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慕容伏允联络高昌 南泉上人欲破迷障

一听这话魏征笑着说:“这个问题我也很想向温令公请教,如果有机会,你愿意与皇上结为亲家吗?”温彦博说:“我宁愿与普通人家结亲,与皇室结亲,门不当户不对,攀龙附凤终究没什么好处。”魏征点点头说:“温令公所言极是,像长孙太尉这样的人与皇室结亲或许是好的,房先生这样的人与皇上结为亲家就未必是好事,像我这样的建成旧臣留着性命就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了,更何况如今高官显爵,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温彦博说:“魏夫子所言极是,老子说知足常乐,人不知足后患无穷。”皇上回到长安之后,沉浸在巨大的欢乐之中。而更加欢乐的是长孙无忌,此时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他。傍晚,房乔一个人饮酒情绪非常的低落,夫人过来说:“夫君长乐公主多好啊!你怎么就让长孙无忌把他给娶走了呢?都说你足智多谋,在这件事情上我看你一点计谋都没有。”房乔说:“正如你所说,在这件事情上我一点计谋都没有。”

看见夫君如此的沮丧,卢氏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放低声音说:“有些事情就是要靠命,所以你也不用想太多。”房乔说:“很多人做到我这个位置就想把自己的官职和爵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种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夫人说:“这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人之常情。”房乔说:“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如果还想着把它传给自己的子孙,迟早会着了皇上的忌而遭遇灭门之祸。”一听这话,夫人脸色大变,房乔站起来说:“我现在只想着如何能够安全的从这个险要的位置上退下来。”卢氏说。:“夫君的年纪并不算大,为什么会有如此消极的想法呢?难道你就不想继续造福大唐的百姓吗?”房乔说:“贞观朝廷人才济济,哪里就到了非我房桥不可的地步了呢?没有我朝廷各项事物也许会进展得更加顺利。”卢氏说:“你有想法情有可原,只是不该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想法,你想想看,皇上如果在此时听到你说这番话,他会作何想呢?他会觉得你这是在矫情。”

皇上回到后宫之后,越想越觉得自己在什么地方,似乎好像没有考虑到,皇后看皇上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就说:“陛下,这是在担心什么事吗?”皇上说:“朕一直想着自己与长孙,太尉交情甚厚,一定要把这种交情不断的延续下去,只是我没有想到我的这个举动,会不会让房先生心里有些不舒服。”皇后说:“我觉得方先生应该不至于在这件事情上感到不愉快。”皇上摇摇头说:“我觉得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妥当。”皇后说:“房家不是一直想着,要给儿子找一个旧士族的女儿为妻嘛,以房家现在这样的实力,想要做到应该并不难。”皇上说:“朕就不明白了,旧士族有什么好的,朕的公主何止一人,一定需配一个到房家。”明日一早房乔就被请到了皇宫,看见房先生有些憔悴。

皇上赶紧说:“这些日子朕不在宫中,朝廷大小事务都仰仗房先生,真想过了,长乐公主已经嫁给了长孙冲,这也会从女儿当中选一个合适的人嫁到你们房家,朕要把咱们君臣之间的情分一直绵延到子孙当中去。”房乔说:“陛下,臣绝不敢与长孙太尉争高低,臣有今天的地位皆是因为皇上对臣的知遇之恩,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无以报答,又怎么敢痴心妄想与皇上结亲呢?”皇上说:“你是当朝相国百官之长,如果连你都不配与皇室结亲,朕的这些女儿们还能嫁得出去吗?”一听这话,房乔顿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皇上说:“房先生,朕之有你如同汉高帝之有萧何,汉宣帝只有丙吉。朕希望与房先生之间的这一段经历也能够成为背后是人们所传诵的一段佳话。”

深夜里外边有沙沙的雨声,魏征喝着刚酿出来的新酒,夫人说:“我看娶公主这件事情对咱们家有害无益,按说公主是君,咱们是臣,那么公主进门,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公主行礼呢?娶了公主儿子就不是咱们的儿子了。”魏征说:“道理是一回事,人的想法是另外一回事,你以为长孙无忌仅仅是娶了一位公主这么简单吗?”夫人说:“夫君觉得这之外还有别的文章。”魏征说:“皇上把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嫁给长孙冲,表面上看是为了延续二人之间的情谊,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在于皇嗣,明白人都瞧出来了,皇上立的这位皇嗣似乎有些不太靠谱,可既然离了就不能轻易废黜,所以他想让长孙太尉来辅佐皇嗣,以此保证在皇上百年之后,大唐的江山社稷仍旧能够太平安稳。”夫人说:“夫君,这些话你不该对我说。”魏征说:“这样的道理我能不明白吗?我只是有些感慨而已,古往今来,天下治理的好的年月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朝廷总是堆积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皇上的这种考虑,皇后当然是非常明白的,但是他有不同的意见。这一天皇上回到后宫,二人在用膳之后,皇后说:“陛下真的打算把皇嗣拜托给长孙太尉吗?”皇上说:“如果是英明雄武之主,当然应该重用贤臣,如果皇帝没有那么强势,所以应该重用忠臣。”皇后说:“陛下,如果太尉真的有一天成了主宰朝政的人,他能让房先生得以善终吗?”皇上说:“瞧你这话说的,难道长孙太尉会容不下房先生?”皇后说:“长孙太尉自视甚高,可陛下却把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交给了房先生,陛下觉得太尉会怎么想呢?”皇上说:“朕一直不明白,你是太尉的亲妹妹,为什么要处处防范自己的哥哥呢?”皇后笑着说:“陛下真的觉得哥哥就靠得住吗?”一听这话,皇上立刻愣住了,皇后说:“如果想要保有亲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把亲情置于险境。”

这话听在皇上的耳朵里,颇觉得有道理。于是说:“把你的想法直接说出来吧!”皇后说:“我的想法是这样的,长乐公主嫁给长孙冲以示陛下对长孙太尉的荣宠,与此同时应该让魏征和萧瑀一起教导皇嗣,这样长孙太尉就不会成为第2个霍光。”一听这话,皇上突然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说:“还是皇后考虑的周到,就按照这样办。”不久之后魏征就接到了旨意,拿着皇上给他上谕在灯前不住的叹息,夫人说:“陛下如此信得过,你为什么在这里叹息呢?”魏征说:“当年我辅佐建成最终没有成功,可到最后我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遇到了知己之主,没想到多年之后,又有一个皇嗣要我去辅佐,而且这个皇嗣看上去又很不成器,只怕是这件事不能善了。”

夫人说:“房先生那么能干,为什么皇上不让房先生去辅佐皇嗣呢?”魏征说:“第1房先生这个人做事非常的谨慎,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他现在一定是想着如何全身而退。而且他身为尚书省左仆射总揽天下事务,日理万机,哪里有功夫去教导皇嗣呢?”夫人说:“其实你也不必过于担忧,你不是有皇后的保护吗?只要你问心无愧,只要皇后坚定地站在你这一边,相信最终一定能逢凶化吉。”皇上说:“话虽这样说,可人家毕竟是长孙太尉的亲妹妹,两个人平日里想法有些不一样,可再怎么争她也不可能为了我去为难她的亲哥哥。”夫人说:“你也不用想那么多了,孔子不是说过吗?人一生有两样东西是摆脱不掉的,一个叫命,一个叫义,既然如此那就奉道而行,最坏也能赚一个杀身成仁、青史留名。”听见夫人把话说的这么豪迈,魏征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在此之前皇上也曾经真的考虑让房乔教导皇嗣,没想到一向软弱的房嗣,这一次公开抗旨,说:“陛下,臣已经身为百官之长位极人臣,在这种情况下还让臣去教导皇嗣,请问陛下将来臣何以保全自己呢?”皇上说:“到最后皇嗣一定会感激你是国家栋梁,为什么你反而担心自己不能善终呢?”房乔说:“陛下,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臣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应该知足了。”皇上说:“你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安危,你应该想想社稷的安危。”房乔说:“如果真的是非常不能做好的事情,臣自然当仁不让,如今臣年事已高,能够辅佐陛下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何敢再去辅佐皇嗣呢?臣以为御史马周颇有韬略,陛下如果能善用此人,对于朝廷将大有益处。”皇上说:“当年朕什么事情都能指望的上你,为什么现在这么大的事情就不能指望你呢?到底是真变了还是你变了?”

房乔说:“今时今日不是从前了,臣应该知所进退……”一听这话,皇上就一肚子不舒服,摆了摆手让房乔走了。他心里想老子也不是非你不可,甚至想找个机会干脆罢了他的相位。就不信没有你房乔大唐就不能兴旺,果真如魏征所言,房乔一直处于忙碌之中。这一天上午阳光明媚,大家聚集在政事堂,房乔说:“现在边境上情况有变,吐谷浑对天子阳奉阴违,每次天子的使节去了,他都毕恭毕敬,使节走了之后,他就纵兵抢劫,说句难听话,他根本没有把大唐天子放在眼里。还有就是高昌王鞠文泰,这次来了一趟长安之后看了一路上萧条的景象,便以为大唐远不及隋朝,现如今不但不朝天子,还想着要在西域称霸。如此不知道天高地厚,我们是应该好好想一想,如何教训他们一番了。”

魏征说:“我是这样想的,与其对外称雄,不如用心打理好各项公务,使得政通人和百姓负担减轻,如此方能够长久。秦始皇称雄于外,二世而亡。从汉高帝开始行和亲之策,到了文景之岁已经出现了治世局面,现如今百姓负担越来越轻,我觉得应该学初汉之策,而不去重蹈清朝的覆辙。”房乔说:“为夫子所言也有道理,诸位还有什么想法呢?”李靖说:“汉初和亲实属不得已而为之,魏夫子竟然将其视为榜样而让后人因循,我以为此举极不妥当。”侯君集说:“我也觉得魏夫子所言不妥,大唐的军队所向披靡,何必采取和亲之策以自辱。”魏征说:“和亲之策,只是我打了一个比方。”房乔说:“现在的确是如此,只需考虑打或者不打。”李靖说:“如果决定要打,相应的准备自然是不能少的,如果不打,也要有别的办法来化解目前的危机。”

这个时候房乔的目光落在了中书令温彦博的身上,房乔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温彦博说:“温令公有什么真知灼见尽管说出来。”温彦博说:“慕容伏允主动派使者去高昌,足以显示出此人雄心勃勃不甘屈从于做一国之主,而是想着联合高昌称霸西域。如果他的这一想法变成现实,西域原本张开的双手就攥成了一个拳头,那不是一个肉拳头,而是一个铁拳头。对我们来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这只手攥成拳头之前先把那些不安分的手指切掉,如此才能够保证大唐安全无虞。”魏征说:“战端一开,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够结束,无数壮丁要被征去打仗,还有一部分要被争取运送物资,让百姓受这样的苦,诸位忍心吗?”房乔说:“孔子曾经说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百姓如果没有作战的准备,面对外敌入侵,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当年冒顿单于写信给吕太后希望吕太后能够嫁给他,吕太后只能忍辱回信,言辞之中显得非常的谦卑,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在今天被视作是美谈。”

话说边关之外,不过短短数年,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昌王鞠文泰在去了一趟长安之后,回来对他的百姓说:“是人都觉得唐朝很了不起,偏我瞧不起他,因为我是见过当年隋朝繁华的人。可如今短短几年隋朝已经灰飞烟灭,唐朝的繁华远不及隋朝,面对我高唱大军,他肯定是不堪一击。”鞠文泰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激动,以至于手舞足蹈,简直要飞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吐谷浑的国王慕容伏允派人来了,使者来到高昌王面前一边行礼一边说:“我奉王命前来拜会大王,愿与大王携手称霸西域。把唐朝的军队赶出去。要是时机成熟,愿与大王一起杀进中原,将唐朝的江山一分为二……”

高昌王闭着眼睛耐心的听着,终于等使者说完了,睁开眼睛说:“想要跟我合作我自然乐观其成,但是希望贵国国王能够拿出诚意。每次唐朝的使者来了,贵国的国王就表现的极其的谦卑和恭敬,只有趁唐朝不注意的时候才敢去重兵抢劫。而我就不一样了,敢于公开羞辱唐朝的使节,唐朝皇帝已经摄于我的威严而不敢发怒。”使者一听这话,觉得眼前这个人真是没有自知之明。与此人合作断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无奈王命在身。只好硬着头皮说:“大王是当代之英雄豪杰,就如同生长在西域的一株参天大树,我王不过是希望得到大王的庇佑,愿支持大王完成宏图霸业。”高昌王说:“不知使者有没有听说过,唐朝有一位高僧要去西域求取真经,途经高昌的时候他说过我乃是护佑佛法的圣王,我不仅是高昌的王,而且是世界的王。”使者说:“恭喜大王,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吉兆啊!”

鞠文泰的话传回长安,皇上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朕怎么没有瞧出来原来这个鞠文泰还是这样一个活宝,必要的时候可以排一位将军,好好的教教他怎么做人。”房乔说:“鞠文泰这个人不足为虑,慕容伏允一定要小心,我听说他派人去怂恿高昌王鞠文泰谋反,几个高帽子就让鞠文泰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货色了,还说什么世界之王。”皇上说:“那就是传令前线密切监视高昌和吐谷浑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告诉戴胄,准备粮草和军械,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要是真等到他们做大做强之后,再动手就来不及了。”因为职务所系,戴胄对花钱的事情总是非常的敏感。但这一次他不折不扣的执行了皇上的命令,魏征感到非常的意外,说:“你也知道如今的物资府库并不充裕,为什么你要执行皇上的这项命令呢?为什么不能跟皇上争一争,百姓们现在已经很苦了,好不容易打完了仗又要打仗了。”

戴胄说:“魏夫子心系百姓,我非常的佩服,但我也不能容忍鞠文泰这样的货色,不断的羞辱我大唐使者。不仅如此,他还放言要称霸西域,甚至要跟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平分大唐的河山。如果大唐不能严惩这样的妖人,这样的妖人就会越来越多,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样简单的道理,相信魏夫子会明白的。”魏征陷入了沉默,眼看着长乐公主的婚期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就像是过节一样,当时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没有不羡慕长孙无忌的。但是大家所羡慕的只是他有一个好妹妹,没有人仰慕他的才干和德行。这些不太顺耳的议论,让长孙无忌非常的难堪,夫人说:“夫君不要想太多,你打翻了人家的醋坛子,还不允许人家酸吗?”

终于有一天,新修的驸马府和公主府落成,两位新人搬了进去。出人意料的是,驸马和公主经常出双入对,一眼望去便是一对极令人羡慕的伉俪。这让长孙无忌和皇上都非常的得意,又让其他人更加羡慕了。卢氏说:“想不到皇宫之内也能教导出这样的女子。”房乔说:“你不是一向不喜欢皇后的为人吗?觉得她对男人太过于纵容了。现如今如此欢喜她的女儿,真是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卢氏说:“说出来还真的不怕你笑话,我不希望儿媳跟我一样。”父亲身份卑微,没有资格出席婚宴。但是在婚宴结束之后,宫里派内侍专门送来了一份赏赐,内侍说:“长乐公主有了理想的归宿,对于皇室来说,这是一件大喜事,愿与过去的亲随同享这一份的关系。”父亲行礼之后站起来说:“是皇后让你送来的吗?”内侍说:“皇后考虑事情非常的周到,有皇后在,皇室永远不会忘了你们这些过去的亲随。”

且说我来到益州之后,每一天都非常的欢乐。可是这样的欢乐看起来又是非常的惨烈,这样的欢乐不宜为外人道。稍微时间一长,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被抽空了一样,我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任凭人家打骂羞辱,从我的身上看不到任何反应,似乎这些事情都与我无关一样。这一天我被允许来到街上晒太阳,面对久违的太阳,我反而觉得很不适应。在街上走了没多一会儿转身就要回去,突然有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上,我一回头看到一张非常苍老的脸。原来是一位年老的僧人,我赶紧说:“大和尚,这厢有礼了。”说着我就朝着他行跪拜大礼,等我行完了礼,他把我扶起来说:“你说我行大礼,我收你为徒弟,跟我走吧!”我说:“我有自己的归宿,不方便跟大和尚走。”闻听此言,僧人一脸诧异,说:“既然你对我行了跪拜大礼,又怎么能不跟我走呢?”

223光禄大夫拜为特进长安浪人请做比丘221苗山幽游荡至庙门老法师失言惹灾祸144集仙殿赐宴众进士 地下室俯首见主人291李元婴上封爵滕王杨师道官拜中书令325崔仁师论律从轻罪魏夫子言道说治平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第十一回刘武周北上归胡虏房玄龄设卦解迷局第90回感无常皇嗣不成器与父言更知为君难272銮驾抵达东都洛阳王圭光临李泰府邸330罗石头直言谏李佑杜行敏阴谋执齐王364唐皇上陈疾加新病孙思邈难治虚妄人116交涉失利无功而返 遁入深山又逢故人258闭门不纳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后世之规120别蜀地还回长安去 过林邑又到新罗来第26回太上皇深宫辞旧岁赵德言草原逞奸才258闭门不纳勅使待明依山建陵后世之规245见凉薄无分俗与道阅风华膜拜花中王165居士沉浸水墨世界 浪子执着宜假嗣续313李世勣还朝掌兵部真珠汗趁虚击思摩第八回秦府开张良禽入慕 怀恨娶亲引火烧身第33回弘文馆学士治经典社稷坛天子祈丰年130河南北千里走黄汤 九成宫皇上往避暑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第十六回苗怀仁携子归乡里杨文干举兵谋皇唐326魏夫子不幸谢尘世丘行恭食肉引自惭第九回中原大地一片纷扰 北方胡天换代改朝229无常横死小龟寿尽大道流行心何能依250房玄龄上书请旨意孙思邈妙手难回春231知天命甘心受死难行篡逆挥刀弑君王215宗庙之制三昭三穆据祀武王非业所因365服仙药导致泰山崩定年号话说贞观尽325崔仁师论律从轻罪魏夫子言道说治平188生死局使节又往矣 悲喜事可汗显威风288鞠文泰阴谋举大事白肥儿面君陈实情133长乐公主近嫁长孙 御史马周直言戒上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280虞世南因病谢红尘高士廉进位右仆射221苗山幽游荡至庙门老法师失言惹灾祸262萧玉蓉孝心致险境苗山幽念佛祷平安153李承乾游戏明德殿 唐皇上置酒未央宫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第97回鞠文泰游历东西市李世民献俘大安宫106梓莯书院事多妖娆 官家职房辱己求生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第40回梁师都失势尝恶果谭延寿酒后吐真言第59回落魄马周进入长安失意颉利深夜遇袭第70回去漠南虎口脱危险到年底诸事尽繁忙361唐皇上驾临玉华宫贤皇嗣修成慈恩寺第95回东宫隐忧沉渣泛起深宫宴会上皇动情第91回览圣迹更知三教语见众生皆是平凡人147为人臣自当解君忧 逢天究何以济苍生164苗山幽因故去嫌疑 房玄龄尚书请致仕第21回观音婢豪言激将士魏夫子自叹命难违284李元轨贤能无所长刘处士置酒会骚客290侯弘仁锐意开道路李思摩奉旨出河南第42回苗山幽北上收骸骨萧玉蓉南下祭祖宗196皇甫德上书言主失高季辅以礼正宗室131姚思廉请止新出行 苗山幽误入拜女教第75回大唐故主威服远人异域酋长拜舞君上268刘德威一言平断狱川之代即位潘森南132魏夫子依礼规天子 温令公举酒解君忧115生死筹码黄粱一梦 贫富学子家教不同第二回窦夫人饮恨去西游 李玄霸飞锤致横祸324裴刺史请旨伐高丽党仁弘罢死罪君王351段志充请上禅大位苗山幽听琴解心声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第十八回李世民谏言迁都事观音婢泪语释上疑353薛万彻奉命击高丽苗山风随驾游新宫255白肥儿对峙长公主田有钏拜会萧玉蓉第62回杜如晦病闻真人语任城王怒斩杨义成第36回显德殿良臣论吉凶保育房比丘说善恶第68回苗山幽自诩登徒子颜师古写就王会图240温彦博进位右仆射魏夫子以疾辞侍中第48回尽礼数顺理而正心修人事遵道而贵己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第24回新主临朝百废待兴胡虏来犯含恨隐忍321宇文士及疑是小人慕容幽兰觅挥鞭自持第96回天子寿诞诸王拜贺吴王英武国舅不安317岑文本蒙赐知机务张玄素遇害几丧身274上欢喜群臣请封禅下忧心魏征有谏言第45回祖孝孙考古复雅乐萧玉蓉抱膝叹飘零121致厚礼番邦显诚意 去深情寒士保尊严第十七回魏夫子献计宜秋宫观音婢生子承乾殿第60回白肥儿出力护社稷杜如晦劳心为太平360房玄龄死谏伐高丽褚遂良一省为堂官176查命案偶然失旧部 争功劳记杀老将军207南路军穿越逻真谷贼偏师大败寺海平275温彦博六月死忧国柳御史连夜弹罪王第64回贞观皇上四请宾王李靖将军狼山之会334诛君集不幸累魏征诈胡虏皇上不循古第51回法雅和尚斩之闹市刺史都督书于屏风111龙波失礼刑场滴血 贤妻助夫度过心劫237魏夫子不幸患眼疾张大夫奉命知相州292秋十月鸾驾回京师在清晨廷臣议大事260魏王泰骄横诬群臣今皇上言法不多变138贺端阳群臣议礼仪 选歌后山幽成小名141晒伏节天上瑶池会 秋分日对月祈苍生第63回突利可汗来朝天子马周上书以利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