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皇权特许,瓜蔓连坐

朱祁钰用的是什么火铳?

一把没有任何名字的火铳,总长一尺八寸六分,枪膛长一尺一寸四分,口径为三分四厘三毫,大约是长铳的三分之一,比手铳要长上一扎。

使用的是桐油浸泡实心红桃木枪托,而枪膛使用的是坡膛枪管,枪膛内拥有类似于膛线一样的斜坡,这些斜坡是圆柱+圆锥+台阶组成,作用和膛线相同,使铅弹实现边旋转边前进,增加气密性、铅弹初速度和增加精准度。

枪机才采用的是击发式枪机,内置击砧和燧石,更加精密复杂,也更容易坏,而非大明列装火器的外置火门燧发枪机。

这把手铳保养起来极为的麻烦,需要专门的枪盒盛放,而枪盒中包括了铅弹、制弹钳、融铅坩埚、火药盒、推弹杆、平口螺丝刀等等一共一十六件维护的道具,仅仅是使用数次之后,就要整体更换枪机,就注定这把坡膛手铳,无法大规模的列装。

大明工匠拥有足以让天地变色的强悍力量,而他们只会用这种力量,来推动生产力和满足皇帝陛下一系微不足道的奇怪需求。

比如这把击发迅速、换弹奇快、不受雨雪天气影响、精准度极高,却颇为娇贵需要专人保养的骑铳,就是工匠们按照大明皇帝的需求专门打造的火器,对于大明工匠而言,这并不是很困难,轻而易举的就可以满足了陛下的需求。

朱祁钰和袁彬说话的时候,一个小黄门匆匆的跑了进来,俯首说道:“陛下,皇后千岁诞下麒麟儿,六斤一两,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袁彬赶忙恭贺。

冉思娘是宁妃,不是皇后,她生产了便不能耽误国事,只能等皇帝散了盐铁会议之后,才能禀报,但是皇后生产,便是国事,片刻不能耽搁,因为那是嫡子。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袁彬,愈儿尚武,一直跟着卢忠学习武技,这几日袁彬你就麻烦一些,多教愈儿几手功夫,朕去看看孩子。”

“是是是,你最厉害了。”朱祁钰看着冉思娘就是摇头,仗着自己宠爱,那真的是什么胡话都敢说。

冉思娘有充分的动机和作案手段,来谋害汪皇后和嫡次子,作为解刳院的解刳圣手,人不知鬼不觉的做到这些,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进而仗着自己宠冠后宫,谋求皇后之位,最后成为大明母仪天下的皇后千岁,让自己的孩子继承大宝之位。

“辛苦了。”朱祁钰看孩子睡着了也就没过去抱,这一抱准醒,他走到了床边拉着汪皇后的手,笑着说道。

生孩子会容颜早衰,那绝大多数都是十月怀胎和看顾孩子辛劳所至,汪皇后知道自己已经比世间所有女子都要圆满,再加上皇帝陛下威武雄壮,便更没有什么不圆满之事了。

当年生朱见薇的时候,她还是郕王妃,那会儿她就没什么辛苦可言,更别提现在了。

朱愈在汪皇后的膝下,养了十数年,早就当亲儿子看待了。

胡濙听闻便是笑了,点了点桌子说道:“你这就是典型的罗马贵族元老院的思考方式,你用贵族元老院去思考问题,怎么能看懂大明的律法呢?我大明,自有国情。”

汪皇后摇了摇头说道:“第三胎了,没什么辛苦的,我这有了身孕,宫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个,走路都垫着脚尖,生怕吵到了我,这孩子出生,解刳院当值的太医思娘妹妹忙前忙后,出生后便是奶娘看护一二,还有思娘妹妹诊脉,谈不上辛苦。”

胡濙很清楚大明的八辟八议,早就是成为了皇权特许,若是真的八辟八议,汉王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战功煊赫,汉王府却被满门抄斩,甚至连个名单、人数都没留下。

直到他看到了长期观察研究报告后,才拿起了自己的景泰之宝,在上面盖了一个绝密二字,真就是断子绝孙针。

冉思娘没什么野心,身后也没人催促着她有野心。

冉思娘确实有一套颇为神奇的功法,这套功法为产后七日呼吸法和卧开张提三月缩*功,效果的确和她说的那般,神奇无比。

“因为大明掌控了绝大数社会资源的是科层制官僚,而不是世袭罔替的贵族。”

朱祁钰离开了后院,回到了聚贤阁御书房继续处理政务。

尼古劳兹摇了摇头,他不理解,他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无论是从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这个瓜蔓连坐如此残酷之法,居然从来没有人质疑,而且几乎所有大明人认为理所应当。

胡濙挑了挑眉,没说话,捂着个汤婆子,也不回答,就一直似笑非笑的看着尼古劳兹。

胡濙继续说道:“更确切的讲,瓜蔓连坐,限制执行者拥有绝对的裁量权力,是对肉食者的一种加罚,这的确是不公平的,但是把罪人家眷定性为无罪不罚,又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胡濙坐在了软篾藤椅上,随意的靠在椅背上,笑容满面的说道:“你先挑起的话头,你那本亡国使者游记,写的怎么样了?”

尼古劳兹看着胡濙继续追问道:“那就不能区别看待吗?”

“的确如此。”胡濙想了想说道:“这或许是文明的不同吧,退一步海阔天空、礼让三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这不仅仅是儒教,追本溯源,大抵就是这片土地上生活着,天下最为淳朴善良的百姓,这或许是礼的一部分。”

“瓜蔓连坐是对肉食者的不公平,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百姓而言,不执行瓜蔓连坐,是不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呢?”

冉思娘是冉思娘,她不是武则天,最关键的是,冉思娘的身后更没有弘农杨氏的野望。

尼古劳兹放下了钢笔,颇为疑惑的说道:“我遇到了难题,我不明白,为何中国的皇帝和百姓们,从来没有想要发动侵略战争,满足自己已有的东西,而且没有太多的征服心呢?这不只是高道德的劣势,更像是你们所说的无欲无求一般。”

“就比如这次皇帝的岳丈,在锡兰,若非那锡兰女王发动了对大明水师的偷袭,大明并不会拿她怎样,甚至还要赐下五章衮衣,来帮助她稳定局面,她若是不自己犯傻,决计不可能是如此下场。”

“兴安,看赏。”朱祁钰匆匆来到了后院,简单的沐浴了一番换了新的行头,才走进了产房之内,房间内早就打扫干净,冉思娘晃动着摇篮哄孩子睡觉,汪皇后躺在床上,看起来精神倒是不错。

朱祁钰开始还以为解刳院吹牛,什么断子绝孙针如此厉害!

在朱祁钰眼里,冉思娘都快成那呼风唤雨的能人异士了,自己哪天不宠爱她了,这冉思娘这心一跺,脚一横,给自己来这么三针,想想就脊椎骨发凉。

就冉思娘看到的皇帝模样,那不当也罢,天天忙也就罢了,还少不了被朝臣们喷的满脸唾沫星子,被一些蠹虫们给气的七窍冒烟,当个清闲王爷,富贵一生也是极好的。

即便是以胡濙五十年份礼部尚书的功力,依旧无法完美的诠释大明的种种,但归根到底,都能从大多数百姓的行为去找到根源。

“以康国公王复子嗣为例,刘氏奉天殿哭诉,两个孩子,不得参加科举,又不能弃笔从戎,这也做不得,那也做不得,陛下素来对夜不收家眷宽厚有加,这个问题,大明皇帝明明意识到,却没有改变呢?”

朱祁钰笑着说道:“朱见治,朕希望咱们孩子长大了,咱们大明能够天下大治,国泰民安。”

这是嫡子,在大明嫡长继承法之内,这就是第二顺位继承人,而后才是朱见济这个庶长子。

尼古劳兹想了想说道:“大明的礼法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但却是如此令人着迷。我还有一事不解,大明瓜蔓连坐极为残酷,大明皇帝动辄流放万众至永宁寺、至琉球、至爪哇、至旧港,为何负责刑名的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从不纠正,这不应该是劝仁恕的一部分吗?”

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体,忘记了这一点,就是忘记了根本。

“若是再功利一些,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就不担心自己出事后,家眷被流放吗?”

“你能理解吗?”

冉思娘小心的将朱见治放好在摇床上,笑着说道:“无碍,健健康康的大胖小子。”

‘区别看待’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不存在理论中那种完美无瑕的模型,那就不如不开这个口子。

冉思娘属于那种关门上车之人,她已经上了车,那就和车上的人成为了利益共同体,让别人不上车,就是她愿意分享的原因。

“姐姐,我可是有一套产后呼吸法,保证姐姐七天恢复往日风采,三个月堪比二八少女。”冉思娘坐在了另外一侧笑着说道:“不行你问问夫君,是或者不是?”

“时至今日,八辟之法皆由陛下宽宥,陛下不宥,八辟八议,也不过是形同虚设耳。”

“这不代表大明的百姓就是逆来顺受,若是我礼让与你,你继续纠缠不休,那便不能怪我不客气了。”

“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那么如何选择,对于大明而言,并不是一个很难的抉择。”

这是武则天的剧本。

解刳院的成果很多,比如三针下去,这人立刻暴瘦数十斤,但是终身不育,连起都起不来的针灸术。

“大明多少连坐家眷们,享受了肉食者们不法所得的优渥生活,真的不知道不法者在做什么吗?”

朱愈,是朱祁钰的养子,一个墩台远侯牺牲在了迤北后,母亲又因为难产去世,孩子出身就有了胆黄疸,若非太医院太医搭救,朱愈自己福大命大,怕是早就一命呜呼了,现在是朱祁钰的养子,给朱愈赐名的时候,礼部非常不满意,钰、愈,同音应当避讳一二。

“哟,这是谁呀?这又熬过了一个冬天?”尼古劳兹说话依旧一点都不客气,上来就戳了胡濙年岁的肺管子。

朱祁钰和汪皇后说着话,冉思娘抱着孩子,让陆子才等一众太医看了一遍后,才又将孩子抱了回来。

这话说的,尼古劳兹立刻就感觉到了一阵焦躁,胡濙在嘲讽他明明小二十岁,却显得一样老。

“恭送陛下!”袁彬赶忙俯首说道,送别了皇帝。

尼古劳兹被看了一会儿,就是一阵恼羞成怒,羞愤难当。

“怎样?”朱祁钰看着冉思娘问道。

太子少师胡濙,端着汤婆子笑容满面的走进了会同馆内,又快到这过年时候,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尼古劳兹孤苦伶仃一人在大明,胡濙自然要来看看。

奈何这是皇帝的家事,礼部再反对,而无可奈何,皇帝拿出皇明祖训说二字同用避讳,而不是单字避讳,礼部也吵不赢陛下。

胡濙其实没说完,皇权是什么?皇权究竟代表了谁?又应该代表谁?这些胡濙没有说,尼古劳兹自己懂便懂,不懂胡濙也不会告诉尼古劳兹。

胡濙揣着手,靠在椅背上,略显有些失神的说道:“我更详细的说,大明的权力是自下而上产生的,这一点是自秦末大泽乡开始就成为了一种公理,无论是如何去塑造皇帝的神圣,但是改朝换代在这片土地上不断的上演,这一公理是事实公理,普世规则。罗马,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过了数次兴衰更替,依旧认为权力自上而下,最终灭亡。”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夫君要不先去前朝处理政务?”汪皇后松开了朱祁钰的手,袁彬回朝的消息,汪皇后也是知道的,接见袁彬已经耽误了不少时辰,皇帝陛下还有很多国事要处理,那么多的奏疏,再耽误功夫,陛下就得熬夜。

胡濙也不恼怒,笑着说道:“咱俩啊,指不定谁先死呢。”

“胡少师饶我一命吧,我不是你的对手。”尼古劳兹想了想,选择了直接投降,这都多少年了,该认输就认输,败给胡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再被戳几下,怕是真的活不过胡濙了。

这观察对象是两个人,是江南才子苏平和苏正,当年因为泄露夜不收消息给瓦剌人当奸细,被送进了解刳院,这都九年了,还活着。

他自己想明白了,自己这个提问相当的愚蠢,区别看待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谁去制定?又由谁去执行?是那些拥有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势要豪右。

“那妹妹教教我。”汪皇后拉着冉思娘的手满是笑意的说道。

这种问题,作为罗马行省总督和罗马亡使的尼古劳兹不该提问的。

“是我自己愚蠢了。”对于尼古劳兹而言,承认自己失误,并非难事,罗马都亡了,不找到症结所在,罗马闪电归来便毫无意义。

胡濙就是不说话,也能戳到尼古劳兹的肺管子,尼古劳兹拿什么跟胡濙斗法。

胡濙坐直了身子说道:“我可能需要你一些帮助,大明最近海贸之日日益繁忙,有些事还请贵国使臣赐教了。”

第四十一章 实践才能出真理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税十抽一,给银再减四分第839章 让你体面你就体面第二十五章 登基后的一道考题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环球航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春秋有鲁、梁之绨旧事第831章 对和林龙庭,扫穴犁庭第751章 停工歇业 合乎法理第778章 十万大山一条路 唯有谅山可通行第688章 康国公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国之君(均订加更)第764章 达则混吃混喝,衰则反咬一口第一百二十五章 什么叫专业?第六百零六章 海贸,比赌坊一直赢还赚钱第五百六十六章 装在套子里的人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连敲带打第五百七十七章 争与让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来与大思辨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们要逼宫吗?第773章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造孽啊!第四百一十一章 还有这种好事?第908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悦!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诱、文武并用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艺复兴第860章 能不能给稽戾王遮掩一二?第770章 烈风卷脏烂,荣辱春秋断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迹第947章 咨政第二院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终弹劾第913章 金山银山手头过,一厘钱也不敢沾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个名叫《管子集校》的幽灵第六十一章 开炮!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咨政,知道错了吗?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与希望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八十七章 异姓王第五百零七章 这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第四百七十九章 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第五百八十六章 丧子之痛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没有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险的男人们第805章 几匹怪异的蒸汽马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线第六十一章 开炮!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点用,也不至于一点用没有!第二百三十四章 专业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壳丹书、庆功宴喋血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难以论说第910章 作为进士的自我修养第846章 一句话,抵得过千军万马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叙事风格的小小变化第三百二十一章 烂泥扶不上墙的兵部尚书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并?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们还是在害她们呢?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实在是太贪婪了!第八十八章 跳着脚的作第十二章 吊!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间做奸细,多少有点大病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书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灭虏上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争与让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斗,唯好解斗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661章 《论权臣的自我修养》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迹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万世,只争朝夕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论,于谦教育实践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697章 陛下为何谋反?第二十六章 逼朕杀人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点利用价值没有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应许之地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无所不应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叹第890章 地荒着不种,作大孽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无事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第650章 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镜像级复刻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让人失望的这件事上,从不让人失望第904章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发展是一种奢侈第二百四十八章 户部的灯盏,只有一根灯芯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万银币换一块奇功牌,换不换?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转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