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致对外(第二更!)

他该如何做?按照张可望的要求率部回援成都,并为张可望鞍前马后打江山?

张定国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虽然他承认在义父的心里义兄始终比自己的地位高一层,可义父如今已经死了啊。

究竟谁继承义父的遗产其实还是存在争议的。

就看张定国想不想去争了。

老实说作为一个男人,好胜心是肯定有的。张定国的眼界和格局甚至比张献忠还要大,并不仅限于巴蜀一隅之地。

如果张可望还是打算走义父的老路的话,张定国是一定会站出来说道说道的。

但若是张可望也是志在天下,恐怕张定国就不会冒着大西军四分五裂的风险去和张可望争了。

犹豫了良久张定国还是写就了一封回信,承认了张可望的地位并表示自己会立即向成都撤退。

对于张可望的部署张定国还是认为没什么问题的。

如今清军来势凶猛,与之在野外硬拼确实不是一个良策。

不是说大西军在野外就打不赢,而是没有这个必要去打。

打仗又不是村头械斗,需要考虑的并不仅仅是意气之争,而是通盘大局。

四川是大西军经营了数年的老巢,清军却是孤军深入。

采取守势对大西军来说明显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张定国命人将回信送走后立即召集诸部将宣布了这一决定。

他领的都是嫡系亲兵,对于他的命令自然严格服从。

一番调度后,大西军便开始鸣金收兵。

城头上的洪承畴见状面色稍缓,如果继续打下去清军势必会损失惨重。

他带来的兵卒人数有限,每一个都很珍贵,故而经不起折腾。

西军退兵对清军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原本洪承畴是准备立即向成都行军的。可经历过这么一场大战显然需要做一番休整。

还有伤员需要照料处理,总不可能把他们扔在这里任由自生自灭。

...

...

张定国退兵之后选择绕道向成都进发。

魏城对于成都的意义相当于门户。

但这只是某种程度上的。

通往成都的其他路当然也有,只不过需要绕远。

恰巧张定国就知道一条小道,如果从这里行军只会比走魏城的大道稍稍慢一些。

张定国为了赶时间下令全军急行军,只在晚上休息两个时辰。

如此高强度的行军可以弥补距离上的差距。士兵们都知道此刻乃是生死存亡之际,自然没有人抱怨。

只是这条小道要经过一些土司的辖地,而大西军和当地土司的关系一直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很差。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大西军当初进入四川后一路抢掠,侵犯了不少土司的利益,这使得这些土司对大西军十分仇视,认为这些人就是强盗贼寇。

土司是什么?那可是世袭罔替的存在。

即便王朝更替,坐龙庭的换了姓,土司家照样世袭。

这种人只有他占别人便宜的时候,哪有别人占他便宜的道理。

偏偏大西军或者说张献忠没有意识到这点,这便和四川当地的诸多土司结怨。

这也是大西军无法彻底控制四川的一个原因。

以他们当时的势头,若是仅靠曾英等老川军是不可能抵挡的住的。正是因为土司的激烈抵抗,张献忠不得不分兵分神去镇压,才给了明军重新夺取川东的机会。

换句话说,如果当初张献忠对土司们怀柔一些积极拉拢,现在四川怕真是只有大西军一股势力了。

当然现在说这些没有任何的意义。

张定国要面对的就是如此一个乱局。

土司们对大西军十分仇视。现在他们好不容易逮住机会,怎会不拼命报复?

如果是正面对决也就罢了。两军对垒张定国有信心一举击溃这些虾兵蟹将。

可是这些土司偏偏躲在暗处给你玩阴的。

动不动在西军的必经之路上布下成片的陷阱或是兽夹,要么就是躲在树林里放冷箭。

反正是他们看的到大西军将士,大西军将士看不到他们。

久而久之大西军将士们肚子里憋了一肚子气,停下来不肯行进了。

你这搞一次两次还能忍,一直这么搞谁受得了?

他们一致表示要给土司们点颜色看看。

张定国得知士兵们的态度后脸色变得很阴沉。

这不光是因为会耽误前往成都的时间,更因为他可能因此失去对这支军队的控制权。

土司的袭击只是一个诱因,归根到底是这段时间大西军太疲惫太累了。

神经处于高度紧绷下总有一天会崩溃。

张定国只希望不是现在。

张定国第一时间安慰士兵们,并表示一定会好好教训一番这些惹是生非的土司。

这原本不在张定国的计划范围之内,但现在必须得临时改变了。

不然他将彻底失去这些士兵的支持。

土司们可以命土民们躲在暗处放冷箭,张定国捉不到他们,但却可以率领军队直捣这些土司的山寨。

这就叫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

张定国决定了,既然要打就一定要把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土司打痛。

本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张定国决定一家山寨一家山寨的扫过去。

士兵们立即群情激昂起来。

他娘的,老虎不发威以为老子是病猫吗?

...

...

张可望接到了张定国的回信,总算是长松了一口气。

张定国表示支持张可望继承大西皇帝之位,并会立即率部返回成都进行防御。

有了张定国的支持张可望的皇位便可以算是坐稳了。

就算张能奇反对,以他的实力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何况以张能奇闷葫芦的性子多半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那么接下来就要整合资源一致抗虏了。

清军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势必会集中兵力攻打成都。

张可望不打算把所有军队全部撤入城中坚壁清野,进行被动防御。

而是想在成都的外围设立几道防线,通过分割来减弱清军的实力。

他初步的想法是张定国领一部兵马,再命原成都守将们领一部兵马,他自己则率嫡系军队坐镇城中。

有这三道防线可保万无一失。

...

...

第五十章 山东塘报第五百三十七章 关中光复,姜壤反正第二百七十一章 落入陷阱的猎物(第四更,月票两百票加更!)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九十三章 宫刑第四百三十四章 大捷第一百七十六章 左军哗变(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五十七章 德州血战(三)第一百五十章 生死(第四更,为盟主一袖乾坤后援会加更,加第二更!)第四百章 皇后诞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也配称国使?(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三十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四百三十一章 陷阱第八十四章 民心可用第四百一十五章 陛下圣明第一百九十七章 这仗必须打(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零八章 揣摩圣意(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二章 练兵当如神策军(求保底月票支持!)第四百二十七章 吴三桂统兵第四百零九章 朱由榔的野心第一百一十章 文艺兵第七十八章 敲打郑家第一百二十九章 杀个痛快(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五章 被迫回援的勒克德浑(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九章 多尔衮的心结第五百二十四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栋谏言(第七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东挖战壕第二百二十三章 贴加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六十七章 棱堡第八十六章 你也配叫人渣?第七十四章 国士无双第二百二十三章 贴加官(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二百零五章 绿营兵溃败(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老本行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一百六十四章 蝼蚁小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一章 开封戒严(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战在即(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阿济格的援兵第二百三十章 长沙府的急报 (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六十五章 神策军扩军第二百一十章 来自尚可喜的伏击(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饷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明必胜!(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再相见,已是物是人非(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三章 疑兵之计(第一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东南乱起第二百四十章 孙可望的军屯制度(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 恩断义绝(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军入滇(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的防疫论第二百三十三章 “万人敌”(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书天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海寇的作用第一百四十一章 袭杀登州(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五十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达升龙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良佐的如意算盘(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这波不亏(第二更!)第一百零九章 神策军抵济南第一百零九章 神策军抵济南第四百三十五章 父子情深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广总督沈犹龙(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章 驰援山东第五百二十二章 阿济格的援兵第四十二章 陈顺才的梦想第二百二十九章 忠贞营(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五十七章 做皇帝不能甩锅(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一章 郝摇旗“借粮”(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六十四章 抉择第五百零二章 天子的心愿第八十二章 好苗子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沽口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抗(第一更!)第四百四十章 两难第二百八十八章 陈顺才的自救(第四更,白银盟主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登抚人选(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五章 兄弟相隙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于一切(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七十四章 哗变第五百三十一章 内外呼应第三十章 驰援山东第二百五十三章 强势的文安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九十三章 潜入青州第三百零九章 这才是忠良(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良佐的如意算盘(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定国受降第五百一十六章 插着大明军旗的地方便是大明第五百二十七章 试探性进攻第四百六十章 豪格出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李成栋谏言(第七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十九章 天下棋局第二百七十五章 改造冲车(第三更,月票四百票加更!)第九十章 侯恂面圣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书天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郑成功面圣(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四川巡抚(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