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当以国士报之

詹班用亲身经历证明北山隘口不是一根好啃的骨头。

明军在这里的驻防实在太过完备,他们把所有能够想到的事情都想到了。

甚至像火炮这种东西明军都有配备,这叫詹班如何攻打?

虽然感到有些羞辱,詹班还是前去向硕额图复命。

硕额图听了詹班一番讲述,面色直是阴晴不定。

“你说完了?”

“是的,将军...”

詹班还想再说些什么,可硕额图却抬起手道:“我知道了,明军肯定是想不惜一切的拖延时间。这说明他们攻打汉中并不顺利。”

他沉吟了片刻继而说道:“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惊慌。你觉得北山隘口难以攻打,或许明军还觉得难守呢。他们此战肯定也是损失惨重。或许我们只需要倾尽全力的一击。”

硕额图玩味的看向詹班:“你还有信心再战一次吗?”

詹班立刻挺直胸脯道:“愿为将军效死命。”

硕额图满意的点了点头。

“很好,满洲勇士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不过这一次我们要换一个战法。”

......

......

刘芳亮在营寨中巡视,伤兵满营的情况让他忧心忡忡。

大部分受伤的士兵都是被巨大的石块砸伤的,一些伤势严重的已经死去或者奄奄一息。

尽管刘芳亮已经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用火炮轰击投石机,可己方还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这里的每一个将士都是刘芳亮亲手带出的兵,有的甚至还是他的同村老乡,感情十分深厚。

看着他们忍受痛苦的折磨,刘芳亮的心中十分不是滋味。

但他也知道这些在战争中是不可避免的。

有战争就会有伤亡有牺牲,关键看这些牺牲值不值得。

刘芳亮深知北山隘口是明清争夺汉中的关键,任何一方都输不起。

所以便是付出再惨重的代价他也一定要打赢这一仗。

刘芳亮走到伤员身边坐下,亲切的慰问他们。

此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将军,而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大哥。

刘芳亮比任何人都希望明军能够拿下汉中,从而一举进军关中。

作为一个陕西人,背井离乡这么多年,迫切的希望返回家乡。

一想到关中父老乡亲惨受鞑子的压迫剥削,刘芳亮的心便在滴血。

但这也恰恰正是他的动力所在。

甚至在战斗的某些时刻,他觉得自己不是为了朝廷、天子而杀敌,而是为了陕西的父老乡亲。他是在履行一个三秦子弟的责任。

陕地百姓憨厚老实,从来不主动惹事但也从来不怕事。

他们现在只是囿于鞑子的淫威敢怒不敢言。

刘芳亮相信只要他率领大军攻打回关中,三秦父老一定会积极响应。

哪怕他们手中没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也无所谓。

秦人自古便有尚武之风,他们或许可以举起手中的锄头、粪叉用来对抗凶残的鞑子士兵。他们会把这些年来积攒下来的怒气怨气全部倾泻而出。

刘芳亮迫切的希望看到那一天,所以北山隘口必须要守住。

根据文安之的部署,北山隘口这里只有刘芳亮一处兵马。

所以刘芳亮深知不会有人赶来增援他。

他要做的就是拼死守住这一道底线。

手中能用的兵一共就这么多,用起来自然要慎之又慎。

对那些伤员刘芳亮一个也没有放弃,不但命人给他们好好包扎,还让专人对他们悉心照料。

这在军队之中是极为罕见的。

通常而言伤员会被认为是累赘,在紧急关头抛弃伤员是十分寻常的举动。

但在刘芳亮这里却不是。

他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受伤的弟兄。

鞑子之前的进攻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刘芳亮深知更为猛烈的攻势即将到来。

他必须在此之前安排布置好每一处细节。

“将军,这是文巡抚派人送来的亲笔信。”

正当刘芳亮沉思之时,一名亲兵恭敬的冲他说道。

刘芳亮哦了一声从亲兵手中取来信展开来看。

信的内容并不多,但刘芳亮却看得很认真。

因为这是四川明军最高统帅文安之的指令。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文安之的战术都十分成功,明军总能大获全胜。

要想让别人信服就需要拿出实力。这在军队之中尤甚。

正是因为这么多的成功前例让刘芳亮坚信,跟着文安之走不会有错。

他看完信后心情算是好了不少。

原来文安之方面说明军已经对汉中展开了围攻。

这比原先计划中还要提前了几日,照着这节奏发展下去破城在即。

文安之写亲笔信给刘芳亮,一是告诉他这个好消息,二是让刘芳亮再坚持坚持。

只要汉中城破,北伐的第一战便算是成功了。

刘芳亮的心情一时有些怅然。

文安之最先派刘芳亮率部驻守北山隘口时,目的是阻击逃回陕西的汉中清军。

可现在看来,他们的任务却是阻击从关中方面赶来解除汉中之围的清军。

尽管具体任务发生了改变,但本质却是一样的。

人在城在,人亡城破。

刘芳亮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当初刚刚降明时原来顺军中的老兄弟们都忧心不已,担心朝廷会使用手段惩治他们这些当年的叛贼余孽。

可事实证明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大家伙能够得到优待,这其中自然有圣天子的英明的缘故,可文安之的功劳同样十分重要。

若是没有文安之的一视同仁,甚至是对原顺军将领的力挺,他们的日子不会这么好过,更不会有这么多上阵杀鞑立功报国的机会。

明君贤臣这是中兴之兆啊。

刘芳亮很庆幸自己在合适的时机做出了合适的选择。

如果能够在北伐战争中立下功劳,为大明中兴而出力,百年之后史书之上一定会对其浓墨重彩的书写一番。

人活一世所图的不就是名垂千古吗?

如今这个机会就摆在刘芳亮的面前,他当然要抓住。

也许鞑子就是他宿命中的敌人。

从当年的山海关之战开始,他们就纠缠不休。

既然如此,那就从今日开始分出个胜负吧。

......

......

第三百八十六章 燧发枪的价值(第一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算无遗策(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墙式冲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助我也(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墙式冲锋(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陈顺才的梦想第四百六十章 豪格出手第二百六十三章 朕要在山东挖战壕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成功初出茅庐(第二更!)第二百八十章 连老天都哭了!(第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魏得功(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七十三章 文安之抵京第九十章 侯恂面圣第四百五十四章 鏖战第二百五十章 试探博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沐天波,回来了!(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五章 兵临城下(第四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章 土寇第五百零一章 郑芝龙远遁马尼拉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后有喜(第一更,跪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章 活着(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沙定洲来投(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跳帮作战(第二更!)第五百零一章 郑芝龙远遁马尼拉第二十五章 钱谦益第二百一十四章 遂昌县的金矿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二章 局中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怀心思第七十六章 乾纲独断第二百三十七章 通贼(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一百零一章 军校众生相第五百零九章 齐城的条件第五百二十八章 当以国士报之第三百一十九章 敦伦之礼第三百三十四章 幸不辱命(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五十一章 阳谋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身成仁(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三章 朝廷利益高于一切(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八十一章 多尔衮动摇第一百八十章 跑路将军左良玉(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四十二章 ”倭寇“在象山第三百零三章 天生的演员(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六章 廷杖(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改编左军(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求保底月票!)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顺军内讧(第五更,为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三更!)第二百零五章 绿营兵溃败(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七章 满城风雨第四十一章 从包衣到旗人第二百八十八章 陈顺才的自救(第四更,白银盟主加更!)第一百章 先取山西第二章 刘家庄第二百二十七章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十章 山东塘报第四百一十五章 陛下圣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此一时彼一时(第四更,为盟主桐棠加更,加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颗粒化火药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子欲办报(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三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小月岛海寇(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颗粒化火药第四百四十章 两难第二百九十四章 登莱明军的动向(第三更!为书友神の豆腐加更!)第三百七十四章 田忌赛马第四百五十八章 桂王举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好奴才啊!(第三更,月票六百票加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围(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 蝼蚁小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抛尸毒计(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五十章 急召回川(第二更!)第四百零三章 土豆在四川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定国受降第六十三章 郑芝龙动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上书天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洪承畴督战(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五章 多尔衮的野心(第三更,月票三百票加更!)第三百章 川东明军的改变(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神策军扩军第一百三十九章 袭杀登州(一)(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八章 炮灰(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二百五十五章 左顺门哭谏(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战第二百章 诱敌深入(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七章 圣旨(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狭路相逢(第一更,新的一月,求保底月票!)第一百二十一章 刘良佐的如意算盘(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三章 陈顺才出逃第五十一章 阳谋第十六章 清廷奏对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明早报(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八章 回天乏术第四百八十六章 民生多艰第一百五十八章 朕要复设登莱水师(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