子,在颠簸摇晃的马车里行了一礼,诚恳地道:“还请子正兄教我,是哪四个字?”

李素一字一字地道:“‘恩’与‘威’,‘抚’与‘剿’。”

“恩威……抚剿……”李治喃喃重复,然而毕竟年岁尚幼,这四个字反复咀嚼多次,仍不得其解,只好无助地继续望向李素,一脸的颓丧气馁。

李素没有具体解释,有些事光靠嘴说是没用的,实际施行之后比解释一万句更管用。

于是李素转开了话题,道:“殿下,我想问一句不该问的事……”

“你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不知殿下出京时,陛下可有授你调动兵马之权?”李素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问道。

李治犹豫了一下,道:“父皇确实授了我调动兵马之权,言称可调动晋阳左近三州兵马,只不过父皇说了,凡兵马调动,首须呈报长安,其次要与你商议,不可一意孤行,否则必生大祸……”(未完待续。)u

</br>

第七章 天降横祸第一百五十章 泯嫌消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敌友难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处世第一百三十三章 坦率小人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封官第七百二十四章 尘封往事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厮杀第四章 暂过难关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十五章 封官赐田第七百九十二章 去意渐坚第七百一十八章 罢官除爵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六百六十章 暂时搁置第八百七十七章 收为己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欲静不止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满载而归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小投缘第六百二十章 心计稚嫩第十八章 胡家巨变第四百一十三章 共此一死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一百七十二章 牢底坐穿第四百三十二章 别后叙情第八百七十三章 渡河之战 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鸡血魔王第五百零二章 掖庭秘辛第三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零三章 丧心病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进宫今天请假,明天再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武氏献计第五百一十八章 人间烟火第九百二十一章 子夜奇袭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久违的单章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气担当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审犯人第五十四章 终脱险境第七百六十三章 渐生波澜第四百一十九章 攻守鏖战 上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三百一十一章 托付家小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绿菜第四百零五章 胡搅蛮缠第五百八十五章 平息民怨第七百六十二章 万家生佛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为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见魏王第八百二十三章 突起变故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战 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叙旧第六十九章 奏对问策 上第五十七章 恩情折现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难得第九百五十二章 初入东宫第四十四章 行宫遇刺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牙还牙第七章 天降横祸第七百五十三章 年节送礼第一百六十九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别重逢第七百四十四章 恶客登门第八十一章 水落石出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度日维艰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争第四百一十二章 舍生取义第九百四十四章 设宴游园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谋杀第三十四章 难得糊涂第七百五十一章 谋划夺嫡 下第六百九十一章 父子相残 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帅帐论策 上第九百五十五章 帝王心术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狱问罪第二百六十六章 风雨过后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后重逢第八百零九章 预谋发酵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画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剑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思所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绿菜第七百五十七章 请教释疑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报应第二百四十一章 蓄势待发第七百一十五章 龙颜大怒第二百零七章 君臣奏对 上第七百四十三章 皆大欢喜第四百章 终见曙光第七十五章 尽释误会第五百零四章 巧取豪夺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帅难决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贵君轻第六百七十三章 卿本佳人第一百一十章 铁蹄铮铮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参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