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这,只是一个开始

朱翊钧一直在读书,张居正一直在进攻,晋党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认输。

第一个波次中,张居正敲掉了王崇古的金字诰命,这是王崇古的护身符,把杨博摘了出去。

第二个波次中,张居正敲掉了大同总兵官马芳,责令其回籍闲住,随时等待听用。

在第三个波次中,张居正敲掉了宣府、大同两地的副总兵,麻贵和麻锦,和八個参将。

宣府大同的问题,是典型的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大同的总兵官是马芳,他是宣府人,但他幼时被掳掠到了迤北,而后逃回大明,朝廷一直把马芳当鞑官在用;而宣府总兵官郭琥是陕西人,祖籍福建,马芳和郭琥这两个总兵官,都不是晋党。

但是张居正罗列的麻贵、麻锦,和那八个参将,全都是山西人,架空总兵之后,为所欲为。

既然要打击,就要奔着要害去,把这些晋党把持军权的军将们一并罢免,朱翊钧敏锐的注意到,这次被罢免的十个军将,都在之前王崇古提举京营将才名录上。

谭纶若是批了那封名单,王崇古就可以把自己的心腹全都调入京营,京营虽然都是老弱病残,但是京营离皇帝更近。

而大同总兵官马芳被罢免,换上的是戚继光的副手,副总兵杨鲤,杨鲤是京畿顺天府人,出身是京营神机营练勇参将,乃是武勋,隆庆二年,戚继光回京后,杨鲤调往蓟州做副总兵,驻扎马兰谷多有建树。

张居正拿出了第四本奏疏,这一本是刑科给事中尹瑾的奏疏,弹劾的是王崇古本人,张居正将奏疏打开看着王崇古说道:“刑科给事中劾王崇古养寇自重,弛防徇敌,言:崇古甘心媚虏,欺诳朝廷,躐取爵赏,及将败露,复仗钱神偃然,崇古,断不可用!”

都察院总宪葛守礼手底下压着一本奏疏,乃是御史高维崧弹劾王崇古的奏疏,理由也是养寇自重,弛防徇敌。

而冯保在张居正的第三波次攻击中,骂王崇古也是这个罪名。

这一轮的攻势来的极为迅猛,即便是葛守礼不把奏疏拿出来,王崇古也要头疼不已。

王崇古思考了许久,甩了甩袖子,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在上,俺答封贡事,皆先帝独断之明,辅弼折冲之略,臣不过奉扬行事,勉强规划一二。”

“贡市以马价银罢兵息民,北虏时常滋扰,修补御夷长城,时断时续,今有恶臣,希冀期望边衅再起,进些谗言,似乎只要把臣打倒了,就可以和北虏开战。”

“臣倒是不担心自己,臣唯独担心,日后在宣府大同任事之人,看到了臣的下场,日后不会考虑国家之患,将使先帝柔远之余恩,庙堂制虏之弘略,因此败坏,还请陛下明鉴!”

朱翊钧听明白了,王崇古讲先帝柔远之余恩,庙堂制虏之弘略,这是摆资历;

至于这关隘哪里去了,王崇古也回答了,马价银罢兵息民柔远人不够,显然修关隘的钱挪了他用,罢兵息民去了,长城鼎建,只能时断时续的修;

长城关隘烂尾不是王崇古的本意,而是没有钱!

北虏俺答汗真的是个筐,啥都能往里面装。

最后则是一段明里暗里的威胁,王崇古表面说不在乎自己,就怕后来到宣府大同任事的总督,看到王崇古‘求荣得辱’,不再忧国之大患,和北虏勾结,那怎么办?

王崇古这段话,就是糊弄小孩,廷臣们心里跟个明镜一样。

和北虏勾结的到底何人?是后来者,还是王崇古这帮晋党?

对于王崇古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的弹劾,由来已久,从隆庆议和开始,这种声音就从没有间断过,很显然,张居正的第四波次的攻势,并不打算建功,只是为了进一步的试探。

战果已经足够的丰厚了,见好就收,过犹不及。

冯保听闻王崇古借着先帝的名头压小皇帝威风,在文华殿里大摆资历,虽然没有明确威胁,但是这话里话外,都是在宣府、大同的局面,离了他不能安稳一样,冯保嗤笑一声说道:“孔子谓季氏: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葛守礼直接就笑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又拿着论语的大棒子教训人了,这玩意儿在文华殿内,无往不利。

“这话意思是,鲁大夫季孙氏在他家庙的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列,夫子说:季孙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这都敢做,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做的!”

冯保看向了左春坊大学士王希烈问道:“王学士咱家解这句对不对?”

“对,这句还有一个解法。”王希烈真的不想参与张党和晋党的倾轧,都是庞然大物,他没事掺和这件事干什么!但是冯保问解法,王希烈作为大学士就必须回答。

“哦?还有一个解法?是什么解法啊?”冯保明知故问。

王希烈无奈的说道:“就是说,如果季孙氏以士大夫僭越天子之乐,这都能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

“王学士,咱家读书少,若是这僭越天子之乐都能忍,是不是代表着季孙氏要夺了天子之位也能忍啊!”

“所以是不能容忍这等僭越的行为,此端一开,礼崩乐坏。”王希烈硬着头皮把这话解释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季孙氏以士大夫僭越天子之乐,是决计不能忍受的事儿。

冯保恍然大悟的说道:“哦,原来如此,士大夫僭越天子之乐不能容忍,王少保你说呢?”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王崇古以宣府大同的戎事威逼主上,这件事大臣们能忍受,冯保决计无法忍受,哪怕这是既定的事实,这道理必须掰扯清楚,对是对,错是错,这种行为不对,就是不对,虽然现状难以改变,但是决计不能颠倒黑白!

否则他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做不做也罢!

杨博格外意外的看向了冯保,他现在对冯保又刮目相看了三分,自从刺王杀驾案发生以后,冯保在朝堂上的话不多,但是句句都是引经据典,打的颇有章法,比读书人还像个读书人!

王崇古沉默了许久,发现这冯保现在比以前难缠的多,他跪在地上,只能说道:“臣惭愧。”

冯保作为内官的劣势就出现了,他只是个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崇古一招我不要脸,冯保作为内官,还真没多少办法,嘴仗是打赢了,骂人是骂爽了,再多就很难做了。

冯保要做的更多,他就要掌控更多的权柄,唐中晚期宦官废立皇帝殷鉴在前规,冯保也不能索要更多的权力。

好在外廷有张居正。

张居正思考了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俺答封贡之事,并非甘心媚虏,臣以为此劾不实,还请陛下明鉴。”

朱翊钧抬起头看着张居正,说好的听政,这出点事就让他个十岁的孩子做决定,他还能不能好好读书了!

小皇帝遣词用句斟酌了片刻才说道:“朕素闻王少保有旌功,究心于军谋边琐,息边塞烽燧狼烟,先帝柔远之余恩,不敢违,庙堂制虏之弘略,不擅动,责成言官勿论为宜。”

“元辅先生以为呢?”

张居正俯首说道:“陛下英明。”

“杨太宰以为呢?”

“陛下圣明。”杨博长揖俯首说道。

张居正不肯继续追击,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个原因,朝中都是张党,宫里就该坐立不安了,所以不能把晋党赶尽杀绝,主少国疑的时候,张居正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他这个元辅的极限了,张居正这个元辅已经做的极为合格了。

第二方面原因,则是军备松弛,京营糜烂,王崇古还不能动,想动王崇古,京营必须支棱起来,必须恢复征伐的能力,否则边军坐大,追击一个王崇古,于事无补。

“谢陛下隆恩。”王崇古再叩首谢恩,小皇帝的这个表态,算是躲过了一劫。

“起来吧,继续廷议。”朱翊钧挥了挥小手,示意大家继续廷议就是,没看到血流成河,让朱翊钧还是有些失望的。

户部尚书王国光一开口就又给了晋党一记背刺。

京营总督王崇古等上奏,请修边支费,宣府节次修墙及北路宁远等口包砌墩台,共该粮二万三千零六石、银三万九百九十三两,户部一算账,上年余剩的米还有两万石、银三万两,只肯给三千零六石、九百九十三两。

大明修边的账是户七兵三,明例分账,也就是说,就这三千零六石米、九百九十三两银子,户部出七成,兵部出三成。

这多个衙门,就多一道手续,就这么点,就多几分僵化,就多几次扯皮,王崇古为了这点米银,都还要跑两部衙门,这不是故意刁难,而是王国光领了户部,不能再让晋党再吸朝廷的血了。

富国,要开源节流,现在开源未定,节流的事,王国光做得很好。

廷议在吵闹中结束,群臣见礼离开了朝堂,而朱翊钧也停笔。

“臣无能。”张居正想要跪下行礼,但是皇帝有言在先奏对不用行跪礼,他也只能俯首说这句话。

没有完全完成对王崇古的追杀,张居正认为是一种无能。可朱翊钧不这么认为,他的面色古怪,张居正这能算无能吗?

埋汰谁呢!

“朕信元辅先生能处理好的。”朱翊钧清楚的知道张居正是个什么人,既然展开了对王崇古的攻势,这一次没把王崇古赶出去,下一次一定会。

“谢陛下信臣!臣…感激涕零。”张居正再俯首,拳头握的很紧很紧。

这是他第二次说出自己无能,他绝不允许第三次说出无能了,有了皇帝的信任和皇权的支持,张居正要是再讲出臣无能这三个字,那就是真的无能了。

再一再二没再三,皇帝如此,张居正也是如此。

这已经是晋党第三次惹到他了,第一次是刺王杀驾想要把屎盆子扣在戚继光的头上,第二次是把陆树声这个礼部尚书变成了晋党,第三次就是李乐的事儿,张居正不会就此收手。

这次的连续进攻,只是完全拆借晋党的一个开始。

第331章 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第329章 京师第二阔少第479章 通和宫的那个通和第304章 打起来了,北虏的使团打起来了!第311章 一个考验人心的小游戏第296章 朕当初欠考虑了第467章 大明突破困局的唯一契机第358章 开海一念起,天地刹那宽第355章 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功于斯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军开拔!第388章 朕亲自手刃徐阶第486章 一群远不如前辈的怂货第八十章 贪天之功,异代同愤第470章 还田的三个阶段第374章 两宫太后非但不阻拦,还一起胡闹第482章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407章 爱我家园,清洁先行第497章 陛下剑指之处,大明军兵锋所向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第九十章 惩罚性关税第491章 坑了他张居正,张居正还要说谢谢第518章 自此以后,当乘长风破万里浪!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452章 大司马这个保守派有点怪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里的人,不会向往地狱第二百四十八章 觅塞外良地营建营堡坚城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五十三章 养寇自重,弛防徇敌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造牌小皇帝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551章 故事讲得好,经费少不了第347章 我家皇爷爷让我给你带句话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没敢多拿一厘钱!第七十五章 天下之事,有常有变 君子处事,有经有权第517章 大明水师阅舰式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极殿公审三逆臣第435章 欺你老迈无力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锭不是货币,银币才是第三十一章 张居正的新《陈五事疏》第一百五十五章 独夫?朕就是独夫!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亲自种地去?第八十九章 给元辅先生一点小小的科学震撼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总怕太阳不会升起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个主意,不如让他们交钱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赃不均、赏罚不明第293章 肯迁京畿就活,不迁就死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种全新的铸炮法,专利人:戚继光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这杆大旗,我们晋党要扛!第二百二十八章 张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第六十九章 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第423章 若再有战祸边衅,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544章 大明神剑的磨刀石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处斩方案第320章 为这个破破烂烂的世界缝缝补补第二百二十六章 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个恶贯满盈的恶人,都觉得邪恶第448章 在死亡的边缘试探请假条高烧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们的选择没有错(为白银盟主“暖阳1314”贺!)第444章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第371章 陛下的军事天赋比山还高第300章 陛下,还是在意我的第513章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第七十四章 嫂溺须援之以手,事急从权宜之计第403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这条路走得通的话,就走通了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饥,启无穷之杀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错,步步错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软弱,习以为常的妥协第490章 给大明当狗,是你想当就能当的?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六十六章 一拳胜过一拳第457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第300章 陛下,还是在意我的第347章 我家皇爷爷让我给你带句话第466章 违背祖宗的决定第一百零八章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第345章 朕是亡国之君,尔臣非亡国之臣?第414章 赃吏贪婪而不问,良民涂炭而罔知第一百零七章 小皇帝骂人,又难听又诛心第三章 皇帝学武,不务正业第475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550章 一屋,一个很奇怪但很现实的计量单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来鸟不惊第六十二章 隋珠弹雀,便殿击球第438章 岁月蹉跎,往事不复第299章 取之于贱儒,用之于贱儒第403章 谋国者以身入局,举正旗胜天半子第四章 皇权特许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处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