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献俘阕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至于堵胤锡和袁继咸怎么安排,朱慈烺颇是费了一番心思。

堵胤锡善于处理内政,袁继咸善于练兵,尤其是水师。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才施用。

何腾蛟、左良玉伏诛后湖广缺少一个主事的人。

黄德功、金声桓、马进忠都是武将,显然不能承担这个角色。加之三人谁都不服谁,朱慈烺要是任命其中一人统领其余两人,非得炸开锅。

是以朱慈烺决定任命堵胤锡为湖广巡抚,等于是让他接替了何腾蛟的位置。

而袁继咸除了继续担任“四省总督”外,还兼任了提督操江一职,负责从荆州到长江口的全部江防事宜。

这等于朱慈烺变相授予了袁继咸全面编练水师的权力。

至于原先的提督操江侯恂则调回都察院听堪。

对朱慈烺来说,眼下的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湖广和山东都必须守,只要一处没守住,都难免重蹈历史上南明的覆辙。

当然,比原本历史好的地方是,他已经基本扫除了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等势力,大明内部相对来说比较团结稳定。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接连获得胜利,通过胜利给将士、百姓信心。

唯有如此,才能在与满清的漫长对决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

......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日一早,南京紫禁城午门外举行了盛大的献俘仪式。

朱慈烺身着大红色十二章衮服,乘舆一路从内宫来到午门。

在内侍、大汉将军的簇拥下朱慈烺登上午门城楼,俯瞰着午门下的芸芸众生。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如上朝一般庄肃。

只是与以往不同,有数百名叛军俘虏被大汉将军押解到午门外跪倒。

兵部尚书路振飞朗声道:“献俘!”

之后协律郎执麾引乐工就位,司乐跪请奏凯乐。协律郎举麾,鼓吹振作,编奏乐曲。

一时金鼓齐鸣,乐声震天。

乐止,兵部尚书路振飞接道:“奉旨平定何腾蛟、左良玉叛乱,所获俘囚,谨献阙下,合赴市曹行刑,请旨。”

路振飞这句话说完,接下来就该朱慈烺发声了。

他有两个选择,一是将战俘恩赦释放以彰显皇恩浩荡,二是下旨命把战俘拿去交由刑部依照律法处斩。

朱慈烺知道这些俘虏都是左良玉军中的大将,有些颇有一些实力。但谋反就是谋反,叛乱就是叛乱,若是不对这些人明正典刑,那以后谁还会敬畏大明律法?

便是为了杀鸡儆猴,这些人也必须死。

“拿去!”

朱慈烺一声令下,即宣判了数百名左军判将的下场。

朱慈烺朗声之后,他身边的两名大汉将军便高喊:“拿去!”

再之后,二变为四,四变为八,八变十六,直至三百六十名大汉将军齐声高喊。

有明一代锦衣卫除了充当特务外,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作为皇帝的仪仗队。

故而他们除了身材魁梧,声音也很洪亮,以备随时唱诵。

三百六十人齐声喊道“拿去”,直是声如震雷。

“臣遵旨!”

这时候该刑部尚书马士英站出来了。

他领旨之后冲左右吩咐道:“全部押走,验明正身,赴市曹行刑!”

献俘阙下只是个仪式,真正处刑却不是在此。

明代处决人犯是在西市,这些叛军将领都被天子钦判了斩立决,只待验明正身就会押赴刑场明正典刑。

......

......

南京西市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听说几百名叛军将领要被处斩,南京城中的百姓纷纷赶来看热闹,把西市挤了个水泄不通。

由于要被处决的人犯人数太多,故而只能分批行刑。

不过这让南京百姓们更为兴奋,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看更长时间了。

第一批人犯被押上法场,引至砧台前跪好。

监斩官看了看天色,见时辰已到便将红色的签子掷了出去。

刽子手纷纷拔掉人犯脖子后插着的木牌,挥刀斩下。

二十颗人头纷纷滚落,无头尸体随之软倒在地。

照理说处斩完一批人犯后刽子手都会在刑台上泼水清洗鲜血,可因为今天要处斩的人犯太多,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不然泼水清洗完后又得处斩一批,等于白费工夫。

人头斩落时围观的百姓发出一声声惊呼,随之是一阵狂喜。

“杀的好!”

“杀光这些叛将!”

“朝廷威武,圣上威武!”

杀戮带来的冲击让这些平头百姓们常年积压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他们纷纷高举着拳头,十分兴奋。

又一批叛将被带了上来,刽子手高效的收割着人命。

百姓们兴奋的呐喊着,不知不觉间大多数人的嗓子已经喊哑了。

李国英属于最后一批被处斩的叛将。

当他被押上断头台时百姓们纷纷朝他丢掷烂菜叶。

李国英被捆绑着双手无法去把菜叶拨掉,便索性闭上眼睛任由百姓朝他投掷。

他在脑海中飞速回忆着自己这一生。

从一个小兵做起,被左良玉看重,升为亲兵,之后一路立功成为左良玉的心腹大将。

左良玉起兵‘清君侧’时他毫不犹豫的响应支持。

他当然明白所谓的‘清君侧’不过就是一个幌子。左良玉起兵的那一刻就意味着造反了。

但他还是会选择跟从左良玉造反。

因为他的效忠对象只有左良玉,没有朝廷。

他的荣华富贵都是左良玉给的,而不是朝廷,所以他和左良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别说左良玉要做的是‘清君侧’,便是左良玉想要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李国英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一定会第一时间劝进。

可惜左良玉败了,所以他们这些支持左良玉的将领都该死。

若是左良玉胜了,他们不就都是开国功臣了吗?

至于内乱可能让清军趁虚而入,在李国英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

真要是左良玉夺了江山,大不了割让几省之地给满清,弄一个划江而治。

可惜现在一切都结束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败者没有资格活在这个世上。

刀起人头落,李国英的生命终止在了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

......

第三十三章 练胆第五百一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十三章 方略第二百三十二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六章 杀杀杀!(第一更!)第七章 乡兵第九十章 侯恂面圣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锅(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九章 敦伦之礼第四百五十二章 火烧粮仓第二章 刘家庄第二十四章 天子一怒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良佐的如意算盘(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力求速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六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四十七章 蠢蠢欲动的豪格(第三更,为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宁州(第一更!)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复第二百八十八章 陈顺才的自救(第四更,白银盟主加更!)第三百五十一章 屯兵保宁州(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黑风高夜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黑风高夜第四十四章 内厂第一百五十三章 穷途末路(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抢占先机(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李香君拒侯方域第五百一十章 朝廷需有威信在第一百四十三章 范文程的野望(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成功初出茅庐(第二更!)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跷(第一更!)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第四百九十二章 细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敦伦之礼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问出身第三百五十五章 血战怀庆(第一更!)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为盟主一袖乾坤后援会加更,加第二更!)第三百六十章 张可望遁走魏城(第二更!)第六十六章 核验首级第三百四十章 事有蹊跷(第一更!)第四百零六章 英雄莫问出身第四百八十一章 多尔衮动摇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九十九章 土豆、番薯的试种(第一更!)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冲车(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郑成功面圣(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种土豆,不纳粮!(第二更!)第二百三十章 长沙府的急报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五百一十三章 何以安辽东第四百三十二章 上阵父子兵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尔衮的心结第三百八十八章 混战(第一更!)第五百二十六章 北山隘口第三十四章 分营编制第三百六十九章 张可望上位(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宫刑第一百五十八章 朕要复设登莱水师(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抗(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狭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倭寇“在象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刘进忠降清(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当以国士报之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复第四百二十九章 杀荆州第四百六十四章 郑氏内讧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八十一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第三十七章 大抄家(上)第四百零七章 抗虏人人有责第一百七十八章 左贼,吃我一箭!(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三十六章 郧阳危急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一百一十六章 汝可识得此阵(第五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二章 热气球第二百九十章 招安的筹码(第二更!)第四百四十四章 客军第三百六十九章 张可望上位(第一更!)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乱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沽口第五百二十八章 当以国士报之第四十六章 一石二鸟第一百七十三章 灭阉党,清君侧(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心累的范文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致对外(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收复成都第四百七十六章 兵无常势第一百九十一章 借你人头一用(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收获土豆,收获希望(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斩杀何腾蛟(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零四章 收获土豆,收获希望(第二更!)第四百零八章 桂王朱由榔第四百五十三章 郧阳告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搏命(第二更!)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三百二十六章 破敌(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练兵当如神策军(求保底月票支持!)第三百八十一章 权力的滋味第二百七十一章 落入陷阱的猎物(第四更,月票两百票加更!)第二五十九章 以小博大(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