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激战正酣

决战的时刻到了。

大将燕耳手持着铁枪,统帅着三万燕家铁骑出现了,在三万铁骑的后面,则是八万训练有素的步兵。队伍排成了方阵,黑压压地看不到头,戈如崩林,盾似翻岩;人若拥墙,马像散锦,散发着逼人的气焰,在震天动地的脚步声中向风雨军压来。

“杀啊!”

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人,尚兴没有慌张,更没有退却。他举起了宝剑,所处的位置正是碧蛇军的最前列。

拥有神龙战车的白虎军,如今正在缠斗之中,一时间无法脱身,因此阻挡敌人前进、保卫风雨军帅帐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以碧蛇军为主的步兵方阵的身上。

于是,两支当时圣龙帝国最优秀的军队,都抱着以死决胜负的决心,撞击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经过蒙璇精心训练的碧蛇军,素来擅长灵活机动的作战。在令旗展动和号角悠扬之下,或聚或散,看似杂乱无章,其实井然有序。

这些战士多半以十多人为一队,伍长持着战牌冲杀向前,身边各有两名长枪兵保卫左右,其余手持短兵器的士兵则负责保卫长枪兵,每一个战士都各负其责,专注于自己的岗位和厮杀,而将自己的安全毫无保留的交托给了自己的战友。

面对着当下汹涌而来的骑兵,他们常常几个小队聚合在一起,集中局部的优势击杀,又迅速的分散,扰乱敌人的注意,诱使自恃勇武和高机动力的燕家铁骑在战场上来回奔波,却徒劳无功,反而给予了风雨军可乘之机。因此,碧蛇军恰恰是幽燕骑兵的克星,虽然以步兵抗铁骑,却竟也打得有声有色,甚至大占上风。

可惜,当对方后阵的步兵赶到之后,这样的战机就立刻扭转了。

部署成方阵的燕家步兵,虽然即没有强大的冲击力,就个人的战斗力而言也远逊于作为世家王牌的铁骑,但是倚仗着人多,以无懈可击的阵形步步为营的逼近,其严密之处却远不是主张灵活机动作战的骑兵所能比拟的,原先骑兵们风卷残云之余留下的令碧蛇军如鱼得水的战场缝隙也就随着敌军步兵缓慢却不可阻挡的推进而越来越稀少了。

很快,大约四万人的碧蛇军步兵,便被淹没在了对方八万步兵的人海之中,而对方那先前的三万骑兵更是作为机动的策援力量,在步兵的呼应之下,显示出了强大的杀伤力,每一次来回的奔驰,都如同是死神的镰刀进行着一次丰盛的收割。

陷入各自为战的碧蛇军像一块块礁石被海水吞没,他们一名一名地倒下,一队一队地倒下,一阵一阵地倒下……

“难道就这样到此为止了吗?”

尚兴苦笑。

虽然身为一军统领,然而此刻在他身边的却只有可怜的千余人,而且人人挂彩,浑身浴血,作为全军的最前锋,而陷入了燕家步兵方阵的中央。

举目四望,到处都是衣甲鲜明的燕家军战士,那攒动的人头,密集的刀枪,飘舞的旌旗,如大海,如山林,茫茫无边,浩荡澎湃。

对于自己身边的这些士兵来说,战斗已没有任何技术性可言,他们三五成群地冲锋,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致命的弧线,用鲜血、力量与生命作最后的勃发。

尚兴也裹挟在其中。已经不再需要什么冷静和运筹了,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挥动兵器,一次又一次的结束生命。

他的神智有些麻木,也有些模糊,在战斗的同时,脑海中却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幕又一幕的往事:求知的少年因为家贫的远离塾堂,不得不凭借一身的力气砍柴打猎谋生,“持正守刚”是父亲自由的殷殷教诲,可惜白发苍苍的老人教导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却无力扭转家境的窘迫。

“天地之间岂有定数?凭什么普天之下这么多人受苦受难,为的只是供那么一小撮人享乐靡烂?即便天意如此,老子也要和这天,这地,这纲常,这伦理,斗一斗,拼一拼,纵死也死个痛痛快快,高高兴兴,明明白白!”

——这是初次认识庞勋大哥时听到的话。

当时的庞勋,刚刚揭竿而起,身边不过只有几千人而已,所要对抗的却是拥有百万大军、根深蒂固的圣龙帝国。但是,这个浓眉大眼的汉子,举手投足之间却是那般的自信,那般的豪侠,所说的话虽然是尚兴有生以来所听到过的最为大逆不道、最为胆大妄为的话,但却是那般的顺耳,简直就是深入了自己的心坎。

如果,进入了圣京的庞大哥依然是那样的自信豪侠,该有多好啊!

尚兴一直很遗憾,进入了圣京之后,那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庞勋死去了,皇朝的荣华富贵、纸醉金迷,让庞勋和他左右的一大批起义的兄弟都沉沦了。他们的眼中有的只是美女,只是歌舞,只是金钱珠宝,再也没有了黎民百姓,再也没有了与天地、与伦理纲常斗一斗的勇气和豪侠。

“天意弄人,怪只怪你我一为贼寇,一为官宦,国仇家恨,势不两立!”

——美丽的少女话尤在耳,虽然绝情却又深情,无奈之中别有一番凄美。可惜真的是天意弄人,一个是造反的乱贼,一个是世家的千金,一个是立志要推翻这个存在数百年已经完全只为豪门贵族服务的朝廷的乱军统帅,一个是世代忠良、德高望重、死受臣节的庙堂擎柱的女儿,从开始到结尾,注定了他们就是有缘无份,有始无终。

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吧!

潜意识中,尚兴无奈的同时又有些感觉解脱。

如今的她,即将贵为一国之母,尊崇无比,自然不可能再和自己这个草莽人物还有什么牵挂。

所谓“身入宫廷深似海,萧郎已成陌路人”,与其长年累月的辗转难眠、相思折磨,倒不如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战死沙场,一了百了,唯一的希望就是那心中永远的佳人,千万不要因为如今已经没落的圣龙皇室而受什么磨难和委屈!

可惜啊,风侯,你终究没有实现你的诺言!

尚兴突然想到了自己加入风雨军之初风雨的利诱。

让自己的好朋友和自己的爱将有情人终成眷属结为连理,这是风雨当初的承诺。

不过,随着圣龙帝国政局的瞬息万变,姑且不论风雨军是否能够获取胜利,即便能够躲过了眼前的这场大劫,在同各方势力妥协周旋之下,由萧剑秋继任大统似乎是一件铁定的事情,而背后有中央派正统势力支持的卓静雯母仪天下,恐怕也绝对不容变更。

即便是坐镇一方的西北定凉侯,即便风雨军的最高统帅是何等的不拘小节,恐怕也绝对不会为了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军官,而枉顾天下大局吧?

幸好,自己当初决定离开庞勋投靠风雨,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个其实自己也知道很难实现的诺言。

“不错,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啊!不能让民安生,何以令民忠诚?不能富民生活,何以强国兴邦?”

这是当初和风雨见面的时候,深深打动尚兴的话。

身为一方诸侯,手握数十万大军、领地万里的风雨军最高统帅,居然能够说出这番话,这在尚兴所认识的朝廷官员中绝对是绝无仅有的。

民安方可民忠,民富方可国强!

这些时日以来,身处风雨军阵营之中,尚兴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了风雨正是真真实实的这么做的。风雨或者有很多缺点,也不管风雨这么做是不是收买人心,但是无法否认的是,即便是南征北战的戎马倥偬,他却始终都非常明智的执行着安民、为民的政策,以至于今天的凉州成为了整个战火烽烟的圣龙帝国最令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风侯啊风侯,千万别忘了你自己说过的话,可不要象对尚兴的承诺那样自食而肥了!否则,你对不起的就不是区区尚兴一个人,而是这么多为你浴血奋战的战士,这么多为你家破人亡的百姓!

尚兴的沉思,被身上的一阵剧痛给惊醒。

低头望去,自己的腹部正扎入了一支长枪。

“某家,平安王麾下步军前路统领燕荣!”

可能是看出尚兴的地位不低,枪的主人依照圣龙帝国传统的军人礼仪,报出了自己的官职名号。

“定凉侯麾下碧蛇军统领尚兴!”

忍着剧痛,尚兴也是非常有礼的回答。

随着话语声,犀利的剑光闪过,陪伴着一代名将生命逝去的,是凶手脸庞留下的一条长达半尺的划痕。

“好一条汉子!”

阻止了部下对尸体的报复,丝毫没有为自己脸上伤疤而在意的燕家步军前路统领,深深的望了一眼正含笑安详的亡者面容,便匆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伤口,提着铁枪继续投入到了激烈的战场之中去了。

谁也不知道,碧蛇军第二任阵亡的统领,临终之前微笑着的,究竟是因为想起了严厉的父亲,起义的豪放,佳人的深情,还是自身的责任?

或者,他什么也没想……

和无数的生命一样,虽然先后作为庞勋和风雨这两个圣龙帝国末期叱咤风云人物的麾下大将,尚兴在帝国的朝野绝对不是无名之辈,但疆场之上的他却也如同普通的士兵,激烈的战斗、英勇的阵亡,随后他的身体就融化在了战场之上,他的一切也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化作了最后的终结。

而就在尚兴倒下的那一刻,风雨军的最高统帅,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也恰恰亲自投入到了这个弥漫着硝烟和战火的沙场。

就在碧蛇军舍生忘死的阻挡敌人前进的时刻,风雨也已经亲自披挂上阵,在他身侧左右簇拥着的,是忠心耿耿的近卫军,还有所有风雨军中后勤、文职、伙头、童子军,一切一切能够拿得动武器的人,全部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风雨的战前动员,非常简洁。战局的紧迫和沉重的心情,让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圣龙帝国西北定凉侯,无暇说什么废话,而只是简单的挥了一挥手,策马扬鞭当先驰出了营寨,朝燕家军驰去,奔赴前线。

伴随着风雨风驰电掣般率先投入战斗的,是风雨军中精锐的精锐近卫军。

银盔银甲的三千余骑,如同三千支银色的利箭,朝着浩浩荡荡挺进的燕家军发起了雷霆一击。

这是风雨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咬着牙不顾战局的艰难硬是保存着没有投入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

此刻,则成为了风雨军最后的反攻。

他们几乎是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冲击。他们高举着戈和戟,挥舞着刀和剑,大声怒吼着奋进,似乎已经完全看不到死亡的威胁。他们的面前,是数万严阵以待的燕家军;他们的身后,是一抹如血的残阳。

大刀在疯狂的乱舞,弓箭漫天遍野。

勇往直前的战士,凭借着忠诚和锐气,杀入了敌阵。

铁马金戈,战鼓号角。

擅长骑兵战的名将,运用他独创的战术,将他的战士化作了大海上的扁舟,狂风中的纸屑,纵然惊涛骇浪却兀自颠簸不覆,纵然风卷残云却依旧飘忽从容。

于是,呈鱼鳞阵形的骑兵队宛若尖刀一般,在敌人强大的阵营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每一次的冲击都给予了敌人重大的冲击,每一次的转折却又巧妙的回避了对手的主力,令燕家军犹如庞然巨兽,虽然力大无穷却仿佛大象踩蚂蚁般徒劳无力,尽管并不在乎那一点点的创伤,然而聚少成多却也不免有失血之厄。

“君不见,汉冠军,千里逐寇刻石还;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破河山陷,寇骑欺我百余载!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蛮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

不知由何人起头,不知从何时开始,纵横驰骋的战士口中,发出了慷慨激昂的歌声,充满着斗志,充满着激情。

近卫军的战士是骄傲的。他们深知自己是风雨军中最优秀的一员,他们为自己是全军最亲近定凉侯的部队而自豪。

他们穿着最好的衣甲,他们挥舞最犀利的武器,他们享受最好的待遇,他们拥有令人羡慕的荣誉。

但是他们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的这一刻。

追随在主帅的身边,抒发着青春和热血,用生命来争取战斗的胜利、风雨军的辉煌,还有履行他们作为战士的责任。

所以,他们无畏。

他们毫不犹豫毫不退缩的追随在风雨的身边,即便前面是刀山枪林,即便前面是万马千军,风雨在哪里,他们也在哪里。

就是这样的一支劲旅,尽管区区三千,却个个以一当十,仿佛虎如群羊,仿佛百万精锐,转眼之间便将八万步兵、三万骑兵组成的燕家军冲杀得人仰马翻、狼狈不堪。

相对于这些鲜衣怒马的精锐之师,在尽情驰骋的骑兵后面拚尽全力匆匆跟来的队伍却是完全另一番情景。

没有统一的旗帜,没有统一的服饰,也没有缜密的阵形。

身上兀自留着油渍的是伙头军,脸上还存着稚嫩的是童子军,在胡乱套着的衣甲里面露出儒袍的是风雨军的文职官员。

尽管,他们的队伍非常松散,尽管,他们的战斗力不值一提,但是,此刻他们都拿着武器,脸上露出的则是决死战斗的神情。

他们自觉的替补了力战不支而倒地的战士,纵然箭矢如雨,纵然刀枪加身,却和前任一样只要生命不息,便一步不退的死守着鲜血铸就的防线,不让漫山遍野的敌人从自己这里突破,威胁到左右的战友。

“风侯,风侯来了!”

陷在敌阵中苦苦支撑的士兵,因为风雨的到来而欢雀不已。

伴随在风雨身畔飘动的战旗,此刻成为了灌注全军精神力量的象征,虽然旗手倒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总有勇敢的战士继续高擎,紧跟在风雨的身后,带着它驰骋在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将一颗又一颗即将陷入绝望和恐惧中的心唤起,给予他们战斗的力量和胜利的信心,同时也传递着风雨和他们一起战斗的信息。

而另一方面,从营寨内冲出的杂牌军,以及长史部军官们的呼喝,则让战士们意识到了战局的艰难和自身的责任。对于风雨军来说,已经没有后退的空间了。

如潮水一般涌来的敌军,将会令任何一支失去了战斗决心的队伍冲散冲垮,让他们在不名誉中消失,并且波及自己的同袍手足。

只有奋勇向前,才能够获取一丝胜利的契机。

这是最后的决战,也是风雨军最危急最关键的时刻。

危机之中,处于溃败的碧蛇军,奇迹般的再次焕发他们的生命力。历任统领的榜样,对于荣誉的追求和对于统帅的忠诚,令这支军队重新振奋了起来,无论是排成队形抵挡敌人前进的方阵,还是陷入敌军重围的战士,都咬着牙支撑着疲惫的身躯,继续着这场似乎越来越艰难的战斗。

而与此同时,发现了战况不妙之后,首先是朱大寿的白虎军开始向中央合拢;继而,左翼的蒙璇和右翼的洛信,也开始调整自己的部队。

“追随风侯!”

一句简单的口号很快自发的成为了战场上所有风雨军将士们共同的准则。

燕南天惊讶的发现,自己原本进行中央突破并几乎已经大功告成的主力,此刻反而陷入了左右前后的四面包围之中。

风雨军的战士丝毫不顾自己周围的危险,全力以赴的向中央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期望击溃眼前的敌人,和正在敌阵中驰骋的风雨汇合。

而杀入敌阵的风雨,也展现出其高超的战术天赋,居然如履平地一般纵横驰骋,汇聚了一队有一队陷入重围的部下,一次又一次的重创着燕家军的薄弱环节,一次又一次有惊无险的躲避了燕家军精锐部队有计划的围歼。

“这简直就是当年凉州大战的翻版!”

一些有眼光的将领在内心已经忍不住如此嘀咕起来。他们想到的是当初风雨在凉州和入侵的张仲坚的大军决战的情形,或者就是记忆犹新的回忆起不久之前秋十三郎对驻扎于河畔的己方的突袭。

“依赖精锐的骑兵所具备的强大冲击力和杀伤力,利用对手战斗力不均、队伍庞大、自相阻塞的良机,实行巧妙的弧形冲击,一方面重击敌人的薄弱之处,一方面则回避敌人的主力追杀,从而达到冲散对方的阵形、打击对方的士气的目的,然后在外围部队的配合之下,乘乱取胜——这,就是风雨拿手的战术吧?”

和部下不同,在高处观战的燕南天却依旧谈笑从容,甚至还饶有兴趣的点评着自己对手的战术。

“王爷,是不是派兵支援燕将军?”

一名部下小心翼翼的提议道。

“支援?”

燕南天脸上的笑容蓦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却是虎目圆睁,透着凛冽的杀气: “八万步兵和三万精锐的骑兵,居然被区区三千人给杀得屁滚尿流,那是无能,是熊包!还有脸要老子的支援,难道这些士兵都是老子变出来的?”

“卑职该死,卑职该死!”

汗,从倒霉者的额头、发际滚滚的淌下,周围的空气瞬间冻结,原本还有些发言的其他官员将领,此刻也纷纷免开尊口,同时暗自侥幸总算自己没有撞在刀口上。

“不过,就这么让风雨折腾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此时此刻,还能够出声发表意见的,恐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千娇百媚依傍在燕南天身边的俏丽佳人。

“放心吧,宝贝!”

燕南天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颜如玉这么说,是试图让自己在部下的眼中变得可亲一点——这是燕南天和颜如玉相识以来最大的争执所在。

在一方霸主的心中,虽然并不排斥必要的笼络,但是却更为注重令部下胆战心惊的臣服,什么广开言路、收买人心,风雨的那一套是燕南天所鄙弃的,然而颜如玉却偏偏固执的认为恰恰这一点燕南天不如风雨。 www⊕ тTk an⊕ CO

尽管并不赞同,然而美人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燕南天放缓了口气,与其是说给颜如玉听,倒不如说是心不甘请不愿的对自己的部下解释: “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风雨的这种骑兵突击,虽然高明却绝对不是他的独创,历史上运用这种战术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风雨之所以能够得逞于一时,主要还是因为两点,一方面他的近卫军确实忠勇善战,堪称当代一流;另一方面是他的部下战将在战术的把握上也是非常敏锐和高明,能够及时随机的配合。

但是不管他多么厉害,却终究无法弥补这种战术的缺点——不能持久。即便战士能够持久战斗,战马也无法吃得消。更何况,数量上的绝对差距,又岂是一两次出色的战术运用所能够弥补的?如果碰上那些士气涣散、战斗力不强的军队,或者可以出现令对方全军崩溃的奇迹,然而面对训练有素的劲旅,在突击成功之后不谋取全身而退,却妄图以自己作为诱饵来改变全局,那必定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

所以,你们就等着看风雨束手就擒吧!如果燕耳连这点局面都对付不了,那他也实在不配作燕家军的大将了!”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燕南天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充满着自信,丝毫没有怀疑自己的判断。

事实上没有多久,战局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面对燕家军部署了一道又一道的绊马索之后,风雨的攻势明显受到了遏制,逐渐被燕耳指挥的大军围拢了起来。

而外围无论是朱大寿的白虎军,还是蒙璇、洛信的左右两翼,虽然攻势猛烈,却显然还是无法在短时间之内突入其中,呼应风雨。

似乎,风雨军的败局已定。

此刻,燕南天甚至已经不再去看这场野战了,他的注意力被吸引到了凉城之内。因为,原本以为困兽犹斗的风雨军守军,居然发起了反攻,而且是如此的迅猛,大有一举将燕家军赶出城外的趋势。

这绝对不能够掉以轻心。

看看头顶灰白的天色,已经感受到越来越冷的空气,燕南天有一个预感,今年入冬以来西北的第一场大雪已经为期不远了,他可不愿意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之后,却让自己百战余生的部下,在荒郊野外因为寒冷而亡。

“将我的亲卫营,还有大寨之内所有能够投入的兵力,全部杀进凉城,告诉燕云,如果不能够在明天天亮之前给老子把整个凉城拿下,就提着他的脑袋来见老子!”

杀气腾腾的,燕南天发布了这一天他最后的一道命令。

第9章 江山多娇第5章 两个脑袋第3章 奇兵出击第4章 扑朔迷离第8章 英雄红颜第10章 龙王总寨第4章 秋风兵团第3章 江南水师第5章 功过赏罚第10章 天下大局第6章 意外的收获第6章 踏上印月第3章 沙漠激战第5章 功过赏罚第7章 战争横财第5章 名将威慑下的屈服第1章 圣京协议第6章 战场余波下第2章 有备而来第2章 星起星落第7章 居萨罗城第1章 印月总督第3章 后方锦州第2章 决战日河第9章 七海龙王第10章 落日余辉第18章 渗透武林第5章 关键时刻第3章 哈桑再现第8章 少女情怀第3章 雨中突围第12章 临终告别第21章 江山美人第26章 天池剑宗第8章 河北之行第7章 往事不再第11章 祭灵前夜第11章 帝国宫殿第21章 江山美人第2章 决战日河第6章 神州遽变第5章 各有算盘第2章 冒雨追击第6章 帝国前途第2章 风侯进京第4章 神秘之约第5章 异地故交第9章 决战印月第11章 左右为难第5章 军中立威第5章 我心不宁第7章 权力斗争第2章 风雨宴客第2章 风雨宴客序宝剑利盾第5章 占领之后第2章 剑起花落第7章 往事不再第7章 江南来客第26章 天池剑宗第18章 渗透武林第8章 印月战场第11章 大战前夕第13章 血战名关第10章 凉亭相见第11章 祭灵前夜第8章 河北之行第3章 奇兵出击第2章 西南半岛第6章 霸者无奈第5章 得遇高人第6章 两军会师第5章 两个脑袋第9章 激烈海战第1章 意外抉择第17章 喜收义妹第6章 渡口之战第6章 战场余波上第4章 两军对阵第6章 主力决战第8章 英雄红颜第22章 凉城会议第4章 秋风兵团第19章 少年将才第6章 激战正酣第1章 请君出山第4章 迎接决战第7章 天下名城第10章 一场协议第3章 两军会合第2章 绝不妥协第6章 无路可退第8章 夺玉门关第8章 同赴国难第9章 大会风波第4章 万里海疆第9章 决战印月第7章 中流砥柱第3章 智者勇者第12章 两军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