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第122章 后悔的高拱

第122章 后悔的高拱

河南新郑高老庄,高府后院。

院中亭子里,中间桌子上是一壶茶,一本书。

高拱一身素灰襕衫,头戴网巾,背着手抬头看着湛蓝的天空。

一行大雁,从白云间穿过了,展翅飞翔,向北而去。

今年的南雁,回来的这么早啊。

我什么时候才能回京师,一展抱负呢?

高拱长叹一口气。

他只知道,这个日子可能在明天后天,也可能在明年后天。

“老爷。”老仆在后院门口禀告。

“什么事?”高拱头也不回地问道。

“有位官老爷,投了名帖进来。”

“官老爷?”高拱并不在意,连身子都没转过来。

这些日子,来拜访高拱的名士大儒,地方官员络绎不绝,甚至南下北上任职或述职的官员,宁可绕一段路,都要来高府投贴拜访。

大家都知道,这位在裕王府做了九年侍讲的高新郑,是潜龙在渊。

“是的,说是兵部侍郎、总督广东、江西军务的官老爷。”

王崇古!

高拱目光一闪,身子猛地一转,伸出右手:“名帖!”

老仆连忙把名帖递上。

高拱翻开扫了一眼,果真是王崇古。

他来干什么?

哦,想起来了,前些日子有邸报,皇上传诏叫他进京述职。

从江西北上,可顺长江直下,在润州入运河,坐官船北上,会很舒服。

还可以出武昌,襄阳,过南阳渡黄河,入北直隶,一路上车马劳顿,十分地辛苦。

王崇古特意走陆路,想必有意来拜访我。

高拱说道:“把王侍郎请到前院花厅,稍坐待茶,我换身衣服就来。”

“是!”

高拱换了一身深青道袍,头戴四方巾,施施然赶到前堂花厅里。

王崇古还是那个老样子,只是此时他身穿一身直缀长袍,头戴大帽,风尘仆仆。

“鉴川公!”

王崇古拱手还礼:“新郑公!”

“请坐!”高拱一伸手虚请,“上茶。”

“鉴川公,怎么突然离职江西了?”

“江西广东的贼众,清剿干净了,皇上和兵部就叫我进京述职。”

高拱眼睛一闪,“是不是要调你去其它地方?”

王崇古对着高拱的眼神,坦荡不偏,“可能调我去西北。”

“什么?”

高拱捋胡须的手定在空中,双眼死死地看着王崇古,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端倪。

王崇古端起茶杯,呼呼地喝起茶来。

高拱瞳孔微微一缩,飞快地想了一会,出声问道:“西北,山西宣大还是陕西?如果是山西,那胡汝贞呢?”

“不知。”

简单的一句话,让高拱为之一滞。

“不是故意欺瞒新郑公,是王某确实不知。皇上要如何用臣下,用胡汝贞,圣心独裁,外人不得而知。”

高拱戏谑地问道:“太孙殿下,没给你透口风?”

王崇古笑了笑,“没有。”

高拱看了他一眼,又问道:“江西自古多盗匪,阳明公在赣南剿过一次,都未能除根。你们这次,会不会春风吹又生?”

他的说话的语气,还仿佛是阁老一般。

王崇古不以为然,开口道:“太孙殿下给王某的书信,有说及广东、江西盗匪,三分军事,两分正治,还有五分在于经济。

要想方设法,给当地山民找到活路,有个饭吃,有件衣穿,没人愿意提着脑袋上山为寇。

所以这两年王某在江西广东,用兵进剿倒是为辅,开荒拓田,打通江西广东水陆通道,倒成了主业。”

“打通江西广东水陆通道?”

“对。江西鄱阳湖一带,也是鱼米之乡。可是附近的汉江、洞庭湖都是鱼米之乡,粮食卖不出价。丰产反倒伤农。

如果能够逆赣江南下,越庾岭,入浈江,直下广州。广东多山少田,又多台风,粮食经常不够吃。江西的米,运到广州,至少能卖得起价。

此外江西的茶叶、瓷器,以及丝绸,能够通过这条道,转至广州,可直接出海贩运,不必再绕至上海等地,省了一截路。

广东有广州出海口,背靠江西湖南,如果能打通南北通路,互通有无,对于三地来说,是件大好事,至少可养活数十万百姓。”

看着侃侃而谈的王崇古,高拱感觉自己有些不认识他了。

高拱此前是晋党领袖,王崇古是晋党骨干,两人此前也相熟。只是数年不见,高拱发现王崇古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等到王崇古说完,高拱忍不住说道:“鉴川公,伱仿佛换了个人似的。”

王崇古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王某喜论民政兵事,转历地方,苦苦追寻利国益民之法,却久久不得其法。

前年进京述职,拜见太孙殿下,长谈六次,从兵事谈到民政,从边患谈到内忧。那时,王某才知道天外有天,有时候需要跳出桎梏,才能看到更远更高。”

高拱听着王崇古的话,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张叔大,有过类似的言行,赵大洲、谭子理,也有过如此这般的话。现在你也如此说,太孙殿下真得有如此不凡见识?

高拱有些后悔。

当初在京师,自己自诩是裕王侍讲,实际上的授业恩师,不屑折节去跟世子殿下深谈。

后来因为胡宗宪等世子党入主山西大同,晋党彻底跟世子撕破脸,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高拱不再追问此事,又换了个话题,“听闻理藩院在京师,与俺答汗之弟伯思哈儿,在会谈山西开边互市的事?”

王崇古点点头:“王某耳闻过。”

“鉴川公,耳闻可不行,你要迁职山西,开边互市的事,与你关系重大啊。”

王崇古看着高拱,答道:“山西开边互市,与王某有关,又与王某无关。”

高拱一愣,听出话里的意思。

开边互市,如果王崇古接任山西宣大总督,就有关;但是如果不接任山西宣大总督,就毫无关系,与他是不是晋人,没有丝毫关系。

也就是说,开边互市,跟此前的晋党,已经毫无关系。

高拱心里长叹一声,当然是毫无关系。

此前人才济济的晋党,嘉靖四十三年的倒查庚戌之变,已经被打残了。

剩下了几名还在政坛活跃的骨干,王崇古、王国光、霍冀,你都说不清楚他们到底是晋党,还是太孙党。

虽然晋党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还有自己,还有张四维,还有数十位进士,只是脊梁被打断一回,很难再续上了。

事到如今,高拱内心深处生起几分后悔。

他是万万没有想到,太孙这小子,心狠手辣不输给皇上啊。早知如此,自己何必去碰这个霉头?

为什么不像老奸巨猾的徐阶那样,躲到一边去呢?

唉!

410.第409章 我要弹劾霍老糊涂!第9章 徐文长第71章 高拱的第一箭260.第260章 这事让孤左右为难300.第300章 会编曲目的大才318.第318章 下雪了!263.第263章 人才,不嫌多第89章 外交和通商权119.第119章 找到鲶鱼和撬杆了第49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第369章 紫禁城里的闹剧418.第417章 这才是大明湖483.第481章 人生如戏309.第309章 被吓到的申时行和余有丁第347章 我俩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199.第199章 太子出手,你还敢往前凑?243.第243章 报恩寺大案就是悬案437.第436章 舒友良最会劝人454.第452章 建设大西北第38章 给海瑞上课第370章 为大明和父皇遮风挡雨第35章 完全不一样的胡宗宪294.第294章 南征路上131.第131章 徐阶和张居正师生密谋232.第232章 有人要搞事情!174.第174章 颤抖吧,朝中的魑魅魍魉第401章 哪几藩的口碑最劣?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第14章 倒严告一段落第344章 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第382章 皇史宬的咸鱼们425.第424章 我们是王师!第3章 朕的银子!227.第227章 谋国与谋身413.第412章 孤决定!第353章 徐阶和杨金水斗哑谜第102章 天下无巧事405.第404章 一念通达431.第430章 王家兄弟第88章 嘉靖帝又开骂了第8章 倒严先倒楼第87章 不服输的高拱124.第124章 督办处海军局第392章 相府管事等于几品官?281.第281章 月色下的南海137.第137章 一来就查账的张巡抚290.第290章 秋高气爽的京城第342章 我大明又武德充沛了!508.第505章 下狠手的张居正150.第150章 这火器是好还是坏?205.第205章 有人要杀官劫船311.第311章 我们在辽阳过冬!422.第421章 攻守易势第92章 理藩院第58章 怎么说服海瑞?334.第334章 大明王师不抢粮食189.第189章 一对卧龙凤雏第88章 嘉靖帝又开骂了489.第487章 东征初捷476.第474章 宗社党在行动!第340章 占领国子监157.第157章 料理嘉靖身后名515.第512章 国丧一过的新局面488.第486章 打下平壤好过冬441.第440章 衍圣公第354章 以后你们斗去吧!第76章 惊天大案182.第182章 海瑞又哭了327.第327章 抚顺城下111.第111章 太孙百发百中!337.第337章 人皆可以为圣282.第282章 到西苑宴请海瑞第372章 宁可再把他们当猪养第39章 表示很乱的海瑞432.第431章 固如金汤的升龙城150.第150章 这火器是好还是坏?158.第158章 我说的话,你记住了?27.第27章 父与子521.第518章 徐家父子120.第120章 李贽遇到明主第374章 王崇古的应对440.第439章 老爷,你可真是枯木逢春啊!492.第490章 祝寿大戏第35章 完全不一样的胡宗宪301.第301章 祸起萧墙,竟制其国216.第216章 两淮盐政案越扯越大第59章 捅破天了!141.第141章 诸位,本抚该怎么办?121.第121章 早晚你们会念我嘉靖的好!第96章 这事不简单啊!193.第193章 义愤填膺的清苦京官第368章 整饬宗室就这样办!176.第176章 太子的杀鸡骇猴好生猛453.第451章 冯保和张居正之间的哑谜482.第480章 张居正惊蛰初鸣462.第460章 内廷只需要一位老祖宗522.第519章 臣恳请皇上明断454.第452章 建设大西北第88章 嘉靖帝又开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