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有一个智者曾这样说过!

三味居小酌后,李承乾和长孙涣这对表兄弟拒绝乘坐车架,打算步行返回晋阳宫,一来消消食儿,二来看看市面上的风光,他们俩都是大忙人,这样半日闲的日子可不是常有的事。

太原是座古城,春秋末,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盆地北端晋水北岸,悬瓮山东侧修筑晋阳城,周六里。又经秦汉、三国、南北朝和前隋的发展,让这里不仅异常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更是成为北部军事重镇。

李唐立国之后又晋为陪都,各级有司衙门林立,把这里治理的也算是河清海晏,时和岁丰了。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之中,看到太子笑眯眯的点头,一旁的长孙涣无奈的耸了耸肩,自己这表弟和他老子一个模样,沉迷于帝王之术中不可自拔,看山不似山,看水不是水,看到啥想的都是国计民生,太无趣了。

“涣表哥,怎么,觉得无趣了?”,在一个杂货摊子上翻了半天却什么都没买的李承乾,拍了拍对满街货物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的长孙涣。

“不是无趣,是太无趣了,货物与我而言,就和你批本章一样,摆弄的太多了,看什么都觉得乏味的很啊!”,这话没错,什么事干了千百遍都免不得不耐烦,长孙涣相信太子也比他强不到那去,毕竟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

就在兄弟俩在闲扯的时候,街口的一群百姓却不知道为了什么,在那里高声喊好。李承乾指了指前面,随即淡笑道:“长孙二少爷,你不是无聊吗?有趣的事来了,咱们看看去。”

流氓欺负良善,当官的欺负百姓,都是强者欺负弱者的游戏,李承乾和长孙涣见过的不知道要有多少。可今儿这场景确实是平身仅见,一个文士打扮的磕巴竟然当街监税官扭打起来,能特么不有趣吗?

问过一旁看热闹的人,李承乾就更感觉有意思了,原来是监税官在收税的为难了一位老者,这小磕巴看不下去了,连理论的机会都没给,上去就是一顿老拳揍得那监税官是七荤八素的。

但这个打人的小磕巴,长孙涣却认识,这小子是刺史王澄的第十二子,名叫王笍,因为生母是出身风尘又有口疾,为王澄所不喜,所以在家中的地位与一般家奴无异,所以连一个小小的监税官都不把他这位刺史公子放在眼里。

也不知道是那位缺心眼的先生告诉他,君子法上天刚健、运转不息之象,而自强不息,进德修业。

岂不闻三国时魏国大将邓艾亦有口疾,只要肯吃苦就能成功,努力就有回报,攻读圣贤之书,行圣人之道,一样能出人头地,彪炳青史,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去年大考,这家伙的确通过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进士,可在吏部选吏的时候就是因为口疾仕途被阻,王澄又不愿意为他出头,所以就只能回乡待选,而这一待明言人都知道,很可能是无穷无尽的年头。

对于这个王家的小磕巴,长孙涣还是很佩服的,一介不受重视的庶子比寒门子弟强不到那去,还凭着毅力得中进士,这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可坑他的人并不止其父王澄一人,那个榆木脑袋的老师怕是坑他更深,这官场上的事,那有那么简单,马周、窦宽算是大才了吧,可要不是碰到皇帝和太子,那这辈子注定无出头之日,光让人读死书有个屁用。

“有,有一个智,智者曾经这么样说过,一切贪官酷吏都是纸老虎,像,像你这样的混蛋,不,不打不足以平民之愤。”

“那个,那个智者还说过,兵者国之大事,老兵更是国之根本,似你这样欺负为国征战的老卒,不打能对得起朝廷和百姓吗?”

“更为主要的,那个智者一直都最恨就是欺负老卒,你不就是个收税的吗?怎么看起来比刺史的谱都大,狗一样的东西,不怕他砍了你吗?”.......

听着王家庶子一边扭打,一边痛斥着监税官,李承乾好奇的问了一句:“涣表哥,他说的这个智者是谁啊!”

呵呵......,太子的疑问,长孙涣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随即不顾一身酒气熏人,小声回道:“表弟,他可是你的小迷弟,对于文采、武功甚为钦佩,怎么样,帮上一把?你看,抓他的官差可是到了。”

看到太子点头,长孙涣迈着嚣张的步伐走了过去,喝斥了那些要抓王笍官差,让他们赶紧带着监税官滚蛋,别再这里丢人现眼让百姓看笑话。顺便再给他们上宪带句话,参他失职、失德的本子,明儿就会送到晋阳宫,让他等着太子殿下的处罚结果吧!

长孙涣在晋阳官场算的上一号大人物,皇亲国戚还掌握互市,上上下下当差的谁不认识赵国公府的二公子,所以差役们只能连声应诺,慌里慌张把人拖走了,生怕走慢了惹了这位爷不高兴,让他们也跟着受鱼池之祸。

“长孙主事,你放开我,我我非要揍死这狗仗人势的东西不可!”,就在李承乾和几个百姓帮老者收拾摊位的时候,王笍梗着脖子大声吼着。

“行了,小子,你虽然是刺史公子,进士出身,可毕竟不是现任官儿,事闹大了对你没好处,差不多得了。”,甭管官差有没有理,以民告官先打五十大板,更不要说是他先动手的了。

再加上他老子王澄向来以其为不孝子,回头在坐视不管,那剥夺功名也是指在眼前的事。十年寒窗,换得这么一个天子门生的身份不容易,要是因为这点事就没了,那未免太可惜了。

“可,可是!”,还没等王笍说完,安抚完老卒的李承乾走了过来,淡淡地长孙涣说了一句:“把这小东西交王刺史管教一下就算了,不要因为这点小事坏了人家的前程。”

“哎,你,你管谁叫东西呢?你是谁啊!这么说话!”,王笍的话并没有得到回答,长孙涣也是对后面跟着的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把王公子先送回府去,随即疾步跟上太子的脚步,向晋阳宫走去。

大战在即,正是用人之际,竟然有官员差役如此的奴役百姓,这不是拆太子的台吗?长孙涣当然知道太子不高兴了,火之所以没有发出来不过是静水流深,不想在他们这样的小吏身上起波澜而已,亦或者说他们根本就不配!.......

第七百四十九章 挣扎与抉择第三百零二章 岑长倩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五章 当官也不容易啊第一百四十九章 血洗公主府第六百零六章 我说你是咋想的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诛地灭第九百六十章 哎呀,层层封锁啊!第九百五十二章 喜讯连连!第八百六十二章 婚姻革命!第八百三十七章 抵达灵州!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唐官场降职记第五百九十四章 临海公主的最终决断第五百一十二章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第九百五十九章 胖子的桃色新闻!第八百零七章 《帝范》第三百九十七章 火辣辣的挑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百零六章 窦宽的新职务第一百三十五章 喝还是不喝,这是一个问题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九百三十六章 烂摊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唾沫星子满天飞第六百九十章 双布局第六百八十二章 被揍成猪头的阿使那步真第五百三十九章 疯狂的太监第一百二十五章 当官也不容易啊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小都得哄第七百六十四章 没完没了第五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跟老子来这套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好言相劝!第七十章 岷州之战(4)第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七百六十六章 有钱,任性!第三百三十四章 称心如意第六百五十八章 跑路的少天师第五百九十五章 刑部,不行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都是裤腰带惹的祸第六百七十章 我特么是你亲叔叔啊第二十四章 李世民的酸词第三十三章 不服气,也有招(2)第六百六十章 荒岛会议那点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婚进行时 (1)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鲜出炉的城门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爱卿,你得多读读书啊第五百六十九章 议和?诚意不够!第九百八十八章你败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六百章 申州城的匪宴第二百五十二章 看你是不是东方朔一样的弄臣?第六百八十章 龙虎会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兵永远不死第五百零四章 锦衣还乡第四百八十章 老头儿,你太放肆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他想搞什么幺蛾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洛阳宫级别最高的保安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问题!第三百四十二章 什么时候都有不信邪的人第四百零四章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劫啊,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第六百三十一章 起因!第五十七章 并省官吏(4)第五百三十一章 萧瑀的新爸爸第六百七十八章 找老房的真正目的第五章 朝堂争锋(2)第六十七章 岷州之战(1)第九百五十五章 你走吧!第九百三十五章 颠倒黑白的小胖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九百零三章 拿病当由头!第三百七十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一百四十五章 骂娘的长孙无忌第一百一十五章 杯酒释兵权(2)第六百六十三章 钱太多了,膨胀了?第三百零一章 布衣傲王侯者第三百五十四章 最毒妇人心第九百八十七章牙咬崩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唐马谡-刘仁轨第二百三十五章 要干就干大的第八十九章 含风殿议事(1)第九百九十一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第四百二十一章 独占鳌头第五百一十四章 咸吃萝卜淡操心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枕头送的太及时了吧第四章 朝堂争锋(1)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第八百七十六章 就轻轻的一拳!第八章 华州之乱(2)第八百六十九章 言不由衷!第五百四十三章 “真香”定律第五百零八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第四十六章 灭蝗进行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