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太子的教育问题

合约既成,端木见在蜀中也探查够了虚实,于是加快速度返回京城,此后罗昭远小心翼翼的带着他麾下的兵马以及山南东道的官员、士兵返回了蜀中,这片横在京畿道和黔中道之间的土地就成了嘉朝的地盘,端木见也因此受封进入政事堂,顺便给自己赢得了一个子爵的爵位,成了嘉朝新的政治明星。

收下山南东道对嘉朝来说既有好处也有麻烦,好处是不菲吹灰之力就收获了如此广袤的土地还有上百万的人口,而坏处么就是有给嘉朝的财政背上了一个大大的包袱,此地被蜀中小朝廷压榨多年,百姓民不聊生,不仅不能给嘉朝提供充裕的财赋,还需要朝廷剥除钱粮来对这块土地进行休养生息。

为了显示朝廷对山南东道的重视,李悠从淮南道将郑飞黄调来执掌山南东道,并且派遣周伯符作为统帅来给郑飞黄撑腰,让他尽快解决此地的土地兼并以及盗匪众多的问题,山南东道多山,骑兵缺乏实战的空间,所以由周伯符这个步兵统帅来负责就再合适不过了,他也可以借此来锻炼那些新加入嘉州军的士兵们,顺便演练山地作战的方略,好为将来进攻蜀中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周伯符到了山南东道之后,并未直接开始对那些盗匪进行绞杀,而是贴出了告示,生声明要是没有残害过百姓,仅仅是因为过不下去而不得不起来造反的义军,只要他们肯下山向嘉州军投降,那就既往不咎;至于那些为非作歹的匪群,也是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要是有人能够带着匪首的首级下山,还会得到嘉州军的嘉奖。

贴出了这份告示之后,周伯符就带领大军一边在山南东道选择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训练,一边带着参谋团队和精锐士兵不断熟悉此地的地形,将山南东道里的土匪据点打听的清清楚楚,顺带还送了不少人进入蜀中,去查探黔中道、山南西道和剑南道各地的情况。

此外在他的武力支持下,郑飞黄也得以在山南东道大展拳脚,重新丈量土地,清除隐田隐户,期间并非没有本地豪绅仗着自己是地头蛇而不断阻挠清理田亩的工作,可是在周伯符的雷霆之击下,这些土豪劣绅纷纷被连根拔起,无数孤苦无依的百姓得到了自己的土地,这些人的家产也变成了周伯符的军费以及郑飞黄衙门里的公务费用。

同时,顾将子、江随云以及司农卿也和在关内道一样,派来了麾下的得力人手在山南东道勘察矿藏、筹划道路、兴建学校、教习耕种,山南东道的风气顿时为之一变,那些躲在山上迟迟不敢下来的义军们也在家人的劝说下纷纷来到衙门里请降。

在确保这些人并没有犯下残害百姓的罪过之后,郑飞黄和周伯符对这些人进行了安置,有志于从军者在经过筛选后纳入嘉州军之中,这些人虽说在纪律性上多有欠缺,战阵厮杀也远远比不上嘉州军中的老兵,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绝活,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是最好的山地兵兵源,为了日后平定蜀中着想,周伯符也吸纳了不少这样的人加入军中。

若是不想从军,同样也有合适的安排,或是去矿山、工坊之中寻一份差事,或是由当地官员分给土地供他们耕种,要是此前受够了折磨不想留在山南东道这个伤心地也没有问题,河东道有大片尚未开荒的土地等着他们去耕种,到了那里他们将获得远比山南东道更多的土地,只要他们连续耕种三年,开荒出来的土地就归塔恩自己所有,而且朝廷还会为他们提供种子、农具以及初始资金,前三年还不用缴纳一文钱的税,这也吸引了许多百姓进入河东道,山南东道的人口压力大大减轻,而河东道也在他们的努力下渐渐充满了生气。

朝廷在慢慢的改变着山南东道、河东道与关内道的形势,只要这些地方恢复生气,嘉朝就将再次聚集起庞大的军队,最终解决蜀中、漠北草原和河东道的事情,但是在此之前,天下出现了短暂的和平。

李悠也在这时候迎来了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孩子,李令月在西园之中诞下了一个儿子,被取名为李顼,郑妍儿则是诞下了一位公主,取名为李珈,而他的长子李珏也已经到该入学读书的时候了,如何培育后代的问题也渐渐提上了日程。

在立长立贤之间李悠还是倾向于前一种方案,毕竟这种方案似乎更加有利于朝廷的稳定,所以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珏就将成为太子。

若是按照周南的想法,她还是比较倾向于选拔博学鸿儒到皇宫之中来给李珏讲学,但是李悠却不太喜欢这个方案。

自古以来,除了开国时一两代的皇帝之外,其余的皇帝大多都是养于深宫之中,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皇帝是一项要求很严格的工作,要求他们必须深刻的了解这个帝国的运行规律,拥有敏锐的目光而不至于被群臣蒙蔽。

但是指望这些很少接触过民间疾苦,仅仅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人做到这些也太过勉为其难了,以他们对天下的浅薄认识,又怎么斗得过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从而将整个帝国牢牢掌握在手中呢?更别说他们从书本里学到的那些知识还是经过朝臣所加工的,这其中未尝没有与虎谋皮的味道啊?

而且在李悠的计划里,儒学将不再成为皇帝处理朝政的根本,所以周南的建议被他婉转但坚决的驳斥了,对于如何培养后代,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如今京中已经建成了好几座小学堂,其中不乏名师辈出,专供京中富家子弟求学之所在,因此就让珏儿跟着他们一起读书吧!”还是要让自己的继承人多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才行啊,所以李悠打算让他和外面的学子一同求学。

第388章 投名状第700章 八月嘉州夜正长第646章 扬帆出海(350月票加更)第672章 入质汴梁第793章 劝进第242章 直言不讳第128章 满川龙虎辇(第五更)第376章 神枪沥泉第169章 边患再起(一万九收加更)第57章 烈火燎原(8000收加更)第940章 再征倭国第802章 战略平衡第533章 初战第319章 周南的小心思第946章 南洋第882章 久违的厮杀第797章 新朝气象第481章 迷茫的伯颜(100月票加更)第752章 万历二十六年第730章 炮战第611章 最后一战第234章 借口(1800均定加更)第99章 博望侯第687章 追击第371章 再临长安(350月票加更)第953章 出征北美第779章 大阪陷落第932章 祸水东引第767章 陷入被动的西军第543章 地动山摇第584章 出城(加更)第113章 此间的少年第703章 河南道乱第96章 领军人选第810章 民心在我第315章 为官之道第307章 养寇自重(300月票加更)第806章 出征第925章 不受欢迎的客人第429章 勒索第421章 投奔第409章 城中百态第454章 杀手锏第956章 蒸汽时代第615章 定远侯班超第362章 均衡政策第482章 扑朔迷离的汗位继承第187章 铁壁显威第909章 剃发令(感谢无敌蒜头的万赏)第650章 俘获第861章 捷报飞来第110章 举座皆惊(一万五推荐加更)第86章 汉奸末日第685章 战火再起第330章 立威第245章 南下的船队第401章 未雨绸缪第346章 出征怛罗斯(1000月票加更)第798章 不堪一击第705章 内外交困的袁章第571章 试探性进攻第655章 夜奔第316章 独木难支第897章 战舰第648章 全军覆没第841章 皇太极第749章 民心第678章 阵前答话第872章 办报第423章 讨还第790章 新宋军第716章 真正的伏击地第283章 临战第367章 胜局已定第371章 再临长安(350月票加更)第378章 自投罗网第568章 拖第397章 覆灭混元教第98章 亡我焉支山第438章 唐军威武(500月票加更)第897章 战舰第429章 勒索第337章 求战第671章 曹操故技第627章 要不叫世民?第458章 杨琏真迦第855章 迎头痛击第403章 北上第945章 合作第846章 所谓京营第870章 插手海贸第793章 劝进第313章 论功第885章 战后第451章 下泉州第299章 战后第136章 援军来了第178章 形式诡异第531章 焦急的众人(700月票加更)第865章 辽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