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去吏部衙门

一行工整的字体出现在纸上,字体的大小,间距都一样,他非常满意的点着头,然后对着赵浩说道:“东西收好了,明天去太子府上时要带上。”

第二日,王平安带上活字本以及赵浩两人出发前往太子府。不巧李承乾不在太子府,他目前正在吏部宗正寺上班。

“少爷,太子不在,我们怎么办?”赵浩问道。

王平安想都不用想的说道:“太子不在,我们去吏部。”

两人带着活字本来,转了几条街来到了吏部衙门门口。

只见门口有两尊石狮子镇守,左右各有四个全副武装的士兵首位,衙门还非常高,需要攀爬十个台阶才能进入衙门。

门头上的牌匾是用金漆粉刷而成,听说字还是李渊亲自所写。

整个一个门口就可以用高端,大气,上档次来形容。

一个守卫拦住王平安道:“衙门重地,不可乱闯。”

王平安开口道:“我乃飞虎大将军王平安,来找太子,麻烦你通报一声。”

那守卫狐疑的看着王平安,道:“等着。”然后对着身边的守卫道:“你速去通报一声,我在这看着。”说完一脸警惕的看着王平安安和赵浩两人。

赵浩看到后,想要上前去理论,却被王平安一把拦住,道:“人家是尽忠职守,没有错。”

这话让那守卫听了,觉得自己被尊重了,道:“这位将军,感谢您理解我们。”

王平安报以微笑:“职业不分贵贱,本将军懂。”

很快李承乾走了出来,他小跑道王平安面前道:“平安,你来找孤所谓何事。”

王平安道:“殿下,你就打算只让我待在门口很你说事吗?”

“你看孤这脑子,走,去孤的办公房坐坐。”李承乾拉着王平安进了吏部衙门。

李承乾拉着王平安来到了自己的办公房,沿途看到很多人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他边走边介绍了吏部的组织架构,尚书一人,侍郎二人;

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

吏部主事四人,旗下有吏部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四人;甲库令史十一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

司封主事二人,旗下司封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

司勋主事四人,旗下司勋令史三十三人,书令史六十七人,掌固四人

考功主事三人,考功令史十五人,书令史三十人,掌固四人。

李承乾介绍的很详细,他被李二安排为吏部主事之一,好在他单独有一个房间,这是杜如晦单独给他安排的一个房间。

王平安却不禁露出苦笑,心道:“看来这几天我就会变成这些吏部的官员饭后谈资。”

三人来到一个小房间后,李承乾对赵浩扛着东西很好奇,于是问道:“平安,赵浩扛着这一箱子是什么东西?”

王平安故作神秘的说道:“殿下还记得平安上次跟你说过报纸之事吗?”

“记得,哪能不记得,孤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一直在等你的消息呢,莫非这就是你口中所说的印刷工具。”李承乾说道。

“没错,这是一个印刷工具,我叫他活字印刷。”王平安得意的说道。

“哈哈……平安来了,为什么不通知老夫呢?”一个爽朗的笑声传来。

王平安非常郁闷,对着李承乾不满的小声说道:“这么快就被发现了。都怪你,本来想偷偷摸摸地跟你见个面说一下情况的,现在还得面对杜伯伯这老狐狸。”

李承乾突然意识到,报纸之事应该要保密,起码要在开业之前保密才行,不过现在看来有点不可能了。

他只能露出苦笑道:“这次都怪孤,都怪孤。”

既然看到李承乾认错了,王平安也不好再说什么,于是站起来,将房门打开,对着面前之人笑道:“不知道杜伯伯也在,恕小侄未能拜访,实在失礼,请杜伯伯不要怪罪才是!。”

杜如晦哈哈笑道:“不知者无罪,老夫怎么会怪罪,听说你来找太子,于是过来看一下。”

“杜大人

快请坐。”李承乾邀请杜如晦坐下。

“谢太子。”杜如晦一点也没有做作,直接坐下。

他看到赵浩手上扛着一个大箱子,于是好奇的问道:“平安贤侄,赵浩手中扛着是什么宝贝?”

“来了,来了,终于还是问道了点子上了。”王平安心里暗暗叫苦,他有心期满,但是知道杜如晦实在是太精明,很容易拆穿谎言,到时候双方面子上不好看,所以欺骗不如实话实说。

他并没有回答杜如晦的话,而是对着赵浩说道:“赵浩将箱子放下,然后打开箱子取出东西。”

只看到赵浩放下了手中的箱子,然后打开,从中取出一个字盘。并且还取出几十个被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

杜如晦和李承乾好奇的拿起字模,发现字的底部反刻着文字,正面也刻着一个字。

杜如晦好奇的问道:“平安,你拿那么多刻着单个字的印章干什么,还有这个方盘有什么用?”

王平安不由的翻白眼,心道:“没文化真可怕。”

随机说道:“杜伯伯,太子,这是小侄让公输家的人打造的一套木活字印刷,这些都是字模,目前已经有八千个这种字模。”

“活字印刷?平安又是你捣鼓出来的吗?可否现场示范一下他的功能?”杜如晦实在是太好奇了,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活字印刷的功能。

王平安笑道:“当然可以,赵浩纸、笔、墨。”

“是,少爷。”

就在赵浩准备纸、笔、墨的时候,王平安根据自己心中的商业广场的传单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好并放在字盘内,拿是毛笔涂完墨,然后在白纸上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然后从新排列印刷。

很快两张相同内容但是又是不同的句子组成的传单出现在了杜如晦和李承乾的面前。

杜如晦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这……这……这就是活字印刷?神奇,太神奇了,实在太神奇,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读书人的一大创举,平安,你要千古留名了!”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四章 拟定方案第四百零一章 突厥的对策(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书院的野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见义勇为(二)第六十一章 收服赵浩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置灾后重建工作第三百八十章 抓捕第三百零九章 雕刻开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士农工商第三十章 制作新式曲辕犁(二)l第二十七章 确认养殖地第三百零四章 选举结果第十章 《三字经》(二)第三百零九章 雕刻开始第四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七十三章 第一批购买的粮食第九十八章 查案(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吉报第三百五十三章 和长孙聊天第一百四十一章 太子府论策第二百八十四章 拟定方案第九十九章 结案第一百一十八章 蒸馏酒第三百三十一章 边吃美食边听说书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第三百二十四章 石雕完成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排(四)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一样第二百七十章 到达蒲洲第三百零三章 选举进行时第二百一十七章 李二一家子来工地第二百一十八章 肉夹馍引发的尴尬第三百四十二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不一样第十五章 富庶的不同观点第五章 酿酒和拌面第六十九章 说服铁夫人第一百章 凉拌猪耳朵第三百一十七章 专利保护法第一百八十章 李二要打突厥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济院教学第一百零八章 对射游戏的实战(二)第六十五章 对峙公堂(二)第三十四章 美味的糖醋排骨第一百八十七章 解说广场布置第四百三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六十四章 商队和兵工厂第九十八章 查案(三)第二十章 劳动合同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二天(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野外生存训练(十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后路六十四章 公堂对峙(一)第五十七章 煽动百姓第二百七十章 到达蒲洲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二透底第二百一十四章 讲解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儿的解说第一百四十章 太子李承乾第二百三十六章 唐县令的坚持第二百九十五章 医门第二十六章 由你全包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以少胜多(六)第四百三十七章 野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布置灾后重建工作第三百零一章 争抢名额第二百六十章 一个面子引发的豪赌(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王平安断家务第三百三十二章 广场琐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劝说第一百七十二章 野外生存训练(八)第三百四十章 冯盎想要合作第二百二十三章 事件转折第三百二十九章 小说风云第一百零四章 蓄水池第三百五十章 追逐第三百一十章 人员安排第四十七章 讲故事第七十四章 第一步成功第九章 《三字经》(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两大著作第十三章 封赏第一百七十章 野外生存训练(六)第三百七十四章 挟持,自救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二天(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李承乾要纪明第三百三十四章 冯盎第二百零七章 狩猎和被狩猎(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儿的解说第一百七十九章 特种兵打算招兵第二百八十二章 哭的好处第四十三章 书院扬威(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教他们用蟹八件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犁的推广方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游街示众第三百九十五章 打赌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第一百一十九章 给王守仁的保障第三百八十八章 股东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