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谁裤裆里的东西

发洪水是件闹心的事,尤其是山东去年已经闹过一次了,今年还来,这就不得不让窦宽骂街了。骂街归骂街,可该做的事儿还是得做的,就在窦宽准备下去看看各县的情况时,东平郡公程名振以钦差副使的名义赶到刺史府。

诏曰:“古来圣君以仁德治世,无不以牧养生民为社稷,......孤秉承皇帝圣意摄政监国,不敢稍加怠慢。

着令滑州刺史窦宽为河南道按察使,程名振副之,一体节制河南诸州军政,便宜行事,所至之处如孤躬亲。务必以救灾拯民为要,......,上不负皇帝信任之期,下不负百姓殷勤之盼。”

看着窦宽和府衙的僚属们都一头雾水的在下面挠脑袋,程名振不由的笑了笑,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感到疑惑。

按照朝廷的规制,以往要么是中书省直接派遣大员来,要么是当地的都督府长官直接就地接任,什么时候轮到他一个小小的朱袍刺史了。

“彦集,来的时候太子爷说了,你是个亲民的好官,同时也是个胆大妄为的人。

不过,国家危难真是你这样的人有用武之地的时候,只要能平灭河南道的水灾,就算是把天捅漏了,殿下他也替你扛着。”,话毕,程名振笑着把圣旨交到窦宽的手中。

低地看着手里的圣旨,窦宽的不由的颤抖着,因为上次的事儿,他在整个河南道得罪了不少人,明理暗里的挤兑他,说太子不过是利用他一时罢了,还能真为他把别人怎么样吗?

不过,人家说的也没错,自己也不是东宫的人,太子就是再欣赏自己又能如何,所以久而久之窦宽也就不反驳了。可今儿,这道诏书,彻底颠覆了他对李承乾认知,殿下真是仁义啊,殿下知我窦宽啊。

“臣,窦宽誓死效忠大唐,效忠陛下,如若不能及时的堵住河南的窟窿,臣就先砍了自己的脑袋!”

话毕,窦宽望着西面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响头。其实他是想说一些感谢太子的话的,可又怕人多嘴杂,到时候有人曲解之后传到朝廷去,那可是会给太子招祸呢。

“窦按察使,在本官来之前,朝廷就在长安紧急划拨二十万担粮食,按照预定的时间,再有半个月就可抵达河南道地界。

路过洛阳时,王都督说了,他还会筹措一些物资送过来,另外,明年的种子、农具,他那也包了,请按察使在前面放手施为。”,程名振一边扶起跪在地上的窦宽,一边说道。

他虽然贵为郡公、从三品的大员,但丝毫不敢小看这位太子看重的新贵,能被太子爷看重的人,那是一般的人嘛。而且听说他还是太穆皇后的族人,那这将来的前途就可想而知了。

远的不说,那位新任的洛阳都督王治,自从跟了太子后,仅仅用八年时间,就从一介小小的县令,升到正三品大员的,就算是他这样开国将军和人家也是比不了的。

恩,听完的程名振的话,窦宽不由的点了点头,太子真是心思如发,不仅在朝廷中让宰相们专职负责统筹,又把廉政部的官员主政洛阳就近保障,确实是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啊。

在心里盘算一会儿,沉声说道:“根据都督府最新发来的抵报,汴水、泗水之间的宋州和忻州灾情最为严重,你我兵分两路,先去这两处看看,然后再返回徐州。

知会崔都督,让他把府库里的剩下的粮食都分发下去,不够的就地筹措,要是再饿死人,激起了民乱,就别怪本官不念旧情了。”

窦宽是顶看不上崔家那个抠门的上司,留着那些粮食能特么下崽啊,知道的是他老家是清河的,不知道还特么以为他是山西出来的土财主呢。......

宋州城,城里的灾民在粥棚领完州后,就直接做到席地而坐,窦宽带着几个钦差僚属着便服穿梭其中,看着老百姓在泥地里打滚,窦宽眉头深锁,哎,今年的灾太大了。

就在他准备去粥棚看看,顺便和府衙的官吏问问赈灾情况的时候,不远处传来女人的哭声。定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妇人在抱着八、九岁的孩子痛哭流涕,周围的百姓的也只是用麻木的眼神看了一眼后,就各顾各的,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大姐,令郎这是得了什么重病吗?”

呜呜呜......“回贵人的话,我儿子是因为吃赈粥,吃多了,活活毒的,哎,造孽啊,我们刘家从此绝后了啊,这让我到了地下怎么去见他爹啊。”

吃粥还能毒死?窦宽弯腰捡起了地上的碗,摆在他眼前的是一碗黑漆漆的粥,放在鼻子边一闻,一股浓重的霉味差点把他熏倒。特么的,竟然是发霉的,狗日的宋州刺史,他竟敢贪污赈粮,窦宽的额头青筋暴起。

“都督府不是发粮了吗?你们为何还要吃霉米呢?难道是州里的官员贪污了不成?”

妇人没有回话,只是抱着儿子的尸体哭泣,看到窦宽等人衣着不是常人,不远处的老汉则高声回道:“贵人,这粥是发霉的粮食熬出来的,人吃了后死不死就要看老天爷的意思了?

朝廷发没发粮食咱不知道,反正自打发赈粥开始,咱吃的就是这些,要是不信,您可是去东头的粥棚看看就知道了。哎,能活一天是一样吧!”

百姓们是不会说假话的,这是窦宽在滑州当刺史总结出来的经验,带着一肚子怒火,窦宽等人就来到位于东街的官家粥棚。

看着百姓们还在小吏们组织下有序的领着发霉的粥,窦宽直接冲了上去,弄得随从的属僚吓了一跳,赶紧跟上了上去,可不敢让这位爷出事儿,要不然回了长安他们可没法向太子交差啊。

“发霉的米会吃死人的,你们这不是赈灾,是在草菅人命,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看这窦宽一副一副质问的口吻,施粥的衙役,一边倒着粥,一边慢声的说:“是谁的腰带没系紧,把你这个东西露出来啊,来啊,给老子好好教训这个冲好汉家伙。”

就在周围的衙役,准备收拾这个闹事的家伙时,只见其随员从包裹里掏出一枚金印,高声喝到:“都不要妄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朝廷钦命的淮南道按察使、窦使君。胆敢对钦差专使不敬,形同谋反,你们是长了几个脑袋啊,你。”

还没等随员说完话,窦宽抬手打断了他:“和你们这些小人计较,没得丢了本官的脸面,去,把你们刘刺史请来,老子要问问他,他是怎么给朝廷办的差!”.......

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八百三十六章 他在那?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长安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么就是窦娥啊!第八百二十五章 这老不死的到底是谁?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世民的花边新闻第九百一十七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好色,是一种遗传第六百二十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第一百零六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1)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二百四十二章 朕就问你知不知错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么才是高人啊!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九百七十四章 河间王府中的暗流!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鱼终现第一百零八章 长安城弥漫的阴谋(3)第二百八十七章 皇帝也有被自愿的时候第七百五十六章 裤腰带都没有的王爷!第二百二十六章 关键的时候掉链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四百七十章 难以降服的畜生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五十三章 李承乾对宗教的看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五百七十八章 迟迟露面的钦差副使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么才是高人啊!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认干爹的!第八百九十章 没想得那么简单!第六百四十章 让你死的心服口服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八百三十二章 行了,你也下去凉快下!第二十二章 胡人犯边第六百零三章 人心啊,放着放着就臭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与子,不同也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八百六十六章 有个好爹,不如有个好老师!第三百九十九章 摘茄子也特么不看看老嫩第九百七十六章 病秧子,你不中用!第八百八十八章 秋天的第一捆菠菜!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赢不了的突利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术第四百二十一章 独占鳌头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杰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么时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东宫版“知新录” (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一百二十一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2)第四百一十六章 禄东赞 (1)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远都养不熟的狼!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愿看到的背叛!第七百二十二章 既要打的好,也要打的巧第八百三十三章 不能白送上门!第九十五章 倒霉的荆王第六百八十五章 流氓也是要有传承的第九百九十二章九州归一,新皇现!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六百七十六章 来,未必是福、去,未必是祸第二百零七章 进了贼窝的李靖第七百二十六章 醉打金枝(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六百二十四章 初抵南阳境第四百九十三章 老高,你特么才是高人啊!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五百四十五章 乱拳打死老师傅第九百一十六章 秋风扫落叶!第五百八十章 反转第一百五十一章 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知磕碜的张亮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念成魔第九百三十八章 俩小老头的算计!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八百九十四章 你的舒服日子过多了!第六百九十九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三百六十二章 给脸不要脸的东西第四百零六章 兄弟三人齐上阵第七百八十八章 新发现与小和尚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能闭嘴吗?第一百八十三章 老子就打你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 (1)第四百三十九章 反正你得帮忙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五十六章 并省官吏(3)第二百一十三章 初抵洮州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