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新造纸术带来的影响(2)

就这样,刚刚准备出门的李承乾就被自己的老师堵在了东宫,新纸的出现当然让李承乾异常的兴奋。

但得知自己两位号称无所不知的老师竟然被这样简单的事难倒了,李承乾不得不感慨古代教育的僵化程度。

“两位老师,不要急,这事简单,你们先坐”,转过身对一旁的恒连说道:“去给两位老师上茶,再取九枚印章过来。”

李刚和张玄素听到有办法,那里还顾得上喝茶啊,连连催促李承乾赶快告诉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

李承乾:“大唐现在最成熟的印刷技术就是雕版了,可雕版的的由来和弊端相信不用学生讲两位老师也知道”。

听了李承乾的话,李刚和张玄素都点了点头,这个他们当然知道。

雕版印刷大约出现西晋,随着纸、墨的发展,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

到了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大的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这就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阳板的雕版就算是完成了,至于阴版刚好和它的顺序相反直接颠倒过来就可以了。

在雕制好的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可以成为印品。

可是雕刻版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材料的,一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强大优势。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雕版的缺点就是在雕刻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错误,一旦刻错了一个字,这整块的板子就废了。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制作的成本,十之能有一二就算是很高明的工匠了。

而这种昂贵印刷术,只有佛道二教这样的宗派和世家门阀才能用得起,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等。

至于为什么很少用于刊印四书五经也就不言而喻了。

李承乾接过恒连手中的印章对二人说:“这就是解决的办法”,看二人还不明白,李承乾将一张放在一起,齐齐在纸张上按下,随后有颠倒了他们的顺序,再次的按了下来。

这下两位老夫子眼前一亮,这几枚印章其实就是一整块雕版,而神奇的是李承乾只是颠倒他们的顺序,纸张上的内容就不一样了。

李刚:“办法是好办法,可总不能都做成印章吧。”,在一旁的张玄素也点了点头。

李承乾:“这样,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咱们去工业区,做出这种新的雕版怎么样。”,李承乾的话二人自然不会拒绝。

李承乾等人来到工业区的作坊后,马上就命人叫来几个木匠。

李承乾手里拿过一块现成的雕版指着他们中的一个说道:“你有手中的材料,做成一个和这块雕版相同尺寸的板子,再板子四周就加上边条,边条上留好凹槽,等着在做好的东西一个个放进去。”

随后对剩余的木匠吩咐道:“你们几个分工,做两百个四方的木块,方块做好后在上面将字刻上去就好了,但在木块上要流出或凹或凸的槽位,以便以后组装使用。”

李承乾说完以后,木匠们就开始动手了,不得不说他们领会的很快,不一会几个木块就做好了,试了试它们的槽位,很不错,随后就和李刚二人在一边等着。

三个时辰过去了,木匠们终于将新的板子做好了,李承乾随后将木匠们组装好的新板子拿到两位老师面前。

看两个老头子象摆弄鸡蛋一样小心的端详着新板子一旁的李承乾也面带微笑的摇了摇头。

李承乾:“老师,这种雕版可以随意组装成各种内容,以后再也不会在因为雕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而造成浪费,且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这样以刊印的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老李刚拂了拂胡子十分满意,随即对李承乾说道:“从殿下的神情上老夫知道,对你而言这也许并不算什么。

可殿下你想过没有,以往因为成本的原因,朝廷并没有刊印大量的四书五经。

可现在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技术就可刊印更多的书籍,培养更多的读书人,让有教无类再也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千百年间无数士人的梦想啊。

但老臣万万没先想到是竟然可以在今日就可以实现了,这难道不能让人激动吗。”

老夫子的话李承乾当然明白,自己这个老师历事三朝,对这人世间的富贵早就心如止水了。

要说还老夫子还有什么执念的话,那就是文道的传承,自五胡十六国以来,中原饱经战乱,无数的文道瑰宝都没有保存下来。

而今天有了这样的印刷术,有了这样的纸张,只要肯下功夫,一定可以再现盛世文华的。

“是,老师的教诲承乾记。”,李承乾后过身招呼作坊的管事过来;“记下三点,第一:奖励改良纸张的匠人每人百贯。

第二:扩大这里造纸和新式雕版的规模。

第三:立刻按照刚才制作雕版的方法先将论语刻出来,本宫要在半个月内见到三千本,需要什么你自己写单子领。”

管事:“诺,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按时完成。”

同时也能让更多的百姓了解朝廷的法令,让李承乾一直提倡的依法治国真正的深入人心。

而那些世家豪族,则再也不能垄断知识,曲解朝廷法令来压榨那些穷苦的百姓了。

第七百五十八章 这是人情,也是体面第二百七十章 贞观朝第一孝子第七百八十五章 谈情怀,是吧!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见微知著者-马宾王第三百章 我想当个女状元第七十二章 岷州之战(6)第七百九十一章 菩提大阵第六百九十三章 地头蛇的作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李佑第一百五十五章 千金买骨的李世民(2)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府作客第九百六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八百五十八章 东宫版“知新录” (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泰扫黄第五百零九章 苍天饶过谁(一)第四百七十三章 福兮祸所伏第六十六章 李恪的怨念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三百一十七章 抢到皇家的无名劫匪第一百四十二章 给皇帝献给美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八百八十章 雌兔眼迷离!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七百三十章 你们!你们都是一伙的!第三百九十八章 最嚣张的小白脸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裤腰带惹的祸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三百七十二章 曲江池的奇景第二十八章 大义凛然的李承乾第五百九十六章 遂安夫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鱼终现第三百八十五章 论补脑的重要性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五百四十九章 被激怒的唐人第九百三十四章 马屁精-刘洎!第九百零一章 老子要当兵!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一百三十八章 长孙皇后是菩萨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天被呲了两泡尿的李恪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五百九十四章 临海公主的最终决断第二百六十六章 爷儿还真是走眼了第七百九十章 现世报!第八百四十二章 铁骑王!第九百五十八章 真的,假的!第四十七章 灭蝗进行时(2)第一百八十一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对,全都不对!第五百零四章 锦衣还乡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裤腰带惹的祸第一章 初临贞观第一百六十二章 倔强的孙思邈第五百五十一章 见过坑的,没见过这么坑的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说一遍,这是私事!第五百零二章 万国来朝(二)第六百三十四章 反转,再反转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三百四十章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爷是谁?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二十三章 大唐版舌战群儒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五百零九章 苍天饶过谁(一)第五百一十三章 臣这礼比郑家重!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九百四十一章 横生枝节!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真正正的活阎王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击计划第七百六十七章 反王-汪华第一百七十五章 天空飘过五个字第二百二十七章 皇帝有旨,攻击立止第七百零八章 龙门阵不是那么好摆的第九百三十三章 杜如晦搞事情!第九十四章 你算个什么东西?第四百零二章 《秘记》的来源第九十五章 倒霉的荆王第六百二十七章 张大财主第十九章 枭雄末路第六百九十章 双布局第五百八十四章 楼下的是你爹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衙的第一场血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给你派个新活儿第五百七十三章 他去了以后不要告诉我!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兽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纲的新工作第八百五十五章 想不通死去!第六百一十四章 新一年春围的风头儿第六章 承庆殿定策第十二章 酒鬼长孙无忌第四十七章 灭蝗进行时(2)第二百三十六章 太子到底想干什么第七百五十六章 裤腰带都没有的王爷!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李纲的新工作第三百九十三章 利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