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

李世民这个皇帝很奇怪,不,准确来说是让人捉摸不透,刚还说的好好的让自己给他出谋划策呢,这会儿听完了计策就翻脸不认人,这不,好心好意帮忙的李承乾是被他的大脚送出来,额外还赠送了他一个“滚”字。

拍拍屁股上的灰尘后,李承乾一脸无奈的对侍立于门外的甘郧和刘竣说:“以前,孤总是听人说伴君如伴虎,哎,咋整,出了注意还被踹出来了,孤真是冤枉啊!”

额,这话李承乾说的,可他们这些作臣子,当奴才是说不得,要知道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内侍总管甘郧低声陪着笑脸回道:“太子爷,您可别逗奴才们了,摔疼了没有了,要不要老奴传一个御医来给你看看?”

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妨后,李承乾对刘竣正色道:“你的事解决了,记住,今儿的恩典是陛下给你的,你以后要忠心侍主,心中要时刻感念。”,话毕,对正在殿前玩耍的狄仁杰招了招手,一大一小,溜溜达达的向东宫的方向走去。

刚走进明德殿,就见长孙无忌、张玄素和高士廉三人在殿中面面相觑,连连叹气,好像是出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真是奇了,还有什么事能把这三位紫袍大员难成这样呢?

见礼、入座之后,李承乾赶紧喝了两口开茶水,心中还不由感叹道自己费力不讨好,为皇帝出了这么大力,结果呢,不仅挨了一脚,甚至连杯茶都不舍得给赏,哎,倒霉啊!

“舅舅,你们今儿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垂头丧气,来,孤给你们说点高兴的事,刚才在承庆殿,父皇问。”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话,叹了一口气的张玄素,站了起来,对长孙无忌二人说了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后,对李承乾拱手言道:“殿下,老臣三人今日是来向殿下禀告,朱桃椎他们再次拒绝殿下的招揽,不仅将殿下的赏赐仍原样奉还,甚至还告诉去迎的官员,以后不必再去了。......”

话毕,张玄素将手中攥着的信,呈给了上去,从他面目上的表情就可以知道,老夫子并不想让李承乾看这几封信的内容。

张老夫子说的这件事,还得从他掌管苍文书院开始,因为今年扩招大量的学生,所以就不得不多请一些先生,除了崇文馆调用之外,李承乾还想巡一些高人隐士来执教。

于是就向交好的王公大臣打听,看他们有没有相熟的隐士,这样人不仅品格高尚,其才学更是过人,有他们来教授那些学子,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后来,经过高士廉等人推选十数人,其他的人都应诏前来来,唯独名声最著的朱桃椎、田游岩、王友贞三人,不管去的人怎么说,人家就是不挪窝。

听到回报以后,李承乾并不气馁,高人隐士嘛,谁还没有点脾气呢,这脾气越大不是说明其本事越大吗?李承乾随即让张宏写了三道更加谦和的手谕,又加了一倍的礼品送去。

本以这次总可以成功了吧,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又让人家给撅了回来。思来想去后,李承乾觉得还是自己的态度不够诚恳的缘故,于是以后进学子的身份亲自写了三封私信,请三位先生来苍文书院看看,要是看过之后还不满意,东宫一定以礼送家。

就这样,来来往往折腾了三次,人是一个没见到不说,就让人捎回来这三封信,这不看还不气,看完了,李承乾的额头上青筋暴起,一把就捏碎手中的茶盏。

这三封信中说,自李承乾入主东宫以来,一来,多次鼓动皇帝与邻国作战,国帑消耗无算,士卒死伤无数,造成无数的孤儿寡母。二来,不敬士族,屡屡以小过严惩士大夫,动不动就斩杀全族,或抄灭家产,动摇了朝廷与士大夫共天下根基。

第三,大肆花费财帛修书,其目的就是为了博得在民间的些许虚名,由此可见是个志大才疏、贪功好名之徒,丝毫没有看出李纲的弟子应有的风采。

最后一点,也是让李承乾最为生气的一项,他们认为,李承乾的父族是西凉后裔,母族又是鲜卑后裔,身上的汉家血脉连三分都没有,和那些五胡十六国的君主在本质没有任何区别,所以他和石虎一样干出什么天怒人怨的都不稀奇。

而且,其太子妃同样是鲜卑后裔,将来生下世子势必又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胡人,这样的天家不配让他们汉家德才辅佐。

看着张玄素的脸上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李承乾咬着问道:“张师傅,有什么话一块说出来的吧,孤都让人骂着这样了,还有什么是接受不了呢!”

“回殿下,朱桃椎三人为了证明其无入仕之心,纷纷剁下拇指一道随信送来,老臣怕惊了殿下,所以就没有让人送来。”

张玄素绝对是说谎,不仅他自己清楚,长孙无忌二人也都清楚,李承乾是什么人,那是在尸山血河中杀出来太子,别说一个拇指了,就是当面把他们剐了,他也照样喝酒吃肉。

可不这么说怎么办呢,要是把这三个人的拇指一开始就放在案子上,太子还不直接把案子掀翻了。

哈哈......,“三位,大唐开国已经二十年了,李氏祖孙三代人在战场浴血奋战,为了难道仅仅是一家一姓的荣耀吗?

看看,倒了现在竟然还有人以血统为由低贱李家,这就是人们口中的道德高人该说的话。不但如此,连孤那没出世的孩儿都被他们骂了进去,这就是他们的德行吗?”

看到太子动了真怒,高士廉在心中不由的埋怨起他们三个来,你说你们不有病吗?不当官就不当呗,干嘛如此的折辱太子呢,人家可是礼贤下士、折节相交,你们这些人是不是在山中呆傻了,太不知道好歹了。

“太子殿下,您不必动怒,他们说的那些不过是腐儒之见,代表不了民心。殿下的爱民之心,这是人所共知的,要不然怎么会贴了大笔的钱财去修堤筑坝呢!”

待高士廉的话说完,长孙无忌赶紧把话接了过来:“殿下,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之所以跺指不过是怕进京之后暴露他们是浪得虚名之辈的事实。不仅让其颜面扫地,更是可能被殿下问罪,今儿断了指,总比明儿掉了脑袋要好吧!”

李承乾当然明白他们这么说是为了宽慰自己,可现在已经不是贞观元年了,而李承乾也不是当年那个他了。

摇了摇头后,将恒连喊了进来,把那三封信扔他后,咬牙道:“和外面那三根手指一起交给三法司以谋反罪审定,然后交由内卫府督办,既然如此看不起我李氏,那就下去投胎吧!”.......

第三百七十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六百三十八章 人间最恶莫过于此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六百五十四章 封王?没问题!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八百五十章 疑惑从生!第四百一十二章 欺人太甚的老匹夫第六百七十四章 亲戚来了是非多第三百四十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啊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兽与禽兽不如!第二百五十三章 流氓刺史,流氓饭局第三百零二章 岑长倩的选择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路向北第一百九十四章 专业的事儿,还得找专业人士第三百六十七章 本王可不是傻子,这坑我不跳第九百四十二章 新纪元,新开始!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么是你亲叔叔啊第九百四十七长孙之殇!第七百八十二章 傅奕的担忧!第七百一十四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第七十三章 岷州之战(7)第五百五十七章 你这老不死的咋又来了?第七百二十章 真神计划之刺王杀驾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时也是警告第一百一十章 天下英雄进入吾彀中矣 (1)第五百一十五章 时不时就有惊人之举的皇帝第八百五十一章 河间王府的“家教”!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四百七十九章 承庆殿驳论(2)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嚣张的小白脸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负义的魏征第五百二十八章 这是新年的第一场风化案第八百九十五章 该走了!第六百一十五章 为子孙前途计第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八百零三章 算是个商量!第三百九十四章 屁股下面找草了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四百四十二章 忆往昔第七百七十章 我真冤枉!第一百三十四章 他就是个坏种啊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养老制度第五百零五章 不幸又幸的人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和道门的交易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五十八章 并省官吏(5)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情原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九百四十六章 天上掉下一名副帅!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六百零九章 帝幸鄠县第七百四十八章 毒士-晋先生第四百五十一章 程家双“虎”第六百八十一章 推销员-柳述第三百一十三章 牛鼻子,下来吹牛批行吗?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劝!第九百三十四章 马屁精-刘洎!第八百四十四章 你懂我!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二十章 上元节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七百七十五章 烦人的房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它确实不是人,但你是真狗啊!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并治,两手都要硬第七百六十八章 苦思之时蹦出来一个哪吒!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认干爹的!第八百一十章 赖上门的长孙冲!第八百一十五章 物“事”人非第二百二十二章 库山终战第一百零一章 大隋公主的末日第五百一十五章 时不时就有惊人之举的皇帝第一百五十章 疯魔的窦奉节第五百一十章 苍天饶过谁(二)第八百七十五章 黄脸汉子也不傻!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个新买卖,您看怎么样?第二百一十章 瘦骨嶙峋的长孙无忌第五百七十一章 窦宽受贿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辈子就硬气一把的李靖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八十四章 这世上原本没有路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十六章 国舅爷升官了第七百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第六百五十九章 小鱼乖乖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