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带陛下去青楼!

朱翊钧为什么一直在宽宥王崇古?王崇古自己都不理解,但是张居正能够多少明白一些。

消灭一个阶级必须用另外一个阶级去填补它在国家之制的中的地位,权豪缙绅获得了税赋、司法、劳役等等特权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安土牧民的责任,但是权豪缙绅只想要特权,不想承担责任。

权豪缙绅是大明一股重要的维稳力量。

而王崇古在无意识的制造出一个阶级,这个阶级拥有一定的文化,掌控着一定的生产资料,同样最遵守秩序,因为在工场里,任何一个不遵守规矩的人,都会死的非常难看。

而王崇古积极改良生产工具,积极改善劳动工场的生产环境,稳步的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利润,创办匠人子弟学堂,来安置匠人子弟,这些都是王崇古被陛下宽宥的原因,同样也是王崇古该死的原因。

在朝堂之上,随着张四维的一命呜呼,主要矛盾已经变成了革新派和古墓派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正在不断的激化,大明的新政需要一个新的、占据了领导地位的阶级,来支持大明的新政。

士农工商,这是国之四民,国之柱石,士绅这玩意儿有史以来,其地位就从来没有被挑战过。

张居正也不奢求,工农对士发起挑战,只要他们能对士的地位拥有挑战的实力,士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发挥起来。

如何让工农拥有对士绅地位拥有挑战和威胁的实力,这需要大规模雇佣和商品生产,而这些都需要白银来支持。

张居正清楚,朱翊钧也清楚,大明的钱荒,需要从根本上缓解,就需要更多的、海量的白银流入。

丘濬也在研究大明的货币政策,他对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性,表达的非常清楚:天立君以子民,付之利权,使其通融以济天下,非专以为一家一人用也,所以通百物以流行于四方者,币也。

而黄金和白银,是天生的货币。

“我真的可以多买船吗?那真的是我的幸运。”安东尼奥直接震惊了,五桅过洋船,这玩意儿卖一两艘也就罢了,还能多卖?

这可是海战利器!

费利佩二世禁止加莱塞战舰的出售,即便是在看到了五桅过洋船之后,加莱赛战舰这种过不了洋、需要200多个橹桨手、火炮配置极少、主要以接舷战为主的桨帆船,越看越落后,可那也是战舰。

而看大明的意思是…可以多买?

“但是我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钱。”安东尼奥非常懊恼的说道,如果没有丢掉两条船的货物,他就可以用货物换算成白银,从大明购买五桅过洋船,可是他丢了两条船,他只有购买两艘船的资金了。

一条五桅过洋船可能需要二十万两白银,而他现在只有两艘货物的资金,他还要购买丝绸和各种货物回航,这让他格外的难受。

大明的过洋船是硬帆,还需要安排更多的大明水手上船,操作船只。

“你可以借钱啊,朕既然是你的投资人,自然要投资于你。”朱翊钧的语气里带着淳朴和天真,就像是个不谙世事的政治素人,提出了一个天真的幻想一样。

借那么多钱出去,安东尼奥不还了怎么办?

张居正看着小皇帝,他的徒弟,已经变成了权豪的模样了。

权豪缙绅在没有天灾的时候,也在兼并土地,就是利用青稻钱,青稻钱的利息极高,百姓一旦用田亩作为抵押借钱,就会被驴打滚的利息给弄的焦头烂额,最终变成失地佃户,而缙绅收获了土地。

青稻钱,稻谷还是青色的时候,是百姓家中存粮最少的时候,这个时候借钱,也是利钱最高的时候,所以青稻钱这个名字虽然好,但是背后却是血淋淋的兼并。

读书人向来如此,名字上不带一点烟火气,诗情画意,但是做事的事儿,往往都是见不得光的肮脏。

青稻钱就是驴打滚,就是高利贷,名字有起错的,但是诨号不会错。

陛下身边的近人,王夭灼的情况更加特殊一些,他们家是碰到了灾年,不得不借钱于陕州卢氏,但操作是一样的,抢只能让人倾家荡产,可是骗,可以把人骗的负债累累。

“朕也不是很富裕,借你五十万两白银,但是你这样走了,不还钱了,朕的银子不就没了吗?所以,你需要用抵押物抵押。”朱翊钧笑意盎然的说道:“比如,整个南洋的棕榈园和甘蔗园。”

“哦不!至高无上的陛下,那是我最值钱的东西了!”安东尼奥发出了痛苦的哀嚎。

安东尼奥当然不想同意,马六甲之内遍布千岛之国的种植园,每年产出超过了15万两白银,也就是说,大明皇帝收缴了他的种植园,只需要四年,就会收回本金,之后的日子就是纯赚钱。

朱翊钧则是满脸平静的说道:“大明正在扩张水师。”

强买强卖吗?也不尽然。

如果安东尼奥能够按时还钱,那这些种植园就还是安东尼奥的,如果不能按时还钱,朝廷的水师就会帮着皇帝收账。

如果安东尼奥不肯借钱,那大明皇帝的帝国水师在扩张帝国版图的时候,这些种植园就会被一起扩张到大明的治下。

“你确定你最值钱的东西是种植园吗?不是那些奴隶吗?听说庄园主还要亲自下场,制造各种混血的奴隶,好让他们繁衍更多。”朱翊钧的语气依旧平静。

眼下的泰西用的是奴隶制,自由角、自由之城大宗商品是奴隶。

朱翊钧继续说道:“一个成年、牙口比较好、老实听话的奴隶,在南洋的万里海塘需要二十两白银,在种植园里做工,只需要四年就会收回成本,只要这个奴隶还活着都是利润,而一个奴隶在种植园里,一年创造的价值是五两白银。”

在殷正茂讲解南洋种植园生意之前,朱翊钧一直以为奴隶很便宜,但其实二十两白银,已经是一个很昂贵的价格了,得亏大明水师能守住大明海疆,否则贩卖大明人,将会是一个极其暴利的行当。

而一个奴隶一年能创造价值五两白银的货物,香料、棕榈油、方糖。可可等等都是种植园的产物。

“陛下,为何不能让我用奴隶来抵债呢?”安东尼奥有些不解的问道。

“大明的人,已经很多了,以后会更多,这片土地只生养大明人。”朱翊钧给了一个答案,但这个理由在安东尼奥看来,皇帝不需要奴隶,因为大明拥有更加便宜的生产工具。

种植园是生产资料,种植园的开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最开始的寻找合适的土地、再到伐木、养田、寻找合适的经济作物等等,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而奴隶,是生产工具。

安东尼奥不懂大明,才会觉得皇帝拒绝奴隶偿还债务,是因为大明拥有更多、更便宜的生产工具,或者更直白的说奴隶。

如果大明的君主、朝廷真的把百姓当奴隶看待,百姓就会释放出他们毁灭朝廷的力量,消灭暴虐的君主和朝廷,中原王朝已经经历了数次这样的王朝更替。

大明皇帝要让人卖命为他征战,要给京营的每一个军卒一年十八两白银。

王崇古要让穷民苦力顶着高温来进行生产,就需要给匠人们每年12银左右的劳动报酬,以及相应的官厂学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陛下的目光穿破了重重迷雾,看到了真相。”安东尼奥终于放弃了抵抗打算借钱,至于利息的多寡,那就得看谈判了,大明兴利之臣,目前只有一个,那就是王崇古。

这个利息,并不会太过于昂贵,年息大约4%-5%之间,这样的利息,朱翊钧绝对算得上是大慈善家了。

朱翊钧的主要目的是多卖船,多卖船对内的意义是促进产业链的进一步稳定、规范、增大生产,大规模生产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力,促进产业链成熟,而对外的意义则完全是为了丝银对流。

大明拥有商品优势,虽然短暂的时间里,大明失去了船舶的商品优势,但是考古式科研和劫掠吕宋马尼拉造船厂等手段,最终让大明恢复了船舶的商品优势。

拥有商品优势,就拥有结构性贸易顺差地位,而这个顺差的本体就是—白银。

大明凭借着在丝绸、琉璃、瓷器等多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结构性的贸易顺差地位,会造成商业上的‘朝贡’这一既定事实。

能漂洋过海的船越多,对大明的越有利。

“这次来带来了一本书,还请陛下观看。”马里尼奥拿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他带来的礼物。

朱翊钧能看得懂,他已经学了很久的拉丁文了,作者是哥白尼,名字叫《天球运行论》,打开书,上面写着一段话:不懂几何者,禁止入内。

这本书就是日心说的载体。

而在前言,还有一篇教士奥西安德尔写的跋文,跋文,就是这本书写作目的。

天球【orbium】是一个在后世已经抛弃,但是在万历四年,依旧在泰西被奉为真理的概念,假象的、能带动可见天体旋转的球体。

在后世不断的加工之下,才慢慢变成了天体运行论。

在这篇跋文里,按照教士所言,哥白尼写这本书的第一个目的是,献给教皇保罗三世;第二个目的是为了编算星表、预推行星位置的数学模型,不代表行星在空间内的真正活动。

[这部书不可能是一种科学的事实,而是一种富于戏剧性的幻想。]就这样一句话,骗了人很久很久。

日心说,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标志学说。

但这个学说在最开始,并不反对神学,它为了能够发行,看起来更像是一本工具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心说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和情绪价值。

在麦哲伦环球航行后,泰西已经确认了地球是个球这一基本事实,为了维持宗教的威严,神学打了个补丁,以地心说为核心构建了新的神学哲学,永恒的、神圣的天体只能相应于其高贵的地位,围绕着地球旋转。

但是这个补丁,在日心说面前,再次变得岌岌可危了起来。

“纽伦堡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之前的纽伦堡蛋来自这里,现在的这本书,也是这里刊刻。”朱翊钧合上了书,他要细细研究,这本书一共六卷,每一卷都值得仔细研读。

朱翊钧结束了接见安东尼奥,开始了今天的御门听政。

张居正特别汇报了关于佛塔的修建,不吝赞美之词,其肉麻程度堪称献媚,但是廷臣们对此不仅没有反对,还每人写了一篇赞表入朝,等到佛塔修成的时候,大明正七品以上官员,都要上一份贺表。

张居正对李太后和陈太后心怀感恩,感谢李太后和陈太后的不贪恋权柄。

朱翊钧可以理解张居正的这种感谢,如果李太后和陈太后反对新政,她们真的能做出危害大明之事。

清随明制,稍微了解鞑清,就会发现,鞑清在对后宫干政这件事上,限制极为严苛,哪怕是大玉儿孝庄皇后,从来没有临朝称制的代行皇权。

而鞑清第一次发生太后临朝称制,是鞑清末年,垂帘听政的慈安和慈禧。

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诛杀顾命八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额驸景寿、四名军机大臣被杀,夺取政权。

自此,慈禧开始了长达四十七年的临朝称制,垂帘听政。

以大学士肃顺为例,他先后举荐了左宗棠、曾国藩、胡林翼等人,当国期间,肃顺多次削减旗人待遇,而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这俩铁帽子王,是坚定的洋务运动的支持者,这俩亲王不懂洋务,所以他们提拔汉人办洋务。

大学士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的基本思想是:去特么的满汉大防,主张满汉和解,赶紧把能干的人提拔上来,操办洋务,要不然鞑清国亡了,全都是洋人的狗。

咱们旗人混蛋多,就是肃顺的基本理念。

慈禧、慈安联合恭亲王奕,发动了政变,杀掉了这些朝中的革新派。

鬼子六恭亲王奕,代表的是古墓派,提倡满汉大防,在鞑清最后的岁月里,错失了改革的唯一契机。

鬼子六奕,曾经督办过五宇官号案,查官绅商勾结,收受贿赂、侵占挪用、拒收买抵侵吞国帑的案子,而后奕一把火把户部的稿库给烧的干净,玩了一出火龙烧仓,最后恭亲王府的管家被推出去顶罪。

李太后、陈太后出身不高,但是朝中古墓派遍地都是,若是李太后想要姑息武清伯李伟,依托古墓派搞出大新闻来,高拱顶不住,张居正也顶不住。

张居正感谢李太后、陈太后,是感谢她们在历史关键节点的做出的正确选择。

朝中的古墓派其实特别希望能够簇拥李太后,然后把孝这杆大旗堂而皇之的举起来,继续之前的把戏。

李太后本人也发现这种端倪,所以早早就归政了。

廷议仍在继续,朱翊钧对天体运行论,颇为喜欢,但是里面的一些内容,需要再次翻译。

这里面一些个运算符号已经不太适合阅读了,类似于△、=、∠、⊥、∵、∴这些符号在当时并没有出现,会产生一些阅读障碍,让原本看起来晦涩难懂,而朱翊钧要对天体运行论,进行更直观的翻译。

这本书的价值是极高的,比如里面精确的测算了地月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3倍,而且给出了证明。

要计算地月距离就要用到视差仪,而计算出了地月距离,就可以计算月球的直径、日月直径及日地距离,算出这些就可以精准的确定日食和月食的时间了。

“这个天文学家猜测不仅仅是地球拥有卫星月球,土星也应该有卫星的存在,而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土星的耳朵,和它的卫星,说明了地球不是唯一的中心。”朱翊钧在阅读天体运行论的时候,发现了哥白尼受限于仪器,导致他没有看到土星的耳朵,也就是土星环和土星的卫星。

一旦能看到土星的耳朵和土卫一,那就可以证明日心说的模型更加合理。

大明对于宇宙模型的猜测,叫乾坤体图,也是地球为中心,第一重天为月轮天,依次为水星天、金星天、日轮天等等。

朱翊钧和张居正讨论了很久这个论述,想要翻译这本书,需要懂拉丁文,还需要懂算学,还要有时间,朱翊钧选择了亲自来,并且给出证明的过程。

安东尼奥在离开京师之前,在会同馆驿,购买到了大明的第一份民间报刊,全晋杂报,杂报是相对于邸报而言,而这份杂报的头版头条,就是大明皇帝发表的论题:《劳动图说》。

安东尼奥能看得懂,因为全都是用俗文俗字书写而成,安东尼奥盘算了一下大副购买货物和沟通舟师、水手等诸多事宜,决定在京师盘亘一段时间。

劳动图说对于复古派而言是毒药,对于古墓派而言,就是重若泰山的墓碑!

这一日的下午,打靶归来的朱翊钧盥洗之后,突然传旨到了文渊阁,要张居正和戚继光随扈前往燕兴楼包厢吃饭。

皇帝一般都是大宴赐席,这私下请人吃饭,还真的不多见,冯保还专门叮嘱张居正和戚继光,不要穿朝服,披个毛呢大氅出门便是。

朱翊钧开始点菜,张居正和戚继光作为宾客,自然客随主便。

“嘭!张居正欺人太甚!”隔壁的包厢传出来一声怒吼。

张居正神情呆滞,怎么吃顿饭都能听到有人骂自己?自己这是得多招人恨!

这顿饭,怕是不寻常。

的确不寻常,万历二年的状元郎孙继皋看到了《劳动图说》后,立刻召集了一批人,准备予以反击,舆论的高地,怎么可能拱手让人,这可是他们影响朝政最大的手段,现在这个高地,张居正居然也要拿去!

在孙继皋等人看来,这个朱中兴,就是张居正的笔名。

孙继皋选的地方是燕兴楼,是一家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酒楼,这个酒楼临近会同馆驿,原来是永乐年间招待外国使臣的酒楼,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国使臣逐渐减少,这个酒楼在正统年间被变卖,几经流转,最后到了孝宗朝时外戚张氏的手中,张氏倒台之后,被嘉靖皇帝收到了皇庄的范围内。

兜兜转转这么些年,燕兴楼再次回到了皇帝的名下。

这个信息不是广为人知的,这就是典型的信息差。

而此时席面上围着六七个人,三个佣奴站在门前,四处张望。

“简直是荒谬!物情,是因为供需而不是人力劳动,更不是功力!”孙继皋的语气格外的激动,张居正在否认至圣先师孟子的物情论,物品的价值是天生的,这在儒家中叫做性。

“孙编修所言甚是,这西湖旁有商贾卖伞,这下雨天,从一分银涨到了一钱银,为了避雨的行人,还不是得乖乖掏钱?这伞还是那把伞,这哪来的功力之说?还不是供需一致为物情?供给与需求一致决定了商货价格,这个朱中兴,简直是胡说八道。”来自无锡的顾宪成顾先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为孙继皋的提供了例证。

张少弦听闻自己的弟子顾宪成这么说,也是颇为认同的说道:“这就是了,这天灾地祸非人情,缙绅善公灾年并地,本就是给小民喘息之机,卖地的人多,买地的人少,兼并自然而然,朝廷非要干预,又是清丈,又是还田,还要追欠,何苦呢?”

“失了地就好好做工,赚到了钱,再买回来就是,这本身就是个天经地义的事儿,朝廷这是要与天地角力不成?”

张少弦师从龙城书院山长施观民,顾宪成和顾允成都是张少弦的徒弟,这次二顾进京赶考,张少弦带着徒弟来京师,自然少不了拜访一些朝中的名士,为自己弟子奔波张罗一二。

孙继皋、顾宪成、顾允成、张少弦,这都是日后东林党的中流砥柱,复古派中的古墓派。

焦竑则是眉头紧蹙的说道:“诸位,读史吗?除春秋之外。”

“不读,记事耳,无大伦。”张少弦不是很在意的问道。

“诸位,读矛盾说吗?”焦竑更是眉头紧皱的问道。

耿定向拉了下焦竑的手,示意焦竑不要再问了,你这么问,还考不考功名了?这孙继皋作为状元郎,哪怕是传授一点科举的经验,焦竑也好考中。

耿定向是焦竑的老师,他们是心学流派,他们这个直隶王派,是为数不多讲践履之实的心学流派了。

“荆人蛊惑人心之说,为何要读?”张少弦再次回答道。

“哦,原来既不读史,也不读矛盾说。”焦竑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耿定向一听这话就急了,桌子底下踩了焦竑一脚,示意他不要再口出狂言了,明年就要会试,还考不考了?考就老实点,不要那么狂妄!

“原来是贱儒。”焦竑被踩了下,不管不顾,却仍然是骂了出来。

“你!”孙继皋眉头紧皱的看着耿定向和焦竑,他本来以为这师徒二人和张少弦师徒三人,都是来求教会试事,毕竟孙继皋是状元郎。

但现在看来,好像不是,这更像是来踢馆的!

“朱中兴说的是价值,有说是价格吗?你们将价格和价值混淆在一起去讨论,这不是指鹿为马是什么?昔赵高指鹿为马,你们得亏不是元辅廷臣,否则的话,大明元气必亏。”焦竑正襟危坐,可是这话,一点都不客气。

焦竑继续说道:“一辆二马车驾作价一百四十八两白银,一把雨伞高价也不过一钱二分银,物品的价格是围绕着其价值而波动,朱中兴否认过物多则贱,物少则贵吗?他只是将其囊括到了商品价值之中。”

“你刚才的雨伞下雨天涨价,恰恰证明了劳动图说的正确。”

“因为下雨使用价值开始上升,而交换价值也开始上升,最终价值在特定时间内上升,这才是价格上升的根本。”

朱翊钧在隔壁包厢听闻焦竑如此说,眼前一亮,看着张居正说道:“先生,留意此人。”

“臣知道了。”张居正看明白了,皇帝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过来看热闹的。

“简直是胡说八道!按照你所言的价格在围绕着商品价值而波动的话,那为何到了灾年,粮食的价格能涨到天上去!”顾宪成立刻反驳道:“物本无情,更无价值,是因为人需要,才有涨跌。”

“这就是了。”焦竑看着顾宪成问道:“真的是灾年的时候,粮食都不够吃了吗?”

“岁不能灾,则天下大治,就是说,灾年的时候,百姓已经能维持安稳的生活,这是天下大治的表现。”

“将灾年粮食价格高企,认定为供需,就可以摆脱哄抬粮价、朘剥小民、官绅商勾结的事实,进而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天灾的头上。”

“是谁在平日里如同老鼠一样偷窃常平仓的库粮、是谁在灾年发生时将朝廷的赈济粮草中饱私囊、是谁在灾年的时候哄抬粮价鱼肉乡里、是谁在灾年的时候借机兼并!”

“若是陕甘宁宣大辽等边方人烟稀少、路多匪寇、土地贫瘠之地,灾年粮食无法供应也就罢了,淮浙、江南可是大明粮仓,但凡水洪,也是饿殍遍地!”

“你们反对的是劳动强度和时间赋予了商品的价值,还是为了把自己做的那些脏事儿,全都放到供需二字里,为非作歹?!”

顾宪成手都在抖,大家都是南衙地面的学子,都要冲击明年的会试,顾宪成早就见识过焦竑的厉害,万万没想到,这些日子没见,焦竑更加厉害了!

焦竑就像是有火眼金睛一样,一眼把他们打的主意完全看穿了。

“顾宪成,直视我!回答我!”焦竑站起身来,端着手,语气严肃的审视着顾宪成,让顾宪成回话。

什么狗屁的复古派、古墓派,不过是给自己找点理由,心安理得苛责鱼肉百姓罢了。

求月票,嗷呜!!!!!!!

第526章 第一次技术进步奖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为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弹药!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败的开始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还是不救,这是一个问题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载堉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锄大地第447章 以征虏大将军的名义宣布:俺答汗,第357章 打碎了一个聚宝盆,就再建一个聚宝第464章 抛开军事威胁不谈,推广海外宝钞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571章 《禁止海贼条约》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颗机械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扎第397章 俺答汗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524章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尊王攘夷,就第339章 野山猪不会投降,但是人会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二百五十章 犯贱的倭寇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二百零二章 权豪缙绅里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机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气的大明使者第540章 大明廷臣对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术第506章 代号为:平波净海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558章 可以报复,才能保护第49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这杆大旗,我们晋党要扛!第385章 大明举重冠军张居正第483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第422章 来过,已是足矣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343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与呢绒第533章 山东耆老无不怀念凌部堂第九十六章 公与私,根本难不倒元辅先生!第513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萝卜刻一个倭国国王的印绶第二百七十章 你给这点钱,朕很难做事第四十三章 主少国疑,帝制之下的皇权缺位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级加倍!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二十七章 划破黑暗的一道光第二百零四章 《劳动图说》朱中兴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萝卜刻一个倭国国王的印绶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553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尝不是一种夫目前犯?第533章 山东耆老无不怀念凌部堂第四十五章 发乎己者有不忠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302章 这是大明的顶级机密第二百六十章 战争之中,伤亡不可避免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办法再借给他点儿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525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二百零五章 复古派中的古墓派第一百四十六章 毁天下非官式书院,禁聚徒讲学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龙号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503章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谭纶,认可谭纶,成为谭纶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处置他!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权豪缙绅,骂名张居正来担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553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亲手拿回来才行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六十二章 隋珠弹雀,便殿击球第一百二十章 观天下英雄,唯元辅与载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