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扎

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扎

殷正茂思考了许久,终于确信了,自己的出身并没有问题,他爹真的是他爹,只是陛下对开海战略重视,再加上他殷正茂干的真的不错,所以才能得到陛下如此恩厚的圣眷。

殷正茂很确定,因为时间对不上,他正德八年出生在南衙,而明武宗南巡平叛的日子,是在正德十四年到的应天府,时间对不上,就没有必要过分的怀疑了。

武宗皇帝是个荒唐的人,有魏武遗风,在明实录里一共有两个记载。

第一个是太原晋王府乐工杨腾的妻子刘良女,因为色艺俱佳,在武宗皇帝游幸山西时,作为女乐弹奏曲目,被武宗皇帝看重,而后就直接带走了,杨腾后来还闹到了京师,敲了登闻鼓,告武宗皇帝夺妻之恨,直到武宗皇帝赔了一百两银子,才算罢休,武宗皇帝给了刘良女名分,册封了贵妃。

第二个则是王满堂,是霸州山匪段长的妻子,这个段长在霸州为非作歹被朝廷剿灭后,王满堂就作为俘虏被献入了宫中,当了浣衣婢,这个王满堂是一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她在一次给武宗皇帝送衣物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勾搭上了武宗皇帝,王满堂也是武宗皇帝临终前十分宠爱的后妃之一。

这两个女人,是明实录里明确记载的他人的妻子而后再入的后宫,之所以出现在明实录上,还如此详细的记录,是因为明武宗在正德十六年最后宠幸的就是这二人,首辅杨廷和一直盼望着这俩女人的肚子能争点气,主少国疑远远好过旁支入大宗。

奈何,最终都没等到喜讯,最后嘉靖皇帝来到了京师坐上了龙椅。

这也是当初万士和与海瑞,对陛下让三娘子如常觐见时候,跑到皇宫里责难陈善,痛陈利害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也算是祖宗成法了,明武宗当年真的干出来了。

这么多年,女乐娘娘、浣衣皇后,都成了街头巷尾都知道的笑谈。

大明的制度设计就是这样的,皇帝一旦少壮,长大了些,想做什么,都没人能拦得住,武宗皇帝和小王子在应州物理上掏心掏肺,臣子们又不是没有拦,甚至连英宗皇帝北狩的历史教训都喊出来了,武宗皇帝不还是跟小王子打了一仗,自此之后小王子不再南下劫掠?

陛下要真的有意,立刻就有人把三娘子洗涮干净抬到龙床上去,三娘子怕是被卷在被子里都能笑醒了,老牛啃一口嫩草,至于年龄,年龄不是问题,宪宗皇帝独宠的万贵妃,比宪宗皇帝大十七岁。

大明别的不敢说,祖宗成法真的不缺。

只不过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皇帝身边终究是不缺什么美人。

大明的后宫管理是极为严格的,皇帝什么时候临幸了什么人都有确凿的记录,即便是并非良家,也会记录在案,所以发生民间遗落私生子的几率为零。

殷正茂这么离谱的自我怀疑已经是第二次了,上一次是他入京叙职,陛下给的格外优待。

这次五艘五桅过洋船的出现,让殷正茂都呼吸急促了几分。

“部堂,真的不是吗?”张元勋指着五桅过洋船卸下来的东西,呆愣的问道。

“应该不是…吧。”殷正茂看着四艘丙型五桅过洋船,看着那一箱又一箱的货物,又有些不确信了起来。

殷正茂带着总督府文武百官,来到了栈桥恭候天使,当看到船上前后五十四门九斤舰炮,看到一箱一箱的硝石从船上抬下来的时候。

殷正茂想不明白,他真的想不明白。

这个年代,有能力大规模量产高质量火药的只有大明和日不落的费利佩二世,而硝石就是这种垄断原因的根本,大明老君山的熬硝洞,那可是大明的机密之一,连殷正茂也是两广总督领兵部尚书,成为部堂之后,才知道了这个秘密。

大明皇帝把硝石拉过来,这让殷正茂都蒙了,自己的出身,真的没问题吗?!

这些硝石,至少可以供给吕宋三年的火药需要,如果省着点用,最少可以使用五年。

司礼监禀笔太监李佑恭四平八稳的下了船,站在栈桥上,跺了跺脚,上一次他来的时候,坐的海防巡检的水翼帆船,快则快,坐过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儿真的是要把五脏六腑给颠出来。

“见过天使。”殷正茂赶忙行礼,他是给圣旨行礼。

李佑恭将抱着的圣旨交给了两个小宦官,刚准备打开宣旨,李佑恭忽然伸手拦住了小宦官,示意殷正茂借两步说话。

李佑恭低声说道:“国姓爷,咱家不跟国姓爷打机锋,也不挑拨离间,有什么话,就当面说了,戚帅和先生,都不太赞同再往吕宋额外部署五桅过洋船,本该过来两艘,是陛下决定再派两艘,生怕这自家人出门在外,在外面吃了亏。”

“先生说人心经不起试探,这掌控的多了,没几个人能把持的住,先生的话,在理。”

“陛下圣恩,国姓爷自嘉靖二十六年入仕,自然知道其中的分量,咱家是个阉宦,是个小人,大道理懂的不多,只是个陛下身边一条忠犬,只期盼着国姓爷能稍微想想陛下的难处。”

“咱家自幼跟着陛下陪练,陛下吃了多少苦,咱家一直陪着,多少对陛下有些了解。”

“大明国势危如累卵,陛下不得不把自己弄的刀枪不入,冷面无情,但是终归是盼着几分美好,先生说:这大臣最擅长的手段,就是不断的累加失望,直到绝望,那大臣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国姓爷,咱家就是条陛下让咬就咬的狗,这番话,是咱家跟在陛下身边,为陛下说几句,国姓爷愿意听就听,不愿意听,咱家也得说。”

殷正茂眉头一皱,同样低声问道:“大珰,是不是收到了什么风声,大珰提点几句,某感激不尽。”

“还真的有。”李佑恭又低声嘱咐了几句,殷正茂面色大变,拳头都硬了!

殷正茂怒气冲天的说道:“这些狗东西!朱纨不听他们的话,非要剿倭,这些狗东西逼的朱纨自杀明志!还不够,还不够吗?!还要把吕宋弄成当初的东南不成?养条狗还知道叫两声,乘上了大明开海的东风,手里有点银子,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了!”

“无君无父乱臣贼子耳!”

李佑恭的确是得到了一些个消息,而且是十分确凿,他在来之前跟南衙缇帅骆秉良见了个面,了解了情况,东南的一些开海之后,乘风而起的遮奢户们,希望在吕宋弄个市舶司,当然是私市,方便往来货物。

朱纨为什么必须死?因为朱纨剿灭了盘踞在宁波舟山双屿私市,所以朱纨被迫自杀了,浙江巡抚,一方大员,结果落得那般下场。

但是吕宋和宁波双屿情况不同,吕宋离大明很远,大明多少有点鞭长莫及,如果殷正茂真的和这些遮奢户们合作,搞出了这么一个私市,那就是养了个海寇窝,大明东南海疆,海波难平。

开海不仅仅都是利益,还有新的矛盾和挑战出现,李佑恭作为宫里的三号人物,三祖宗,对这件事其实处置能力极为有限,他跟殷正茂说的话,其实是在打感情牌,对于重感情的人而言,就是大杀器一样的存在。

李佑恭真的希望殷正茂能念着点儿陛下的好,念着点陛下的不容易,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利益是一方面,陛下开海的新政,恐怕会受到极大的阻力,甚至弄的潦草收场的地步,即便是真的弄个私市,也不要太过分,大家面子上都过去的去就是。

不过李佑恭说的也是实话,如果殷正茂真的和大明不再同心同德,陛下会变成什么样?李佑恭根本不敢想。

人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扎。

“人在做,天在看。”殷正茂没有表忠心,没有咬文嚼字,就给了李佑恭六个字,但这六个字却重于泰山,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信义为本,殷正茂是不折不扣的大丈夫,陛下圣眷,不能辜负。

殷正茂都快气疯了,这些个遮奢户跑到他的地头找死来了,这里是吕宋,不是大明的腹地,他把这些遮奢户统统沉了海,也掀不起一点的波澜,大海那么大,容得下山一样的尸骨!

他殷正茂不是朱纨,殷正茂这个人不要脸,朱纨就是太君子了,殷正茂要是要脸,就不会干出拆门搬床的事儿了,殷正茂和张居正同榜,严党倒了,清流上台,殷正茂本期望着大明能好点,结果,大明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每况愈下。

自徐阶之后,殷正茂做事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只求把事儿做成的循吏。

“大珰,是松江孙家吗?”殷正茂低声问道,人心会变,以前恭顺的孙家,不见会一直恭顺下去,殷正茂知道孙家有钱的很。

李佑恭摇头说道:“那倒不是,是泉州赵氏牵的头,还是孙克弘给缇骑们透露的消息,孙家两兄弟,还是能拎得清的,投献这条路,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还真不是殷正茂猜的孙克弘、孙克毅两兄弟,这二位,是真的有恭顺之心,徐家倒霉已经过去了七年之久,天大的恩情也还完了,但是孙克弘和孙克毅已经选择了投献这条路,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可言,一回头,且不论皇帝的反应,南衙那些个遮奢户都能把他们孙家给撕碎了吃了。

孙克弘收到了消息,立刻奏闻了松江稽税房,这个泉州赵氏,可是个大海商,根基都在海上,缇骑们发力,也不能尽全功。

шшш●ttКan●co

“大珰,移步总督府。”殷正茂转过头来,大声的喊道:“张元勋,邓子龙,抄家伙!”

殷正茂没多说,他只会做,张元勋和邓子龙听闻了此事,立刻马上就开始对泉州赵氏的船开始动手,邓子龙直接登船,带着二十多个海防巡检,去了趟密雁港,直接把泉州在吕宋的大掌柜和一众伙计全都给抓了,把他们的商铺统统查封,货物归公。

一整套丝滑的连招下来,邓子龙回到马尼拉的时候,也就是傍晚时刻。

李佑恭打量着市政厅门前的雕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精卫填海等等,让李佑恭流连忘返,殷正茂、张元勋、邓子龙办完了事儿,刚好看到了李佑恭负手而立,站在夸父逐日的塑像之前,傍晚的阳光洒下,倒是相得益彰。

“夸父是个好人,有人觉得夸父逐日是自不量力,陛下说夸父那是人强胜天、人定胜天。”李佑恭转过头来,笑着说道:“国姓爷忙完了吗?”

殷正茂点头说道:“大珰消息是准确的,这帮杂碎,已经筹建了私市,就在密雁港六十里外,归雁湾设立的,若不是有心追查,恐怕这帮人真的会成为吕宋的心腹大患。”

“国姓爷、鹰扬侯、石隆伯,这眼看着天色已晚,有什么事儿,明天再说?”李佑恭笑了笑,没有追问详情,更摆出了一副明日再说的懒散态度来,可是李佑恭不是个懒散的人,他为了求快,之前来往吕宋都是水翼帆船,吐的颜面大失,也要求快的人。

李佑恭直接去休息了,殷正茂安排了天使下榻的馆驿。

邓子龙一脸迷糊的说道:“李大珰素来雷厉风行,今天这是转性了?” “不是,李大珰是给了咱们对口供的时间。”殷正茂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啊?”邓子龙呆愣了下,立刻明白了过来,李佑恭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把这件事做得体、做漂亮、做体面,这样大家都体面。

今天着急忙慌的抓人,这归雁湾的私市跟吕宋总督府究竟有没有关系呢?没关系最好,即便是有关系,李佑恭拖这么一天的时间,也能变成没关系。

只能是没关系,私市是遮奢户们谋求私利自己设的,被殷正茂发现后,打击消失。

显然,李佑恭在到吕宋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一些细节,也做好了预案,陛下、先生、戚帅,与商鞅、诸葛亮、于谦做的那些事儿,没什么区别,都是逆天而行。

夸父是个好人,他的故事,是人定胜天。

“可是那私市和咱们真的没啥关系啊!这群该死的遮奢户,特马的,干爆他们老母!”张元勋直接爆了粗口,张元勋是个儒将,把他逼到爆粗口斯文扫地的地步,可见张元勋真的很生气,这玩意儿黄泥掉裤裆,说都说不清。

张元勋是专门从旧港赶回马尼拉,就是为了迎接两艘五桅过洋船部署,为了表达忠诚恭顺之心,结果都因为这个私市给毁的一干二净。

“这件事,我一定会给陛下一个说法的。”殷正茂也不含糊,这只是开始,这个私市的存在,暴露了一些问题,一轮清洗,势在必行。

殷正茂想了想,摇头说道:“咱们三个是吕宋总督府的主心骨,咱们仨一旦出现了问题,那才是要命,这都是小打小闹,张元勋、邓子龙,咱们一定要清楚一件事,咱们是外来的和尚,在吕宋念经。”

没了大明的支持,吕宋总督府倾覆在旦夕之间,吕宋的矛盾错综复杂,需要依仗朝廷天威,才能稳定统治,殷正茂、张元勋和邓子龙完全没必要自掘坟墓,别的不说,棉兰老岛的红毛番就等着这一天呢。

“省的。”张元勋、邓子龙非常肯定的说道。

邓子龙回到了自己的石隆伯将军府,仍然是余怒未消,大好的日子,都被这群遮奢户们给破坏的一干二净。

“夫君回来了?”罗莉安已经显孕了,她穿着一件很是宽松的丝纱衣,丰腴的身材在纱衣之下若隐若现,吕宋天气极热,她本就是泰西人,穿着清凉的很。

罗莉安准备好了椰子汁,捧着走的时候,就像是怀里抱着三个大椰汁,一看这日后的娃,就不缺口粮,她到了邓子龙的身边,笑着问道:“夫君走的时候,还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连鹰扬侯都从旧港回来了,夫君怎么一脸怒气?”

“唉。”邓子龙简单把事情说了一遍,罗莉安可不是个政治素人,从开始和邓子龙接触之后,就很喜欢讨论大明和泰西制度的异同之处,邓子龙是个粗人,对政治这些东西不太敏锐,这是邓子龙的缺点,不是邓子龙笨,是打仗耗费了很多的心力,就没有精力研究这些了。

罗莉安思索了片刻,笑着说道:“没事,从万历元年起,到现在,皇帝陛下可是个很大度的人,这都是必然经历的坎坷,那夫妻还有吵架的时候,没点磕磕绊绊,那才是奇闻,两看相厌,那才是真的危险,夫君啊,那到云南的御史都要弹劾黔国公府兼并无算。”

“真不是什么大事儿呢,如果小矛盾不处理会积累成大矛盾,用张先生的话说,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量变引得质变,直至天崩地裂,有点小矛盾也挺好的,泗水侯做得很好。”

“这么大个吕宋,这么大个万里海塘,要是一点幺蛾子事儿没有,朝廷才会心生疑虑,夫君放宽心就是了。”

邓子龙闻言,也是一愣,脸上的愁云终于散去,他笑着说道:“你这么一说,好像是这样的。”

罗莉安往后伸了伸懒腰,这胸前八两肉,有的时候也是负担,她眉眼生波,轻声笑着说道:“我当初刚在夫君这里承欢的时候,也不是不堪征伐,也有日夜忧虑,恐怕夫君弃我不顾,我一个红毛番如何活得下去?日久之后,妾身这心里、眼儿里,都是夫君的模样呢。”

“眼里,不是眼儿里,这儿化音不是这么用的。”邓子龙纠正了一下罗莉安话里发音的错误。

罗莉安甩了甩一头红发,满是风情的说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就是说的眼儿里?嘿嘿。”

邓子龙这才明白罗莉安说的是什么,他呆了下,不愧是泰西来的娘子,这话说着说着就奔着下三路去了。

“娘子,咱们在讨论一个严肃的问题。”邓子龙略显无奈的说道,他这个娘子对这些事儿看的很透彻,唯独谈着谈着就开黄腔。

“大明的文化趋于保守,对这种事避之不及,其实也没什么啊,孔夫子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也,饮食:民生,男女:康乐。孔圣人尚且觉得这是人活着的两大需求,反倒是后世的儒生,避之如蛇蝎一样,腐儒罢了。”罗莉安跟邓子龙已经六年之久,文化差异依旧存在。

罗莉安很喜欢读书,邓子龙不在的时候,她就看书,大明的四书五经,先秦诸子,罗莉安都看过,她甚至精研过矛盾说。

“夫君,还记得之前我跟你说尼德兰地区的反抗吗?西班牙的一些个遮奢户、英格兰的阴谋家、尼德兰的手工作坊主们,可是反抗的主力啊,金钱是魔鬼,现在魔鬼正在逐渐展现它的力量。”罗莉安选择了尊重丈夫,不再开黄腔,而是十分严肃的讨论着大明开海后,社会人文变化。

“逐利,商人的本性啊。”邓子龙略显怅然的说道。

罗莉安眉头紧蹙的说道:“所以,这吕宋的土著还是死一死的比较好,这些个遮奢户,跟这些个土著们搅合在一起,也会出乱子,而且夫君所言,李佑恭说明日再谈,可见李佑恭还是不满意,他显然知道的更多,在等泗水侯处置。”

“娘子的意思是?”邓子龙一愣。

罗莉安眉头直接拧成了个疙瘩,带着浓郁的担忧说道:“有内鬼,总督府、市舶司,甚至是海防巡检里一定出了蛀虫,李佑恭在等这个,泗水侯是否会处置,李佑恭也在观察,夫君,你别看李佑恭总是一副笑脸迎人,可是宫里那个地方,能拼到他这个位置,怎么可能简单?作为天子近臣,他就是代陛下来观察吕宋的。”

“他的话,完全可以影响到陛下对吕宋的看法,而且这个人,还不收银子,油盐不进,之前泗水侯就试过了,处置不好,才是麻烦。”

邓子龙站起身来,就要再出门去寻殷正茂说清楚此事的厉害,罗莉安笑着拉住了邓子龙,笑着说道:“夫君,不急,大明官场刀刀不见血,可是刀刀要人命,泗水侯为官多年,怕是早就想到了,夫君勿虑。”

殷正茂多精明,根本就是个老狐狸,为人处事,怎么可能不思虑周全?等邓子龙回家问明白,黄花菜都凉了,就殷正茂狗斗的经验,到了文华殿上,多少也是个明公。

“夫君,眼下花好月圆,美人在侧,是不是该休息了?”罗莉安伸出了舌头舔了一下嘴唇,眼神迷离了起来,这有了身孕,心里那个火,反而越烧越旺。

“哎呀,娘子,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我去找泗水侯说一声,娘子就早些休息吧!”邓子龙听闻就感觉后腰一紧,他站起身来就想走。

“走!跟我进屋!”罗莉安立刻变脸,一把拉住邓子龙,风风火火的走进了将军府的寝室内。

“娘子啊,伱有身孕在身啊!夫君也是心疼娘子!”邓子龙回到马尼拉已经三天了,这三天,邓子龙深切的明白了那句话,没有耕坏的田,只有耕死的牛,他邓子龙武力再强横,也受不住如此的压榨。

“嘭!”

寝室的门关上了。

次日的清晨艳阳高照,邓子龙心里有事,倒是起了个大早,罗莉安到底是心疼人的,没有过分的追击,头三天那是小别胜新婚,其实邓子龙明白,罗莉安其实心里怕,邓子龙可是石隆伯,有世券的伯爵,岛上那么多的莺莺燕燕,都盯着邓子龙。

人殷正茂、张元勋的夫人都是汉人,只有他邓子龙的夫人是个红毛番,那可不逮着邓子龙一个人使劲?罗莉安也没好办法,只能选择榨干了,榨干了就是圣人了。

罗莉安带着几分慵懒,打着哈欠,当真是红光满面,还带着一些意犹未尽。

殷正茂什么人?是从给事中爬到两广总督,又在高拱和张居正斗法之下,平定了两广倭患的狠人,李佑恭一句明日再议,就是当时没听明白,走两步,就明白了李佑恭到底在看什么。

很快,殷正茂就把事情给查清楚了,的确是有内鬼,涉及到了两名海防巡检,总督府六房中的三房书吏,遮奢户对总督府渗透的极为厉害。

“大珰,这些个案犯,就都带回京堂审问吧。”殷正茂、张元勋和邓子龙已经在这件事上达成了一致,归雁湾私市的一众案犯,统统带回京师审问,省的朝廷那些个明公们不放心。

李佑恭想了想说道:“既然是在国姓爷的管辖发生的事儿,就在吕宋处置吧。”

“拉回京师审问比较好。”殷正茂看了一眼张元勋和邓子龙,这二位都是一副事不关己则漠不关心的态度,他们俩儿的眼睛,都在五桅过洋船上,一直没收回来过,吕宋唯一一艘五桅过洋船是甲型,和丙型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殷正茂更加确信了,这三房书吏和归雁湾私市,真的和这二位没关系,那就都拉回京师审问,要杀要剐都由陛下便是。

“哎呀,那好,那好,国姓爷安心,咱家拿项上人头保证,他们一定安安稳稳的到京师。”李佑恭乐呵呵的说道:“咱们大明这些遮奢户别的没有,唯独这个手段很多,这案犯若是在路上没了,怕是要给国姓爷招惹麻烦。”

“麻烦大珰了。”殷正茂十分客气。

“好说好说。”

李佑恭作为代天子巡视的宦官,干的活儿就是得罪人的,他就只能这么试探着来,的确是令人生厌,但他就是做这个的。求月票,嗷呜!!!!!!!!!!

(本章完)

第288章 怎么可能让狗皇帝顺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不客气的大明使者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第一百六十章 恨未壮,不能同行第506章 代号为:平波净海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289章 你问朕是什么人?朕的名字不可探闻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342章 好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话杀死比赛第377章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第481章 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冤大头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续性的丢人第339章 野山猪不会投降,但是人会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469章 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第三十三章 狼、虎、龙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锄大地第530章 今天,明天,荣耀都属于大明工匠!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乱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364章 在最后一个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绝不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336章 我本将心照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摊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第489章 仁天子御极之世,天下至幸!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七十四章 嫂溺须援之以手,事急从权宜之计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一百九十九章 当大明的看门狗,岂不是能吃到骨头?第八十九章 给元辅先生一点小小的科学震撼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锄大地第343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办法再借给他点儿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448章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变了!天变了!天变了!第551章 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376章 阳,太阳升起第343章 药不对症,就换方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师讲武学堂和皇家格物院第389章 人心思动,则天下倾危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办法再借给他点儿第556章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过者斩,勿论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阙第287章 民以食为天,万务民为首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306章 袖手谈心性,甚可羞妇人态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缚二鸡之力的书生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488章 一个大明,都是王民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才是天下之大弊!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变化无穷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镇国神器第461章 官厂团造法,必然失败!第315章 文华殿里,喜气洋洋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经心的炫耀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463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世事翻腾似转轮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间君王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缚浊龙潘季驯,惨如水鬼高启愚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360章 陛下这个样子,都是你张居正教的!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第421章 火炮轰完步兵冲,冲不上去火炮轰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第六十八章 杨博是君子还是小人,这是一个问题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545章 清流名儒难负盛名,怜孤惜寡上门认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480章 我的下限是你的上限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第499章 知耻,谓有羞恶知荣辱之心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第357章 打碎了一个聚宝盆,就再建一个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