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科道言官朝天阙,诤臣之首将回朝,算是平息了科道言官恐伤耳目之臣的忧虑,而张居正比较担心皇帝因此记恨上科道言官,便打算上谏。

“元辅先生起来说话。”朱翊钧则略显有些不悦,这都交待过了,没啥大事,就站着说就是了,这些个虚礼,没有必要。

只要张居正一天不把他的张党变成姻亲、地域性质的族党,只要张居正还是以大明再兴为首务和志向,那么张居正与他这个皇帝奏对,就可以挺直腰板,站着说话。

“啊?”张居正这跪了半截,只好站了起来,这上谏之事。

张居正俯首说道:“陛下,太祖高皇帝设科道言官、都御史等,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

朱翊钧一听,就知道张居正到底要说什么,笑着说道:“元辅先生,承天门朝天阙事已了结,不必多言,《纲宪事类》曰:凡御史犯罪,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这言官犯了错,罪加三等,御史们和科道言官是受小人鼓噪罢了,这不,朕让大伴和葛总宪前去分说,他们知道了真相,又得到了海刚峰回朝的消息,大多都极为振奋,也都散了。”

“科道言官,还是有一些是有恭顺之心的,比如那第一次离开的三十多位言官,就是知道真相,选择离去,汉室江山,代有忠良,不算是什么大事。”

科道言官连皇帝都能喷,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他们负责纠劾,连首辅都能骂,但是他们若是犯了错,要罪加三等,本来只是流放,也要被砍头,若是有赃物,那还要加重。

至于朝天阙,则是小人作祟。

有人打了个时间差,小人最喜欢打这個行政的时间差了。

昨日廷议之后做出对三个族党排异科道言官的处罚,形成公文走完流程要在次日,这中间一日的时间,就成了小人作祟鼓噪的时间。

御史们只听说了言官被处罚,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何事,稍加鼓噪,再加上张居正名声太差,可不就跑来朝天阙了吗?

“小人鼓噪…”张居正沉默了片刻,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通常情况下,小人鼓噪会被定义为义愤填膺,那如何区分其中的差别呢?

在正式公文未曾下发之时,就不断的鼓噪声势,造谣生事,是小人作祟;

若是正式公文下发之时,仍然对处置不满,仍觉得有违礼法道义,那是义愤填膺。

张居正原来想替科道言官说两句话,让陛下区分到底什么是小人鼓噪和义愤填膺,让陛下不要误会,这些新晋的进士,还没有那么的圆滑事故。

但是看陛下说的头头是道,张居正便知道,自己白担心了。

对于政务、对于官场上这些门门道道,小皇帝极为熟稔,当然也可能是冯保在陛下耳边天天嘀咕。

“冯大伴这次的事儿,做得好。大伴是内官,要是大伴说,他们还以为朕怕了,冯大伴激怒了葛守礼,让葛守礼说明,恰到好处,不错。”朱翊钧对着冯保说道,办好了差事,他当然不吝夸赞。

冯保认真砸咂这句话,有些话,谁来说效果完全不同,太监去说,就像是皇帝、内署怕了,可是葛守礼去说,那就是廷议决定,则是行使权力和制度,这便是朝廷共同决定。

“谢陛下夸赞!”冯保乐呵呵的说道,自己那点小心思,葛守礼都看不明白,陛下却看得明明白白。

“元辅先生,讲筵可以开始了吗?”朱翊钧笑着问道。

读书是头等大事,不读书,怎么敲碎张居正心中那坚不可摧的思想钢印?

朱翊钧问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模因污染,认知危害,但是张居正作为帝师,就必须硬着头皮讲筵,张居正硬着头皮讲完了论语,又拿出了《帝鉴图说》讲起了其中的故事。

而今天讲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

张居正站的笔直,娓娓道来:“秦王破宋金刚,在吕州打败了宋金刚的手下寻相,乘胜追击,一昼夜疾行二百里,战数十回合,再破宋金刚军。”

“驻军高壁岭时,总管刘弘基说:大王破贼,已经乘胜追击了这么远,功劳已经足够了,再深入,怕是要危险了。况且士兵又饥又疲,最好还是留在高壁岭,等待后勤辎重补给,然后再攻打宋金刚也不迟。”

“秦王答曰:宋金刚的已经无计可施,只能逃跑,将士们离心离德,功劳难以获得,但更容易失败,如果我们在高壁岭等待,宋金刚重整旗鼓,就晚了,我们竭忠徇国,岂能顾忌自身性命!”

“而后秦王进军,追宋金刚到雀鼠谷,连破宋金刚八阵,此时秦王已经两日没有吃饭,三日未曾卸甲,军中只剩下一只羊,但是秦王还是与将士们分羊而食。”

“宋金刚还有两万人,秦王派总管李世勣出战,没打下来,秦王再率三千,出其不意从后方杀出,彻底击败了宋金刚,宋金刚带着一百多骑逃脱,秦王追至张难堡,没追上宋金刚。”

朱翊钧听闻之后,眉头紧皱的说道:“一昼夜行二百余里,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张居正颇为确信的说道:“唐军可以做到,我大明军也可以做到,轻装简行,一昼夜二百里,精兵强将足矣。”

“嘉靖二十三年九月十二日,牛田大捷之后,南兵在戚帅率领之下,至兴化、再至林墩,一昼一百四十里,夜偃旗息鼓,次日清晨至林墩。”

“又一日,平定林墩倭寇老巢,斩首级两千余,俘三万众。”

说到南兵戚家军时,张居正挺直了腰板。

“如此,那除了南兵外,我大明军还有能疾行二百里的军兵吗?”朱翊钧听闻才知道戚家军恐怖的战力。

一昼一百四十里,这还是人吗?朱翊钧发出了军盲的疑惑来,这人在天上飞还是贴地飞行?

“没有了。”张居正听闻十岁皇帝询问,略微有些气馁的说道。

陛下也真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

要是还有这种强军,轮得到北虏在宣府大同,猖狂十二年?

朱翊钧点头说道:“雀鼠谷之战,秦王破宋金刚,八阵皆胜,唐军新胜士气正旺,宋金刚部新败,士气萎靡,也情有可原。”

“陛下,雀鼠谷,极为险峻,唯有雀鼠可以通过,高低落差数十丈,仅容四五余人并行通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居正想了想开口解释了一番。

就像是戚继光破林墩,盘踞在林墩的倭寇并不弱,林墩四面水沟、纵横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只有两条路可通,一条为正路,叫黄石大道,另一条为西洪小路。

戚继光在中了奸细下的套后,仍然在一昼夜拿下林墩,斩首两千级,俘虏三万余。

秦王李世民,能在雀鼠谷八阵皆胜,拿下关隘,绝非一句情有可原那么轻松,宋金刚弱是碰到了秦王弱,倭寇弱,是碰到了戚继光弱。

万丈悬崖之上,狭隘山道上的激战,又饥又疲的军士,八阵皆胜,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多少的艰难?

乏味可陈的历史,突然变得鲜活了起来。

“宋金刚后来如何了?”朱翊钧知道秦王李世民后来做了皇帝。

张居正讲《帝鉴图说》,是希望皇帝能够以中原王朝历代帝王为榜样,做一个有德明君,大明真的需要有一个雄主,带领大明再起。

张居正知道自己不行,他只是个臣子,历来但凡是臣子主持的变法,没有皇帝主公的支持,都成不了气候。

皇帝问,宋金刚去哪里了。

张居正回答道:“宋金刚百骑兵逃脱,入突厥,被突厥人抓住,腰斩了。”

朱翊钧再问:“那这个时候,太子李建成在做什么?”

张居正俯首说道:“太子李建成,凤舞鸾歌侈其欲,翠舆雕辇导其欢,妃恳满婴怀,流谦轸念,恒在贵而思降,每矫奢而徇约。”

“凤舞鸾歌满足太子奢侈的欲望,翠舆雕辇引导太子的欢乐,太子妃郑氏苦苦哀求,请太子在尊贵的时候降低一些用度,太子每每有骄奢的时候,太子妃都劝谏太子简约。”

“秦王后来做了皇帝,自然有谄臣媚上,趋炎附势如此污蔑太子李建成一二,讨唐太宗皇帝欢心。”朱翊钧听闻,略微有些疑惑的问道。

张居正俯首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臣方才并非引用新旧唐书、《资治通鉴》记载,而是引太子妃郑氏墓志铭所记叙,太子妃郑氏死时,唐太宗文皇帝已经大行二十七年,往事早已作古。”

“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并未一字一句记录太子李建成奢侈无度。”

修史,需要为尊者讳,所以李建成的奢侈无度,在史书中,那些个奢靡的描述,全都被遮掩了,反而是太子妃郑氏的墓志铭上,记录了这些,也回答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中,人心皆丧。

太子妃郑氏死于上元三年,也就是李世民死后二十七年,贞观一共二十三年,太子妃郑氏离世之时,距离玄武门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十年。

五十年是多么长的一段时间?久到足以让世人谈到玄武门之变,只是一个谈资,只是一个历史的片段。

五十年的时光,早已经是物是人非,墓志铭上铭刻,反而更加真切一些。

“如此。”朱翊钧发现张居正讲史,就突出一个严谨,他说雀鼠谷之战,说的是秦王,说太子妃郑氏墓志铭,说的是唐太宗文皇帝,引用皆有出处,为自己每一句话负责。

张居正的确是个读书人,他讲这些,也不是要论玄武门之变谁对谁错,而是希望小皇帝能够切实的明白一些道理。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自己兄长和弟弟,又逼的李渊退位,当了皇帝。

大明的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造反篡位,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朱棣敢做出玄武门之变这种举动来?

应当是不敢的。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都是有军事天赋的,这些有军事天赋的人,在战场上,真的是为所欲为之为所欲为。

朱翊钧听完了整个故事,思虑了片刻说道:“秦王肯分食一羊与军卒,太子凤舞鸾歌翠舆雕辇,人心向背,莫过如是。”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陛下英明。”张居正满是欣慰,小皇帝听懂了他的意思,这是最好的,他不奢求小皇帝能够像李世民一样的英明神武,但他很希望皇帝陛下不要穷奢极侈、造作无端。

大明真的经不起一个昏主折腾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独夫?朕就是独夫!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辅可怕,还是陛下可怕?这是一个问题第402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进步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568章 大明在倭国的厂卫在倭京都地检特搜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422章 来过,已是足矣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364章 在最后一个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绝不第399章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道近隳,问谁第七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330章 震惊!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币了!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变化无穷第291章 来自海瑞的马屁第571章 《禁止海贼条约》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谭纶,认可谭纶,成为谭纶第527章 百业农为先,农兴则百业兴第546章 坏就坏在,它不适合大明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个好主意!第368章 是谁蛊惑陛下变的如此邪恶第一十七章 妖孽竟是我自己!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第二百五十八章 名义上的家人,变成真正的家人第553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第447章 以征虏大将军的名义宣布:俺答汗,第402章 海外开拓的规矩第511章 元辅次辅,收收神通吧!第一百三十五章 《算学宝鉴》、《算法统宗》和《泰西算学》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笔吏所以败人坏事之法第二百四十六章 难道,还有高手?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带陛下去青楼!第553章 我是缇骑,我怎么会骗人呢?第455章 私掠许可证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们失去了一切,但是获得了自由第490章 给大明当狗,是你想当就能当的?第九十六章 公与私,根本难不倒元辅先生!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564章 满嘴顺口溜,你是打算进解刳院啊!第二百零三章 读书人最后一丝脸面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400章 即便是天下罪之,那也是万方有罪第八十八章 元辅先生,朕带你去看彩虹第321章 陛下何故谋反?第498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338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第569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第454章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第411章 光明,非常昂贵第422章 来过,已是足矣第388章 朕亲自手刃徐阶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551章 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尝不是一种夫目前犯?第403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第348章 小善大恶,少杀一人,而多害千万人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无敌!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胜天第383章 缘分不够?姑娘请留步第346章 去奢崇俭,诚乃救时要务第399章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道近隳,问谁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将带头冲锋第九十九章 朝廷不就是要税吗?我们交!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313章 衍圣公?谁爱要谁要,我们南宗不要第470章 还田的三个阶段第一章 刺王杀驾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七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第301章 这结个婚,比西山拼杀都累!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一百五十二章 画舫一二事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365章 大就是强,多就是美第七十九章 骂了他,他还得谢谢咱们第559章 大明举重冠军朱翊钧第563章 压力山大的工部尚书第387章 抢着给皇帝送钱,算怎么回事儿?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387章 抢着给皇帝送钱,算怎么回事儿?第507章 陛下虽然好杀人,但的确是仁君!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407章 爱我家园,清洁先行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理解谭纶,认可谭纶,成为谭纶第429章 买得吴船载吴女,都门日日醉醺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