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织田信长的反抗,假借水师独走的名义

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郭首府;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王希元想不明白,去了山东做巡抚的王一鹗,到底是怎么挺过十年顺天府丞的官场生涯,他这一年都还没干满,就已经顶不住了,就以屠隆游宴淫纵为例,这里面有两个侯爷涉案!

王希元接到报案的时候,头都大了,硬着头皮去了太白楼,好不容易才把三位爷给摁下,带进了屋内。

游宴淫纵还是小事,很多案子,不查,考成法过不了关,查,有可能查到了世袭武勋、皇亲国戚、朝廷大臣的头上。

大明京城顺天府尹是六部尚书轮换兼掌,其实六部尚书就从来不管这些事儿,都要王希元这个府丞去解决,他作为张居正的弟子,也不能事事都求到先生的门下,要不然实在是过于无能了。

还有庞大的庶务,让王希元疲于奔命,京城现在二百八十四万人,这284万人的吃喝拉撒都要他来负责管理,就一个垃圾处理,都让王希元头疼无比。

原本京畿有无数的粪道主,这些粪道主为了抢粪道,经常大打出手,关键是,还会耽误粪便处置。

有些街道,因为粪道主们没抢明白,谁都不能去,导致粪便十几日不处置,满大街都是臭气熏天,垃圾也是堆积如山。

王希元为了方便管理,就打算,这粪道主们也别做粪道生意了,朝廷来做。

理论上,朝廷去做是轻而易举的,每年都有无数穷民苦力入京来讨生活,掏粪这个活儿累是累,臭是臭但能养家糊口,朝廷也不缺堆肥的场所,官厂还在出售水肥。

但真的要做的时候,王希元才碰了满头是包,他才明白,为何王一鹗和沈一贯,明知道粪便处理,涉及到了大明脸面这等问题,但依旧交给粪道主去做了。

因为委托给粪道主,本质上是借着底层互害转移矛盾,当官府把这件事揽到自己的头上时,矛盾就变成了官民之间的矛盾,顺天府衙门首当其冲,可谓是吃力不讨好。

王希元被骂惨了,但凡是粪便处理不及时,或者是堆肥处置不当,粪车泄露之类的小事,挨骂的都是王希元,连府衙的衙役都对王希元有些不满,在开始一段时间,衙役们都得去掏粪,拉粪车。

好在,王希元挺了过来,把这事办妥帖了。

这还是垃圾处理中的一个粪便处理,而垃圾处理,还是府衙庶务里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

王希元真的顶不住了。

“这样吧,给你派四个佐贰官,治中从事史,正五品,协助你理政,这样庶务上的问题就能解决了。”朱翊钧思索了下,决定给王希元找点帮手,这不是王希元不如沈一贯、王一鹗的才能,实在是京城的人口还在增长,城市管理肉眼可见的变得复杂了起来。

王一鹗就不用面对堵车的问题,但王希元就要面对。

四个佐贰官,分管主抓的佐官,原本王希元手下就一个治中,确实不够用了。

“冯大伴,下章吏部,问策百万之众的城池,增设正五品治中四人分管主抓,是否可行。”朱翊钧下章吏部询问,看看吏部是什么意见。

朱翊钧先给王希元解决了庶务繁多的问题。

府尹由六部明公担任,这都是政务官,而王希元这个府丞是庶务官,真的是受气包一样的角色。

“京城这个地方还有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官大,容朕缓思。”朱翊钧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动着,斟酌着如何处置。

这是个老问题了,唐宋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宋的解决办法是亲王、或者太子兼任开封(京师)府尹,但其实没什么用,因为无论是亲王还是太子,都不管这些庶务,为难的还是府丞。

王希元是张居正的嫡系门生,还是同乡,王希元也顶不住,因为你不能事事求助张居正,这种关系都是在关键时刻才要用,哪有什么香火情,经得起天天折腾?出点事都跑到全楚会馆去哭爹喊娘,过不了几天,这份香火情也就断了。

“这样吧,朕给你升一级,从三品,这样一来,就好处置了。”朱翊钧思前想后,发现顺天府丞最大的问题是只有正四品,这个官,不大不小,就是不太够用,官大一级压死人,现在王希元从正四品升为了从三品。

这样一来,王希元处置一些案件的时候,底气就足了,再加上背景深厚,就更不怕一些人了,因为从三品之上,就是正三品了,那是八辟议贵的范围之内了,正三品的处置都需要经过廷议,也不归顺天府丞管了。

这只能说稍稍缓解了一点王希元的压力,聊胜于无,这俗话说得好,宰相门前七品官,涉及到了一些大员的家人,王希元还是投鼠忌器,还是为难,有的时候有大员递条子,王希元是接还是不接?这都是问题。

这个问题要好解决,就不会成为自唐宋以来的难题了。

朱翊钧只能缓解一些他的压力,还得他自己顶住。

王希元再叩首,久久没有说话,思索了许久后,才俯首帖耳的说道:“谢陛下隆恩。”

只能谢恩,陛下的意思很明确,不准他致仕,要让他继续干下去,还给升了一级官,他就只能继续做下去了,再叫嚷着要致仕,多少有点逼宫的意思了。

“起来说话,朕知道你为难,这样,你要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儿,就到通和宫来问朕好了。”朱翊钧额外的给了王希元一些便利,那就是面圣。

辅臣、廷臣才有权力随时面圣,廷臣以下都要走流程了,能够到通和宫请安、问政的臣工,不过二十七人,现在多了一个王希元,这是给王希元便利,让他不至于那么的为难。

“臣谢陛下隆恩!”王希元听闻大喜,治中佐贰官、升官,都没有面圣来的干脆!

这是陛下的承诺,放心大胆的干,真的把天捅了个窟窿出来,还有陛下顶着。

这个有事面圣的权力,可以不用,但只要有这个权力在,他就有底气去做事,就可以不避权贵,再大还能大的过天?!

朱翊钧又留了王希元两刻钟,主要是聊了下关于滇铜的诸多详情,王希元可不是无能之辈,在云南冶铜,也是跟当地的土司真刀真枪的打了四年,才把滇铜的基本盘抢到了手里,滇铜官厂才彻底步入了正轨,又经营了八年,彻底让滇铜成为了云南的支柱产业。

到现在,云南还有王希元的生祠,感念他的功劳,一如李冰父子被神化为了二郎神一样。

“臣告退。”王希元俯首告退。

朱翊钧看着王希元的背影,对着冯保说道:“日后王希元来面圣,朕若是不在,就让他在西花厅写成札子,朕看到自会处置。”

札子,非正式公文,但有便利之处。

“陛下本就庶务繁忙,日理万机,还要帮他处置事务?他一个臣工不思殚精竭虑以报圣恩,为陛下分忧,反过来让陛下为他解难,这是何等道理?臣不懂。”冯保作为内相,没有当着外臣的面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是他不赞同陛下的处置。

陛下已经够忙了。

朱翊钧笑着说道:“王希元本来在云南干得好好的,下一步就是谋求云南巡抚,这回京上计叙职,这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

“怎么说也是朕要用人,才把他留在京师的,朕为什么和王希元聊滇铜之事,把王希元抽调回京,滇铜矿山有些反复,算是朝廷滋扰地方了。”

“稍微给点便宜之权,再说了,王希元也是有恭顺之心,等闲小事,不会叨扰朕的,他其实就是缺一份底气,朕给的也是底气。”

现在王希元有了‘闹到陛下面前’的权力,这份权力,对他真的很重要。

这可是一个大杀器,甚至不用真的闹到陛下面前,只要这话一出,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就像现在的杭州知府阎士选,在上海县,他就没办法闹到文华殿,所以他只能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如履薄冰。

“陛下圣明。”冯保想了想,认可了陛下的说法,王希元错非是疯了,才会大小事,事无巨细都来叨扰陛下。

朱翊钧开始批阅奏疏,一直到了月上柳梢头,才伸了个懒腰,勤政只是中兴的一个必要前提而已。

鞑清朝被乾隆霍霍了六十多年后,乾隆终于一命呜呼,嘉庆皇帝终于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帝实权。

从给乾隆庙号高宗开始,嘉庆皇帝就开始励精图治。

他开始反贪,从和珅开始,但肃贪多年,发现越肃贪,杀一个贪官,就有五十个贪官跳出来继续贪;

他开始整顿吏治,可是越整顿吏治越混乱,党争愈演愈烈,到了皇帝都压不住的局面;

他整饬学政,越整饬风气越糟糕,座师制度在乾隆六十年的时间里蔚然成风,各个都是门下走狗,全都是姑息托庇;

他以身作则的推行节俭,不修宫庙,不骄奢淫逸,可是他越推行节俭,奢靡之风反而愈演愈烈。

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上午,嘉庆皇帝回宫,从神武门(旧玄武门、皇宫后门)转顺贞门入宫,神武门已经是禁苑的范围了。

庖厨陈德和他的儿子陈禄儿,神出鬼没地混进紫禁城的东华门,神出鬼没的绕到皇宫的北门神武门,而后潜伏在神武门旁、顺贞门外西厢房的山墙后,等待着嘉庆皇帝。

在嘉庆皇帝的銮舆抵达的时候,陈德挥舞着大刀冲向了銮舆。

御前侍卫、带刀侍卫居然无一人阻拦,直到陈德冲到了銮舆前,大叫着狗皇帝拿命来时,侍卫们才有了反应,将其制服。

事后调查,这个陈德是个神经病,他要刺杀嘉庆的原因,就只是为了扬名,让人记住他,没有幕后指使。

至于如何混入了紫禁城,如何绕过了神武门,如何埋伏到了西厢房,一概不知,这陈德交待,如履平地一般就自然而然的到了,至于陈德一个穷民苦力,庖厨出身,是如何知道皇宫布局,又是如何得知嘉庆皇帝会在这天上午路过神武门,也没调查清楚。

而仅仅调查了四天,陈德和他的儿子都被凌迟处死了。

刺王杀驾这等大事,调查了四天就草草结案,可见这事儿背后另有隐情,但嘉庆皇帝已经查不下去了。

嘉庆一朝,闯宫案大大小小发生了十二次,比如有人捡到腰牌,在皇宫里卖馒头,这一卖就是两年,皇后买了都说好,告诉了嘉庆,馒头很好吃,嘉庆皇帝才龙颜大怒。

中兴,让大明再次伟大,从来都不容易,这一路上要经受无数的考验。

朱翊钧深切的知道这一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所以趁着时势还在,朱翊钧愿意多做一点,让大明累积更多的资本,让运去的那一天,晚一些到来,来的时候,也不至于影响过于恶劣。

次日的清晨,大明皇帝在廷议之前,宣见了三娘子。

“免礼免礼,三娘子风采依旧。”朱翊钧伸手说道:“坐下说话就是。”

“臣惊闻陛下龙体抱恙,惊惧难安,今日见陛下目如闪电声如洪钟,气势如龙,正如元辅所言,陛下自有天眷庇佑,乃天下不二主也。”三娘子再叩首,她不是在拍马屁,而是真心实意。

张居正在皇帝病重的时候,对着阁臣们说,陛下自有天眷,也就是皇帝有老天爷的眷顾,会没事的。

那时候,张居正已经诉诸于神佛、列祖列宗保佑了,在这个风寒发热就很容易死人的年代,陛下术中感染,确实是非常危险的,连解刳院的大医官都下了病危通知书,皇后哭到哭不出声来。

这都挺过来了,再说皇帝是真武大帝转世,就有了事实的支撑,毕竟阎王爷都不敢收的主儿,自然是真神转世。

朱翊钧没有说自己是天选之人、命定之主、真武大帝转世,这就是不存在的灭佛令,朝廷没下过这道旨意,都是地方为解决矛盾,自己弄出来的怪招,和皇帝无关,这是典型的既要解决问题,又不想背锅,只是苦了潘季驯和三娘子了。

骂名,是潘季驯和三娘子承受的。

朱翊钧对真武大帝转世避而不谈,但礼部鸿胪寺官员已经提前跟三娘子通了气,三娘子很庆幸,朝廷能默认他们推行神话皇帝的事儿,已经很难得了,所以三娘子也没有主动谈及真武大帝转世,大家都非常默契的去执行,这个不存在于文书之间的灭佛令。

三娘子主要汇报了草原上圈养牲畜的若干进程。

这时候朱翊钧才发现自己陷入了误区,听三娘子说,皇帝才知道,圈养牲畜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低,因为圈养的生活环境更加稳定,人尚且有水土不服,牲畜也是有的。

朱翊钧原来还以为圈养的牲畜,会更容易生病,但其实并非如此。

圈养的唯一问题,就是成本极为高昂的,不是每个牧民都能够承受,所以游牧,仍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生产方式。

“臣请旨前往解刳院,拜会大医官庞宪,可以让院判吴涟随行。”三娘子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忠顺夫人为何要去解刳院?”朱翊钧很是好奇的问道。

“庞御医需要一些人做实验。”三娘子把事情的原委解释清楚,庞宪手里有个课题,是草原急切需求的。

前陕西总督石茂华重病,特意绕了一个大圈去了趟河套,从归化回到了京师,而庞宪是随扈医倌,回京后,庞宪就开始了一个事关国朝命运的课题,天花防治。

天花肆虐,无分贵贱老幼,皆受其害,王孙公子士农工商,一旦染疾无不惊恐,药石无医,坐视其毙。

比如鞑清朝的皇帝康熙,外号康麻子,康熙能当上皇帝,完全是因为天花肆虐,康熙得过了天花,不会再得天花了,进而获得了巨大优势,哪怕是满脸麻子,也做了皇帝。

大明传统的防治法,人痘接种防治天花,有四种办法,痘衣法、痘浆法、旱苗法、水苗法,但是这四种办法,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人致死率极高。

而庞宪的课题是,牛痘防治天花。

在归化城的时候,庞宪极为惊讶的发现,草原上挤奶的少女、屠宰的屠夫很少有麻子脸,反而是那些贵族们,都顶着一个麻子脸,这引起了庞宪的好奇,这些穷民苦力,到底是为何能够免于被天花感染的?

很快,庞宪就发现,这些少女、屠夫不会患病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得过了天花,而且全都活下来了,而且没有麻子脸,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牛身上的牛痘。

“那就让吴涟带你去拜访一下吧。”朱翊钧恩准了三娘子的请求,而后问道:“草原上的天花,也很严重吗?”

三娘子斟酌再三说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每到瘟疫肆虐时,都要消亡几个部族,他们连部族的名字都留不下来。”

“陛下,草原上的喇嘛教肆无忌惮,也和此有关,无法诉诸于良医,只能诉诸于神佛了。”

李贽不止一次提到过要让人们摆脱宗教,就必须要摆脱需要宗教的环境,恶劣的气候,残忍的杀伐、肆虐的瘟疫、朝不保夕的生活,让草原人不得不崇信那个虚妄的彼岸,把一切寄托在彼岸和来生。

“陛下乃是明主,手指向了草原,天兵天将解救边民于水火;陛下就是天空的太阳,万物皆托庇于陛下而生长。”三娘子以一种极为夸张的语气和谄媚的语言,说出了一个草原上的事实,陛下在草原人心中的崇高地位。

三娘子和潘季驯也不是无凭无据的,就想到了要用真武大帝转世来代替喇嘛教的畸形信仰,而是因为陛下在草原上拥有广泛的拥戴。

可能陛下作为天生贵人,自己都不知道,能够消灭贫穷、疾病、战乱等等不稳定因素,为草原带去了稳定生活,对于草原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再生父母。

朱翊钧真的不知道,他王化草原,其实主要是为了胜州的煤、卧马岗的金银铜铁,是利益驱使,大明需要更多的煤炭,点燃煤炭,点燃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商品经济的实现。

三娘子离开后,张居正汇报了吏部的部议,关于百万之众的上郡,加治中从事史佐贰官的部议,吏部一直通过了,申时行那个师爷董炜闹出来的乱子,也必须要做出一些反应,确实忙不过来,主要治理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

而符合百万之众的上郡,只有三个,北衙、南衙、松江府,其他都不符合上郡的要求,广州府、漳州、宁波、密州,过不了几年,也要增设治中辅佐。

朱翊钧专门询问了户部,关于大明天花肆虐的情况,大明的情况严重也不严重,比如在万历八年,大同爆发了天花,十室九病,传染间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阖门不起;比如万历九年,陕西爆发瘟疫,见则死,至有灭门者无数,封堵城门以防病变等等。

“四海八方际天极地,纳斯民于寿康,召和气于穹壤。”礼部尚书万士和再次重复了一遍当初陛下在设立解刳院时候,给解刳院定下的目标。

现在正在一步步的实现,如果牛痘真的有用,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那也是生民无数的善举。

三娘子在院判吴涟的带领下走进了解刳院,却没有见到庞宪,只见到了李时珍和陈实功。

牛痘的实验,其实已经接近于尾声,庞宪作为解刳院的大医官,李时珍的弟子,对自己的实验非常负责,在经过了数百次的动物实验、解刳院的诸多凌迟犯的实验之后,庞宪用自己进行了试验,他将牛痘接种到了自己的胳膊上,现在处于十五天的观察期。

所以,三娘子见不到庞宪。

“这非常危险。”三娘子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解刳院有很多的标本,这些人罪大恶极,都已经到了凌迟处死的地步,早就不配做人了,为何不用他们做实验呢?!”

“已经验证过了,庞医倌只是为了自证,神农尝百草,遇断肠而崩,古来先贤有道,后世弟子岂能令先贤蒙羞,朝闻道,夕死可矣。”李时珍颇有信心的说道:“而且在许多解刳犯身上验证过了,并无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危险。”

已经经过了动物实验和人体验证,庞宪的证道,主要是为了自证,也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研究天花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只有免疫了天花之后,才能继续研究。

“好吧。”三娘子摊了摊手,作为衣食无忧的大医官,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拼命,或许,在这些大医官心目中也有一个彼岸,一个世间没有疾病的大同世界。

大明皇帝的种种决策,已经开始了开花结果,种子落地,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大明皇帝恢复了健康后,再次开始了忙碌,下章到了长崎总督府问策的诏书,徐渭并没有时间回应。

因为长崎行都司、大阪湾守御千户所传来了确切的消息:织田信长的家臣,熊野水师的九鬼嘉隆,在没有任何调令的情况下,水师尽出,离开了熊野滩。

而海防巡检们塘报显示,九鬼嘉隆带领熊野水师不是去打毛利辉元,而是直奔长崎而来,目标就是长崎总督府!

织田信长大怒,这是水师独走!

九鬼嘉隆是织田信长家臣里最激进的那一个,在织田信长由天下人转为幕府将军之时,九鬼嘉隆就已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返回了野熊滩不出,当织田信长对大明俯首称臣的时候,签订十七条的时候,九鬼嘉隆就在喝醉酒后公开表示织田信长是叛徒,是大明走狗。

而现在,长崎总督府进一步的制定了更加苛刻的白银硫磺条约的消息,被九鬼嘉隆得知后,九鬼嘉隆终于忍无可忍,向着长崎总督府而来。

长崎都司指挥使李诚立面色严肃的说道:“九鬼嘉隆带领的熊野十三军,一共有七条铁甲船,长六丈三尺、宽三丈六尺,是一种阔船,只能在近海航行,仰赖人力驱动,一船有水手500人,七条铁甲船共计三千五百人。”

“另有大小船只五百三十艘,共计水手近万余人,主要以长短兵、弓箭为主,只有少量火器,来势汹汹。”

“就水文而言,我们不如倭人了解的多,恐怕很难阻拦其登陆,这是倭人的优势,机动力和地利,他们比我们更了解九州岛。”

“而我们的优势就是火器众多,有坚城可守,只需要守住了长崎周围的营堡,等待大明水师援护就行。”

想要在茫茫大海上找到敌人的船只极为困难,这不是海防巡检用人力能够搜检的,敌人一定会登上九州岛,进而向长崎进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长崎指挥使李诚立的应对之法,其实就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战法,坚城利炮火器守城,等待援军赶到,排队枪毙,击退敌人,继续殖民统治。

这种战法,在大航海时代,非常非常好用,就是欺负你没有攻城利器,这个战法好用到,大明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啃个马六甲海峡,硬生生啃了两年半,才彻底啃下来,建立了旧港总督府。

长崎营堡加上长崎城,够倭国水师啃两年半了。

“这是织田信长的反抗,假借水师独走的名义。”徐渭眉头紧蹙的说道:“来的正好!”

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执行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409章 有史以来,第一支全火器的骑兵第670章 都是这些势要豪右,害苦了朕!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289章 你问朕是什么人?朕的名字不可探闻第445章 戚继光没有等到属于他的十二道金牌第448章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变化无穷第337章 提笔区区十八画,道尽人间万般苦第六十一章 知行并尽,表里如一第560章 我们泰西应该联手抗明!第428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第三十七章 天下诤臣以何人为首?第420章 跟不讲理的服软,跟讲理的耍横第501章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第325章 定义别人的过去,就是定义他们的未第二百五十七章 雇佣营团,借鸡下蛋第一百一十章 张居正还没用力,张四维就底牌尽出第615章 两相其害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请假条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耻辱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钧的算学小课堂,开课了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躯许国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辅可怕,还是陛下可怕?这是一个问题第528章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大明第610章 太阳照常升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张居正丁忧归政,王崇古忧惧逃亡第487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垦荒芜田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第652章 从来如此,便对吗?第二百五十二章 贱儒们那张犯贱的嘴第一百零二章 元辅先生没有这么无能的弟子!第406章 给泰西一点小小的大明震撼第590章 《诸子百家汇编注释》第362章 海瑞带着骨鲠正气,来到了西苑第653章 永昌门外人头滚滚第339章 野山猪不会投降,但是人会第290章 你拿这个来考验朕,朕怎么可能经受第654章 没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决的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第380章 我真的不想进步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宁卫一切机宜,悉听戚帅破格整理第587章 贫农刘二不曾偷第396章 人主当急万民之所急第五十五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第454章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第一十八章 旭日初升,大耀东方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归政,乾清宫大火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败的开始第二百七十八章 张居正的自我怀疑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一百三十九章 六册一账,收付记账法第五十九章 读书人的事儿,窃不是偷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笔吏所以败人坏事之法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第三十章 德为心中法,法为成文德第一百八十六章 许愿池里的王八都摇头第618章 人力可胜天,天弃人不弃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运扼住了喉咙第668章 青城县何四郎第523章 北极玄灵荡魔南极赤炎广利洪圣天尊第四十二章 对小皇帝的考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里的人,不会向往地狱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370章 两宋男儿戴簪花,人妖物怪齐卸甲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个主意,不如让他们交钱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第453章 白银,就是百姓们的血汗钱第653章 永昌门外人头滚滚第四十章 曲则全,枉则直第641章 只有傲慢能够击败大明第525章 那都是过去倭人做的,和现在倭人无第八十三章 《矛盾说》已然大成,成书刊刻天下第417章 法不严则不能信,法不信则不能治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毁天下非官式书院,禁聚徒讲学第二百二十一章 资源锁死科技树第644章 不仅要看向生产,还要看向生活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565章 耗子给猫系铃铛第614章 圣堂勇士的终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义清流第643章 无端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画时第四十章 曲则全,枉则直第651章 暴力未曾失控,所以不是兵变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学第575章 皇帝陛下,你也有今天!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运扼住了喉咙第四十三章 主少国疑,帝制之下的皇权缺位第390章 不过是旧时代的残党罢了第348章 小善大恶,少杀一人,而多害千万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张先生的软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经不起这样扎第617章 古今征战,猪的战术一再被人们成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