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

陈循看完了王复的经历,莫名的想起了一段话。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王复的坎坷,贯彻了孟子描述的理想国中个人的极致,墩台远侯,深入虏营的一切经历,是王复的成长和沉淀。

阿史那仪初见王复便倾心,并不仅仅是处月部需要王复的权柄,还有阿史那仪自己的怦然心动。

陈循是个古板守旧的老学究,他并没有立刻召集使团随行人员回京,已经是他对王复的尊重,但是也先不跪,大明不可能给康国藩属国的法理。

陈循始终记得他代表的是陛下,代表的是大明。

在接下来的几次交锋之中,陈循和王复两看相厌,吵得天翻地覆。

陈循是傲慢的,这种傲慢是来自天朝上国,来自大明的傲慢,对于藩国仪注的礼仪,寸步不让。

“这个措大,欺人太甚!”伯颜帖木儿将手中的大碗猛地掼在了地上,愤怒的说道:“我立刻调兵遣将,围剿使团!看他斧钺加身,还能不能这个模样!”

王复眼底晦暗不明,他看着盛怒的伯颜,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是我们康国有求于人。”

为了大明的法理,也先在帖木儿王国不赛因、奥斯曼王国法提赫的掣肘之下,迟迟无法西进。

为了向大明朝贡,康国的贸易全部仰仗抽分商税,而对大明的贸易是商税的重中之重,大明一旦关闭了嘉峪关的钞关,康国立刻就会进入凛冬之序。

为了获得和大明的贸易,天山商路源源不断的大明货物,是康国的必需品,茶叶、丝绸、瓷器、铁器、火药等等,数不胜数,全仰赖大明。

伯颜帖木儿哑然,将大明使团全数歼灭简单,但是康国承受不起大明盛怒的代价,除非把瓦剌变回那个以劫掠为主的大型马匪群。

以劫掠为主的马匪性质部族,注定不停的征战,部族的精壮男丁会不停的损耗,最后整个部族被不断的吞并,和其他部族融合,康国如昙花一现,慢慢凋零。

“那怎么办?大石不可能跪接圣旨。”伯颜懊恼的坐下,非常的苦恼,他这些日子没有拿使团的事儿跟也先说过。

王复笑了下说道:“那就不谈了,让大明使团就在这撒马尔罕三十里外驻扎着,耗着呗。”

“陈循就这么回去,没法跟朝廷交待,我们让大石下跪,没法向大石交待,大明使团不走,我们也不管他们了。”

伯颜目瞪口呆的说道:“耗着?”

“耗着。”王复站起身来说道:“别理他们就是,宣不宣旨,他们都到了。”

陈循一连等了几日,最后一次不欢而散后,康国似乎是忘记了他们这个使团,稍加思忖,陈循也明白了王复的打算。

大明为了西北方向的稳定,

也不会贸然切断和康国的联系,大明使团已经到了康国,宣旨和不宣旨,就差一道手续罢了,在撒马尔罕的探子们,会把大明来使的消息,传遍西域。

次日,大明使团离开,只不过方向不是碎叶城,而是准备深入康国。

大明使节傅安曾经在西域十三载,遍历西域诸国数万里,著书《西游胜览》。

也先既然不肯下跪,陈循就打算带着大明使团,带着《西游胜览》,遍历西域诸国,访人情、查风貌,对西游胜览,查漏补缺。

一如当年大唐高僧前往天竺取经,遍访西域诸国,为大唐打听西域的消息一般。

康国不急,陈循更不着急,宣旨的事儿,戛然而止。

也先听闻大明使节离开游历的消息,喝的酩酊大醉。

大石和资政大夫的剑拔弩张,随着大明使团的到来,也如同春风之下的冰块一样消融,悄无声息,撒马尔罕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也先不敢擅动,因为大明使团在康国,一旦和王复火并,大明绝对不会作壁上观,大明成为那个鹬蚌相争里的渔翁。

因为大明在嘉峪关外的蚕食,已经推进到了天山古道,一旦撒马尔罕局势不稳,也先和王复争斗不止,大明立刻就会将天山古道的商路收入囊中,到那时,康国就只能做大明的走狗鹰犬。

即便是赢了,也先也输掉了康国。

王复请大明皇帝派出使团的目的,终于达成,而王复对瓦剌十二团营的蚕食,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大明皇帝给了王复千余名掌令官和庶弁将,这些人随使团来到了康国,听从王复的调遣,混入了瓦剌的十二团营之中。

王复不会撕破脸皮的原因,是他认为他还不够强大,他要在军事、经济、文化、政治上不断加码。

但在伯颜看来,其实王复早就可以取而代之,只是因为王复自己本身的高道德劣势,让王复无法下定决心罢了。

伯颜帖木儿比王复更清楚这位咨政大夫的优势,比如怯薛军那骨子里透出的尊敬,那种挺直腰背脊骨,注视的尊敬。

不止一次,伯颜都假设过他的亲哥哥也先和王复火并,伯颜会站在哪一方,在这个问题出现的那一刹那,伯颜就有了答案。

也先是瓦剌人、也先是他亲哥哥,他伯颜的脑海里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足以说明,一旦真的火并,伯颜很可能站在王复这一侧。

也先老了,那个如同雄鹰一样的也先,现在变得刚愎自用,变得狂傲自大,变得无法理喻。

在伯颜看来,王复最大的劣势就是…王复没有子嗣。

不仅仅是伯颜帖木儿,瓦剌诸部的台吉们、突厥诸部的铁勒们,都是如此认为。

所以,阿史那仪的出现,就是所有人期望已久、乐见其成。

自从博罗死在内讧之中后,也先的次子越发狷狂,不堪大任,一切都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变化着。

王复当局者迷,他自己不清楚自己已经有了这么大的优势。

剑拔弩张,随时火并的气氛消散一空,撒马尔罕安宁的日子没过一个月,在即将迎来立春的这一天,王复如同一个疯子一样闯入了兰宫寝宫。

“我要见大石!”王复站在寝宫门前,愤怒无比抓着怯薛军万户,目眦欲裂的说道:“我要见大石!”

万户和硕,从未见过咨政大夫如此失态,立刻进入了寝宫禀报,而后带着王复走进了也先的寝宫之内。

王复没有多礼,急匆匆的跑了进去,急切的说道:“大石!阿失台吉在禁足,你为何把他放了出去!”

“快把他叫回来!他不能离开兰宫!”

也先本来愤怒的表情,带着些许的错愕,他和王复争辩活很多很多次,从来没有见过王复如此惊慌。

“怎么了?这都禁足了月余,再关下去,就如同雄鹰折断了翅膀,我不允许我的儿子是个被圈禁起来的肥猪。”也先慢条斯理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王复嘴角抽动了一下说道:“大石不知道阿失台吉做的那些事吗?他现在出去,突厥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杀死了合霍的三女儿!”

“即便是突厥人肯罢休,帖木儿人和奥斯曼人也不肯罢休!”

“这件事不是已经过去了吗?”也先不为所动,一个女人死在了他儿子的手中而已,而且还是卑贱的突厥人,难道因为一个突厥女人死去,他就一直关着自己的儿子不成?

这是什么道理?

他们瓦剌人才是征服者!

王复发现了也先的固执,甚至这种固执里有几分偏执。

“我去寻他。”王复最终放弃说服也先打算,而是急急忙忙出寝宫,边走边对旁边的怯薛军万户和硕说道:“立刻带五百怯薛军去把阿失台吉接回来。”

“快!”

万户和硕没有任何犹豫,带着五百人风风火火的找到了烂醉如泥的阿失台吉。

在回兰宫的路上,数以千计的突厥人突然冲向了怯薛军。

怯薛军乃是班直戍卫,人人带甲,这千余突厥人并没有冲破怯薛军的军阵,烂醉的阿失台吉被安全的带回了兰宫之内。

万户和硕只是摘到了兜鍪,浑身带血的到了咨政大院,找到了焦急不安的王复说道:“王咨政,阿失台吉已经带回,阿失台吉并未中毒,回宫途中遭遇了刺杀。”

“是突厥人。”

王复听闻才长松了口气,露出了轻松的笑容说道:“万户可曾受伤?”

“未曾。”万户和硕端着兜鍪露出几分笑容摇头说道。

王复又打量了一番,确信和硕身上的血是敌人的血,颇为严肃的说道:“那就好,看好阿失台吉,这次的事儿不见得是处月部所为,也有可能是帖木儿王国的奸细,要知道我们脚下的土地,七年前,还是帖木儿王国的王城。”

“这件事交给万户查补清楚之后,再汇报给大石。”

王复见过和硕之后,就准备出门。

和硕看着行色匆匆的王复,疑惑的说道:“王咨政,阿失台吉已经带回来了,王咨政要去哪里?”

王复笑着说道:“我去处月部找阿史那合霍,他们那边如同惊弓之鸟,一旦怀疑的种子种下,必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果康国的王城,瓦剌人和突厥人打的你死我活,笑只能是卜撒因和法提赫。”

阿失帖木儿为什么不配当康国的王?

杀死处月部的弘忽,还不知错,不知悔改也罢,甚至给了敌人离间的可趁之机。

和硕这才明白王复所思所虑,赶忙说道:“王咨政此行孤身前往还是太过危险了,我派五百怯薛军护王咨政周全。”

王复摇头拒绝道:“怯薛军不可擅动。”

“王咨政的安全更重要!”万户颇为执拗,也极为坚持的说道。

王复反复思量说道:“我会带阿史那仪一起去,应当无碍。”

“应当?”和硕听闻这两个字,立刻察觉出了其中的危险,更加坚持的说道:“王咨政,还是带五百怯薛军前往妥当。”

王复咬了咬牙,才说道:“那好吧,你启禀大石知晓,这事儿闹得,唉。”

王复带着阿史那仪和五百怯薛军,找到了处月部的阿史那合霍说和此事。

在王复赶到的时候,突厥几大部族的特勤已经齐聚一堂,他们非常担忧,盛怒之下的也先会调兵遣将对他们进行围剿。

场面极为紧张,一触即发!

阿史那仪本来一言不发,眼睛珠子一转,忽然做出了干呕的模样,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注意。

“这几日不知为何,总是呕吐,惊扰诸位叔伯。”阿史那仪似乎是有些害羞,手还抚在肚子上说道。

合霍楞了片刻,立刻叫来了医倌,稍一切脉,便切出了喜脉。

合霍和诸位特勤,大喜过望!

阿史那仪的这个喜脉,缓和了场面上的紧张气氛,王复反复劝说诸位特勤不要过分紧张,承诺会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阿史那仪有点呆滞,她本来就是做做样子,哪知道真的有了孩子。

或许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出现带来的幸运,或许是因为万户和硕的能干,第二天,就查明了刺杀阿失台吉之事,乃是帖木儿王国的奸细,证据确凿、铁证如山。

当然,即便是处月部刺杀阿失台吉,那也只能说是奸细所为。

王复忙忙碌碌了一整天,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休息,他的府邸就在咨政大院之内,看到发呆的阿史那仪才恍然,他又有了一个孩子。

“你在想什么?”王复从盥洗房回来之后,看着一动不动的阿史那仪问道。

阿史那仪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我要做母亲了吗?我只是看你们吵得离开,故作姿态,装装样子。”

王复拉过了阿史那仪的手,又切了一下脉说道:“的确是喜脉,你要做母亲了。”

阿史那仪有些恍惚的说道:“如果是儿子,我希望和你一样的厉害。”

“如果是女儿, 自然要像你一样。”王复笑着回答道。

阿史那仪有些患得患失的说道:“官人,你能不能答应我,这段时间不去找别的女人。”

“我对房中之事并不热衷。”王复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有些失神。

阿史那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色通红的说道:“你就似那衣冠禽兽,穿着衣服衣冠楚楚,脱了之后,如同豺狼虎豹一样,你还不热衷吗?”

王复笑着将阿史那仪揽入了怀中,并未回答。

似乎是看出了王复情绪不高,阿史那仪不再说话,不停的抚摸着肚子,一个生命在她的腹中酝酿。

王复失神的原因是,他在大明有妻儿,而且没有不合。

阿史那仪初为人母的患得患失,像极了他的妻子当初的模样。

阿史那仪的出现,并不是偶然,虽然有五分是情势所逼,但也有五分是王复自己所求。

王复并不后悔。

他知道自己需要一个子嗣,让人愿意追随在他的麾下。

------题外话------

求月票,┗|`o′|┛嗷~~!!!!!!!!!!!!!!!!

第十一章 谁给你的胆子第853章 有志报国,无财请师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悬切第七十三章 京师保卫战,大获全胜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势怪圈第二百八十六章 赠颖国公,谥武襄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载,直到大厦崩塌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实在是太豪奢了!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银山的名主第一百六十四章 勋章…又见勋章!第679章 这蠢话,把朕都给逗笑了!第930章 没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679章 这蠢话,把朕都给逗笑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离经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三十三章 国体之根本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们要逼宫吗?第771章 京军是陛下的京军!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第五十九章 朱祁镇,陛下让臣带句话第826章 跟朕玩权谋?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终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伟岸的大丈夫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冻,来往不便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碜,很寒碜第四百六十四章 罗马使者和奥斯曼使者的礼物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669章 为上者隐,为尊者讳第四百六十五章 离线国王制之我在大明当琉球王第940章 在让人失望这件事上,从不让人失望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识干戈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统性的欺负皇帝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废公,非朕之所欲也第890章 地荒着不种,作大孽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咨政第818章 没心没肺的怪物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杀人立威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颈自戮第932章 二十万里水路疏浚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796章 读书人的心比墨还黑第一百五十八章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禄三宝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为公(均订加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经吃的很饱了,别送了(打赏加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无声的抵抗(恭贺“Cz丶”成为本书盟主!!)第747章 罗马笑话,枯井之战第969章 大明兴衰疏第827章 堂堂亡国之君,名不副实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间做奸细,多少有点大病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为武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隐忍的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气,最难消受美人恩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参谋部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们就跑不掉了第十二章 吊!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参谋部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行第六百一十二章 罗马后继有人第876章 贡院大火,九十贡生俱成灰第991章 火寻侯王复回京第981章 破门谬论第八章 有内鬼!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装南直隶第五百六十六章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终弹劾第二百八十二章 丧心病狂第961章 给古老的土地,带来一点小小的大明第三百六十三章 彻底摧毁敌人的抵抗意志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缠万贯进此地,身无分文雁拔毛第884章 第一站,岘港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实在是太豪奢了!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遗风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镇:坏了,我成替身了第十一章 谁给你的胆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888章 此业一定,世世常安第三百六十一章 钞法比钱法,更安全第758章 在牢房里处理国事第八十七章 朕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805章 几匹怪异的蒸汽马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686章 记账货币第五百七十一章 红颜薄命,公子无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里需要哪里搬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订阅)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791章 石景厂价值三十四万银币的牌额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义说本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来,天下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