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更加丰富的牲畜、农作物和生产工具,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地的产出,土地的产出增加,才能有粮食的剩余、交换、储藏、酿酒和养殖更多的牲畜,才能从自然经济过渡到小农经济,而只有足够多的剩余,才会出现人口聚集、稠密、以及定居的阶级分明的社会。

而现在整个大不列颠群岛一共只有600万左右,其中苏格兰人有50余万人,威尔士与爱尔兰人有40余万人,而英格兰的阶级并不清晰,只有贵族、绅士和农民,贵族自然是王室和册封的贵族,而绅士包括了男爵、骑士、缙绅,尤其是绅士阶层是多重身份兼有,这是身份的模糊,是阶级的不分明。

仅仅六百万人口,一年生产的毛呢不过十万匹的规模,当费利佩二世借助东方的力量,每年对大英倾销二十万匹的粗纺毛呢,三十万匹棉布的时候,英格兰本土的手工作坊,会立刻全部破产,甚至还有余力破坏尼德兰王国的手工业。

彻底摧毁英格兰生存之本,彻底摧毁英格兰企图染指海贸的野心。

这就是费利佩二世派遣索伦到大明要谈的生意。

索伦在抵达大明的时候,认为大明无论如何都无法提供足够的毛呢和棉布,可是抵达之后,索伦才明白了大明到底有多么的庞大和富硕。

“小生意吗?”索伦呆呆的说道。

朱翊钧肯定的说道:“是啊,万历四年,粗纺毛呢日织六百匹,到万历八年,毛呢官厂由一座变成了三座,粗纺毛日织1235匹,年产45万匹,听起来你一下子要我朝半数的毛呢,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头六个月,三个毛呢官厂日织1600匹,明年至少能达到日织三千匹的规模。”

“作为羊背上的西班牙,你知道毛呢生产的规模,主要受制于原料的供应,而大明刚刚拿下了北虏,进行圈养化养殖。”

“粗纺毛呢一匹四十尺,不过十二两银子,二十万匹粗纺毛呢不过二百四十万两银子,一匹棉布不过二两银子,三十万匹不过六十万两银子,你加起来也不过三百万银的货物。”

“可不就是个小买卖吗?”

这是个长期的买卖,但凡是这生意做个五年十年的,这点生意根本不够看。

大明毛料和棉料的产量会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增长,因为大明刚刚收复了河套,同样,大明打通了马六甲海峡,来自蒙兀儿国廉价的棉花也会不断涌入大明。

朱翊钧这个报价已经是黑心肝了,大明上好的蓝色、赭色松江布一匹为一钱五分银,朱翊钧报价两银一匹。

至此,索伦彻底明白了,为何大明皇帝说抢不如种,对于大明而言,的确如此,拥有庞大人口和规模化生产的大明,的确是抢不如种。

后世总是戏称葡萄牙和西班牙和大明的贸易是朝贡贸易,这自然是戏谑,但正在朱翊钧手中,一步步的变成现实。

费利佩二世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找不到第二家供货商了。

林辅成的自由说里,首先提出了规模就是优势,更大的规模催生出更加成熟的产业链和更高效的运输效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而更多的利润就是商品优势。

能满足费利佩二世胃口的供货商只有大明,费利佩二世别无选择。

而且真的说起来,不算贵了,这么多东西,拢共三百万银不到。

“其实朕是这么想的,花小钱办大事,你把二十万毛呢换成二十万的棉布,这样一来,五十万匹棉布,岂不是用更少的钱换到了充足的货物,这样也能实现费利佩二世的想法嘛?用大量廉价的布料冲击英格兰的手工工场!三百万银,能买一百五十万匹棉布,能把整个伦敦堆满!”

“滔天巨浪般的棉布涌入英格兰,冲垮英格兰所有的手工作坊!”

朱翊钧循循善诱,颇为认真的发出了一个提议,如同恶魔的低语。

索伦稍加思索,而后放弃了思索,他没想明白,大明皇帝为何要提出如此贴心的建议,难道大明皇帝真的是个好人?

上一次大明皇帝的国书,威胁费利佩二世,不要吞并葡萄牙,否则就加征惩罚性关税,这也是费利佩二世不再执着吞并葡萄牙的原因之一。

怎么看,大明皇帝都不是好人。

朱翊钧这么提议,当然是为了帮助费利佩二世省钱了!

顺便,培养一下泰西对棉布使用的习惯,培养市场。

即便是粗纺毛呢也不容易穿坏,张居正那件蟒纹鹤氅精纺毛呢做的,都几年了,还是崭新如初,四爪金龙仍然栩栩如生,戚继光有一件万历三年御赐大氅,跟着戚继光南征北战,仍能使用。

而棉布不同了,素色劣质松江棉布最多一到两年就磨破了,即便是上好的松江棉布、苏州棉布,也是三年的寿命。

这年头,生产力不发达物质不丰富的时候,很多人就只有一件两件衣服,很容易磨损。

之所以要培养市场,是马六甲海峡一旦变得通畅起来,蒙兀儿国的棉花会大量涌入大明,棉布的产量会快速增长,培养市场也要趁早。

相比较更加难得的羊毛,棉布,满足三个必备条件,可以成为世界性商品,这是万士和提出的世界性商品促进大明海贸的健康发展,而毛呢产品,受限于羊毛产量,还是棉布的掠夺,更加直接明了。

“如果非要购买毛呢,也不是不行。”朱翊钧见索伦没有一口答应,也没有催促,他也不急,实在不行就水师远征,在海岸线上架起大炮,为保证自由贸易而战。

毛呢总是不太够用的,因为大明在开拓绥远和辽东,尤其是辽东,如果能有一件六七斤重的外皮内绒的大衣,就足够挺过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了。

“尊敬的陛下,允许我思考一段时间,再给陛下答复,我需要想明白其中的关键。”索伦没有马上确定到底要如何购买,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更多的棉布,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朱翊钧听闻温和的说道:“这是当然,毕竟你们才是买家。”

“陛下,请问圣女辛迪过得怎么样了?”索伦见正事谈完了,问起了一个人,辛迪。

朱翊钧的脑海里快速的闪过了几个人影,都是泰西派来的使者,检索之后,摇头问道:“辛迪是谁?”

“圣女辛迪,辛迪·西莉亚,一个音乐家。”索伦呆滞的说道,难不成改名了不成?

费利佩二世进攻葡萄牙惹得大明皇帝十分愤怒,就送了一个圣女作为礼物来安抚皇帝,在朱翊钧看来,这个礼物,毫无诚意,哪怕是多买几条船呢!

冯保在皇帝耳边快速的耳语了几声,辛迪·西莉亚,现在是洗衣婢,在浣洗局洗了两年衣服了…

在泰西大约有一成的人没有狐臭,还有一成的人,不需要每年脱毛,而辛迪两者都是,之所以能当选圣女,当然是和她纯洁有关,纯真和洁净,既没有刺鼻的味道,也不需要每年脱毛。

朱翊钧也就见了一次,实在是没什么印象了。

“圣女辛迪啊,她过得很好。”朱翊钧非常确信的回答道。

索伦知道费利佩二世的谋划失败了,费利佩打算盘的声音,英明的大明皇帝在北京城都听到了。

不就是通过吹耳边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皇帝,让皇帝允许泰西的传教士传教,收集情报的同时,翻译大明的书籍,并且增加教廷的影响力?

“那就好。”索伦不是很在意的回答道。

朱翊钧办完了事儿选择了离开,他希望索伦做出正确的选择,黎牙实的铃铛因为没有在拉丁文的游记里添油加醋,再次保住了。

朱翊钧是说到做到的,敢胡乱编排,肯定要宫刑的,不能说话不算话,但黎牙实还是有些恭顺之心的。

“大明皇帝为什么要提议毛呢换棉布呢?这么做对大明有好处吗?”索伦直接了当的询问起了黎牙实,利玛窦指望不上了,现在利玛窦每天都神神叨叨的,快出家当道士了。

黎牙实非常肯定的说道:“是的,大明在向北开拓,皇帝自然希望更多的毛料留在大明,当然你说的二十万匹,还是能够满足的,而且棉布而言,大明的产量会进一步提升。”

“大明有一种叫蒸汽机的机械,如果得到允许的话,我可以陪你去看看,这个东西,将会大量的提高棉纺织造的产量。”

黎牙实深吸了口气,走出了门外,左右张望了下,关上了门,又抬头打量了下屋顶,确定没人后,从书房书柜最深处的书箱里,拿出了几本书说道:“我翻译好的矛盾说,公私论,生产图说和阶级论第一卷,还有几册自由说,游记带不回去就不带了,这几本书,请一定要带回去。”

“这是什么?”索伦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黎牙实居然如此的郑重。

黎牙实这些日子也不是仅仅在玩红毛番、金毛番,而是在翻译这一系列大明最重要的思辨成果,他做的很隐蔽很隐蔽,甚至为了麻痹大明,他在陛下面前,开始俯首称臣,就是为了表现自己恭顺的样子。

“这是我最后的馈赠了。”黎牙实将这几本书递了过去,确切的说道:“一定保存好,不要弄丢了。”

“嘭!”

紧闭的大门被打开,朱翊钧出现在了门前,他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笑呵呵的说道:“朕落下了一个玉佩,这不过来找找?啊在这里,这是何物?”

赵梦祐身形闪动,劈手将翻译好的文本拿在了手里。

朱翊钧说过,黎牙实从来不是泰西的叛徒,他爱生养他的土地,爱的十分深沉。

这几本翻译好的书籍,就是铁证!

“臣罪该万死!”黎牙实吓懵了,这一次再进大牢,只有死路一条了,连孩子都保不住,他怎么都想不到陛下会杀个回马枪。

缇骑清街专业,专门留了个人殿后,看到了黎牙实鬼鬼祟祟,就奏闻了陛下,朱翊钧以不存在的玉佩,杀了回来,看到了这一幕。

“朕要看看你有没有说朕的坏话!再给伱定罪!”朱翊钧打开了翻译好的拉丁文版本的各种书籍,看了半天,发现里面没有说自己的坏话。

皇帝在拉丁文里是专门的词语凯撒,朱翊钧大概扫一眼就能搜索到关键信息,并没有编排,相反,在这些书籍里,大明皇帝几乎和泰西的神一样的无所不能了。

黎牙实都快变成和万士和一样的马屁精了。

“行政力量不是无所不能的,你这些描述夸大其词了。”朱翊钧对翻译本做出了重要指示,可以翻译,但夸大了皇帝的作用。

黎牙实俯首帖耳颤颤巍巍的说道:“臣看到的就是,行政力量无所不能。”

索伦在旁边则是一脸迷茫,发生了什么事?黎牙实为何请罪,为何会吓成这般模样? “臣该死。”黎牙实再叩首,只希望陛下能够宽宥一二。

朱翊钧不在意的挥了挥手说道:“免礼吧。”

“谢陛下隆恩。”黎牙实还以为自己幻听了,陛下就这么轻易放过了他?在他看来,这是大明核心机密中的机密,是大明哲学之大成,就这么轻易的放过了他?

“朕从没说过,你不能翻译这些。”朱翊钧拿着手中的几本书说道:“你可以翻译,本来这些都是公开刊印的书籍。”

朱翊钧从来没想过禁绝这些社科著作,因为所有的社科著作,都只有立场而已,这就是社科的本质,站在某种立场上去研究问题。

这些著作能够成立,全在读这些书的人,他的立场如何。

“臣浅薄了。”黎牙实似乎明白了陛下的意思,再次诚惶诚恐的说道,这件事,最蠢的地方就在于他瞒着陛下,似乎这种行为见不得光一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但是黎特使啊,你想过没有,这些东西,你身处大明觉得有用,可是身处泰西的话,这些书籍除了被打为异端付之一炬之外,还有什么用吗?”

现在的泰西,处于分封制的末期,连宗教的束缚都没有打破,讨论这些为时尚早,不仅仅是为时尚早,甚至可能对泰西产生巨大的危害。

分封制和奴隶制几乎是绑定在一起的,分封制之下的农夫,其实都是农奴,只不过存在少量的自耕农罢了。

“在臣看来,这就是火种,点亮至暗的火种,无论有没有用,臣作为泰西人都应该带回去,试图去照亮。”黎牙实十分确信的回答道。

“你想当窃火者普罗米修斯,但朕又不是喜怒无常的宙斯,且拿去吧。”朱翊钧将书放在了桌上,对着黎牙实笑着说道:“它们对泰西真的没什么用,这是大明的政治大思辨的结果,只适用于大明。”

“臣恭送陛下。”黎牙实再次俯首恭送。

朱翊钧还以为黎牙实偷偷摸摸的干什么,原来是翻译的矛盾说这类的著作,真的不是朱翊钧小瞧泰西,这些东西,都是大明文化基础上诞生的东西,泰西拿去能做什么?

黎牙实满腔热血,付之东流罢了。

朱翊钧这次真的离开了。

索伦对这几本书,格外的认真,但看了几页之后,露出了由衷的迷茫,什么矛盾对立而统一的存在,讲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

黎牙实看索伦的样子,终究是叹了口气,知道皇帝陛下是对的,这东西不是久在大明,深受大明文化的影响,想要读懂,是真的难于上青天。

读都读不懂的话,带回泰西也只是丢进垃圾堆里而已。

现在泰西是各种新教教义在突破罗马教廷的束缚,泰西还没有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想要读懂这些,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朱翊钧回到通和宫后,冯保低声问道:“陛下,要不要把黎牙实给…”

既然敢偷大明的东西,那就做好死的准备好了。

“你觉得连生养自己的土地,都能背叛的人,还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吗?”朱翊钧摆了摆手,黎牙实要是不偷,朱翊钧才瞧不起他,那是贰臣贼子,连生养之地都可以背叛的人,那就可以背叛一切。

洪承畴,作为大明的正一品大员,督师,投降了鞑清,后来鞑清一统江山后,也没给洪承畴任何好脸色看,直接把洪承畴编到了贰臣传里痛骂不止,即便是洪承畴在鞑清攻伐江南时,劝降了江南。

贰臣贼子是这样的,没人会看得起的。

朱翊钧一边走一边说道:“倒是泰西那片土地,恐怕会辜负了他的心血,泰西能把黎牙实的游记研究明白咯,就已经是祖宗保佑了。”

礼部尚书万士和送来了花名册,大军已经凯旋了,又到了选妃嫔的时候了,李太后的懿旨严词申饬礼部的不作为。

冯保作为花鸟使,将十二副画卷依次打开,俯首说道:“陛下,一百零八人每一个都是身家清白。”

都是经过了严格审查的,不会存在任何的问题,而且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点。

“若是陛下要选万国美人,这边还有七十二位。”冯保指向了另外一迭画卷,应有尽有,任君挑选。

大明皇帝终于又干了点皇帝该干的事儿了!

“要不这些个万国美人都纳了?陛下,反正不用封妃,当作是宫女。”冯保提出了一个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七十多个美人,逮到哪个就让哪个侍寝。

“胡闹!”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冯保把万国美人的画像拿走。

“这对儿姐妹是极好的,但朕想了想还是算了,姐妹同心,万一生了野心,丫头心思纯澈,怕是难以应付。”朱翊钧先看向了花开并蒂的双胞胎。

王皇后心思纯澈不假,但王皇后真的好对付吗?冯保不这么认为。

皇后千岁一颗七窍玲珑心,要手段还有手段,后宫这么些年这么安静,全靠王皇后这个后宫之主镇着。

“陛下说的是。”冯保收起了花开并蒂。

挨个展示了一百零八个画卷之后,冯保等待着陛下的抉择。

“就这两个吧。”朱翊钧点了两个看着顺眼的,一个是顺义百户郭顺的女儿郭云瑶,最大的特点就是会骑马,英姿飒爽,而另外一个叫王兮悦,则是来自于江南水乡,看起来颇为温婉。

朱翊钧选完了美人,就开始批阅奏疏,其中两本奏疏引起了朱翊钧的注意,一本是山东河南总督凌云翼,说的是河南问题,清丈、普查丁口、废除贱籍、组建工兵团营、设立官厂、还田,这是一整套的组合拳,凌云翼见招拆招,持续推行政令,在皇帝十王城修好之后,就可以全省范围铺开。

而另一本奏疏是密疏,来自于陕西总督石茂华,石茂华提到了一个大明几近于遗忘的地方,关西七卫。

河西走廊的尽头是嘉峪关,只要嘉峪关在,大明西北方向就不会有事,而在洪武年间,朱元璋在嘉峪关外设立了哈密、沙洲、安定、曲先、阿端、罕东左、赤身斤等七卫,经营西域。

(关西七卫哈密卫、土鲁番汗国)

正统年间,瓦剌不断南征北战,太师也先,将这些地方全部实质性占领,大明在兴文匽武、精算风力之下,不断收缩,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景泰五年,也先被部下阿剌知院所杀,土鲁番王国趁势崛起,吞并了哈密卫,嘉靖二十四年哈密卫脱离土鲁番王国,成为独立王国,并且自嘉靖二十四年开始朝贡大明。

大明现在开海,经济中心彻底转移到东南,古老的丝绸之路也不再有驼铃声响起,大明对西北地区的要求只剩下无事二字。

关西七卫正是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下,被彻底放弃,似乎只要有嘉峪雄关在,西北就会安然无恙,情况似乎也是这样,西域诸国十分的孱弱,面对嘉峪雄关,只能望而兴叹,而且西域物产并不丰富,商贸日益衰弱。

沙阿买买提就是走的西域丝绸之路来到了大明,从嘉峪关入关后,奔波了一年才得以面圣,连汉话都学会了,面圣后,沙阿买买提最终选择了海贸,即便是马六甲海峡打仗,也选择海贸,因为海贸的运载量更大,而且速度更快。

陕西总督石茂华在密疏中,询问大明皇帝是否有意重开西域。

中国强盛之时,无不掩有西北。

石茂华认为,没有西域,河套不可能守不住,唯有西域在,河套才是大明之疆域,才能大量培养骑兵,培养野战的机动力量,而不是依靠于蒙兀儿国提供,历代以来,中原强悍之时,西域都在中原的掌控之中。

石茂华用了近千余字去论述西域的重要性,一共列举了十数条理由。

这些话,嘉靖年间争论再复河套的时候就已经说过了,只要没有西域为屏障,河套这块腹心之地,就是直接暴露在敌人面前,虽然能守,但会成为大明的一道巨大的伤口,流血不止,即便是大唐,在没有了西域之后,河套立刻就丢了。

朱翊钧虽然总是骂精算之风,丢土弃地,但这的确是要精算的,重开西域和在河套流血,重开西域就划算多了。

复河套,就必须再开西域,这是必然,在朱翊钧这里,就没有事情做半截的那个说法。

朱翊钧拿起了密疏,想了想批复道:[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石茂华这本密疏比较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石茂华用了很长的篇幅,去告诉大明皇帝,西域有矿!

这是嘉靖年间议论复套、再开西域的时候,没有提到的内容,而这次石茂华用了大量的篇幅告诉陛下,这里有矿,比如西汉就在阿尔泰地区开采过金矿,还有大量的铁矿等矿山,《史记·货殖列传》和《史记·天官书》皆载寻龙分金之术,凭经验识别地势、地貌、找到苗引,再寻大龙,西域还有大汉的炼铁官厂。

矿脉的确会招来明军,石茂华看人真准!

朱翊钧批复石茂华的密疏用了近千字有余,主要是站在朝堂的角度分析了重开西域的难点,这是需要朝廷和地方一起克服的,这就是密疏的好处了,可以私密沟通,言官根本不知道内容,自然不能逼逼赖赖,而且很多问题,石茂华比言官要清楚的多。

“法兰西特使,吉莉安·罗伯特在通和宫门前,请求觐见。”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宣。”

吉莉安一直不停的和四夷馆的官员沟通,希望能够面圣呈送国书,礼部最终奏闻了此事,才有了这次的召见。

吉莉安显然是精心熟悉打扮了一番,盛装出现在了皇帝的面前,撩开衣裙,五拜三叩首用蹩脚的汉文说道:“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吉莉安是很清冷的美人,这一点朱翊钧不否认,但不在后宫,处理政务时候,朱翊钧眼里根本没有性别,全都是算计,这是一个政治生物的被动。

王太后凯瑟琳大抵是打算是用美人计来弄点好处,才如此精心挑选了这么一个美人,但显然凯瑟琳失算了。

法兰西的国书和英格兰的国书都是一样的,一共四本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和意大利俗文,朱翊钧能看得懂拉丁文,王太后近乎于用哀求的口气,希望大明能将更多的目光看向法兰西,法兰西是一个强国,拥有1200万人口,是英格兰的两倍。

国书里也是直言不讳,吉莉安是精心准备的礼物。

“美人计对朕无用,因为朕有挚爱之人和挚爱之事。”朱翊钧看着吉莉安笑着说道:“还不如谈谈生意,法兰西如果愿意进口棉布的话,我们下次会带海量的棉布前往法兰西。”

美人计之所以对朱翊钧没用,是因为朱翊钧已经中过一次了。

王夭灼这个丫头,就是张居正送进宫里的,只不过张居正并不是为了达成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是让王皇后在陛下身边,始终提醒着陛下,陛下的臣民,仍在急切的期盼着,等待着,天子行使权力,救万方黎民于水火之中。

第七章 前首辅高拱授意行刺第364章 在最后一个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绝不第二十二章 元辅,朕有疑惑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贸,不敢妄称再下西洋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一百九十章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撤退转进其疾如风第552章 权利无限大,责任无限大第一百六十四章 忠君体国侯于赵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第四十一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第一百八十三章 馁弱则懦,此诚君王之戒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六章 一千个读书人,一千个孔夫子第403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第二百七十章 你给这点钱,朕很难做事第512章 皇家理工学院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厂第五十二章 戚帅,朕有疑虑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第一百三十八章 坏了,日后当明公得会算学第468章 升平一号蒸汽机第495章 借工兵团营法一用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二百三十五章 矫矫虎臣,腹心干城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贸,不敢妄称再下西洋第七十章 天恒变,道亦恒变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第535章 贱儒就是矫情第一百五十章 朕有三十三个步营,权豪有几个?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377章 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休想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一十六章 杀人需用利刃第510章 胜则反攻倒算,败则怀恨在心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第一百四十一章 羊毛与呢绒第382章 贱儒?收买起来不值钱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门搬床募军饷,单刀赴会劝贼降第490章 给大明当狗,是你想当就能当的?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543章 鼎建大工里的蝇营狗苟第二百五十章 犯贱的倭寇第416章 王谦,果然是个纨绔!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摊子!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505章 我们要做的就是,杀光海寇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亲自带头偷工减料第484章 人教人,千遍教不会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进步第五十六章 面子、里子、尊严,都是靠自己挣来的!第六十三章 民生困苦,才是天下之大弊!第382章 贱儒?收买起来不值钱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带了一堆的书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总是一如既往的有办法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论,时运相逆人离群第401章 朱翊镠的好日子,彻底到头了!!第509章 狼真的来了,而且来势汹汹第二百零二章 权豪缙绅里面的一股泥石流第一百一十七章 小皇帝怒斥东林元老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个办法第二百章 拿着我的银子,离开我的船第二百七十九章 朕出一千万银,图谋世界之路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一百一十章 张居正还没用力,张四维就底牌尽出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说完了,可有人有异议?第四十七章 官序贵贱各得其宜,尊卑长幼之序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334章 握紧手中的榔头,敲碎他们的脑袋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时三刻夜袭敌营第一十四章 利益交换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时候,反对,也是一种配合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第461章 官厂团造法,必然失败!第436章 戚继光胆小如鼠,李如松贪生怕死第478章 没有反贼经验的张居正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总怕太阳不会升起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资源锁死科技树第九章 再一再二没再三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学外语第363章 多大点事儿?张居正兜得住!第二百七十八章 张居正的自我怀疑第341章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第476章 匠人们的分红第309章 不绝对忠诚,就是绝对的不忠诚第348章 小善大恶,少杀一人,而多害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