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则无法无天

胡濙是个礼部尚书,他参加盐铁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大明皇帝在新法制定的过程中,不和礼法起冲突。

第一次发言,他只是在提醒金银之禁、凿山伐石之禁。

之后,就开始了他极其专业的洗地过程,时至今日,他也算不清给陛下洗地了多少次。

总体而言,表现了礼部洗地的专业性。

胡濙岁数大了,他要培养新人刘吉,刘吉就是个洗地能手,哪怕他只是个礼科给事中,大明皇帝即便是做了什么,刘吉也能圆回来,比胡濙更能洗。

这一点胡濙丝毫不怀疑刘吉的专业性。

他要记录下来盐铁会议的内容,再写成陈条,留给刘吉,万一哪一天刘吉洗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也能拿出来抄一抄。

「景泰二年四月癸巳,上于讲武堂聚贤阁与群臣议劳酬计利,总论劳酬与计利得失也。」

胡濙写到这里停笔,思忖了片刻继续写道:「上言:国进,酬利并进;国平,酬利皆平;国退,酬利悉退,是谓国、酬、利总论。」

「上再言:利一成,则青黄可分;利二成,则垂涎三尺,利五成,则火中取栗。」

朱祁钰问他在写什么的时候,胡濙听到了,但是似乎又完全没听到。

他走神什么?

是什么让专业的礼部尚书胡濙,在御前失神呢?

胡濙在思考衍圣公的案子。

整个案子他也有参与,为陛下、群臣、天下仕林、学子们扯一块遮羞布,是一件极难的事儿。

他参与极深,感触则更深。

他的眉头越皱越深,衍圣公的利是几分?五成?

仅仅只有五成吗?绝非如此!

海贸获利之后,胡濙也有所耳闻,户部山东清吏司核算孔府之物,岂止是倍利,少说十倍利润了。

他给大明裱糊了一辈子,这些年有多少事儿,都是他裱糊的?

他的经历极为丰富,当陛下谈了利润之后,他想了许多许多。

他看着自己写的几行字,这些都是陛下所言,他仿若是茅塞顿开。

胡濙沾了沾水墨,继续写道:「倍利,则目无法纪,三倍利,则无法无天!」

胡濙写完之后,继续写道:「创业固难,守成匪易,方上履极,日夜忧勤,既无土木之壮、亦无声色之娱,文事则经史在御,武备则车驾待边,揆文奋武。」

「虽曰守成,实同开辟,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必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盛世。」

朱祁钰看到了胡濙写的内容,是越写越离谱,他敲了敲桌子说道:“胡尚书。”

“臣马上写完了。”胡濙赶忙回了一句,他终于把最后几个字补上,哪怕是知道后面的话,陛下不喜,他也要写出来。

朱祁钰拿过写的内容摇头说道:“又是这等美誉之言,删减便是。”

“前面还是用俗文俗语较为合适,省的读着就读混淆了。”

“今天的盐铁会议就到这里,市舶司和贡市皆以银币结算,不要那么小家子气,这些钱,终会回到我们手中,不是?”

“好了,散了吧。”

朱祁钰看着自己手中的盐铁会议本,今天想议论的话题,一个没议论,他本来想好好聊聊铸币税的事儿,但是只能等下次了。

他站起身来,嘱咐了一番兴安将试刊的新的《国民财富论》发下去。

让朱祁钰非常意外的是,明明国家财富、人民财富的性质与积累研究,仅仅开了个头。

但是胡濙就已经将《资本论》的一些内容,写了出来。

比如他那句倍利,则目无法纪,三倍利,则无法无天,道尽了滥恶逐利的贪婪本性。

能坐在庙堂之高,都是人中龙凤,但是皇帝御下不严,他们就是大明最大的祸害。

皇帝御下有方,他们同样能够有超脱时代的眼光去考虑问题。

太阳底下,毕竟没什么新鲜事,后世有的事,大明也有。

“臣等恭送陛下。”一众朝臣恭恭敬敬的俯首送别。

于谦跟随着陛下来到了书房之内,又坐到了棋盘的对面。

兴安笑着说道:“这次是鄱阳湖之战,陈友谅六十五万汉军,围困洪都八十五天,意图围点打援。”

“我朝太祖高皇帝领二十万大军驰援洪都,陈友谅移师鄱阳湖。”

“鄱阳湖之战,一触即发。”

“共计三十七个回合。”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执明军,于少保执汉军。”

于谦摇了摇头,并不拿旗盒,摇头说道:“兴安大珰当裁判,臣就不下了,刮风下雨还好,天雷地陷海啸,臣诚无力应对。”

开玩笑,上次靖难之役,开局就被砸了一个海啸出来,直接把南京城给淹了,难不成是东海地动,出了仙山了不成?

朱祁钰十分确信的说道:“兴安这次绝无天雷地陷海啸。”

“真的?”于谦坐直了身子说道。

朱祁钰点头说道:“真的。”

鄱阳湖之战,其实就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战的原型。

陈友谅建造了大型楼船,铁锁横江,一阵东风来,大明军的火船,火攻计破铁锁横江。

鄱阳湖之战后,朱元璋在南方称吴王。

值得注意的是,张士诚早在朱元璋称吴王的三个月前,也称了吴王。

朱祁钰和于谦开始兵推棋盘,下棋事儿小,劝仁恕之道,才是正事。

当然有没有用,于谦心里也没谱,毕竟他劝的再快,也没一些家伙作死作得多。

脑袋在脖子上长着,不好吗?

“农庄法今岁如何?”朱祁钰问到了正事,农庄法,他从来没放到朝堂之上,讨论过一次,可谓是,一意孤行。

于谦吐了口浊气,笑着说道:“臣折银算算。”

“现在有一万九千里,共计三千三百乡,共有两百零九万户,丁二百万,口九百四十五万,丁亩三十,藁税一成半,朝廷赋税折银五百六十四万,不计福建在内。”

“力役给粮折银五钱,入京库折银四百五十九万两。”

这是一组不太复杂的数字,于谦并没有说亩数、亩产等事,而是以折银计算,给陛下一个大概的数字。

陛下真的盘账,应该去户部,陛下在问趋势。

眼下大明的藁税入库方式,是官收官解,给民粮解送入库,每名力役大约五钱。

按照大皇帝和百姓的约定,朝廷从掌令官掌管乡平库,只取一成半,那么解送入京就要官解,自然要给粮,这部分折损,大约在两百万石粮左右。

入京师通州两仓一千库为九百万石米粱,这些米粱完全够打一个京师之战加宣府之战了。

朱祁钰稍微停顿了下说道:“正统十三年,宛平县征粮地实有两千八百余顷,每亩折银为六分三厘八毫一丝(0.0638两),按现在田亩算,应有四百八十万两入库。”

“朝廷少收了三十万两银。”

于谦摇头说道:“正统十三年京畿地区,总计正赋、徭赋、养马编银、庄田子粒等等,折算银两不到三百万。”

“朝廷今年比正统十三年,多了一百六十万两的赋税,那可是整整一百六十万两,近四百万石的米粱啊,陛下。”

“等到明年二月份,所有赋税到京,户部尚书牙都要笑掉两颗。”

陛下推动的一体缴税纳赋正在逐渐走上正轨,目前各王府的田册都已经入京了,再加上多有开源,户部可是肥的流油。

陛下财务状况良好,大明朝廷的财务状况也是极好,金濂逢人都是笑呵呵的,虽然还是貔貅,但有钱有粮扣扣索索,和无钱无粮两手一摊,是两个概念。

于谦稍微盘算了下,估计等到大计结束,就应该清田了。

于谦斟酌了一下,又下了一步,走过了一个回合,笑着说道:“陛下可知为何胡尚书写那句既无土木之壮、亦无声色之娱吗?”

“其实正统朝一十三年,大明上下赋税京师米价折银,历年米价虽有波动,但总体稳定,大约有一千五百万两银。”

“除去朝廷用度,都会有部分的剩余,这部分的剩余,全都去修庙、修殿,声色之娱了。”

兴安下了场雨,接过了于谦的话茬说道:“光京师四寺庙,就花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营建皇宫房舍花掉了两百多万两,礼佛钱九十余万,庖厨一百五十余万两。”

兴安说的寺庙,是大隆兴寺为首的所有正统年间修的寺庙,总计四座,花费无度。

兴安拔掉了朱祁钰好多小旗,于谦这一手,就把朱祁钰的一支伏兵给全都吃掉了。

兴安继续说道:“臣和林绣沟通过此事,真正花出去的不过百万两,不过是负责督办营造的官员、外戚、经纪、买办等人,上下其手,居中贪墨了。”

那账目简直是触目惊心,围绕着在稽戾王,有一群肉食者,饕餮盛宴。

自古建园子,大抵如此。

比如慈禧老妖婆建两个园子,就倒腾了不少北洋水师的炮弹银,当然也肥了不知道多少官员。

比如赫赫有名的「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当了鞑清一辈子的裱糊匠的李鸿章,临到了,走的时候,留下了四千万两的银子,近七万顷膏腴之田。

慈禧建园子,不知道滋生了多少国之巨腐。

朝廷的体统,不就是如此,一步步的沦丧的吗?

于谦满是感慨的说道:“京师风气为之一变,贪奢之风,愈演愈烈,其实胡尚书写的那些都是肺腑之言,并无夸大之词。”

宣德年间,还稍微好点,虽然宣宗皇帝有点小爱好,不过无伤大雅,并不费过多的国帑内帑,但是轮到正统年间,整个社会风气,随着兴文匽武,都完全变了,贪奢之风四起。

节俭成为了矫揉造作,沽名钓誉,朋比成为了朝堂常态。

贪腐、朋比为奸,这放到洪武年间不落个剥皮揎草,也要落个斩首的下场。

连李善长都因为朋党二字,被族诛了。

但是正统年间,贪腐和朋党才是主流。

胡濙写了什么,他说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必天下和乐,克致太平盛世。

社会风气的整体务虚,舍本逐末,比谁的家财更厚,比谁的人脉更广,比谁更善于长袖善舞,比谁更会忽悠皇帝,大明能好得了?

“陛下乃万民表率,一言一行,万民瞻行。”于谦终于合围了朱祁钰的大龙,将明军悉数包围,鄱阳湖水战,于谦手中的汉军,大获全胜。

六十五万对二十万,优势自然在陈友谅之手。

朱祁钰挠了挠头,开始拔旗,这输得心服口服。

他知道于谦在说什么,劝仁恕,翻译翻译就是朝堂,不是打打杀杀。

但这能怪朱祁钰吗?怪大皇帝不够宽仁吗?

不能够啊。

但有些人,就是好日子过得浑身不舒坦,非要有人拦在大明前进的道路上,螳臂当车。

赵缙、赵辉、万观、赵全、孔彦缙等等,不止一个,反复主动申请做那只杀鸡儆猴的鸡。

这么奇怪的要求,朱祁钰不满足他们,哪里算得上大明慈祥的君父呢?

自然要满足他们迫切的取死之道。

于谦感慨万千的说道:“臣只希望这天底下,少点让陛下糟心的事儿。”

朱祁钰揭过了这一话题,满是平静的说道:“于少保,可有会试主考人选举荐?”

于谦一听这话,摇头说道:“陛下心中早有人选,何必问臣呢?”

大明皇帝这钩子挂的饵很是肥美。

天下应考士子看似是天子门生,每次会试的主考官却才是坐师,同榜、乡党、坐师门生,算是大明三大朋党源头。

朱祁钰在给于谦经营自己势力的机会,比如安排自己人,主持景泰二年的会试殿试。

这样一来,即便是主考官持节守正,中了进士的学子,也要对于谦见弟子礼。

但是于谦却是滴水不漏,他才不咬饵儿呢。

就陛下这种钓法,能钓的上鱼,才有鬼呢!

于谦深知,他现在的地位,多一分权力,就多一分危险,就离权臣更进一步,离粉身碎骨就更进一步。

粉身碎骨全不怕,就怕碎的不值。

于谦在等一个天下皆反的机会。

朱祁钰也在等一个天下皆反的机会。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以为,江渊任主考,最为合适。”

江渊何许人也?

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660章 老饭都馊了还在炒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罗马的灭亡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点利用价值没有第839章 让你体面你就体面第三百一十五章 养寇自重 (贺“蜷缩被窝中”成为本书盟主)第917章 废物就是废物,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为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弃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836章 跳出三界处,不在五行中第三百八十章 养猪,到底是集中养殖还是散养?第831章 对和林龙庭,扫穴犁庭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石,于少保下来战书!第830章 什么是天命?第892章 黄云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第六十章 三千对八万,优势在我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责众,冤魂何以慰藉!第822章 比杀了他还难受第846章 一句话,抵得过千军万马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乱命,臣不奉诏第753章 既要又要的道长困境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钱,坐寇也敢收!第五百九十章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958章 陛下承诺过的!第817章 京宣驰道的若干问题第789章 南洋‘务工’的最佳人选第819章 倭国乱不乱,我袁彬说了算!第744章 公权和私权的界限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四百零二章 贰臣贼子的一般下场第四十八章 欢乐的空气第十九章 是于谦要保你!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六十八章 士农工商,高低贵贱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间的抄家法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十六章 还是殿下说得有道理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钱第649章 安内救民 慕外勤远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给猫系铃铛第三百六十三章 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论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六百三十九章 王者本多疑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30章 无题第672章 文人曲笔,是非黑白颠倒说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间做奸细,多少有点大病第六十一章 开炮!第十九章 是于谦要保你!第四百九十七章 飞梭第874章 用粮草做饵?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国之策、亡国之臣、亡国之君第四百二十三章 谏治国君道臣义万言疏第五百一十三章 问心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还是的公平!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后!第679章 这蠢话,把朕都给逗笑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过是陛下的意志罢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贪,万恶之始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并?第957章 皇权特许,瓜蔓连坐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943章 魏景阳什么东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四十八章 欢乐的空气第四百四十四章 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957章 皇权特许,瓜蔓连坐第661章 《论权臣的自我修养》第953章 锡兰女王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传身教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终当以死报君第二百零七章 群臣惶恐 京师非议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请清田厘丁!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841章 天下第一阳谋?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个第四十七章 君以国士待我 我必国士报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与为民第三十五章 朱祁镇在阳和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727章 胆小者游戏和勇敢者游戏第821章 名曰亡国的循环第三百二十一章 烂泥扶不上墙的兵部尚书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659章 一骑绝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第五百零八章 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第三百一十章 战前有动员、战后要总结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万牛之一毛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793章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