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新皇李胤

省内,政事堂上。

秦琅端着茶杯进来,诸位相公也都到了,闭目养神的养神,喝茶的喝茶,聊天的聊天。

这几天辍朝,常参官们倒是轻松了,不用早起,可对宰相们来说,却一刻也不轻松。每天晚上起码三位宰相要值夜,其它的人也一样是夜宿宫省,有家也回不了。

见他进来,许敬宗直接递给他一个折子。

秦琅打开,目光扫了一眼,却是皇帝给宰相们加的学士头衔。

学士一词其实早在周朝时就出现了,最早指的是当时能够读书的贵族子弟,到春秋战国时,学士变成了有文化有涵养的文人雅士,到魏晋南北朝时,学士已经正式化和官方化,泛指通过某种技艺入朝为官的官员。

而进入唐代,学士通常指富有学识的官员,不过在贞观时,朝廷对学士也开始系统规范化。

从秦王府学士馆的十八学士,到如今朝廷先后设立的诸馆、殿、阁,设立了不同名号学士,已经十分规范。

到贞观后期,大学士已经属于宰相加衔,宰相皆带馆职。

“恭喜三郎加弘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许敬宗笑道。

秦琅却只是面色平静,弘文馆大学士在贞观后期确立下来的这套馆殿阁体系里,属于首相加衔。

在贞观后期已经确定的朝廷官制里,入政事堂方称宰相,以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参预政事等头衔入政事堂,并不再仅限于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这几位三高官官了。

有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衔进入政事堂,不是三高官官也是宰相,相反,如果没加衔没进入政事堂,就算是尚书令也不是真宰相。而后来所有宰相,又都加大学士衔,并且这套学士衔还有高低之分。

比如馆学士比殿学士高,殿学士比阁学士高。

弘文馆、崇文馆和集贤馆再加个史馆,弘文馆是设于门下省,掌校订图书,教授生徒,教授的是皇族贵戚以及高级京官子弟。不过弘文馆大学士,其实并不实际负责馆事,只是加衔。

一般情况下,是以中书令加弘文馆大学士,但如今的政事堂里,有两个中书令,秦琅检校中书令,许敬宗中书令,不过秦琅又有太师、知中书门下两省事等衔,故此秦琅方是首相。

这次太子授秦琅弘文馆大学士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兼修国史,其实就相当于是史馆大学士,只是史馆一般不称大学士,而是兼修国史。

许敬宗又递来一个折子。

却是秦琅入政事堂的加衔也变了,不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是平章军国事。

一般入政事堂为相,是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加衔,也有以专典机密,参预政事等衔入都堂。

而现在新皇帝给秦琅这么一个特殊的新衔,明显就是表示对辅政顾命元老的特别荣宠。

跟赞拜不名、上朝不趋、剑履上殿都是一种荣誉。

“长孙公是崇贤馆大学士兼修国史,也加平章军国事衔。”许敬宗又道。

秦琅点了点头,这是肯定的,长孙无忌毕竟也是顾命大臣。

“英国公是集贤馆大学士,然后加的是同平章军国重事。”

李绩没有加兼修史馆衔,然后他的入政事堂的衔也不一样,是同平章军国重事,多了两个字,一个同一个重。有些细微区别,加个同字,就好像是桃园三结义里张飞说俺也一样的意思。

明显是有意区分了,一个重字,看着好像更重要了,实际上若是细品,平章军国事,无疑是军事国事大小都管,但军国重事,似乎只管大的事情,小事不管,反倒是权力受限了。

而少了加一个兼修国史,就更显区别。

三位顾命元老,通过加衔,越分确立了首次关系,秦琅现在就是实打实的首相,长孙无忌是次相,李绩更次。

“一个月一百二十贯贴职钱而已。”秦琅呵呵一笑。

学士加衔除了表示宰相位序外,也还是有些实打实好处的,最主要的就是体现职贴钱这块,如今大唐财政丰厚,所以对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待遇很好,宰相们高官厚禄,按本品领取俸禄外,另按所任职事给职钱,如果有兼职,还能再拿一份。

馆殿阁学士,最高的弘文馆大学士,贴职钱每月一百贯,如果加兼修国史,再添二十贯。

崇文馆就是九十贯,集贤馆是八十贯。

至于观文殿、端明殿、宣和殿三殿大学士,则是七十贯六十贯五十贯。

而凌烟阁、东阁、西阁三阁大学士,则是四十贯三十贯二十贯。

同样是宰相加衔,排名靠后的阁学士,比馆学士就相差很大。

至于说翰林院大学士,因为掌握内制之权,侍从皇帝,所以不在这个馆阁体系内,翰林大学士的贴职钱是八十贯。

·······

“诸公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堂议吧。”

秦琅根本不在意百来贯钱,所以这点小事也没放在心上。

咳嗽一声,开始主持会议。

政事堂原先惯例,轮执政事笔,谁轮值政事笔,谁就主持政事堂会议,有点轮值主席的意思,不过新皇继位,如今有顾命大臣辅政,实际上政事笔是交到首辅秦琅手上掌执,故也由他主持政事堂会议。

政事笔在手,就相当于是掌印官,首辅之位更加确定。

“昨日我入宫面圣奏事,圣人对政事堂办事还是很满意的,不过关于昨日堂议的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一事,圣人有些意见,经过我与圣人商议后,现在把情况反馈给诸公。”

其它七位相公听到秦琅跟皇帝要把新皇的谥号改为文武圣皇帝,把庙号改为圣祖,都不免惊讶。

至于说给高祖尊谥神尧孝皇帝,以及说尊景皇帝李虎为太祖,太庙供满七室这事,倒不算什么了。

“文皇帝、太宗不好吗?”

褚遂良对于秦琅这种本来在堂上议好,转头却跟皇帝私下更改的行为极为不满,就算你是首辅,可也不能这样。那你直接跟皇帝两个私下定好,再通知大家算了,何必大家讨论半天?

“圣人之意,文皇帝之谥,不足以体现大行皇帝文治武功,先皇十六岁起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大唐江山有一半是先皇亲手打下来的,更何况贞观朝,我大唐开疆拓土数千里,这份功绩,远迈秦皇汉武,仅一个文字当然不足以表明先皇之功绩。”

祖有开创之功,李世民对大唐的开创之功,甚至比李渊还要强,当然配的上一个祖字。

他也有资格,世代在太庙受享,将来不用移出去。

许敬宗立马表态,“圣人仁孝且公正,是我等先前所虑不周,我赞成秦相与圣人新议之谥号庙号,可行。”

长孙无忌虽然皱了皱眉,觉得秦琅办的这事确实不太尊重政事堂诸公,而且这么大事也没提前跟自己通下气,但最后还是点头,同意把谥号庙号改一下。

秦琅对褚遂良道,“政事堂也是按程序办事,议好谥号庙号后,再呈报圣人的。圣人有异议,这也是正常程序,褚公难道认为政事堂能够凌驾于圣人之上?”

这一顶大帽子扣过去,褚遂良立马怂了。

虽然现在朝会暂停,皇帝也暂时不理事,但不意味着政事堂就能凌驾皇帝之上,政事堂只是皇帝治国的中枢而已。

“还有一件事情。”

“关于明年改元,年号一事,圣人自己有一个,今天我们商议一下是否合适。”

皇帝给自己选了一个年号,开元。

左仆射崔敦礼名门子弟,倒是一下子想到了出处,“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开元二字确实很好!”

秦琅倒觉得承乾用开元二字做年号,可能仅仅是因为武德四年铸造通宝钱时选用开元,这二十多年来,开元通宝铸币亿万,流通天下,这二个字可能是百姓见的最多的字了,谁不喜欢开元嘛。

选年号不但得选美名,还不能有以前王朝用过,开元二字既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喜爱,也没有前人用过,甚至听起来比贞观还顺口。

“圣人昨夜与我还聊了一些事情,比如之前先皇在位时,为免扰民,所以规定,只要不是世民二字连用,则可不用避讳更改。不过如今先皇龙驭宾天,圣人提出当为先皇避讳,以后世、民单独使用也要避讳。”

关于李世民的避圣讳,之前虽然民间百姓也多有主动避讳,但朝廷不强求,如李世绩避讳改成李绩,裴世矩避讳改名裴矩,但也有没避讳的,比如虞世南,大书法家、秘书监,活了八十多岁,就没避。

而朝廷民部改户部,则是避了的。

甚至科举考生,都很注意避讳,把民风改成人风,甚至连佛家的观世音菩萨都避讳叫成了观音。

不过李世民在时,不强制避讳,不避也没关系,但现在承乾说以后必须避圣讳,犯讳当罚。官员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余文书误犯者,笞······科举考试若犯圣讳,不予录取·····

处罚还是很严重的,必须避讳。

同时还重申,不仅要避圣讳,还要避家讳,就是自己父祖的名也得避,同时对于孔子等先贤名也要避。

为此,皇帝还特意让秦琅带话政事堂,让宰相们为他选一个新名字,要求只有一个字,且相对生僻一些,以免影响百姓。

皇帝要改名,觉得承乾两个字若是避讳会比较影响百姓。

大家有些面面相觑,好好的改什么名?

先皇叫李世民,不也没改名嘛?

不过既然皇帝要求了,那大家得办。

大家各发已见,有提议叫儇的,有提议叫炎的,有提议叫旦的。

“秦相公,你也提一个?”

褚遂良提了个佶字,然后让秦琅也提一个。

“胤,胤字本意子孙相承也。”

第325章 千年秦家第1067章 红旗半卷出辕门第400章 又一个杨广第803章 千刀万剐第342章 巡狩第832章 削藩第1283章 皇帝的疯狂试探第590章 君子藏器第114章 忍无可忍第8章 长安不良帅第821章 妇人撒泼第576章 睁只眼闭只眼第714章 盟友第319章 混世魔王的反击第11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第 491章 红颜薄命第1478章 王储第1063章 偷鸡不着蚀把米第1017章 罪在不赦第546章 五星要塞第1345章 借巢第1288章 安插第264章 父子同拜相第1172章 大唐没人了第1308章 女皇和昏君第139章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518章 羌命也是命第690章 求饶第1070章 壮士饥餐胡虏肉第3章 程处默、尉迟宝琪第44章 赐婚公主第1172章 大唐没人了第1005章 临终第892章 北伐第1377章 噩耗第29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816章 翁婿的默契第435章 蛮王斗富第967章 边军小兵第1281章 危险第862章 锦囊妙计第263章 反击第1343章 交换第770章 流求第72章 投降第943章 豪门大户第639章 道不同不相为谋第1249章 秦租界第395章 圈地讨封第1463章 秦联邦第1005章 临终第750章 太子第118章 输了江山第326章 麻烦来了第197章 血溅州衙第193章 吞蝗自杀第1382章 定策第268章 长安北市第367章开放者第355章 天可汗第1205章 秦琅第669章 阿舅第1304章 皇权战争第884章 永镇天南第1017章 罪在不赦第626章 门下制曰第368章 土皇帝第958章 监军太监第999章 马踏连营第912章 十年之约第1276章 文武圣皇第561章 休得放肆第1173章 太子发难第441章 鸡犬不留第87章 山间两公主第334章 三郎出塞第966章 拔乱反正第140章 乌没啜大兄弟第289章 北地奴第101章 河北豪强第746章 阿舅第57章 崔舅脱靴第901章 武运昌隆第1230章 李世民的补偿第1063章 偷鸡不着蚀把米第131章 秦家新品第1448章 秦孝忠第1379章 尚父第1035章 结怨第574章 九镇第358章 抢功第867章 画饼第839章 绞肉场第773章 君臣父子第195章 走私第666章 代笔批红第32章 共赴黄泉第1452章 烤玉米第1160章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