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

于谦上奏疏要致仕,就是卸掉少保的担子,然后转上书房教育皇嗣。

王文的教育工作,得不到大多数皇子的认可,尤其是得不到大明太子的认可,给皇嗣教育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师生矛盾让王文有些难办,毕竟是他教的是太子,不能打不能骂,关键是也有点辩不过。

皇太子殿下,对王文的讲课产生了质疑。

而胡濙那个无德的谄臣,讲的那些东西,又很难反驳,胡濙活着的时候,让朝臣们极为难受,胡濙死了,还是让朝臣们如鲠在喉。

很多话题,是碰都不能碰的滑梯,连讲都不能讲,太子能讲,王文不能讲,这不是打瞎子骂哑巴,欺负哑巴不能还嘴?

王文就找到了于谦,希望把上书房的差事让出来,同时把内阁首辅让出去,王文岁数也大了,这旧党党魁也当腻歪了,还不如跟着旧友,一起好好教皇嗣妥当。

其实于谦要领上书房事,最主要的考虑,是担心旧党会铤而走险,对太子下手,毕竟太子表达出来的政治主张,实在是不符合旧党对帝王的要求,大明已经出现了一个离经叛道的大皇帝陛下了,再出一个,旧党真的承受不住皇恩铁拳。

朱祁钰经过了反复的权衡后,朱批了于谦的奏疏,于谦为大明奔波了将近四十年,该稍微歇一歇了,反正朱祁钰圣眷仍在,朝里出了点事儿,随时起复就是。

于谦致仕,不代表着于谦失去了权势,作为晋国公的于谦,没了朝中的担子,还有五军都督府的担子,还有尚书房的担子,于谦依旧处于大明制度设计权力的核心位置。

谁让皇帝看于少保忠心体国?

“哪怕是陛下谨慎谨慎又谨慎的赞之和倍之,其实也没什么,中原王朝的发展,总是像人字形驰道一样,走走停停,上上下下,绕着圈总是能往上爬的,你方唱罢我登台,总有循环到的时候。”

而于谦本人,正式履任了上书房。

“最怕的就是怠政了,政怠宦成,很多人喜欢连起来用,但是臣看来,最怕的便是怠政。”

李贤没那么多的圣眷,他讲方式方法,他选择了迂回,看似和旧党们你侬我侬,一入京,立刻翻脸不认人,捞到了印把子,还看别人脸色做事,那不成了跪着当明公吗?

贺章是什么?

在胡濙走后,贺章、刘吉、姚夔三人,共同构成了礼法的卫道者。

一个臣子没有了文官职务,但是这个臣子在皇帝身边,事事都能发表自己意见,而且皇帝这个决策者,对这个臣子极为信任,对他的意见极为重视,他的意见权重极高。

李贤在邸报上,将自己在南衙的见闻,写成了《大明财经事务二十四问》,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在朝中,一个进士出身、得封火寻侯的武勋,堂而皇之的占据了兵部尚书的位置。

大明的制度设计,用一句话去总结,就是众目睽睽,自我纠错。

除非尸体抬回京师下葬金山陵园的那一天,否则徐有贞是绝对不会在京过夜的!

爱谁谁!

旧党最后还是拧巴来拧巴去,找到了贺章。

这是失去了权柄吗?

徐有贞也没犹豫,一道致仕的奏疏回京,让他回京,他就致仕,回京是不可能回京的,只有修修水利,才能维持明公的样子。

司礼监觉得没有问题,就会请示皇帝用印,用印后下发到六部。

这个制度最可怕的问题就在于:一旦皇帝本人,不再处理政务,那大明这一整套制度,就会立刻完全失效,进而造成系统性的崩溃。

而后太子殿下被于谦带离了上书房,从书桌前走了出去,走到了大明的最基层,大明的村寨,到乡里切实的去看看老百姓的生活,理解大明朝的政治运行逻辑。

执行到地方后,各地巡抚会在地方巡抚查看政令的执行,监察百官是他们的职责,如果巡抚包庇,还有巡按御史,巡抚和巡按是一样职责两套班子,都有直达天听上奏皇帝的权力。

“大明的政务制度设计是极为合理的。”于谦谈到这个问题,略有些苍老的面庞上,浮现了一抹锐利,他把这件事讲解的很细致。

“皇帝位置很重要的,他要从这么多的意见里,选择出一条能够运行,而又不会伤害到根本的意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太子殿下是储君,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呢!”

听进去道理是一回事,行万里路明白道理是另外一回事,实践解决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朝局的方向依旧是坚若磐石,依旧是海陆并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是于谦察觉到大明没有大规模、需要朝廷组织进兵的战争需要总督之后,卸掉了文职,颐养去了。

大明但凡是个有品秩的官员,都可上书朝廷,上奏言事,这叫公车上书言事。

然后李贤履任的第一天,就给了旧党一击重击。

这个制度并不完美,但已经是大明多番斗争下来,最好的结果了。

于谦像个老农一样把两只手揣到了袖子里,眼神明灭不定的说道:“最近解刳院发现了一种名叫失荣症的病,就是身体里的有一部分的组织,像树的瘤子一样,只索取养分,却不干事,最终这树就死了。”

商辂首先是皇党,他从清流变成事务官随军出征,参赞军务,那是皇帝陛下请商辂看戏,耍了阴招,把商辂从清流拽进了泥潭里,商辂半推半就也就从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咱们这皇位上,栓条会盖章的狗,也能维持基本的运转?”朱见澄思考了很久,才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徐有贞这运河修的好好的,大干特干打算早一年完工,给皇帝陛下开开眼,再捞一个奇功牌的时候,就收到了朝廷来的调令,因为群臣共荐,要他回京任事。

理论这东西形而上,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是实践的部分,于谦当仁不让。

其实皇位栓条会盖章的狗,大明也能跌跌撞撞的维持下去…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从制度上兜住了皇帝的下限,但是碰到稽戾王那种千古昏主,那用什么制度也兜不住。

比如嘉靖四十四年,海瑞写出大名鼎鼎的《治安疏》,指着嘉靖老道士的鼻子骂嘉靖是:嘉靖嘉靖,家家皆净无财用的时候,海瑞只是大明朝户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正六品,不照样骂了皇帝?

王复是武勋代表,李宾言是工党代表,商辂锄大地,就一定是旧党了吗?

因为海瑞骂得对,这就是让嘉靖最最最难受的地方了,海瑞在骂他,因为海瑞骂得对,嘉靖就不能杀他。

商辂在东北锄大地一共才锄了四年,按照商辂自己的规划,至少要锄十二年之期,才会回朝。

朝里吵吵闹闹,争论不休,而李贤在文渊阁首辅的位置上,跌跌撞撞的坐了下来。

于谦立刻怒不可遏的说道:“胡说!什么话!什么话这是!”

也不一定。

火寻侯王复,三司使李宾言,这两个人是什么?是大明海陆并举的代名词。

朱见澄只是笑,于谦甩了甩袖子,没有多说。

于谦看着太子颇为确切的说道:“既不是党锢,也不是求荣得辱,咱们大明最怕什么?最怕怠政。”

当年所有人都在劝李贤不要立刘玉娘为正妻,周济的女儿又年轻又漂亮,你这一个烟花世界出身的正妻,有碍观瞻,即便跟了你是完璧之身,即便是帮你在南衙僭朝的叛乱中渡过了难关,难道荣养一生还不够吗?非要给名分?

但是这两个致命的缺点,始终无法对李贤造成致命伤害,第一个问题,皇帝陛下在应天府时,已经选择了原谅李贤的被逼无奈,第二个问题,皇帝陛下给刘玉娘的孩子随了份子钱。

这么些年了,于谦到底是没把自己换出去,他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大明始终没有什么利益,让他坚定的把自己换出去,就南衙僭朝那帮蠢货,加起来也换不到于谦一根手指头。

李贤一拳打在了所有旧党的老腰上,这可是来自自己人的背刺肾击,其危害可想而知。

六科给事中觉得没问题,没有遗漏和补充,会送往内阁,内阁再发往六部进行执行。

“党锢嘛,斗来斗去,就咱们大明士大夫们那个水平,始终无法和两宋士大夫们相比,谁让朝中有一批军户出身的士大夫们,就只想做事呢。”

于谦对太子殿下的学业是非常满意的,过犹不及,他对皇长子朱见济其实并不看好,那是个开拓性的主公,放出去打江山合适,但是守江山,浪费是一方面,守江山和打江山的根本矛盾不同,过于锐意进取的皇帝,对于已经迈出了一大步的大明朝而言,也不合适。

“先生以为,咱们大明朝最怕什么?”朱见澄经过了多日的实践,问出了自己最关切的问题。

嘉靖皇帝只说了一句,他要做比干,朕还不是商纣王呢,但还是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最终也没把海瑞杀了。

商辂现在在东北耕地,他回京也是个农户代表,和传统的士大夫,地主、势要豪右、富商巨贾等肉食者阶级代表,是完全不同的旧党,旧了,但是并没有那么的旧。

“求荣得辱嘛,其实也没什么,汉室江山,代有忠良,朝廷辜负了忠良,忠良仍然是层出不穷,南宋时候岳少保以莫须有论死,南宋缺少忠良了?”

大多数的奏疏,发往内阁拟票,经过廷议,内阁拟好意见后,会送往司礼监,司礼监认为内阁的处置不会伤害到皇权,觉得有问题,就会出去骂人,撕咬。

这个过程极为漫长,但是朱见澄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具体实践,心中的感悟越来越多。

若是巡抚和巡按与地方势力,沆瀣一气,不肯好好监察。

李贤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他的政治立场,可谓是大明二十年来的一个路径依赖的总结,一旦遇到了冬序,就苦一苦势要豪右。

朱见澄颇为确切的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基于皇权的制度设计,或者明太祖高皇帝的制度设计,倒是如何运行的?

某地发生了某事,地方官员上奏朝廷,通过通政司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若是觉得需要朝廷处置,可以选择自己批复,或者下发到内阁票拟。

这是重大人事调动,很多人都以为朝廷要变天了,但是很快朝臣们就发现,压根没有什么变化,于谦是致仕了,但是并没有回到原籍闲住,更没有离开权力的核心。

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负责监察政令的是都察院的御史,这帮御史就是闻到腥味儿就会扑上去撕咬的猎犬,为了晋升极为大胆,最好的求名方式,就是骂六部、骂内阁、骂司礼监、骂皇帝。

只是朝局已经极其稳定,于谦的岁数也越来越大,没必要为了些不重要的事儿继续劳心劳力了。

于谦带着皇太子从掌令官和庶弁将负责的乡野生产结构开始入手,从具体的政务开始一点点手把手的教皇太子,为何一些政令看起来是朘剥但其实是保护,如何处置村中的恶霸,如何将农副产品和农庄法的小农、低附加值商品通过官铺以一种较为合理的价格交换到高附加值商品,农庄法的义勇团练在乡野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人一看,这旧党党魁,还是得只手遮天的贺总宪,贺章虽然始终标榜自己是胡濙的弟子,但是胡濙不认不是?

当年李贤在应天府随驾,就问了陛下七个关于财经事务的问题,每一个都是直奔旧党的核心利益重拳出击,包括了大地主阶级利益,势要豪右利益、巨商富贾阶级利益。

大明的官场是一个巨大的名利场,在这里想出头,那可不是什么简单之辈,能斗到文华殿坐着廷议之人,根本没有一个简单的。

“陛下就对这个执念很重,宁愿把天下耕犁一遍,也不肯放臣去置换一些利益,其实没必要,政治本来就是利益交换,当然南衙僭朝也不值得臣去换,臣还是值点钱的。”

贺章如此想,如此做,就让翰林、编纂、部分的御史去找徐有贞。

大家看来看去,又把目光看向了只手遮天贺总宪,贺章纠集了一堆的科道言官,对李贤进行了攻击,李贤身上有两个致命的缺陷,第一个是他在南衙僭朝任职,第二个就是他有一个娼妓出身的正妻,刘玉娘。

大明有骨气的读书人还是有的,肯抬着棺材上谏的也不在少数。

贺章才觉得古怪,这旧党党魁,轮也轮不到他才是,无论是在东北锄大地的商辂,还是在广西修运河的徐有贞,他们俩才更合适才对。

贺章对这个旧党党魁,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大家都拱着他当,他也无所谓,就这样,于谦致仕后,热热闹闹的朝堂,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于谦的致仕在朝野内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因为他的致仕引起了一连串的人事调动,大明兵部尚书江渊,年事亦高,选择了致仕,将兵部尚书的位置让渡给了王复,文渊阁中极殿大学士王文,选择了致仕,把文渊阁首辅的位置让给了从应天府回京的李贤。

李贤在一般情况下被视为旧党,因为他的履历从哪个角度看,都跟新党不沾边,而且还背负着在僭朝任职的履历,旧党们以为李贤能够很好的接管王文的职责。

六部设有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觉得有问题,会上奏质疑,再到廷议上论述,若是皇帝不顾六科给事中的意见,仍执意执行,六科给事中会行封驳事职权,封驳皇帝圣旨。

李宾言的《大同疏》是在入京前就刊登在邸报上,就表明了要依靠圣眷入京来,谁拦都拦不住。

而御史们,甚至会指着皇帝的鼻子骂,若是把皇帝骂生气了,皇帝一顿廷杖,这御史的名声反而更大了。

一个松江巡抚入京,牢牢的掌控着大明帝国财税监察职责的李宾言。

于谦在发怒,朱见澄却不是很害怕,因为他知道于谦是怕他当了皇帝后怠政。

当年李贤一共准备了十四个问题,但是问到了第七个就问不下去了,因为李贤自己都陷入了迷茫之中,而这次入阁做首辅的二十四问,是当年七问的扩展和补充。

简单来说讲,胡濙负责了皇太子殿下的基本世界观塑造和理论知识的完善,而于谦负责皇太子殿下的实践。

“皇帝要负责剪出这些瘤子,就是李贤最近那二十四问的核心价值,苦一苦势要豪右的原因。”

大明朝有一种动物棋,老鼠能吃大象,六科给事中就是老鼠,大明皇帝就是大象。

“所以说,皇帝还是很重要的!”

瘤子多了,树就会死,树会长瘤子,人会长瘤子,国家也会长瘤子,皇帝不见得能把瘤子给剪干净,攒的多了,自然亡国。

于谦很赞同襄王殿下的话,大明终究是要亡的,但是亡国不怕,只要不亡文明,就不是什么大事。

新书已发,大家可以前往支持一二。哦吼吼哦吼…………

第四百四十章 衔令者,君之尊也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应许之地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三十章 朱见深朝拜贺岁,李贵人得偿所愿第981章 破门谬论第684章 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一百三十一章 杀鸡给猴看,却没有鸡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咨政,知道错了吗?第758章 在牢房里处理国事第691章 大明诏狱,养才储望之所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松动第661章 《论权臣的自我修养》第四十四章 膨胀的也先第864章 说一套做一套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间阎罗第826章 跟朕玩权谋?第985章 烈阳当空,正是好时节第990章 作为皇帝,朱祁钰的权力无限大第752章 工匠贵族化?还有这种好事?!第741章 自生火铳和开花弹第803章 承认问题更需要勇气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还,人心效顺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应对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泽后世的财富第一百五十章 国运之争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为敌第983章 岐圣门庭,医者仁心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头企划案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二百二十八章医者刳腹 岐圣门庭第一百九十七章 发财的大好良机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悦!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舰楼,为驰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悬切第894章 必杀谦,始可和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应许之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贪,万恶之始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愿和南衙共存亡第七十五章 于谦,你比王莽还要王莽!第767章 强龙硬压地头蛇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隐忍的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才是好瓦剌第890章 地荒着不种,作大孽第954章 古有温酒斩华雄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再犹豫了,一定要出重拳!第六百零二章 无毒不丈夫第712章 经营太甚违天命 莫把妄思损真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医院第707章 你觉得他们会伤害朕吗?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于少保下来战书!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虏上策第789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第821章 名曰亡国的循环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灯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终弹劾第九十章 历史的风会把垃圾吹干净第705章 白鹿洞书院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第一百六十章 勋戚一体,勋戚互援第十二章 吊!第三章 待明日,权在手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载,直到大厦崩塌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无道昏君第726章 天下第三强军第五百二十九章 罗马皇帝失去了忠诚于罗马的子民第961章 给古老的土地,带来一点小小的大明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里需要哪里搬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四百五十二章 罗马正统在大明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学舍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六十四章 援军将至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卖多少钱?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为了理直气壮的抓贪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长困境第793章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第二百二十八章医者刳腹 岐圣门庭第797章 盐碱地亩产千斤,不切实际第五百八十七章 异姓王第819章 倭国乱不乱,我袁彬说了算!第894章 必杀谦,始可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镇:坏了,我成替身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宁愿欠账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热第七十八章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诱、文武并用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无道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