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

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

朱翊钧在确定不会借兵的一瞬间,有几个人的眼神有些不同,这些都是新入文华殿的廷臣,比如右都御史李幼滋,大明兵部左侍郎曾省吾,户部尚书张学颜三个人,他们都是眉头稍蹙之后,才舒展开来。

按照大明皇帝一贯逐利的作风,投资安东尼奥获得最大的报酬,借兵无疑获利最大。

可大明皇帝的选择似乎非常的保守,而理由也只是他们是大明的子民,父母的儿子,子女的父亲,他们三个刚刚进入文华殿,对大明皇帝不了解,可是其他的廷臣心里都非常的清楚,这就是陛下的心里话。

但凡是涉及到穷民苦力的事儿,陛下总是表现的比张居正还要保守的多。

陛下始终秉承和坚守一个基本的底线,那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就是大明万历新政的基本底线,所有的政策制定,完全围绕这个基本底线进行。

王崇古和万士和其实看的更透彻些,其实陛下并不看好安东尼奥的造反,葡萄牙国王的位置,哪怕会有些波澜,恐怕最终还是落到费利佩二世的手中,因为费利佩二世是日不落帝国的国王,国力强横无比。

“这就要看陛下投资的力度了。”安东尼奥面色凝重的说道。

“十二条船朕可以给你,整个万里海塘到马六甲海峡所有的种植园都归朕所有。”朱翊钧十分确定的说道。

他从一开始的目标就很明确,就是那些他垂涎已久的种植园,大明需要大量的粮食,尤其是在小冰川时代即将变得剧烈之后,对粮食的需求会变得极为恐怖,诉诸于海洋,是朱翊钧想到的唯一办法。

他的确在亲事农桑,他的确在改良种植技艺、他的确在努力的丰富大明的作物,可从永乐元年开始的小冰川时代,正在逐渐变得剧烈,干旱、蝗灾、洪水等等,都会让大明陷入粮食危机。

小冰川时代从永乐元年开始,一百七十余年的时间,愈演愈烈,到了万历年间已经极为的剧烈了。

“陛下真的是个生意人啊!”安东尼奥权衡了许久,咬牙切齿的说道。

朱翊钧满脸笑意的说道:“你也不亏,不是吗?如果你能取胜的话。”

十二条船,每一条售价为二十万两不包括船上的火器,那是另外的价格,如果要配置相应的舰炮价格会增加到二十五万两,十二条船全部的售价为三百万银,万里海塘,也就是中国南海到马六甲所有的种植园的价值,一年不过十万银,即便是按十万银计算,收回也需要三十年之久。

这买卖不是大亏特亏了吗?

大明皇帝朱翊钧会做亏本的买卖吗?那还不如相信老母猪会上树来的靠谱,事实上,大明绝对不会亏。

这些种植园到了大明的手中,每年能够产生的效益,将远远超出在红毛番手中的收益。

红毛番远渡重洋而来,在当地的统治人口稀少,每一个种植园,扩张的速度有限,即便是较高价值的作物,种植园无法完成扩建,都是空中楼阁,但是到了大明的手中,这些种植园不出五年就会回本,之后就是永久的收益了。

安东尼奥还是有些不舍,而黎牙实不着痕迹的碰了碰安东尼奥。

“好吧,尊敬的陛下,请问臣下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沐浴陛下圣恩?”安东尼奥得到了提醒后恍然大悟,而后立刻满脸堆笑,询问着陛下许诺的十二条五桅过洋船什么时候能收获。

朱翊钧见买卖做成了,靠在椅背上,也是满脸笑容的说道:“你返航的时候就可以带走,当然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水手的话,可以在松江府募集招募,包括舟师。”

“感谢陛下的仁慈和慷慨,至高无上的陛下,您的圣恩一定能照亮所有蛮荒的世界,将文明播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臣下坚信那一天会到来,也一定会到来。”安东尼奥用着夸张的咏叹调赞叹着大明皇帝的高效!

十二条五桅过洋船,大明居然居然可以一次兑付,这直接超出了安东尼奥的预料!

大明的生产力之强悍,再一次震惊了安东尼奥,要知道现在泰西的主力战舰加莱塞战舰,每一艘都要三百多名工匠,忙碌一年,还需要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可是大明居然在满足了自己使用的前提下,还能出口,实在是让安东尼奥惊骇不已。

朱翊钧是个买卖人,诚信为本,他兑付的全都是全新的战舰,而不是皇帝自用九九新,原因就是大明出售的战舰都是猴版的,大明出售的战舰,无论是吨位、舰炮还是船速、甲板厚度上,全都是减配的。

安东尼奥在黎牙实的提醒下,痛快的答应了下来,这是因为黎牙实昨日和安东尼奥谈论过一个问题,那就是长崎罗马教会被大明先遣队给抹去了。

长崎的教会势力被大明先遣队荡涤一空。

大明皇帝是一头贪婪的、脾气极差而且十分有办法的巨龙,他的目光早就看向了万里海塘的种植园,被巨龙看上的财货,决计不会逃过巨龙的利爪,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明水师的日益强横,这些财货被巨龙收入囊中是迟早之事。

趁着还能卖点钱,早点卖了妥当些,这就是安东尼奥和黎牙实的想法。

安东尼奥被黎牙实提醒,才彻底想明白了,换个角度想,那就是拿大明皇帝未来的财富换当下实际的战舰,这买卖做的不亏。

安东尼奥和黎牙实已经是十分了解大明的红毛番了,但是他们还是想错了,若是事情那么简单,朱翊钧就不需要绕这么大的圈子了,大明对武力的使用是极为谨慎的,而且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势,大明不是泰西海寇,看上就抢,那是泰西的思维惯性,理所当然的劫掠他人。

朱翊钧买到了这些种植园的所有权,那就是师出有名,戚继光不止一次在讲武的时候提及过师出有名的重要性,师出无名,再强悍的军兵,也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必败无疑。

戚继光甚至十分肯定的对小皇帝说,师出无名对帝国的伤害,远远超过了战败。

使用暴力却无法说服本国的大多数人,那就注定会失败,这已经是历史上无数次证明过的事了,现在大明一次付款成功,若是安东尼奥没有交货,那大明就会用武力上门取货。

卑鄙的、没有信誉的、该死的红毛番欺骗了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拿走了大明十二条五桅过洋船却不打算给钱,白嫖我们大明皇帝,不就是在白嫖大明吗!

很多事,绕这么一圈,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南洋种植园的生意,可以做的长长久久。

“黎特使,请问你,还有什么事儿吗?”朱翊钧有些好奇的看着黎牙实,安东尼奥觐见已经结束,黎牙实却没有离开。

黎牙实俯首说道:“我的君主送来了国书。”

朱翊钧看完了国书,上面居然是罕见的拉丁文和汉文双语的国书,虽然这个汉文十分的蹩脚,甚至语句不通顺,但是内容还是表达清楚了。

费利佩二世在国书里,首先恭贺了大明皇帝大婚礼成,显然去年黎牙实给泰西的情报里,就有大明皇帝的活动安排,而后费利佩二世开始大倒苦水,尼德兰地区该死的刁民不乖乖的把脖子伸出来给他砍,居然敢造反,而且有大势已成的趋势,费利佩二世分析战败的原因是海军仍然不够强大,无敌舰队虽然无敌,但远远没有强横到同时面对奥斯曼和英格兰的威胁。

西班牙宫廷认为,这些该死的英格兰人,那些海寇整日袭扰前往尼德兰地区的船队,是战败的主要原因。

费利佩二世也想买船,他在国书中询问是否可以下一批订单,全款支付的同时,大明皇帝也可以提一些条件,比如棉兰老岛的部分辖区。

棉兰老岛是西班牙在远东最后的据点,费利佩当然不肯放弃,但是可以把大部分的地区还给大明,留下一个港口,保持东西方的沟通往来。

“船长,你知道费利佩二世要买船的事儿吗?”朱翊钧满是好奇的询问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面色一变,俯首说道:“陛下,臣是一名商人,但品行并不算恶劣,否则臣是没有资格来到文化殿上觐见陛下,费利佩二世的国书,臣并没有打开看过。”

“五年内,他需要五十二艘船,而且可以先下三成的定金,明年再交六成的尾款,船只到泰西后,以出发时数量计算,把尾款付清,费利佩直言,他不想失去到大明朝贡的机会,所以一定会履行自己的承诺。”朱翊钧十分坦然的说道。

王崇古和万士和互相看了一眼,彼此都笑了笑,他们俩都猜对了,安东尼奥很难是费利佩二世的对手,费利佩二世一开口就是五十二条船,而且是全款支付,不是在皇帝这里贷款购买。

安东尼奥率领的船队,船东是费利佩二世,从头到尾,大明都是在跟西班牙皇室在做贸易,而不是和安东尼奥这个船长。

燕王朱棣能当皇帝,那在漫长的中原王朝的历史上,也是独一份的存在,偏居一隅的割据藩王想要造反成功,难如登天。

安东尼奥为了十二条船绞尽脑汁,甚至要出卖他的根基,费利佩二世则可以一次下单五十二条船,而没有压力。

这就是财大气粗。

“多少?”安东尼奥不敢置信的问道。

“五十二条,一千三百万两白银,两年内支付九成,他认为作为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不会用自己的信誉开玩笑。”朱翊钧再次重复了一遍后说道:“朕会答应,因为有利可图,希望船长可以理解这一事实,朕也不想欺骗船长。”

“感谢陛下的诚恳,臣感激不尽。”安东尼奥当然知道自己的分量还不足以让大明不做生意的去帮他,大明在卖军火,这一点安东尼奥心里非常清楚。

朱翊钧结束了这次的接见,在两个人心事重重的离开了大明之后,朱翊钧看着手中的国书,满脸的笑容,他乐呵呵的说道:“大司徒!一千六百万银的大订单!哎呀呀,这么大的订单,不容易啊,前段时间,有个监察御史还说朕大兴土木,这造船厂穷兵黩武,这订单不就来了吗?”

“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王国光出班,也是一脸喜气洋洋的说道。

万士和出班见礼,站直了说道:“西班牙国王下单了五十二条船,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询问下,泰西的英格兰女王,对这件事的看法了。”

“嗯?”

万士和此言一出,廷臣们都下意识的离远了一步,看着万士和的目光,全都是审视,眼神里充满了不确信和怀疑,这个万士和,简直是简直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出绝户的坏主意!

也别叫万士和了,干脆改名叫一肚子坏水得了!

“不行吗?”万士和左右看了看。

“可以可以,完全可以。”王崇古赶紧出来打圆场,笑呵呵的说道:“万太宰果然是才思敏捷,吾等佩服。”

“其实还可以加上尼德兰地区的反抗势力。”朱翊钧想了想做了个补充。

费利佩二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尼德兰地区了,若非打不通航路,朱翊钧高低要把五桅过洋船卖到奥斯曼去,费利佩二世需要定更多的船,那么英格兰、法兰西、尼德兰、奥斯曼也都要定更多的船,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万士和的主意是大发战争财,而朱翊钧对此十分的认同,这种时候不发战争财,难道等事态平稳之后,再懊悔不已不成?

西班牙国王财大气粗的定了五十二艘船,那么英格兰女王若是不对等订购,那岂不是要战败了?一旦战败,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就要把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抢去做夫人了!

英格兰没钱,没有殖民地,但是它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可以来交换。

“陛下圣明。”万士和闻言,再次感叹,论做生意聚敛兴利这一行的本事,一万个万士和都比不上陛下。 “好好好,那就开始廷议吧。”朱翊钧再次抚摸了一下那张国书,这哪里是纸,分明是白花花的银子!

想到这里,少年天子露出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真诚,发自肺腑。

王崇古对这个笑容再熟悉不过了,这根本就是财迷的笑容。

“陛下,还没有接见土蛮汗的长子布延。”马自强出班提醒着陛下,今天安东尼奥之后,还有布延要接见,布延已经是第二次觐见了,他在土蛮诸部是温和派的代表。

“哎呀,哎呀,你看看,朕这一高兴,就给忘了,宣。”朱翊钧一愣,随即立刻明白了自己工作失误。

他这一高兴,就把布延给忘记了。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尤其是在此刻,等在殿外的布延,心事重重,他看着升起的太阳,思考着土蛮诸部的路在何方,似乎没有出路,可是有了投明的念头,又忽然豁然开朗了起来,这让布延汗百感交集。

布延进殿之后,就感觉氛围有些奇怪,文华殿这个庄严肃穆的地方,居然充斥着喜气洋洋的气氛,甚至连平日里不言苟笑的纠仪官们,都是面带笑容。

价值一千六百万银的订单,即便是分五年的时间,每年也超过了三百二十万银,而这笔钱即便除去留存松江造船厂,大明国帑和内帑每年也有超过了两百万银的分账。

也就是说大明的财政在进一步的转好,要知道大明一年军费支出折算之后,也才不过一千万银。

庞大的资金流入,大明国朝就会有更多的余地去处置国内的矛盾,而且不用吹求过急,导致矛盾激化到不可调控的地步。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布延五拜三叩首行了大礼。

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免礼,免礼。”

“陛下,外番使者布延,有蒙古宗主大汗的国书一封,恳请陛下御览。”布延起身,依旧十分恭顺。

朱翊钧打开了国书看了许久,而后摇头说道:“图们,你的父亲依旧是没有想明白自己输在了哪里,所以才会写这样一份国书来。”

“父亲已经投降了。”布延惊讶无比的说道,土蛮汗的国书布延已经看过了,但是大明皇帝,似乎仍不满足。

“他投降了吗?”朱翊钧抓着国书提了起来,指着国书说道:“他在国书里说,请大明册封为王,这是投降了吗?你可知道,俺答汗可是跟大明打了二十多年,胜多负少,才换到了一个王爵来,你当大明的王爵是土里的庄稼,你想要就有的吗?”

“这是投降吗?”

“朕来问你,隆庆元年,土蛮汗入寇大明,是不是也是打着大明朝廷给俺答封王,你们右翼也要册封,不给就入寇京畿?”

“嘉靖二十七年,你爷爷库登汗跟俺答汗盗马仇杀,你爷爷打不过俺答汗,惧为所并,故此东迁到大鲜卑山以东,当时泰宁、福余等部求助大明,大明未曾出兵,答应了你爷爷在大鲜卑山以东狩猎,你爷爷可是指着长生天发誓,左翼永不犯边。”

“你爷爷说的话,到你爹这儿就不作数了是吧?那你爹说的这些屁话,到你这儿,是不是也不作数了?!”

布延无话可说,布延的爷爷,土蛮汗的爹库登汗,跟俺答汗碰了几次打不过,就跑到了大鲜卑山以东,当时的朵颜三部在会宁卫、大宁卫附近,大明权衡再三,最终没有出兵,因为当时俺答汗更有威胁。

库登汗指着长生天发的誓,就跟放屁一样,现在,土蛮汗提的条件,压根就不是投降。

还想要王爵?痴人说梦!

“大明眼下旨在开海,草原贫瘠苦寒,过多执着于草原,恐不利大明。”布延从大明的角度劝说大明皇帝。

“陛下,臣有本启奏。”张学颜听闻,立刻出班俯首说道:“此言荒谬!我大明疆域辽阔,物产丰饶,开海,大明自然要做,这北伐,大明也可以有,大明是完全撑得起来的,陛下,海陆并举,方为两条腿走路。”

户部不止一次提出海陆并举了,主打的就是一个两线作战,两线侧重全都要的思维方式。

万士和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以为张尚书所言有理,永乐年间,大明官船海贸,所盈颇厚,亦用于北伐,海陆并举,亦是祖宗成法。”

马自强看着万士和,一时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什么事儿到了万士和嘴里,都能解读为祖宗成法,而且还非常有理有据!

户部提出海陆并举,礼部跟进,其实是有理论基础的,而不是单纯的讨好皇帝,满足皇帝好大喜功的天性,而是在讨论分配。

大明朝廷已经看到了白银堰塞造成的可怕危害,既然有堰塞就一定有决堤之日,一旦决堤,那就会影响江山社稷,如何调节白银?

发军饷就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不仅仅是发军饷,还有投资,投资桃吐山白土、投资大宁卫会宁卫畜牧业、投资热河君堡、投资羊毛官厂、投资煤局,都是办法,想方设法的把白银流入白银稀缺的地方。

白银总是会流向不缺白银的地方,在白银大量流入的新形势下,如何保证大明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就是户部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海陆并举,就是户部想到的办法。

万士和别的本事没有,给陛下找补,洒水洗地的本事还是有的,而且很大!

万士和的话很有道理,根本无法反驳。

朱翊钧看向了布延想了想说道:“土蛮汗要是要投降,就爽快点投降,不想投降,咱们就继续打,直到打到土蛮汗彻底不想打的时候,东边没你们的地方,西边就有了,俺答汗在西边堵着,右翼现在内部矛盾很大,你猜他们会进攻大明还是进攻你们左翼呢?”

“你知道的,左翼很喜欢诉诸于武力,将矛盾转移到战争上,他们早就形成了这种惯性,遇事不决就外出劫掠征伐。”

俺答汗非常好战,而且俺答汗真的很能打,俺答汗一生的战绩,无论是对大明还是对瓦剌,南征北讨,鲜有败绩,嘉靖隆庆年间,就在马芳手里吃过亏,这次俺答汗进攻应昌,也是马芳马王爷负责进攻俺答汗两个万人队方向。

俺答汗对大明动武,阻力重重,内部矛盾倾轧剧烈,俺答汗的个人威信受到了严重挑战的时候,俺答汗本人一定会选择战争,而战争的对象,这个连战连败的土蛮汗左翼,就是一个好到不能再好的目标了。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朱翊钧讲话,从来都是明明白白,作为皇帝,他的表态如果模糊,那就会带来巨大的困扰。

“陛下英明。”布延略显无奈的俯首说道。

皇帝句句都是实话,句句都扎人心肺,相比较刚刚动武需要休息的大明,俺答汗更加火烧眉毛,近在眼前。

“其实朕倒是有个不错的主意,你们左右两翼都是亲戚嘛,打什么打,直接合流算了。”朱翊钧十分平静的说道。

王崇古面色严肃,用力的憋着笑,他看向了吕调阳,首辅吕调阳也是一脸的平淡,但是嘴角不停的抽动着,显而易见,吕调阳听出了这话的问题,小皇帝一肚子的坏水。

很多时候,1+1小于1,左右两翼当初为什么闹翻,土蛮汗他爹宁愿东迁也不肯合流?左右真的合流,就是大明进攻之时了,因为到时候一定会内讧。

可是这话诡异就诡异在这里,哪怕布延识破了大明皇帝的伎俩,就眼下的局势而言,对土蛮汗最优的解,就是合流,即便是困难重重,也比被彻底打死了要好的多。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比如,左右两翼合流,谁来做可汗,谁来做济农(副王或副汗的别称)?就这一个问题,狗脑子都能打出来了。

布延在皇帝这里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文化殿,走出去的时候,心神不宁,一个没注意在台阶上摔了下去,翻滚着就趴在了地上,内侍们把布延抬到了解刳院里医治,没一会儿,内侍就把门前的血迹打扫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朱翊钧听闻布延摔倒后,看着廷臣们说道:“土蛮汗其实还是端着自己宗主大汗的架子,那边不肯对俺答汗低头,毕竟长久以来,土蛮汗都是说俺答汗是草原的叛徒,这宗主大汗对叛徒低头算怎么回事?这边呢,又不肯对大明低头,总觉得趁着大明虚弱的时候,入寇京畿,现在俯首称臣颜面不在。”

“大明振武,他打不过了,被摁着锤了这么几次,居然还端着架子,封王?还是挨打挨得少。”

“陛下圣明。”廷臣们见陛下说完了,齐声说道。

土蛮汗的臣民已经开始投降了,几万人投效大明,土蛮汗自己硬撑罢了。

“不去管他。”朱翊钧摆了摆手说道:“今日廷议,开始吧。”

吕调阳坐定之后,拿出来一本奏疏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一向不喜欢表达意见的吕调阳,突然拿出了一本奏疏来,没有让小鬼探路,吕调阳直接亲自上了,显然是件大事。

吕调阳这本奏疏的内容,就是关于如何管理陛下两千零七万银投资问题。

还有人敢黑皇帝的钱?不要命了?

有,而且很多。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小吾最近换了辆车,现在的车太好了,动力强风噪小静谧性强,开惯了小破车的小吾,轻轻一脚就80多了,根本没注意速度超过了80,,差一点发生事故,大家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师徒除掉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时候,把大门带上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549章 奇观:正衙钟鼓楼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450章 知识本就是昂贵的第440章 羊毛来了,韭菜就没了第342章 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学外语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种的多样性请假条高烧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454章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筑师第七十九章 骂了他,他还得谢谢咱们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摊子!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国叛徒,献土以求苟安第295章 君臣?共轭师徒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总怕太阳不会升起第六十五章 连绵不绝的攻势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银子,离开我的船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二百七十章 你给这点钱,朕很难做事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520章 无事王老狗,有事王次辅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种猿第403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雇佣营团,借鸡下蛋第488章 一个大明,都是王民第356章 精纺毛呢的最后盛宴第516章 一身偃卧蓬蒿稳,四海苍生恐未安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548章 《王谦发家的四个秘密》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第六十二章 隋珠弹雀,便殿击球第479章 通和宫的那个通和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会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二百零二章 权豪缙绅里面的一股泥石流第532章 礼法不能是新政的绊脚石第五十五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价钱合适,灵魂都能出卖给恶魔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九章 再一再二没再三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伤己伤天下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335章 赚钱,寒碜吗?不寒碜第524章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尊王攘夷,就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权豪缙绅,骂名张居正来担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第一百五十九章 只需要一个机会的戚继光第一百七十八章 两广缙绅无不怀念殷部堂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422章 来过,已是足矣第312章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二百六十章 战争之中,伤亡不可避免第一百六十九章 读书人的心眼儿真的脏第二百一十章 鲜衣怒马正年少第336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徙五千八百富户至辽东充边第437章 前恭而后倨,思之令人发笑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须有和意欲为(为盟主“人生那么多不完美”贺!)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第321章 陛下何故谋反?第九十五章 客星犯帝座,佞臣僭主上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怀,德威兼用感心摄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295章 君臣?共轭师徒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价钱合适,灵魂都能出卖给恶魔第513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511章 元辅次辅,收收神通吧!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软弱,习以为常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