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醉酒祸言

卧底是个很复杂的职业,自古便有,如消耗秦国国力修水渠的郑国,如被勾践派到吴王身边的美女西施等等,当然,三国蒋干那个逗逼除外。

称心也是卧底。

事实上,如果当初李素没进太常寺,没听乐班奏乐,没看见人群中如花似玉的他,如今的称心恐怕还是太常寺一个小小的乐童,过着简朴却知足的日子,平凡,还有点小理想,过几年再娶一房妻室,一生就这样无风无浪地度过。

可是,当李素看到他的那一刻起,称心的命运从此改变了,他过上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他有了一个地位尊贵且特别宠爱他的男人,东宫里几乎所有的宦官宫女们都把他当成了妃子看待,可是,他过得并不快乐,他越来越压抑,越来越痛苦。

痛苦的根源不仅仅是藏在阴暗角落里支使着他的神秘人,更痛苦的是,他与李承乾的畸恋越陷越深时,李承乾却变得越来越陌生。

残忍,暴虐,无情,以前那个斯文有理的他再也看不见了,如今每天看到他时,不是酒气熏天便是歌舞纵色,把东宫里的宦官宫女当成牲畜般动辄杀戮,唯独对他称心,才能从他眼里到看一抹真情流露,可是,这样的真情却无法遏制称心骨子里的寒冷。

李承乾变了,称心也变了。

又爱,又怕,想留,又想逃。

耳边不断回荡着暗巷里神秘人阴冷的声音。

“太子易位,便是你重得自由之时,赐你万金良田,车马仪程,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凡的富家翁,如春秋时的西施那般,可与范蠡归隐山水间,此生无忧终老。”

这是一句承诺,是对他余生的补偿。

称心苦笑,归隐山水,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可是,这样的日子真的属于他么?

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

东宫花园里,小宦官的尸身已不成人形了,李承乾执剑将他砍得血肉模糊,砍到累了,李承乾弯腰喘息不已,情绪宣泄过后,看着地上的一滩烂肉,李承乾露出了恶心的表情,转身看到身后一脸惧意的称心,李承乾皱了皱眉,随即重重哼了一声。

“叫人来,把他抬出去葬了,此事不可宣扬。”

说完李承乾一拂袍袖,浑若无事地离开。

称心呆呆地看着那具尸,良久,忽然弯腰,哇地一声吐了起来。

****

尸处理干净,李承乾照旧前殿开宴,貌美如花的舞伎们挥舞着长袖,在悦耳的乐声中翩然扭动着婀娜的身姿。

李承乾一手执盏,另一手搂着称心,脸颊因醉酒而泛起潮红。

称心强笑着为他斟酒,一盏接一盏,酒色撩人,李承乾醉意愈浓。

“美酒,美色,人生长醉,大丈夫当如是也!”李承乾放浪大笑。

称心强笑道:“殿下今日兴致高昂,奴为殿下高兴。”

李承乾搂着称心的手忽然加重了力道,嘴里喷着浓浓的酒气,打了个酒嗝儿,醉眼迷离地道:“称心,待孤继大统之日,孤封你做皇后,那个太子妃苏氏……毫无乐趣,只知喋喋不休劝我这个劝我那个,跟东宫那几个老匹夫一个德行,孤若即位……必废了她!还是孤的称心最解人意,孤……立你为后……”

称心闻言心尖儿一颤,随即苦笑道:“殿下,您真的醉了,回寝殿歇息可好?”

李承乾哈哈笑道:“丝竹悦耳,歌舞翩跹,孤何醉之有?称心,莫坏了我的兴致!来,酒满上!”

称心幽幽一叹,执壶为他斟满了酒,秋波般的眼眸不经意似的朝殿外廊下瞟了一眼。

廊下,一道瘦削的身影静静立于墙后,宫灯照不到的阴暗角落里,灰色的袍袖不小心露出了一角,可大醉中的李承乾并未现。

称心一眼瞟过,神情犹豫了片刻,最后暗暗一咬牙,堆起了如花般的笑靥,端杯朝李承乾敬道:“奴为殿下贺,他日殿下若承继大统,只盼您莫忘了与奴这几年的情分……”

李承乾一口饮尽,大笑道:“如何能忘,放心,孤绝不负你,百年前有个陈朝,陈朝文帝独宠韩子高,二人恩爱如胶,日夜相伴,文帝曰他日必封其为皇后,哈哈,男皇后……陈文帝有此气魄,孤岂能让他专美于前?他能做的事,孤也敢做!称心,待孤坐上那个宝座,你便是孤的男皇后了。”

称心眉梢微动,垂头轻声道:“奴谢殿下宠爱,只不过奴毕竟是男子,封为皇后怕是惊世骇俗,朝中忠直之臣甚多,殿下纵为天子,恐怕也不能随心所欲呢,殿下对奴的宠爱,奴领受并感激,但请殿下万莫当真……”

李承乾呆了一下,接着大怒:“你不信我?不信我将来封你为皇后?”

称心露出惶恐状,强笑着为他斟酒:“殿下莫恼,来,奴敬殿下,请殿下满饮……”

李承乾借着酒劲,赤红着眼道:“莫把话扯远了,称心,待到孤即位之时,你便知道我说的话是真是假!什么忠直之臣,世间黑白曲直,全在他们一张嘴皮子里……”

打了一个冗长的酒嗝儿,李承乾身躯已有些摇晃,却冷哼道:“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忠直之臣?哈哈……”

这句千古有名的混帐话说出口,称心幽幽一叹,垂头不再一语。

好了,神秘人给他的任务已完成,他要的就是这句话,而殿外那道身影……等的也是这句话。

李承乾话音刚落,殿外廊下便传来一道怒哼。

“太子殿下,你太过分了!昏聩残暴至斯,岂可为君!”

一声暴喝,打断了殿内丝竹歌舞的旖旎气氛,殿内无论乐师,歌伎舞伎全都停下,一脸愕然地朝殿外望去。

大殿门外,一身灰袍的太子左庶子张玄素立在门槛外,一脸怒意地瞪着李承乾。

李承乾也惊呆了,神情很快闪过一丝慌张和惶恐。

****

一句话能造成多么恐怖的后果,没人比李承乾更清楚。

太极宫。

时已深夜,甘露殿仍点着宫灯,殿内一片静谧,上方高挂的一盏盏宫灯,将大殿照得雪白如昼。

李世民揉着太阳穴,正在批阅奏疏。

自他登基以来,批阅奏疏已成了他每天花费最多精力的一件事,“贞观之治”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却是君臣们日以继夜勤奋操劳的结果,治理一个国家要付出的心力绝对是旁人无法想象的,每天上千份奏疏,李世民绝不假手旁人,每一份都由他亲自打开,每一个字都要看进去,每一句御笔亲批的字都写得清楚明白,这样的工作,李世民干了十七年。

成为圣君的要条件,必须要勤劳,永不怠政。

夜色已深沉,空气仍有些燥热,矮桌上的烛灯有些暗淡了,李世民取针,将灯芯挑亮了一些,再看看桌上仍堆积如山尚待批阅的奏疏,不由摇头苦笑,叹了口气,打起精神继续批阅下去。

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狗累,这就是当皇帝的代价,享受万邦朝拜齐称“天可汗”的荣耀,就必须付出这样的代价。

万籁俱静的深夜,殿外传来非常突兀的脚步声。

很快,殿门外一名宦官跪下,战战兢兢地道:“陛下,太子左庶子张玄素求见。”

李世民皱眉:“这么晚了,张玄素见朕做甚?告诉他,有事明日朝会再说。”

说完李世民不再理会宦官,垂头继续批阅奏疏。

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不经意抬头,现那名宦官仍战战兢兢跪在门口。

“怎么了?”李世民沉声问道。

“回陛下,张玄素长跪宫门外不起,说是有要事启奏陛下,是关于……东宫太子殿下的。”

一听到“太子”二字,李世民无法拒绝了。

这是他的一块心病,半年未见自己这个嫡长子了,但李世民并不如外界猜测的那般冷漠,事实上东宫每天都有消息传进太极宫,李承乾吃了什么,胃口如何,喝了多少酒,说过什么话,甚至……最近甚为宠爱一个太常寺乐童出身的男子等等,事无巨细,李世民都清清楚楚。

越清楚,李世民越失望,于是越不想见他。

父子二人就这样在彼此打听中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关系越来越恶劣。

“太子怎么了?”李世民终于搁下了笔,挺直了身子问道。

宦官小心地道:“奴婢不知。”

李世民想了想,挥手道:“宣张玄素觐见。”

宦官急忙退下传旨去了。

没过多久,张玄素急步走到大殿门外,一脚跨过门槛,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李世民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张玄素伏地悲呼道:“臣张玄素有负圣恩,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李世民吓了一跳,急忙起身走到张玄素面前,亲自伸手扶他,温言道:“张卿何出此言?大晚上的,究竟出了什么事?”

张玄素摇头不肯起身,仍拜伏于地,泣道:“臣愧对陛下厚望,这几年教导太子殿下,臣不敢懈怠,然而殿下却不思进取,言辞昏聩,举止暴虐,臣万死,不配担此重任,恐背千古之骂名也,今日向陛下请罪……”

李世民呆愣片刻,笑道:“这没头没脑的,张卿到底想说什么?莫非太子顽劣,让张卿受委屈了?无妨,朕命太子向你赔罪便是,请罪之说,张卿不可再提,免坏我君臣之情。”

张玄素泪如雨下,伏泣道:“臣于贞观八年蒙陛下看重,任为太子右庶子,后升左庶子,辅佐太子监国听政,教授太子帝王之术,七年以还,臣不敢稍忘陛下和社稷重托,终日兢兢业业,不辞操劳,太子一言一行稍有失当,臣必上言劝谏,以正视听,可是这一次,臣……真的绝望了,陛下恕臣无法再辅佐太子殿下,只想辞官还乡,远避庙堂……”

李世民眉头一掀,听到这里,他终于现事不寻常了。

这恐怕不是普通的君臣拌嘴,否则张玄素不可能是这个样子,当初自己决意修洛阳宫,张玄素上疏劝谏而触怒了他,刀快架到脖子上也不曾见过他如此心灰意冷的悲伤模样。

“张卿且起,有什么话细细道来,太子到底怎么了?你只管说,朕绝不偏颇。”

张玄素流泪叹息。

东宫属臣,在外人眼里看来那是前程无量的官职,太子潜邸之旧臣,只要有耐心等到老皇帝蹬腿归天,太子即位,他这种东宫老臣必将被重用,多熬些年岁,当个位极人臣的三省宰相并不难,张玄素虽说是有名的谏臣,终究也有几分权欲,他也希望自己有当宰相的那一天。

然而,今晚李承乾说的那番话,“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这句话终于震惊了他,他对李承乾彻底感到失望,甚至心寒了。

如此残暴之君,将来若即了皇帝位,岂不血流成河?这样的太子,值得他辅佐吗?

张玄素第一次现,原来自己这些年辅佐的人竟然是这等性子,他现自己侍侯不起了,一则心寒,二则害怕,三则,为千万黎民而哀。

左思右想,犹豫迟疑,张玄素终究是贞观朝里有名的正直谏臣,他选择了进宫如实禀奏。

“杀五百人,岂不定”,这句话别人说起来顶多是句酒醉后的狂妄之言,任何人说这句话都可以当成是玩笑或是醉话,任何人都可以说,唯独太子不能说。

从李承乾嘴里冒出这句话,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没人敢把它当成胡言乱语或是酒后狂言,也没人觉得这仅仅只是一句混帐话,因为他是太子,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一句话,听在别人耳朵里,都会自动上升到政治高度,没别的原因,因为他是太子,他说当皇帝后杀五百谏臣,任何人都要当成一句真话,认真听进去,并且记在脑子里,因为他有能力做到这件事,甚至更多。

不得不说,这句话太严重了,张玄素无法再站在李承乾的立场帮他粉饰太平,哪怕是东宫属臣,他也无法隐瞒下去,他怕担上责任,怕背负千古骂名,教了七八年,就教出这么一号货色,张玄素羞愤得真想一头撞死在李世民面前。

原文原话,一字不改,张玄素老老实实在李世民面前复述出来。

李世民听完后两眼呆滞,沉默不知多久,神情布满了不敢置信,最后噗嗤一笑,摇头道:“张卿言过其实了吧?承乾虽说不长进,但也不会昏聩残暴至斯,朕的儿子,朕了解他,这两年确有种种不如人意之处,而且不思进取,纵情酒色,甚至也因小过而杀过东宫里的宦官,这些朕都知道,但他不可能说出如此混帐的话来,哈哈,怕是当时承乾酒醉,说话含糊不清,张卿听错了。”

张玄素也不争辩,跪在他身前垂头默默流泪。

没有争辩,反而是最有力的解释。

看着张玄素愧疚愤恨的复杂表情,李世民的笑容也有些僵硬了,接着,以肉眼可见的度渐渐变脸,僵硬凝固的笑脸渐渐敛起,神情开始凝重,最后迅化作一片潮红的怒意,宽阔的胸膛也开始急起伏不定。

“他……果真如此说?”李世民语气冷森道。

张玄素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伏地泣道:“臣失职,臣辅佐太子不力,罪该万死!”

李世民出粗重的喘息声,心灰意冷地闭上眼。

“……杀五百人,岂不定?”李世民喃喃念叨着这句话,震惊且震怒的表情落在张玄素眼里分外可怖。

“好气魄啊,呵呵……”李世民忽然冷笑。

自他登基以来,朝中谏臣不少,从魏徵到御史台的各位监察御史,再到他身边的中书舍人,严格说来,这些人都算是谏臣,以李世民博大的胸襟,有时候也恨不得把这些没事挑刺的厌物们全杀了。

可是,他不敢杀,一个都不敢杀,哪怕当初魏徵站在金殿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着他的鼻子连骂三声“昏君”,他也没动魏徵哪怕一根手指头。

现在好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位太子殿下一开口便是“有谏者,我杀之”,而且还要“杀五百人”……

昏聩到这等地步的话,李世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堂堂太子说出来的。

看着垂头无语的张玄素,李世民眉头拧出水了,神情阴沉地瞟了他一眼。

到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是不愿完全相信他的话,因为李承乾不仅是太子,也是他的亲儿子,张玄素却只是个外人,李世民不愿因外人一言而冤枉自己的亲儿子。

“宣……太子觐见,马上!朕……想问问他!”李世民目光阴冷,咬着牙从齿缝中迸出这句话。(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二章 中秋游园 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年关故人第六百一十章 水落石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不识利害第六百四十章 所谓真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无遗憾第五十三章 最后一搏 下第六百零三章 晋阳生变 下第七十五章 尽释误会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五十六章 细述经过第五十八章 春日芳华第一百八十四章 香满长安第六百七十二章 温柔恶客第四百九十五章 侯爷出狱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心难测第二百五十三章 李素出宫第八百二十二章 诡谲莫名第八章 妖孽横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桩出路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跷祠堂第八百九十章 城外激战第四百九十九章 过犹不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丈人境况第九十九章 自污毁亲第一百四十六章 宣召进宫第四百二十一章 攻守鏖战 下第七百零一章 强势威压第三百五十章 霸临西州 上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谋杀第七百二十八章 登门认亲 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域动荡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锋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临高昌第七百七十四章 主帅难决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爷灭佛 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萧规曹随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八百零三章 无药可救第三百五十章 霸临西州 上第三十七章 合作买卖第六百四十一章 魏王邀宴第七百二十七章 登门认亲 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艰难恶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门拜访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复松州 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贵君轻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世处世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窦丛生第四百一十八章 受雇于人第六百九十五章 公主尽孝第五百九十四章 驾至晋阳第一百四十二章 误闯禁地第一百零六章 校场聚将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相逢隔世第三百八十九章 恩将仇报第七百六十八章 东征之念第二百五十八章 骤变前夜第三百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三十九章 监丞来历第三百九十九章 迷雾挟制第四百七十章 刁蛮跋扈第一百四十九章 积累人脉第二百八十章 登门自辩第三十九章 皇庭夜宴第七百七十八章 登门赔礼第六百三十八章 和亲利弊第一百二十八章 蹊跷亲事第九十章 魔王醉酒 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敌友难辨第八百九十五章 渐生悔意第八百六十九章 帅帐论策 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设宴游园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紧逼第五百零三章 谜团顿解第八百四十一章 圣心难测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复松州 上第二章 盛世民风第七百五十四章 程府论势第二十七章 初入长安第六百零三章 晋阳生变 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阳闹丧 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释疑进财第二百九十一章 顺势逆势第五百八十三章 灾年百姓第八百三十四章 自请圈禁第八百七十五章 未雨绸缪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报应第八百四十七章 子夜良缘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计第五百零九章 无私奉献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五百六十五章 绝世高手第三百八十八章 敌友难辨第六百五十五章 献计除敌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