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排(四)

王平安继续说道:“杜伯伯、太子殿下等蒲洲的官员统计好人数后,就是你们官员组要发挥作用了。”

“哦,老夫可是等了很久了,不知道你安排什么事情要要交给官员组?”杜如晦很感兴趣的问道。

“孤也很期待。咱们的神童,奇人子弟会有什么安排给官员组。”李承乾一脸我有很大兴趣的想知道的样子。

王平安笑道:“事情到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主要还是琐碎的事情太多,官员组要做好调节作用。

小子在心里大概分析了一下,除却小孩和老人,一共有七八万的青壮年和妇女,大概有两三万的人被商人请去做短工,所以到时候有四五万人的劳动力被剩余下来。

而咱们一共有六十个官员,所以要靠这六十人管理四万人的劳动力,会比较吃力,我们一定要想个好办法才行,不能白白浪费这些劳动力。”

所有人听了王平安的分析都点头赞同他的说法,确实不能浪费这些劳动力。于是所有人开始动脑筋了。

杜如晦是有名的智多星,王平安一提出这个问题,他就已经在脑中思考了,很快解决的方案就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他嘴角一翘,笑道:“平安,我们可以将五万人平均分给六十个官员负责,每个官员负责一万两千人,然后根据所要干的活,在从中选出一个负责的人,我们的官员只要负责对负责人对看管,其余我们就可以少操很多心思。”

“杜大人所言极是,就像村里我们会挑选一个村长,乡里会挑选一个乡长一样的道理。”牛宏达说道。

王平安想了想道:“两位大人,所言极是,现在我们就安排下接下来剩余的劳动力要做的事情吧。”王平安说道。

“请大人吩咐。”牛宏达说道。

“平安快说吧,孤早就在等着了。”太子说道。

“是啊,平安快说说,你是怎么安排的。”杜如晦说道。

“我的安排很简单

,就往两个方面发展,一是挖河道,根据现有的河道,然后在蒲洲范围内的各个村庄内查看,给没有河道的村子挖一条河,最好能连接田地,这样有利于村民进行浇灌。

二是疏通河道,经过这次水患的冲击,水下肯定将聚集了很多淤泥,如果这些淤泥全部被清除出来,河道会加深,加快水流的速度,不管以后在,涨潮退潮都有好处。”王平安着重提出了这这两个点。

“嗯,老夫赞同平安之言,如今想要水位退却,只有在黄河边上修筑堤坝,然后各大分支河流进行疏通或者开河,这样才可以让百姓尽早的回到家乡。”杜如晦点着头说道。

见到杜如晦赞同,王平安就笑道:“太好了杜伯伯您赞同小侄,那太子殿下呢?你有什么建议?”

“孤?孤也觉得此法大有可行之处。”李承乾点头道。

“牛大人,对于挖河、疏通河道,这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可能水位退了,这件事情都还没有完成,对此你要做好准备。”王平安提醒道。

牛宏达说道:“请诸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安排好的,这件事不但有利于现在,更加有利于以后,所以下官绝对会安排好的。”

“还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就等具体的执行情况,一切顺利,我们说不定可以提早一日出发。”王平安说道。

李承乾疑惑道:“平安,你安排的事情妥妥当当,并未有错漏之处,怎么会不顺利呢?”

王平安看着哎自己年纪还大,确是少一根筋的太子,他摇摇头道:“太子殿下,您觉得我的安排没问题,不代表这些安排适合在救灾现场使用,所以明日我们要去现场查看,看看我们的安排能不能顺利的进行。不能,就要及时改变方案。”

“不错,要知道,有时候朝廷一道利国利民命令,到达地方后却变成了贻害百姓的命令。”杜如晦解释道。

“啊,那怎么办呢?”李承铉问道。

王平安说道:“这不是有

监察御史吗。他们的职业不但是监察百官,而且还监察地方,如果朝廷之令不合适地方,他们就得要及时上报于朝廷。”

“原来如此。”李承乾觉得自己这次出来,学到了很多在长安无法学到的东西。

事情安排好了,王平安等人和牛宏达开始聊了起来,针对这次水患聊天。

王平安的一些后市见解,让几位大人可是茅塞顿开,尤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新鲜。

从来都是那里有天灾,都是朝廷进行赈灾,然后在民间进行募捐,但是这募捐只是针对都城而已,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想过。

而王平安这么一喊出口号,就让他们觉得可行,只要找个能言善辩,又名声威望都很大的人进行演讲募捐,肯定有所收获,这样可以给国库省下很多钱。

几人越聊越嗨,浑然忘我的境界,一开始讨论一些赈灾事宜,慢慢的开始聊民生,最后变成杜如晦、李承乾、牛宏达问一句,王平安回答一句,不过每次回答都让他在脑中过滤了千遍万遍之后,最后以后世商人的看法回答他们。

直到赵浩来汇报情况,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聊天,不过即使如此,对他们而言都是受益匪浅,尤其王平安提出的有商税代替农税的想法让他们有一种天方夜谭,又觉得可以实现的感觉。

“少爷,两位御医让小的给您汇报一下,经过几十名大夫讨论研究,最后煎了百副汤药给足病人服下,现在他们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这百人已经再也没有上吐下泄之感,肚子也不痛了,目前这百人已经睡着了。”赵浩高兴的汇报着。

众人闻言,都面露喜色,这可是一件好事,值得开心的一件事,也为王平安的安排开了一个好头。

王平安激动的站了起来,并大声的笑道:“好,你快回去,今天说什么也要将破庙给整理干净,让那些生病之人和照顾他们的亲人用热水洗澡,给他们一人一套新衣服,旧衣服全烧了。”

(本章完)

第五十二章 沙漠泪海渐涨潮第七十二章 首次交锋第五十八章 攻陷聚财赌坊第七十二章 首次交锋第二百八十九章 抓捕百官第二百四十八章 教坊第二百四十四章 万人同跪告御状第四百一十九章 活捉颉利第二百五十章 李二来到军营第二百六十五章 接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特种兵打算招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个月一轮第三百零七章 突厥的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去高州前的安排第四百零九章 一切都是真的第九十二章 再次来到刺史府第二百六十四章 收获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家需要筹钱第三十三章 教菜,学菜第五十三章 对对子需要休息吗第十七章 王家庄成为白老鼠(二更)第三百七十九章 端倪第二百三十四章 教训唐县令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第三百六十九章 不让动第二百七十章 到达蒲洲第一百五十二章 地狱式训练(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逛平安部落第三十三章 教菜,学菜第四百一十九章 活捉颉利第一百九十六章 让你也参加辩论第二十六章 由你全包了第一百零四章 蓄水池第一百二十七章 带程咬金参观对射游戏第一百五十一章 特种兵连成立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入逍遥林第三百八十六章 交谈第九十五章 犯案现场第三章 到洛阳第四百零七章 突齐父子到来第四百四十一章 选举制度第六十章 惨痛的意外第三百八十五章 见李渊第三百九十一章 演说三年的变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为孩子的将来第一百零九章 准备烧制水泥第四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百六十六章 安排(上)第三百零一章 争抢名额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最合适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唐刀(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子府论策(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教他们用蟹八件第八十三章 设计小吃手推车第一百二十章 程府外的乱斗第一百五十四章 终于爆发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进入逍遥林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征前的谈话第四百零七章 突齐父子到来第三百零八章 王平安的信宝宝出院了,心里好紧张第二百九十五章 医门第二百三十六章 唐县令的坚持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输家和墨家相助第二百九十五章 医门第二十五章 庄户终于签劳动合同第二百六十九章 归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逆天运气(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外生存训练(十一)第八十九章 王平安对大唐的分析第三百四十五章 安排第三百八十八章 股东大会第四十五章 推销高粱酒给夫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端倪宝宝出院了,心里好紧张第一百零三章 再次来到王家庄第三百二十章 一份报纸引发的疯狂第三百五十八章 应德第二百八十一章 纪宁的乌龙第一百七十一章 野外生存训练(七)第七章 入云山书院第二百五十一章 连胜第二百九十九章 杏林龙头医院(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收获第九十六章 查案第二百二十二章 碰瓷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输家和墨家相助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世民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一样第二百二十五章 就是要让你们怕第二十七章 确认养殖地请假一天第四百零三章 突厥的对策(三)第六章 云山书院第四百一十五章 以少胜多(六)第九十三章 有案情第一百四十八章 立威(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逃了700个字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方的对射游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