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良将

原来他是秦邦屏的儿子!

经过秦拱明一番解释朱慈烺才知道元一是他的字,路振飞因为和他相熟,故而以字相称。

这便可以解释了。

秦拱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只是没有留下字。朱慈烺前世虽然是明史教授,也不可能凭空猜出秦拱明的字是什么。故而他听到路振飞称呼秦拱明元一时,根本没往四川秦家身上想。

“秦佥书忠君体国,战死浑河,孤甚是钦佩。”

听到浑河二字秦拱明的神色有些落寞。

他感慨道:“想当初浑河之战,大军分为两营。游击周敦吉与家父先行率兵渡河,以在桥北立营。总兵童仲揆、陈策,副总兵戚金,参将张明世统三千浙兵于桥南立营......”

秦拱明稍顿了顿,继续说道:“东虏多次用骑兵发起冲击,却丝毫占不到便宜。若不是袁应泰那厮不派兵来援,孰胜孰负犹未可知!”

说到这里秦拱明额上青筋暴起,双手也紧紧攥成拳状。

“秦将军当时可在军中?”

秦拱明摇了摇头。

“当时臣并未随父出征。”

朱慈烺微微颔首。

浑河血战之惨烈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四千川军白杆兵,三千戚家军浙兵除了极少数的逃回辽阳,基本都阵亡报国。若是秦拱明当时也在战场,估计也已殉国了。

还好,还好给秦家留下了这点血脉。

“秦将军说希望把这只乡兵练成川军一般,可有法子了?”

朱慈烺话锋突然一转,秦拱明先是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臣无能,这些乡兵比之石柱兵素质差了太多,恐怕很难练成川军那般。”

朱慈烺却是笑而不语。

在他看来兵员本身的素质固然重要,训练方法亦很重要。

白杆兵的编制适合山地作战,在平原却未必适合。单一的兵种很容易让敌军找到突破口,在朱慈烺看来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更适合作为标杆。

“孤有一个想法。”

朱慈烺稍顿了顿道:“可否按照戚少保《纪效新书》上的方式训练乡兵?”

秦拱明出身将门,自然是听过戚家军的。事实上浑河之战,就是四川白杆兵和戚家军浙兵的一次合作。

秦家统率的川军名震天下,在他们看来大明的其余军队都不值一提,唯有戚家军值得尊敬。强者只会尊敬强者,惺惺相惜说的便是如此。

如今朱慈烺提出按照《纪效新书》的方法训练乡兵,秦拱明并没有拒绝,而是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抱拳道:“臣愿意一试。”

朱慈烺长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秦拱明倔劲上来了,不给他面子。

川兵固然也很犀利,但秦家没有留下一个系统的训练方法,加之白杆兵兵种单一,不是最好的选择。

而戚家军的训练方法是明确的写在《纪效新书》上的。

饶是朱慈烺不怎么懂军事,也能看明白其上书写的阵法常识。

他相信有秦拱明这样一个将领在,按照《纪效新书》上的方法训练,是一定能够把两万乡兵的作战水准提升一大截的。

秦拱明又问了问神京的情形,当得知神京已危若累卵时,直是怒发冲冠。

朱慈烺相信只要他下一道领旨,秦拱明就会毫不犹豫的率领这两万乡兵北上勤王。

当然他不会下这道旨意,一来现在京师多半已被攻破,再赶去也于事无补。二来这些乡兵的战力确实太低了,赶过去也是给闯逆填牙。

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光复神京,该忍的时候一定要忍。

当然朱慈烺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两万乡兵身上。他打算在义乌等地招收一些矿工,并在淮扬运河沿线招收一些在码头做事的力棒。

这些人最能吃苦,用他们做班底组建新军是最合适不过的。

明末的官场、军队都已经烂到根子了,要想翻盘绝不能倚靠那些军阀,训练乡兵,组建新军是必不可少的。

朱慈烺又与秦拱明说了一番勉励的话,便和路振飞一起离开了团练总兵公署,经过夹城回来了淮安旧城。

巡抚路振飞热情的引领太子参观了他的巡抚标营。

与那些乡兵不同,巡抚标营的士兵清一色的大红胖袄,皆配备了腰刀、长刀、长矛,只是火器配备上有些捉襟见肘。除了四门虎蹲炮,两门小佛郎机外再无火炮。火铳也很少,基本只能保证十人中有一支,还是准度最差的鸟铳。

这种鸟铳制作工艺很粗滥,经常炸膛,以至于士兵畏铳如虎,有的说什么也不敢使用鸟铳,宁可使用弓弩。

朱慈烺摇了摇头。

想当初明成祖建立神机营,大力发展火器,那时的大明火器部队在全世界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想不到两百年过去了,明军的火器配比反而越来越低。也就是戚家军的火器配比能超过五成,其余边军、督抚标营估计连一成也没有。

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源头想办法。朱慈烺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火器局,专门让匠人们研制新式火器,并建厂流水线生产火铳、火炮。

当然,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眼下朱慈烺显然无法提供,还得等他登基继位之后才能提上日程。

视察完了巡抚标营,朱慈烺和路振飞一起回到了巡抚衙门。

小太监刘传宗和侍卫赵信一直紧紧护卫在朱慈烺身边,直是寸步不离。

虽然他们看得出路巡抚是忠臣,不会对太子殿下不利,但难保有些居心叵测的人隐藏在暗处。若是让这些人伤到太子殿下,他们可就万死莫恕了。

朱慈烺在等京师沦陷的消息传到淮安,也不急着去南京。进到巡抚公署后厅坐定之后,朱慈烺有一搭没一搭的向路振飞问道:“听闻凤阳总督马士英和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商议孤去南京监国一事,不知皓月公可否听说?”

路振飞摇了摇头道:“不知殿下从哪里得来的消息?史部堂确实曾经有这个想法,但马总督却并未表示过。”

朱慈烺本就是在试探,闻言只轻轻点了点头。

“报!急报!”

wWW ¤тtkan ¤¢O

正自时一个亲兵跌跌撞撞的跑到后厅大门外。

路振飞大为不悦,呵斥了一番才放他进来。

“禀大人,总兵高杰抵达淮安,请求进驻城中!”

......

......

第四章 血战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分三路,大举伐明第二百九十六章 跑一趟福建吧!(第二更!)第二百七十章 多铎欲取德州(第三更,月票一百票加更!)第三百章 川东明军的改变(第二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只虎的三个条件(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八章 郑成功面圣(第二更!)第五十二章 滇马第二百一十二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八十八章 李香君拒侯方域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尔衮决裂第一百四十章 袭杀登州(二)(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一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争功(第三更,为盟主荷塘V听雨加更,加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沽口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安心思第三十一章 招降德州第三百二十五章 增兵入滇(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颗粒化火药第二百八十一章 吹出来的名将(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乾纲独断第九十九章 侦骑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家县令,灭门知府(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二章 最终考校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成功初出茅庐(第二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多铎班师(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二章 助饷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沽口第四百七十五章 桂王的决断第二百一十五章 巡按御史(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二章 官绅勾结,无法无天(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七十章 国主(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一章 落入陷阱的猎物(第四更,月票两百票加更!)第八十章 对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杰的抉择(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零七章 抗虏人人有责第四百六十九章 宁波水寨,大战在即第四章 血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冯双礼在建昌第八十九章 一夜恶名扬第三百五十二章 洪承畴督战(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威第二百二十八章 封侯(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八章 搏命(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三章 送你上路第三百八十一章 权力的滋味第一百三十四章 炸开一片天(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反抗(第一更!)第四百零七章 抗虏人人有责第三十九章 明正典刑第二百六十二章 练兵当如神策军(求保底月票支持!)第十九章 新军训练(一)第二百二十章 湖广山东,国运之争(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二十章 北伐第一战第三百四十六章 奇耻大辱第二百八十六章 损失惨重的八旗骑兵(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种土豆,不纳粮!(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帝后情深第四百八十三章 欲联安南第五百零七章 一桩买卖第四百四十二章 ”倭寇“在象山第四百七十四章 哗变第一百六十七章 国债(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一十八章 以国法杀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袭烧营(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三章 郧阳告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刘来犯(第八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六十四章 抉择第二百四十六章 备战伐明(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九十七章 捉贼捉赃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明必胜!(4000字二合一大章!)第四十六章 一石二鸟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广总督沈犹龙(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六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三百八十章 张可望降清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复求求你,我只想好好写书!第五百零五章 李定国论战第三百二十章 内厂急奏(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围(第一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疲军之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炸开一片天(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十八章 神策军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怀心思第二十九章 勋臣密谋第二百一十四章 遂昌县的金矿山(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一夜恶名扬第一百八十一章 左良玉必须死!(第三更,月票五百票加更!)第九十六章 奸商第四十七章 火器司第三百四十九章 我沐天波,回来了!(第一更!)第三百五十七章 突围(第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范文程的野望(第三更,为盟主摇摇摇头加更,加第二更!)第四百六十七章 豪格多尔衮决裂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省藩地的诱惑(月票七百票加更!)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沽口第一百六十四章 蝼蚁小民(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范文程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