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不可逆转的转型!

在长安的地面上出现了绑架苍文书院学子的事件,性质是极其恶劣的,所以结案后,狄知逊赶紧递牌子入宫求见;同时还拉上了尉迟宝环,人家又出兵又出力,到了领赏的时候总不能吃独食吧,那未免太不厚道了。

而李承乾看结案卷宗时也是非常的惊异,或者说颇为自己的自负感到懊悔,他把民间的人心想的太简单了。让学子们去周围诸县实地考察学习是他的主意,为了的就让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的底子才扎实。

可他恰恰却忽略了安全的问题,如今大唐虽然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可这都只是表面现象,口头上的说法,仅仅是一种比较而已;

大唐游侠之风兴盛,只要腰里别着剑,那就可以自诩为游侠,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中,可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这人的成分良莠不齐,就难免因为生活拮据生出为非作歹之心,所以成为盗匪的不在少数,这也是各地官府比较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可谓是百密一疏。

但这些学子又没有功名,不是官身,总不能给他们配备护卫吧,这与实践的初衷相悖,所以李承乾就在不得不在京兆府身上动气了脑筋。

他的要求很简单,强化帝都的户籍制度,重新对京兆府辖地的人口进行摸查、登记,不管是豪族、世家,还是庶民百姓都在其列当中。

另外,所有的外乡人和异国商旅,在原有的身份文牒之外,还必须要有京兆府开出的限时文书,无文书或者文书过期者,要有一定的惩罚,这能在最大限度掌握所有外来人口的情况,也能顺到了解一下,这些勋贵豪族中有没有人违反狭乡迁宽乡的政策,依旧超量蓄养家奴。

当然,这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势必会让本就繁琐异常的京兆府压力更大,李承乾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趁着主政的便宜之机,将吏部富余的堂员统统都拨了过去。一年就一次考核,一次就忙两个月,要那么多人干嘛,还不如去干点实事呢!

“太子爷,您好魄力,估计唐公见到你这道手谕,心里的可不会那么舒坦,那些人可都是些会办事的人,唐公舒坦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狄知逊退出去后,尉迟宝环在下面笑眯眯的说了一句。

之所以这么说当然是有原因的,前几天他去吏部办文书的时候可是看见了,那些闲着没事的家伙把他们的尚书真真伺候成了“大人”,估计在家的时候他们的爹都没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尉迟宝环在宫中当差多年,与李承乾和唐俭都不是一般的熟悉,他相信世事洞明的太子爷对于唐俭的奢侈和谱大,那心里一定是再清楚不过了,现在要走了不拿他调侃一下实在是浪费了,反正他也没个长辈样。

“宝环,你呀,越学越滑头了,长辈的玩笑也敢开,唐公与别人不同,与先帝和陛下的关系你也知道,这可不是孤能管得了的。

再者说,唐公与你爹一样,辛苦了一辈子,享受一点也没什么,付出与回报总是要成比例的嘛!”

“至于调动你的职位,这是父皇与你爹商量的结果,孤只能照办,好在岐州不远,想回来的话就写一封私信,孤来想办法就是了。”,话毕,李承乾端起茶盏进了一口,笑眯眯的看着尉迟宝环。

呵呵,都说尉迟敬德是个没脑子的莽夫,可对于子孙后代的事,那可不是一般的明智,比起很多精明的大臣做的高明多了,看的也比他们清楚多了,这可能就是愚者千失必有一得吧!

尉迟家是武勋之家,家中子弟与其他人家一样都选择可加入军队,可他们一代都是在禁军中当差。注定不可能像其他将领那样可以有很多随军出征的机会,也没有那么多建立功勋的机会,所以在官职和前途上,比秦、程两家差远了。

在皇帝身边鲜衣怒马的是风光,可这总不是长久之计,尉迟恭的年纪日渐大了,不可能一辈子照着他们,尉迟家又与太子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也没有子弟兼职于东宫,所以只能用家族转型来弥补这上面的缺憾。

尉迟宝环是他们家中唯一的文化人,年纪又最小,他是最有可能完成从武将转化为文官的,将来在地方要是干的好,还可以拉一把两位兄长,尉迟家也不至于落了下成。

尉迟敬德心里清楚的很,太子登基之后,禁军将领的位子,尤其是四品以上的要职,是不可能分为外人的,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多年征战的六率已经自成一系了,现在想插进去太难了。

“殿下是念旧情的人,臣敏感五内!去岐州当刺史挺好,而且还是要缺儿,别人求都求不来!只是这一身铠甲穿了这么多年,心里多少有些不舍!”,尉迟宝环十分感慨的说了句,人总是斗不过天的,他的命就是如此,不顺应又能怎么办呢!

“不用可惜,朝廷用兵时,抽调地方刺史领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非战时待在禁军和地方是一样的,都是没仗可打!

这样,孤给兵部、吏部写一道手谕,保留你忠武将军的头衔,这样一来你在诸刺史中也算是个特例,将来用人的时候也更有优势。”

唉,李承乾带了这么多年的兵,当然知道将军们最舍不得的就是金戈铁马日子和身上的铠甲,保留他将军的头衔不过是举手之老,多少也算是个慰藉,让尉迟宝环的心里多少能好受一些。

至于将来用不用他,怎么用,那就要因时而论了,毕竟他是背负尉迟一家的希望,李承乾也不能过多干预臣子们自己的选择。

“好了,好了,不用行礼了,咱们弟兄这么多的交情了,用不着这一套;今儿就不要走了,就留在宣政殿用膳,咱们好好喝上几杯,算是孤为你这位新刺史践行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六百一十六章 下官请你们吃肉!第二百零二章 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第五百二十四章 你就说敢不敢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寸步不让的孙伏伽第八百零一章 吴王之死第五百七十六章 继续唱、继续跳第七百三十二章 秃尾巴鹌鹑第十九章 枭雄末路第九十八章 阵斩高甑生第一百一十四章 杯酒释兵权 (1)第二百二十一章 惊慌失措的伏允第七百四十二章 我们只是好久不见第七百七十章 我真冤枉!第一百九十九章 慕容顺,你服不服?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第四百四十三章 礼部的官司第五百八十五章 混的最惨的世家子弟第六章 承庆殿定策第三十章 你们真是让夫子蒙羞啊(1)第五百五十九章 夜半报丧第九百六十九章 都围着小家伙转!第二百三十章 父皇,有个新买卖,您看怎么样?第六百一十一章 魏征vs窦宽(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美女和野兽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第九十二章 争粮打井(2)第七百二十七章 醉打金枝(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七百三十章 你们!你们都是一伙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瘟疫阻路第三百五十九章 文武并治,两手都要硬第五百四十八章 吴府作客第二百七十四章 家父裴仁基、家父就叫裴仁基第九百一十二章 罪魁祸首是你们!第五百一十章 苍天饶过谁(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一百九十八章 岭南来的土皇帝第四百三十五章 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第一百四十七章 化胡为汉的方法第九百零九章 如此暴利!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战东谷口第十五章 找头猪来组队第三百四十章 你是谁裤裆里的东西第四百五十章 挖墙脚到老夫头上了?第六十八章 岷州之战(2)第五百二十九章 天诛地灭第一百八十九章 坐收渔利的李恪第九百零五章 我的活祖宗!第一百二十四章 对李靖还是不放心啊第二百七十二章 魏征的棒子和大枣第六十三章 李承乾也有媳妇了第七百五十一章 立威,同时也是警告第九百二十三章 永远都养不熟的狼!第九百四十四章 安康公主的哭泣!第九百六十三章 一团和气第二百七十五章 陛下,您可得悠着点啊第六百三十七章 鬼哭狼嚎的刑部大牢第八百一十六章 狭乡迁宽乡!第八百二十八章 该不该给面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有些人是值得尊重的第二章 东宫的新主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强心针第九百八十九章无路可逃!第三百章 我想当个女状元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门”由来的真相!第八百三十章 有些女人是碰不得的!第五百五十八章 汉中风云第六百五十七章 龙虎山少掌教第八百三十八章 这个真不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豫州之鼎第三十八章 出使风云(4)第三百一十五章 告别第四百一十五章 杜老头,老子看错你了第九百五十四章 这法场劫了也没用!第七百零七章 老好人不是那么好当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舅舅,你糊涂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截杀第二百二十章 告诉伏允,老子来了第五百零九章 苍天饶过谁(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库山之战(2)第四百八十九章 这是个人才啊第八百章 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第五百六十八章 禄东赞的香饵儿第六百三十九章 一个都跑不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孤给你派个新活儿第九百四十五章 这一刀切的挺狠!第三百零四章 永平坊见闻第八百零五章 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第二十七章 未雨绸缪第五百五十四章 上八寨的幺蛾子第九百一十九章 刑部大堂的闹剧!(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郑家有女名丽婉第六百九十八章 陈家四少爷第七百三十八章 晋阳风暴(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个精力旺盛的超级赛亚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攻进行时第四百六十六章 夫妻夜话第九百七十五章 再说一遍,这是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