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

朱祁钰和冉思娘在聚贤阁的小膳房内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到了半夜的时候,雪花已经将整个京师染成了一片雪白。

五脊六兽都掩映在了风雪之中,风一吹,便是一个个雪旋,在京师的街头回荡,万籁寂静。

“瑞雪兆丰年啊。”朱祁钰看着漫天的大雪,颇为欣慰的握着冉思娘的手,他喜欢雪,来到了大明之后,他就更喜欢雪了。

只要在过年前,下起了大雪,那就代表来年会有个好收成,不会有蝗灾,也不会有太过于严重的旱灾。

马上就要过年了,一直不下雪,让朱祁钰有些焦虑,直到今天,大雪忽降,让朱祁钰心头的一块石头为之一松。

其实已经有风力,说天不下雪,是皇帝不德,这一场大雪,把这些风力给熄灭了。

冉思娘靠在朱祁钰的怀里,双手忽然环住了朱祁钰的腰身,她轻声说道:“陛下,要了我吧。”

“叫夫君吧。”朱祁钰点头说道:“明日就让人三媒六聘,入宫来吧。”

“可是我事儿还没做完呢。”冉思娘有些犹豫。

朱祁钰靠在椅背上,无所谓的说道:“入了宫也能做啊,朕之前就跟你说过的,又不是让你入了宫就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

“泰安宫没那么多奇奇怪怪的规矩。”

冉思娘的手指头在朱祁钰身上转,略微有些忐忑的说道:“可是…妾身怕朝中的风宪言官,又是喋喋不休。”

“他们敢!”朱祁钰坐直了身子,嗤之以鼻的说道:“泰安宫的事儿也敢管,想让脑袋换个地方,朕就让他们如愿。”

泰安宫的事儿,朱祁钰一个人说了算。

这是朱祁钰不住皇宫,住泰安宫换来的权力。

没有人可以向泰安宫掺沙子,也没有人可以打听皇帝到底吃的火锅还是米饭。

这是一道所有人都明白的底线,连石亨都一清二楚,河套、集宁所有的城池的东门,都叫泰安门。

王直当初请旨移宫,请陛下回皇宫,朱祁钰直接反问王直,就那么想知道皇帝吃几碗饭?

这已经是十足的诛心之语了。

这就是个信号,如果谁敢拿泰安宫的事儿搬到朝堂上说,那朱祁钰就会发动皇帝最不要脸的手段——诛心,甭管你有罪没罪,先杀了再说。

冉思娘认真的思考了许久,才笑着说道:“陛下威武。”

“还有更威武的呢。”朱祁钰将冉思娘横抱了起来,准备回泰安宫去。

冉思娘目若秋水,轻声说道:“妾身不信。”

“试试就知道了。”朱祁钰如同出征的将军一样。

冉思娘很快就知道了,陛下真的很威武。

战场的局势从一开始,就是一边倒,战无不胜的大明军几度攻伐,最终将敌人的作战意志完全击垮,取得了全面的军事胜利。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已经用过了早膳,去了东西舍饭寺和养济院,冉思娘还没起床,实在是腰酸的起不来。

寺,在这里表示职能的意思,不是表示寺庙。

这是大明朝的赈济工作,是为了防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发生,至少在京师这个首善之地,这样的事儿,不能发生。

大面积饿死和冻死百姓盈路,那老朱家的皇帝,真的要发飙了。

随着石景厂煤井司、燋炭司、钢铁司的不断发展,至少在官厂能辐射的区域,柴米油盐,柴字打头的生活能源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东西舍饭寺的饭菜说不上可口,但是填饱肚子完全没有问题,养济院的孩子们,今年过年会吃一顿肉馅的饺子。

朱祁钰视察完了养济院之后,就奔着城外的兵城而去,就是四武团营的驻地,四威团营也会在过年前回到京师重新驻防。

现在只有四勇团营还在贵州未回。

每日操阅军马,是皇帝的必修课,在大明这个年代,每日巡查京营,是保障拿好枪杆子的重要手段。

历史无不证明了,没有枪杆子,皇帝就只是个人形图章罢了。

唐朝的宦官连废九个皇帝,跟玩一样,就是因为当时宦官掌军权。

明太宗文皇帝,已经告诉了大明的后人,军权的掌握并不复杂,只要勤奋点,每天去军营看看,露露脸,就可以把军权牢牢的握在手里。

随后朱祁钰回到了讲武堂,主持了讲武堂、讲义堂,庶弁将和掌令官的第四期军官毕业典礼。

这批庶弁将和掌令官,因为朱祁钰去南下平叛,耽误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毕业。

最后朱祁钰前往了金山陵园,参加了夜不收英烈祠的落成,礼部的工作很快,并且一批夜不收的事迹被披露,夜不收的英勇、悍不畏死,在京师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股风波,蔓延到了直隶诸府、山西、靖安、山东等地。

再往南就很难蔓延了,并不是有些人在其中阻拦,只是百姓也不是很感兴趣,毕竟北衙太远了。

大明的南北矛盾,是历史遗留问题。

真要追溯,那得追溯到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的吉祥三宝,他们丢掉了秦岭淮河以北,几乎所有的领土。

辽国、金国、蒙古、元,从石敬瑭算起,燕云十六州几近六百年困于虏手,北方大部分地区近二百五十年,慰问王化。

元朝设立了一种四等人,一蒙人、二色目人、三北方汉人、四南方汉人,这种认为分级的制度,是在司法、任职、科举方方面面都有特权。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在犯了盗窃罪之后,免刺刻断,不用刺字,也不用斩手,更不用被判决。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杖五十七下,给银可免刑罚,赔钱给被打死的人家此事就算了。

比如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不得持寸铁、铁禾叉,不得习学枪棒武术。

具体而言,就是菜刀全都被收缴起来,如果要切菜,要到色目人和蒙人家里切割。

一斤菜、肉切完,剩下三两就是好的。

所以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之后,他最想不明白的就是士大夫们的逻辑,就是那些元儒义士们,为什么对元廷忠心耿耿。

解缙写奏疏反驳朱元璋的政令,让朱元璋颇为惊喜,又让解缙好好谈谈又写治平十策;

夏元吉反对朱棣的政令,被朱棣罢免,但朱棣临终前还说,夏元吉爱我,最后把夏元吉定为了托孤大臣;

嘉靖皇帝收到海瑞治安疏,虽然愤怒,但是并没有杀掉海瑞,而是留给了隆庆。

老朱家的皇帝,不是不明事理,也不是天生残暴,喜欢杀人。

嘉靖嘉靖,家家干净,这话唾沫星子已经喷到了嘉靖的脸上,但是嘉靖依旧没有杀人,因为海瑞说得对。

清廷也有类似的话,康熙康熙,吃糠喝稀。

但是从建奴入关算,有人敢这么说吗?

夜不收的事迹,并没有在南衙引起什么风波,是让朱祁钰非常痛心的事儿。

大明并非铁板一块,说到底还是不够痛。

于谦和朱祁钰这对君臣,就不该在君出、虏入、播迁、党祸,四祸齐出的时候,力挽狂澜。

就该如同晋怀帝晋愍帝、宋徽宗宋钦宗那样,被人吊锤,被人俘虏,国家沦丧。

虏寇铁蹄南下,华夏陆沉,就知道痛了,就知道改悔了。

大明不是所有人都感谢朱祁钰和于谦这对君臣,就像不是所有人都感谢朱元璋一样。

于谦和胡濙在参加完了夜不收英烈祠祭祀仪式之后,忧心忡忡的跟着皇帝回到了聚贤阁。

南北矛盾虽然已经不再是大明的主要矛盾,但是依旧存在。

这让这位精通礼法的胡濙,颇为苦恼,他是礼法达人,但是宋徽宗和宋钦宗做的孽,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胡濙面色有些痛苦的说道:“陛下,臣无能,事实上,南北榜大案,在某种程度上激化了南北矛盾。”

胡濙是支持南北中分榜和分卷考试,这对实现科举公平是有益处的,教育资源并不平等。

但是这种分榜和分卷,也让胡濙颇为无奈,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南北矛盾。

而且他没什么好办法。

朱祁钰敲了敲桌子说道:“移风易俗,缓缓图之。胡尚书提醒朕的话,难道胡尚书自己忘记了吗?”

“陛下圣明。”胡濙俯首。

于谦犹豫了片刻说道:“陛下,要不要把岳飞奉祀?徐有贞巡查黄河,在汤阴故地建了一座岳飞庙,陛下,臣请陛下御笔亲书御题。”

徐有贞在巡视黄河,前往河套的路上,路过了岳飞的出生地汤阴,营建了一座岳飞祠。

这座祠堂,按照大明的法理而言,是未列入祀典之祭,是不符合礼法的,这是朝中众所周知的事儿。

但是胡濙从来没有就这件事弹劾徐有贞的意思。

风宪言官也选择了闭嘴,大家都一样,装作看不见,没听过,不知道。

在这件事上,大家都是装糊涂的师爷。

于谦拿徐有贞建立淫祀说事,是在陛下面前进献谗言,给自己的政敌徐有贞下绊子吗?

如果所有的政敌都像于谦这样下绊子,天下早就变成了你爱我,我爱你,墨子营建的大同世界,可以初步实现了。

“好,这徐有贞,还算干了点人事啊。”朱祁钰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

无论南人和北人,都喜欢岳飞,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原王朝一直有很严重的崇圣文化,而不是拜神鬼文化。

给岳飞立庙奉祀,无疑是缓和南北矛盾,建立共同价值观的一步妙棋。

徐有贞在站队这件事从来就没站对过,他不擅长政斗,他却非常会做事。

这岳飞庙建的好。

无论南北,对岳飞的死,抱有巨大的遗憾和同情。

岳飞有忠骨,有义气,尚节俭,活的很纯粹,一生只想北伐。

岳飞也是大明最好的反思教材,之前就有《精忠旌》和《精忠演义说本》做了舆论宣传。

此时奉祀,倒也算是应有之义。

“庙叫什么名字?”朱祁钰坐直了身子,准备亲自提匾,这种提匾会将岳飞拔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进而同化南北矛盾。

“三界靖魔大帝。”于谦面色奇怪的说了一个名字。

朱祁钰提笔又放下,满是不可思议的说道:“什么?三界靖魔大帝?”

“然也。”于谦无奈的说道。

皇帝二字,不连用,是不用避讳的,比如真武大帝,但是这三界靖魔大帝,有点太俗了,不太雅。

不过徐有贞是为了民间奉祀,取了一个俗名,也不算太过分。

朱祁钰想了半天说道:“洪武初年,太祖高皇帝曾题字刻石曰:纯正不曲书如其人,称其武圣。就以武圣庙为外匾额,内匾为三界靖魔大帝吧。”

“然后设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像于庙前。”

外匾额武圣庙,内匾三界靖魔大帝,雅俗共赏。

朱祁钰又给岳飞写了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松江府一名女子徐氏,在《岳墓》之中的一句诗,是写在岳王庙之前。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朱祁钰的大侄子朱见深首次在岳飞庙前铸秦桧跪像,其政治意图,就是减缓南北矛盾,增加共同价值观构建。

而且大成功,成化十二年,跪像就被毁的面目全非,不得不重铸了一次。过往之人,无不踹两脚,这再硬的白铁,也受不住。

“会不会有人反对呢?”朱祁钰停笔,吹干了墨迹,看了许久,至少自己的字,对得起岳武穆的威名。

胡濙摇头说道:“不会。”

捧岳飞,在大明是政治正确,是大明法理和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一环。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许久说道:“南北榜的问题,的确要解决。”

“是不是可以依据各省情况不同,将进士、举人名额,再细分一下?”

朱祁钰这又是抄方法论了,南北之争,风力强劲,是因为合力强劲,其本质是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的,分而化之,是个不错的法子。

这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的最优解。

胡濙眼前一亮,和于谦对视了一眼,俯首说道:“可以试试。”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弃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为官?不回!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权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圣城第794章 成为一个对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灾,右眼跳灾?第六百零八章 小农经济蜕变的必要条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间阎罗第762章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遗风第707章 你觉得他们会伤害朕吗?第三百四十章 赵辉伏诛 还有同谋第645章 刚柔并济,恩威并重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头企划案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间乐,不思明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舰楼,为驰王事渡仙舟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宁的超级长跑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四十一章 实践才能出真理第915章 问出奇怪问题的皇帝陛下第五百零七章 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第864章 说一套做一套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五百八十三章 权臣的诞生,是双向奔赴第三百零五章 十万成丁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一百零九章 一点微小的工作(均订加更)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没有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复点检军马,大石天山狩猎三江感谢+上架感言+加更规则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灾,右眼跳灾?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风地动仪的成功复刻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无瓜葛!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祸心第708章 陛下在后院看庖厨杀猪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义后利为荣,甲胄有劳曰襄第805章 几匹怪异的蒸汽马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过者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684章 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850章 抚恤变嫁妆,娘亲嫁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还怎么赚钱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为公(均订加更)第五百九十章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第787章 大军凯旋,因功授勋第795章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第四百二十四章 这就是贤臣良相?第910章 作为进士的自我修养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931章 跟饿肚子的人讲礼法,是无耻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见见百姓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让不就,乃至德第七章 《帝范》李世民著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计的抓手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989章 唐兴,我李宾言与你不死不休!第801章 国中有国,成何体统?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军威武!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时候,踩一脚油门第787章 大军凯旋,因功授勋第957章 皇权特许,瓜蔓连坐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书(均订加更)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发威,就会有人把老虎当病猫第887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930章 没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四十八章 欢乐的空气第749章 只要价格合适,绞死自己的绞绳也可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斗,唯好解斗第一百一十一章 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只能苦一苦势要豪右之家第823章 治国修身平天下,扫清天下不平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946章 六十六车的儒教经典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决口?第773章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造孽啊!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学舍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尽血肉!第713章 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第二百三十四章 专业第四百二十章 过犹不及 旧事追罚第五百七十九章 脱脱不花在津口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阅第四百二十章 过犹不及 旧事追罚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穷人第986章 远洋舰队抵达珊瑚宫海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宫受袭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让人失望的这件事上,从不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