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

“陛下,自我军大败颉利以后,北方的草原也经历了兵灾和旱灾,入秋以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据突利等首领给朝廷的求援抵报上说,现在已经到了日日饿死人的地步了,当然这和颉利多年来的穷兵黩武不无关系。

但现在他们已经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朝廷总不能放任不管吧,万一因为饥荒再闹起来,北方将再起战火,生灵又遭涂炭啊。”

话间,长孙无忌将手里的奏本呈给了李世民后,又坐了回去。好不容易忙完了北伐的那些摊子,这又来个求援的,真是让人头疼啊。

“玄龄,各地官仓的存粮还有多少?”

“户部的账面上大概还有三百万石。”

打了这么一场打仗,朝廷没有多少存粮他是知道,没有想到是才剩下这么一点儿。

更让人担心的是,薛延陀部自定襄一役通过各种手段,不断的收敛和吞并小的部族,到目前为之他可是拥有部众几十万。

要是他趁着这个时候跳出来煽动那些饥饿的草原百姓,那转眼间就是泼天的祸事啊。上次从他和张宝相在白道打那一仗就可以看出来,他想取颉利而代之的野心。

但只要夷男一天没有树起反帜就没有理由对他动手,毕竟在北伐的时候他也是大唐的盟友。

一旦朝廷对他用兵,那在草原上将再无诚信可言,恩服草原各族的抱负最终也将付诸东流。

看皇帝打算破财免灾,杜如晦也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就是把全部官粮都拿出来,赈济各部灾民,怕也支撑不过这个冬天啊。

再说也不能把全部的粮食都拿去赈灾,朝廷还养着那么多的军队还等着供给呢。”

草原上的灾民没粮吃,可能起来反抗朝廷。要是当兵的都没粮吃了,那才是真正的祸事。作为军方的首脑人物怎么保持军队稳定是他要考虑的第一要务。

“就是勒禁腰带挺过了今年,那明年又该怎么办呢。总不能让朝廷连年向这几百万人输送粮食吧,这么以来早晚有一天会把朝廷拖垮的。”,小胖子李泰总算是说了一句明白话,坐在上面的李世民赞赏的看了他一眼。

“这一点朝廷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仗打下来,府库空虚,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中原百姓根本就缓不过来,朝廷又上那给他们找这么粮食呢。”

岑文本再次的否定赈灾的想法,朝廷有多少家底,他这中书侍郎怎么能不知道呢。况且自己的百姓都吃不饱肚子,那有闲粮给那些蛮子呢。

“恩,这么多灾民完全由朝廷养起来显然不行,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揉了揉有些发胀的脑袋。

他当然知道这些说的都对,大唐养他们一年都养不起,更何况是连年的供给呢。

“陛下,臣以为,当今之计只能是将部分人口内迁,让他们在那些战乱荒弃之地上耕耘,那么到了明年秋天灾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了。

这样既就可以使朝廷免除一笔沉重的负担,又可以削弱各部族的实力,可谓两全其美。”

“恩,这个办法可行。”

长孙无忌的谏言立马得到了皇帝的首肯,只要能避免他们作乱在他看来都是好方法。

胡人内迁,自从五胡乱华以来,中原王朝的臣子没人有长孙无忌这个胆子。不管是君王还是大臣,无不怕引火烧身,对待这个事儿就像是碰见瘟疫一样,避之唯恐不及。

当着这么多重臣的面他竟然敢这个法子提出来,李承乾还真是佩服自己这个舅舅胆量。

“老臣认为万万不可,常言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么多灾民南迁,三十年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这等于自己埋下祸根啊。

司马氏就曾经迁徙胡人于中原,最终导致永嘉之乱,这是前车之鉴,难道你还想再来一次神州陆沉,衣冠南渡吗?

做个粮官和做个良相毕竟不同,陛下赐你开府仪同三司这已经就是宰相了。

宰相是承担着朝廷的中枢决策,你做事情不要这么毛毛躁躁的,应该深谋远虑才是。

这么多灾民我看你怎么把他们都弄到长城里来,你又怎么能管得住他们?”

魏征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晋怀帝永嘉五年六月呼延晏与刘曜等人带领匈奴兵攻破洛阳,纵容部下抢掠,俘虏晋怀帝,纵兵烧掠杀太子司马诠、宗室、官员及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并挖掘陵墓和焚毁宫殿。

永嘉之乱是异族首次入主中原,五胡乱华由此拉开了序幕,随后晋室南渡后,北方便成为胡族肆虐的乐土,令中原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

人家喷的有礼,就算李世民是皇帝也不能把怎么样,只能坐在上面生着闷气。

听到魏征用前事来怼自己,长孙无忌气的青筋暴起,事关两族生存,怎么能把个人意气带到朝议上呢,这个田舍翁是要把那几百万草原百姓都逼起来和大唐拼命啊。

“魏玄成,老夫知道你不服我久矣,不要以为就只有你熟读史书,我长孙无忌也不输你。”

“陛下,臣不参议朝政了,臣就做一个粮官筹粮运米,总该可以了吧。

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有归我者,则必养之,今草原大灾,若不加怜悯,弃而不纳,这不是就把那些想归附朝廷的部族都拒之门外吗?”

两位重臣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服谁,就差撸胳膊挽袖子了,就差在这承庆殿撂一跤了。

他们俩这样让原本就十分烦恼的李世民更加恼火:“够了,议这么大的事情,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怎么又扯到个人意气上去了。”

“哼,朕就知道他们这些人不是阿使那思摩的对手,这样调张宝相任定襄都督,让他去办吧。

他跟随大将军多年也算历练出来了,北伐一役的功勋也是不小的嘛。好了,今天就议到这儿吧,散了。”

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八十四章 紧箍咒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实你不必这样!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娘家人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二百三十二章 历史第一个房地产商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销员-柳述第九百章 骠骑营(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皇帝献给美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二百五十章 有意思的娘家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依臣妾看还是都娶的好第二百八十六章 朕要把那些毒妇都敢出去第六百五十二章 锦上添花第七十一章 岷州之战(5)第八百九十八章 祸兮福所兮!(二)第五百七十一章 窦宽受贿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八百八十四章 长孙冲的发现!第二百八十四章 歇斯底里的李泰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五百八十章 反转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远都养不熟的狼!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婚进行时(2)第三百三十三章 陇西王府的夜宴第四百三十四章 疑神疑鬼的长孙冲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贪官多能吏第七百零四章 你们爷俩商量好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诛地灭第十三章 吃人嘴短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扫黄第八百二十九章 你们,给老子放尊重一点!第一百二十七章 谁的账也不买第六百九十五章 吃亏是福第六十五 章 还有爷们吗(2)第二章 东宫的新主人第五十九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1)第八百四十六章 赏了一个大耳贴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慌失措的伏允第五百一十五章 时不时就有惊人之举的皇帝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鲜出炉的城门官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买猪肉的小男孩第六百二十一章 就是那么简单第三百九十章 腼腆的长孙无忌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二百一十一章 本宫就是要树立一个榜样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妇人心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九百五十七章 尽归于唐!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七百三十八章 晋阳风暴(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长生不老药的配方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赢不了的突利第七百七十九章 这屁话到底是谁说的!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脚扑朔!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八百零八章 京兆府后堂的乐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太子爷,您圣明啊!第一百零八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3)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庆殿驳论(1)第二百四十一章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第七百九十二章 长孙家的另一个外甥!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三百三十二章 倭国使团的要求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给你派个新活儿第九百八十一章 腐儒之见!第一百章 无双国士与绝世突奸第一百四十章 都想当这个官(2)第九十六章 祭天求雨第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还没饿死啊第七百八十九章 小师父,真是久仰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七百二十三章 真神计划之仓皇逃窜第十二章 酒鬼长孙无忌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十章 新华州刺史第二百五十四章 食民而肥的鸭子们第一百四十六章 愤怒下的食欲第九章 华州之乱 (3)第九百三十九章 破坏“气氛”的房遗爱!第二百八十七章 奇葩的法律第五章 朝堂争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