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朱瞻墡作为监国,并没有立刻调度锦衣卫进行收网,他还在等,等陛下离开京师。

虽然陛下说了圣旨已经颁下,他已经是监国了,有调动锦衣卫的权力,但是陛下仍在京师,那陛下就是京师唯一的天!

忠诚!

这个时候调动锦衣卫,岂不是遂了陛下的意?

就如同站在北镇抚司门口,大声的叫喊着,孤,襄王要造反!

他襄王做事,向来保命为先。

费亦应很快就赶到了讲武堂,十分利索的行了个三拜五叩的大礼,三呼万岁,长跪不起。

朱祁钰打量着费亦应,这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即便是考中的进士,依旧不掩其商人底色。

“平身,朕叫你来,是让你说说当初拆股认筹的做法。”朱祁钰叫费亦应来,就是想了解费亦应倒腾股权拆股认筹的细节。

费亦应不敢欺君隐瞒,自然是竹筒倒豆子,从头到尾,说的明明白白,怎么空手套白狼,怎么寅吃卯粮,用三十万银币滚到了七百万银币的盘口。

朱祁钰听着不住的点头,费亦应是个很精明的商人,是风口上吹上天的那头猪。

可惜,他摔得也很惨,被魏国公放弃,被同姓之人背后狠狠的捅了不知道多少刀。

“听说横林费氏请你回去主持大局,伱怎么想的?”朱祁钰拿着茶杯,看着费亦应问道。

费亦应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有所不知,当初臣一心科举,好不容易中举,可是父亲死的不明不白,只好扛起了费氏大旗。”

“这家主之位一坐就是十年,费氏从当初朝不保夕,到今天如此规模,臣不自谦,是臣之功,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叫臣回去了。”

“臣对得起他们了,既然他们要家主之位,臣给了,就没想着再拿回去了。”

费亦应的语气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横林费氏跟他费亦应有什么关系?

他对的起横林费氏的养育之恩。

朱祁钰这才点头说道:“你这次随行护驾,随朕南下。”

次日的清晨天刚刚蒙蒙亮,大明皇帝的车驾就收拾停当离开了泰安宫。

这次扈从南下的第一臣工,是大明少保于谦和最近崭露头角夺得了冠军旗的成国公朱仪。

于谦作为大明实质上的宰相,百官之首,京营总督军务,留在京师,即便是于谦自己不想当皇帝,也会有人给于谦黄袍加身。

给于谦黄袍加身,不是为了让于谦真的做皇帝,是为了杀掉于谦。

大明皇帝的护城河实在是太过于厚重了,于谦作为这一切的基石,用黄袍加身的方法杀掉于谦,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很可惜,这一次于谦再次扈从陛下南下,不给任何人机会。

皇太后、崇王朱见济、稽王朱见深,也在扈从的路上。

只是,朱见济和朱见深走的路线和朱祁钰并不相同。

崇王和稽王将会从永安门出,至保定府、真定府、从大名府入河南、过河南府、开封府、从南阳府入湖广、过襄阳府、德安府、从武昌府沿长江而下,至南衙与皇帝回合。

而朱祁钰作为皇帝,依旧延着当年亲征平叛的路线,出朝阳门至通州,延运河而下,过济南府不入、直奔徐州、淮安、扬州入南衙。

一如当初大明军分兵两路平叛。

夜色渐淡,白象拖着先导车,朱仪扛着龙旗大纛坐在白象之上,身后是旌旗招展,无数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悠扬的号角声在朝阳门的城头吹响,擂鼓之声,响彻城头,无数的前腔封死的礼炮,点燃了火药,轰鸣声传遍了全城。

嫡皇叔、襄王、监国带领这文武恭候在朝阳门外。

文官以胡濙、王直为首在朝阳门的北侧,宁阳侯陈懋带着勋戚、负责守备京师的杨俊带领着四威团营的四名指挥使站在南侧。

杨俊想要扈从陛下南下,但是最后昌平侯的身份,让他只能留在京师。

太监们声声传递着陛下驾到,陛下的大驾玉轳出现在了朝阳门外。

朝臣们行三拜五叩大礼,恭送陛下南巡。

朱祁钰极为平静的站在轳车之上,示意群臣平身,兴安又念了勉励群臣的圣旨之后,整个车驾缓缓向着通州府而去。

等到离开了朝阳门,朱祁钰示意车驾暂止,他换上了曳撒服,这是一种大明的戎装,也是鞑清黄马褂的原型,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便于骑马。

曳撒服和飞鱼服,莽服这类一样,都是御制赐服,能获得赐服的文武都是深受皇帝信任的人。

朱祁钰其实很不喜欢礼部折腾出的欢送仪式,他比较讨厌这种繁文缛节。

朝臣们很忙碌,朱祁钰也赶行程,这大早上,折腾了将近两个时辰,这个大的仪式才结束。

朱祁钰稍微流露出一点不愿意朝臣迎送的意思,礼部尚书胡濙就直奔讲武堂聚贤阁,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陛下不能只重视戎事,而忽略礼仪。

胡濙年事已高,朱祁钰也不愿他为了这些事着急上火,便应了胡濙。

该配合演出的时候,不能视而不见。

朱祁钰的随行人员并不是很多,把侍寝兼太医的冉思娘主仆算上,他这次南下,扈从人员不过千人。

而且沿途除徐州外,不入城池,沿途一应巡抚、三司、府州县主、佐贰不用接驾。

徐州乃是四战之地,南衙的门户,这里是必然要进城的,而且朱祁钰在这里,还有行宫,依云龙山而改建。

之所以不让地方官员觐见,绝对不是朱祁钰要趁机休假,想要摸鱼,而是沿途接待,靡费消耗极大,这些接待他这个皇帝的花费,最后都要加诸到百姓的头上。

承受代价的,永远是那些最穷的百姓。

朱祁钰打马前行,看着通惠河上,极少的漕船,有些感慨的说道:“于少保,上次朕出朝阳门,还是在景泰三年,御驾亲征,即便是南衙僭朝作乱,但是这通惠河上,百舸争流,无数的纤夫喊着号子,拉着平底漕船,日夜忙碌。”

“朕还记得当日的情景。”

“今日冬序至,咱大明一无战乱,二无天灾,这漕船只有这么二二三三,朕之过也。”

朱祁钰想到了柳七的失业,拥有一定生产资料的柳七,都因为没有生意,不得不卖到了漕船,躲避这凌厉的冬序。

即便是通过海路而不是通过水路的江南米粱,一般也会来到通州集散。

所以这漕船少了,是冬序的原因,并不是时节的缘故。

“这怎么是陛下的过错呢?是臣等未能辅佐陛下开创蒸世,乃大明百官之过。”于谦非常确信的给大明冬序定了性,是百官的错。

陛下不会有错,陛下也不能有错。

大明朝臣没应付过这种事,能够借鉴的历史经验也非常的少,群臣们也都非常惶恐,他们也是第一次面对冬序。

“钱荒引起了恐慌,大明上到势要豪右,下到普通百姓,都是持币观望,现钱为要。”

“这导致了大明货币的流动性不足,通渠堵塞,这百货自然不通,这冬序之凛冽,比朕想的还要严重。”朱祁钰看着通惠河两岸吊着的黑眚,这都快九年了,这吊黑眚的的旗杆,只剩下了旗杆,但是依旧没人拔掉它们。

李宾言所言的冬序,是一种国家状态,不仅仅是经济,还有军事,政治,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

在狭义的经济领域,冬序就是后世的经济危机。

在朱祁钰看来,经济危机是经济活动的一种常见想象,而且在肉眼可见的未来里,长期存在,这是一种社会活动的必然,并不会因为你的社会制度而改变。

确切的说,在朱祁钰这个皇帝的眼中,无论是什么样的理想国或者大同世界里,四时之序,就会如同四季一样周而复始,经济危机也不能幸免。

朱祁钰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根本看不到冬序之下大明经济的现状。

一出城就看到了。

其实在安排陛下出行的时候,胡濙曾经和于谦商量过,要不要找一点百姓在通惠河上拉动漕船,制造一种繁荣的假象。

这种装门面的做法,遭到了于谦的反对。

不是于谦不懂如何应付巡查,他在地方干了二十五年,巡抚、巡按御史一波接着一波,于谦知道这是一种迎检的规矩。

于谦主要是怕瞒不住陛下。

陛下又不是稽戾王,能被这种伎俩给骗了?

朱祁钰勒着黑马,看着通惠河,眉头紧锁。

通惠河是大明政治的晴雨表,只要通惠河堵塞,那朝中必有奸佞!

从永乐年间迁都起,就是如此。

比如永乐、宣德初,这条河就不会堵塞,但是到了宣德末年,正统年间,这条河堵的一塌糊涂,黑眚这种妖魔鬼怪都出来吓跑了闸夫。

因为京师人口众多,从通州向京师贩卖粮食是门大生意,只要人主昏聩,朝中山头林立,党争不断,这条河就会堵塞,因为有人要赚这个黑心钱。

现在,这条河,成为了大明经济的晴雨表,通州是大明北地货物集散的重中之重。

无论是从密州市舶司还是从津口来的海货、从运河水路来的陆货,都要在通州集散。

这条河不忙碌,那证明大明的经济出现了问题。

坐在千灯琼华辇上的孙太后,打开了车窗,看着策马前行的庶孽皇帝,对着通惠河和于谦反复沟通着什么,心中升起了许多的怪异感。

如果当初坐上皇位的是郕王,而不是她的亲儿子,大明会不会更好?

这个念头稍起,孙太后就惨淡的笑了笑,合上了车窗,转动着手中的佛珠,闭目假寐。

如果当初登基的真的是眼下的陛下,大明也不会更好。

稽戾王初登基的时候,才九岁,主少国疑,张太皇太后还活着,而且是临朝称制。

稽戾王把朕与凡殊,理解成了他是圣天子,不是人,很大程度上是内廷外廷的共同选择。

大明皇帝的权柄实在是太大了,内廷外廷一直认为,应该把权力关在笼子里。

可是…帝制之下,把皇帝关在笼子里,培养成为一个废人,不利于天下,更不利于社稷。

那利于什么?唯独利于内外廷操持权柄。

君父?

那也要有本事才能当。

时也,命也。

孙太后有时候就在想,陛下为什么不把她杀了,到时候对外就说暴疾而亡,这样一来就永绝后患了。

但有时候她也在想,她不过就是个妇人罢了,她对皇帝能有什么威胁呢?她值得陛下冒着大不孝失德的风险弑母吗?

她没什么能威胁陛下的,命妇的权柄早就交给了汪皇后,她无事一身轻,她的懿旨现今没有任何的效力。

等到稽王朱见深长大了,再反攻倒算?

不说其他,就朱见深本人愿不愿意还得两说。

朱见深不糊涂,当初稽戾王的死,到底是自己作的丢掉了江山,还是当今陛下不顾亲亲之谊,弑君杀兄夺位?

是杀父之仇?还是稽戾王自绝于天?

朱见深这个年纪,已经在读《公德论》了,他想的很明白。

她孙太后只是一个妇人而已,早已经没有了兴风作浪的本事。

陛下带着她一起南下,只不过是为了朝中局势稳定,防患于未然罢了。

朱祁钰策马前行过通州而不入,带着缇骑们奔驰在官道驿路上。

官道驿路上原本络绎不绝的商队,变得稀少了起来,看起来颇为寒酸,人气凋零。

“冬序凛冽,远超朕的预想,我们得加快行程,早日赶到南衙了。”朱祁钰接过了兴安递过来的水壶,目光炯炯的看着南下的路,眼中晦暗不明。

大明的经济体系是十分薄弱的,冬序的危害,的确很大,但是远没到这种地步。

显而易见,势要豪右们并不打算束手就擒,玩起了老套但有效的挟百姓以迫皇帝的把戏。

让大明的情况看起来更糟糕一些,让大明的暴君早日改悔。

改掉那些御制银币、官邸法、农庄法、利柄法、考成法、官绅一体纳粮、钱法、在廷文武百官家眷不得营商、反腐抓贪等等暴政。

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那时候,万民一定会用最肉麻的方式,来歌颂皇帝的伟大和圣明。

他们眼中的万民,并不包括大明的普通百姓,他们眼中的万民,只有他们自己这些占据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

那些卑贱的百姓只配被朘剥,只配给大善人们提供优渥的物质基础,充当人肉电池罢了。

朱瞻墡,是大明至德亲王,在占据分配地位的肉食者的食物链中,站在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作为大明皇帝的嫡亲王,他一步步走到现在,在去贵州之前,也不过是有我之人,可是贵州之行,他从乌江沿途的码头集散,悟到了利柄论对朝廷的重要,随后在贵州实践了他的理论。

至此,他便是无我之人。

他求的东西并不多,作为嫡皇叔,他想活着,所以他从头到尾敢监国却不敢拿陛下七品通政议政的腰牌,通政议政可以体察民情,参与政务,那代表着陛下所有国策的基础,从大明最广大的百姓利益出发。

当然,他襄王更想做点事,不想被藩禁圈禁在小小的王府之内,一辈子不出门。

朱瞻墡站在朝阳门外,看着车驾远去的身影,站直了身子,挺直了胸膛,大声的说道:“罗长史,走,上任监国!”

“锦衣卫右都督骆胜,提携三名缇骑千户,按名单缉拿入北镇抚司。”朱瞻墡走入了讲武堂聚贤阁,首先叫来了锦衣卫右都督骆胜。

永州骆氏,自靖难之后,一直是锦衣卫中重要的一股力量,祖祖辈辈都在锦衣卫当差,官职基本都是锦衣卫指挥使之职。

骆胜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世袭武勋,虽然无爵位,但是官位,自打永乐年间就没变过。

卢忠深受陛下信任,掌管整个锦衣卫内外,那骆胜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朱瞻墡交给骆胜的名单是真的,也是假的。

名单之上,不过是养济院贪墨案的不太重要的经纪买办和一些小门小户,只有一户是算得上势要豪右。

朱瞻墡就是拿这一户试探骆胜,这一户没什么特别的,骆胜的正妻父亲涉及其中罢了。

一面是亲亲之谊,一面是君臣大义,一面是妻子的娘家,一面是大明官办的养济院,骆胜到底是忠于大明忠于陛下,还是忠于自己?

换句话说,朱瞻墡下了饵,就看这骆胜到底咬不咬钩了。

第740章 寓言两则,羊与牧羊人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第965章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第960章 孤要上头条!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开时,没一个好消息!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松动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950章 尤其擅长见缝插针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五十一章 朕有个想法第952章 望之颇似人君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五章 皇上在叩关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儿第801章 国中有国,成何体统?第五十一章 朕有个想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衬托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该被枪指着第二百九十章 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误国岂得生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壳丹书、庆功宴喋血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戏子无情耍翰林,入戏贪嗔恨寻觅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第十四章 帮他们体面!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应许之地第七十五章 于谦,你比王莽还要王莽!第799章 《论世界帝国》第917章 废物就是废物,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第一百零二章 除恶务尽(求订阅)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复点检军马,大石天山狩猎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干什么!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这头颅,那便拿去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银币供不应求第四百九十章 农庄发展三十二条纲要第776章 工业革命的本质就是烧开水第678章 劈波万里踏碧浪,乘龙伏虎始登仙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里需要哪里搬第907章 与其说个人道德败坏,不如说无能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装火铳第834章 虽然没有军事天赋,但仍是优秀统帅第683章 非常一般的高丽姬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万世,只争朝夕第五百零八章 没有失去就没有获得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请清田厘丁!第684章 除了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756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第786章 我杀了我自己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门户,应派虎将把守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来相继,兴衰周而复始第647章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来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735章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第一百三十章 忠诚!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884章 第一站,岘港第803章 承认问题更需要勇气第742章 极其廉价的烹饪油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宫为准的标准时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讽刺漫画第679章 这蠢话,把朕都给逗笑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第851章 当皇帝,天分重要还是教育重要?第四十章 景泰炉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661章 《论权臣的自我修养》第939章 引经据典等于懂的都懂第四百六十九章 椰子大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给猫系铃铛第二百三十章 朱见深朝拜贺岁,李贵人得偿所愿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装南直隶第三百四十一章 丧尽天良,该下十八层地狱第693章 穷生恶计 富生良心第756章 怀死名之义,以沽名钓誉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连敲带打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亸浓染春烟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实在是太擅长自保了第945章 太阳照常升起的安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国之君(均订加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萤火之光岂能与日月争辉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锭纺车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国之君(均订加更)第四百六十四章 罗马使者和奥斯曼使者的礼物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迹第707章 你觉得他们会伤害朕吗?第803章 承认问题更需要勇气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点点错没有吗?第三章 待明日,权在手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难的就是心安理得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