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

宗正寺大堂这边正讨论着呢,李晦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在李承乾耳边嘀咕了两句后,百万军中指挥若定的太子爷,手中的茶盏直接滑落摔成八瓣。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下,接过了李晦的手中的本章,对其抬了抬手,示意他把事情的原委说出来。

原来,圣旨改由太子主审之后,改变了对李道兴三人和两府在押人员的待遇,日常供给按照原秩提供,并允许他们与家眷见上一面以示朝廷的公允,人毕竟不是冷血动物,都有感情,这对于案件的调查也是很有帮助的。

昨日,李道兴见过家人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屋子中,仅仅是要了一壶酒和纸笔,说是要写奏章,看管的人员都是宗正寺的老人,与那些生头不一样,看在太子和同族的面子上也都照办了。

可今儿去饭的时候发现李道兴已经悬梁自尽了,上吊用的正是太子赐给他的那条腰带,桌子上也只留下一个空酒壶和奏章。更凑巧的是,看押在他处的长乐王妃-张氏也在同时割腕自尽了。下面人知道闯了祸,没有看管好人犯,所以正在正堂之外跪请死罪呢。

人都死了,请罪还有什么用,李道兴是什么脾气,他再清楚不过了,要是他一心求死,那谁也崩想拦下来。而且从本章中就能看出来,李道兴的心已经死了,要不是放心不下家人,估计早就自杀了。

其遗章上言:臣-长乐郡王-李道兴,于宗正寺监房百拜顿首,呈献于我至圣神武之皇帝陛下驾前。大业年间,国家动乱,黎民遭殃,臣随陛下为天下大义起兵于晋阳,攻西秦、战虎牢、征刘武,临阵不退,遇敌当先。.......

臣一生所幸,即追随两位圣主平定天下,拯民与水火之中,以微末功劳,获封王位实属汗颜。臣自知才能浅薄、不堪使用,不欲于朝政、军务之上让陛下为难,给李氏皇族摸黑,是以贞观之后,以散官放浪于形骸度过余生。

可不曾想不惑之年受此罹难,被污蔑为反国背主之贼,臣心何甘?臣征战沙场多年,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如不是不想背负叛逆之名,臣怎会甘心受此刀笔吏之辱。

太子仁德,赐臣家小以优待,臣相信他的心是光明的,迟早会还臣一个清白。可臣是个暴脾气,宁折不弯.臣无子嗣,家中仅有一女也早以出嫁,今得见府中上下平安,心中无憾,愿以一腔碧血自证清白,至死也绝不做背叛之人。

李晦这边刚说完,在旁听的江夏王-李道宗坐不住了,赶紧上前要求看看那份遗章,死的是他的弟弟,人家能特么不急吗?李承乾也没有责备他的无礼,递给他后,坐在椅子上单手揉着太阳穴,心中不由的感慨:那么大岁数脾气这么暴躁,急什么啊!

李道宗默默无语,济北郡王-李瑊和汉阳郡王-李瓌再也忍不住了,站出来一脸悲愤的公然弹劾吴、魏二王御下不言之罪,以致使国家勋王受迫害、喊冤而死。

都说宗室与国同体,他们这些郡王与帝系亲王不同,身上的王位都是百战功勋中换回来的,如今受到了这么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寒心,所以恳请太子严加处置!

李恪是为了避险,而李泰则是幸灾乐祸,要是没有二人的不作为,今日之事也断不会如此。可这些人都不是他们或者手下指使的,所以对于这样的指控他们二人当然不能接受了。

“大哥,你是了解臣弟的,臣弟就算与王叔往来不多,可也断不会如此折辱他,再说哲威他们随侍臣弟多年,臣弟总不会对他们也下手吧!”

李恪这边刚说完,小胖子也不睡了,赶紧拱手把话接了过去:“大哥,你是了解臣弟的,要是我做的那还能睡的这么心安理得啊!”

是不是他们做的,李承乾不知道,可他也不好回护,毕竟李道宗三王所代表的是北衙禁军所有的宗室子弟,这可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要是让他们寒了心,那可就不好办了。

不管什么时候,军队是不能乱的,这着实让他有些为难,倒不是他没有权力羁押二王,而是影响实在是太不好了。

就在李承乾犹豫不决的时候,李道宗将本章放在了桌子上,默然转身欲走。看到这种情况,李承乾心里急了,不行,今儿要是让李道宗走了,那成什么事,外面的人就会认为皇帝和太子庇护帝系亲王,漠视其他功勋宗室被冤枉嘛!

“皇叔留步!”,叫住了李道宗后,继续言道:“着即羁押吴、魏二王于宗正寺,宗正卿一职由孤暂时代领,所涉及的看管人员一律交内卫审理,传谕给长孙冲,孤只给他三天时间。”

“另外,着礼部和宗正寺官员,厚敛长乐王夫妇的尸身,案件结束之后,藏入皇家陵园。工部现在就可以着手王陵的营造了,恩,就按照亲王的规格办吧!”

太子的话说完,就有侍卫上来把李恪兄弟二人押了下去,至于二王喊冤的话语根本就没人理会,李道宗等人也不好再端着架子,纷纷对太子行了一礼,然后又坐了回去。

不止他们三人清楚,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二王一直有夺嫡之心,多年来一直与太子过不去,如今被太子羁押起来,朝中难免会有人说太子爷借助办案的时机排除异己,即使这不是他的本意,人家也会这么说,这可是要担猜疑的。太子这么做已经是公正无比了,不管是多么矫情的人都得心服口服,北衙禁军的宗室子弟知道后,人心肯定也安定了。

“出了这么大的事,不能只查长乐王三人,这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把内侍省随从行猎的人员全部缉拿,交刑部、大理寺审理。

孤就不信了,没有家贼,能引来外鬼,他们的身上就保证干净吗?”,话毕,李承乾摆了摆手,示意今儿就议到这,他还得进宫与皇帝解释一下呢。.......

第一百零二章 征服天绝之路第六百三十五章 假的,全是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六百四十五章 忘恩负义的魏征第四百八十章 老头儿,你太放肆了第六百四十二章 歪打正着-狗屎运齐天第九百六十五章 凌烟阁(二)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四百六十五章 自作多情的太子第九十一章 争粮打井(1)第七百九十三章 长孙家也有蠢货!第九百四十三章 你看,出事了吧!第二百三十三章 殿下,你可不太纯洁啊第八十二章 论粮道(2)第四百七十二章 贱人和败类第九百四十八章 碾死那些混账!第九百八十二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三十八章 出使风云(4)第八百八十五章 大唐豪放姐!(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三百九十二章 easy模式都赢不了的突利第五十五章 并省官吏(2)第一百零五章 定襄大捷震长安第二十九章 让法律有尊严第七百一十章 都是情债惹的祸第八百八十一章 好酒、烂肉!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四百四十四章 甩包袱的李世民第七百一十九章 真神计划 (四)第六百零一章 单道真立威,分全羊第六百七十三章 贞观十三年的第一场雪第四百二十二章 谁让你不说清楚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办法,新作风第一百九十章 承庆殿议事第七百零三章 汝戏百姓,吾戏汝命第七百五十八章 这是人情,也是体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祖宗,救命!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五百九十七章 长安城最不寻常的一年第四百一十章 我特么就是窦娥啊!第八百一十七章 刘相,你是真有眼力见儿!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计划 (一)第七百八十章 家贫出孝子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四百六十二章 狐狸也有打盹的时候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仅前台有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九百七十三章 “外卖员”惹得祸!第三百四十七章 爷的钱可不好拿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是个人才啊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靠谱的国舅爷第六百一十二章 忠臣不仅前台有第四百一十四章 收受贿赂的李世民第六百三十三章 最不愿看到的背叛!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家也欠高利贷第七百一十六章 真神计划 (一)第五百八十六章 掉井里就捞出来嘛!第二百一十四章 战前会议第二百四十八章 这枕头送的太及时了吧第三百三十章 鬼精鬼精的狄仁杰第七百六十章 羁押二王第六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五百八十七章 杜如晦的难处第六百八十六章 送礼也是一门学问第一百四十四章 帝王心术第三百三十七章 被说服的江夏王第六百四十一章 结束代表着新的开始第五百九十一章 求情等于送死第九百八十五章晋王府第五百八十八章 紫宸殿觐见第九百八十四章老子就不上套!第五百八十九章 哎哟,你这个小东西第五百零八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第四百三十二章 瞅你那点出息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明宫第一百零四章 最后一战(2)第四百四十章 白衣报丧第八百一十一章 不依不饶的道爷!第八百二十章 就是袍子的问题!第五百零八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第四百一十一章 睿智的牛进达第四百八十八章 病老虎也是老虎第二百零七章 进了贼窝的李靖第二百三十一章 虚怀若谷的李承乾第九百一十四章 明德殿的沉寂!第五百七十二章 还有商量吗?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辈子就硬气一把的李靖第八百七十八章 愈演愈烈!第二百零五章 丽政殿里的小嘴巴第三百四十一章 会算账的宋州刺史第五百八十二章 父与子,不同也第七百九十九章 你没听错,就是造反!第九百六十七章 作妖的李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给你派个新活儿第七百九十八章 不对,全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