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将军威武

每一场皇家宴会都会有司礼官,对于司礼官的人选没有固定的要求,一般来说都是皇帝的随意任命,与官职、爵位没有关系,关键是看谁顺眼。看过李承乾呈上来的本子后,皇帝感受到儿子的孝心,不仅照准一切要求,连司礼官这样显示恩典的事交代了下来,权当褒奖孝子了。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做的选择,从国家角度来说,要选任功臣和大儒,因为他们对江山社稷功劳甚大,这样的荣宠给他们可以让其知道皇帝没有忘记他们的功绩。从私人的角度来说,高士濂,长孙无忌,独孤开远这些宗室外戚都是合适的人选,多年来他们与东宫休戚与共,不给他们实在不合适。

就在李承乾犹豫不决的时候,看到尚书省发来的官制抵报,这是例行通告,朝廷每当有人事变动的都会给各部门发上一份,其目的就是让人周知官职的变化,同时也好让新官履行新职。

本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平常李承乾对此从不关心,因为他们的官再大也大不过自己。可今儿这份看起来却格外的别扭,因为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李靖,皇帝竟然给他加了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的散官,这可就有点扯淡了。

这样的官职和东宫的太子三师可有这天壤之别,与三公一样在贞观年间,一般来说都是给死人追谥的,这一下给了李靖这么个耄耋之年的老头儿,跟送个钟有什么区别。额,估计父皇是看李靖老而不死有些着急了,又爱惜名声不能赐死,所以特意加了这么官儿给他,看这老家伙能不能气死。

得,既然有这么个冤大头,那也别左右为难,怕给了那个都落埋怨,就您老人家得了,反正您老人家一个雷也是顶,两个雷也是扛,死猪不怕开水烫,收东宫每年那么多孝敬,也该派上点用场了。

对于坑李靖,李承乾一点做弟子的觉悟都没有,因为他从来都没拿李靖当成过自己的老师,所以与秦琼、张玄素,甚至过世的李纲恭谨的态度大大的不同,一口一个代国公、大将军。当然,李靖对此心知肚明,也很知趣,从来都不到东宫指手画脚,每年只是在收礼的时候上一份谢恩表,就算是这对师徒一年中唯一的互动了。

有魏征这个例子在前,李承乾在用人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调整,要么是科举、军功出身,要么就是秦王府家臣出身。在荐官方面,要比从前慎重的多,要求也比从前严格,因为谁也不知道大伙内心中的真实想法,他可不想绑起石头再砸了自己的脚。

对于李承乾的慎重,皇帝还特意笑话过他一次,说他小家气,心胸狭隘,想当天子就该有海乃百川之心。不过,李承乾却毫不以为意,眼下的大唐要的是稳定,他可不想因为那个人后院起火,再起争端,所以必要的考察还是应该的。......

皇帝寿宴,怎么能少的《秦王破阵乐》这么经典的曲目呢,从一百二十八名甲士到同样数量的宫女,舞蹈是好看了,可就是太娘们唧唧了,所以李承乾决定把性别给改过了,而且人数增加三倍。既然寿宴是在洛阳办,那甲士自然从洛阳驻军中挑选。敕令下发后,长孙嘉庆从军中挑选了遴选一批灵活的士卒进行排练,初成规模后才把呈报上来。

正好李靖在洛阳已经养了好几天神了,闲着正无聊呢,李承乾二人一拍即合,在长孙嘉庆的引领下来到城外的军营。看到太子从车架中出来,在辕门口恭候的将领和士卒,恭声行礼高呼太子千岁、金安。

还没等李承乾把“免礼”这两个说出口,不知道谁看到李靖带头喊起了大将军威武,辕门口随即响起此起波伏的欢呼声,士兵们纷纷以兵器触底为调子,大声高呼:大将军威武。现场瞬间就成了李靖的主场,仿佛一国储君的李承乾成为陪衬,这不得不让他尴尬的笑了笑。

李靖是个老人精,他当然知道这么抢了太子的风头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这位储君和他父皇一样都是能征善战的统帅,万一触动到他敏感的神经就坏了。

刚想走到李承乾的身后以示恭敬,可太子却往后侧走退了一步,还做了个让他先请的手势,这让李靖瞬间愣了一下,可如今是骑虎难下了,只能硬着头皮走在前面。

一边拱手向高声呼唤的将士们示意,一边心里打着哆嗦,脖子上的凉风嗖嗖的,从加授骠骑大将军到太子让贤,看起来风光无限,人臣殊荣,可谁知道是不是要送自己走的前兆呢!

为人臣者混到李靖这份上,已经是封无可封、赏无可赏了,在往前要不是造反,就是等着被砍头,这就是功高震主的下场,所以多年来他都以怂、病示人以求活命。今儿这么一弄,让他实在不知道怎么好了,万一再有没长心的将士高呼:请大将军升帐,那他今天就走不出去这大营了,没看长孙嘉庆等人都铁青着脸瞪着自己呢吗?

大将军威武,大将军威武,在将士们狂热崇拜下,李靖等人进入了中军大帐,脑中灵光一现的李靖突然行了个军礼,恭声喝到:请太子升帐。这一下不仅惊着了李承乾,更是让长孙嘉庆等人惊异,不过既然大将军这么“知礼”,那大伙还有什么好说了呢,随即一同恭请太子升帐。

所谓盛情难却,对于李靖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李承乾只能笑着接受,径直走到帅位上坐了下来。然后又以国储之尊和帐中的诸将客气了一番,不能因为刚才那点小插曲就冷着脸不是。他们中有一部分人是少时遍便随李靖南征北战,有感情是可以理解,而外面的那些将士,基本上都是听着李靖军神之名长大的,所谓偶像崇拜罢了。

对于这一点,李承乾很理解,就像在玄甲军,不管李靖军神之名在外面如何风光,到了那里照样玩不转,因为那里的将士只崇拜皇帝一人,那股子狂热的崇拜劲儿可比今儿这场面大多了。.......

第六百六十六章 死要清高,活受罪!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四十四章 大安宫第一百九十五章 王爷,您的事儿发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达灵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黄雀在后第四百五十章 挖墙脚到老夫头上了?第四百零二章 《秘记》的来源第五百七十五章 颇思蜀否?第六百九十二章 你确定他们是人吗?第一百三十三章 进退维谷的李绩第六百五十五章 哎,算卦得给钱啊第八十六章 真有排面啊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二百九十九章 学子的屁股和温彦博的牙第五百一十一章 小兄弟,这世上最不可靠的就是人心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九百二十九章 其实你不必这样!第八百六十三章 伤害不大,侮辱性极强!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三百三十六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七百六十一章 得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第六十五 章 还有爷们吗(2)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时也是警告第八百三十四章 禽兽与禽兽不如!第十五章 找头猪来组队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太子也得学会站队第四百八十一章 哎呀我去,你这是打谁脸呢?第七十六章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第五百零四章 锦衣还乡第四百四十二章 忆往昔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六百三十六章 上官仪摊事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五百六十章 多余吗?不一定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谁家养的狗第八百六十八章 宣政殿外的戏剧!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佑的新生第八百九十三章 哀嚎给谁看!第五百三十七章 姐妹当差第九百三十二章 他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二百五十六章 爷今儿就想在这耍耍第八百七十九章 雄兔脚扑朔!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唐豪放姐!(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禄东赞的香饵儿第四百六十九章 汤泉游猎第三百四十章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小爷是谁?第七百四十九章 挣扎与抉择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承乾的反击计划第六百一十三章 做客王府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标第三百章 天子脚下的豆腐渣工程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鲜出炉的城门官第八百七十二章 酔闹大明宫!第四百五十七章 在家中也能被碰瓷第五百七十四章 知道你崔爷是混那的吗?第三百八十二章 说话不算话的李世民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六百五十二章 锦上添花第七十四章 岷州终战(1)第六百二十八章 丑鬼县令-吴有德第九百八十九章无路可逃!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战第三十一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2)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第五百一十七章 爹和儿子一样不好说话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东方朔一样的弄臣?第一百六十章 你可要记住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卖员”惹得祸!第一百零九章 岑文本的新目标第二百章 武德殿中的蒙面女郎第一百三十六章 暗流涌动(1)第八百六十章 泡茶馆!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五百二十七章 要是孤咽不下这口气呢第三百五十章 老师,您可得想清楚啊第四百二十六章 开天辟地的李世民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三十六章 出使风云(2)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饶的道爷!第二百三十四章 寿星公吃砒霜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说一遍,这是私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说敢不敢吧!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六十四章 还有爷们吗(1)第五百八十一章 永昌一夜的变化第六十九章 岷州之战(3)第三百九十章 腼腆的长孙无忌第八百九十一章 报复来的就是这么快!第三百六十三章 内卫在行动第二百六十二章 媒婆皇帝李世民第一百二十章 萧瑀的险恶用心 (1)第二十八章 大义凛然的李承乾第七十七章 庆功宴上的风波(1)第六百六十五章 热锅上的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