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机遇

豫章郡。

浮山村正位于浮山堰下,也是最先遭灾的。浮山村的村民直面大水,生存的希望甚是渺茫,只有离家在外的一两个幸运儿能提升一下浮山村村民的生存率了。距离浮山村最近的县城是洪县,洪县则是大水的下一个目标。人们惊慌、恐惧、哭喊、奔跑,但人力又岂能与湍急的水流相比。最终不过是徒劳无功,垂死挣扎罢了。

一场水灾,多少人丧生于此,又有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桂闽郡,魏王府。

此时的魏王府空荡荡,只留下三三两两个不怕死的值守。虽说魏王府距离浮山堰甚远,但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①,魏王还是觉得有规避风险的必要,于是举家搬离地势较低的魏王府,往高山上去。

好在出于某种野心,襄山上早有准备,衣食住行,一应俱全,全程无忧。

“稚年(杜龄的字),桂闽与豫章相邻,且不谈这次大水的范围有多广,单单是灾民的涌入也让人很是头疼啊。”魏王站在山上,望着山下,好像看到了无数灾民围在府城周边的样子。

“王爷,桂闽毗邻豫章,此是危机亦是机遇。”长史杜龄显然不是那种光领工资不干活的人,他从浮山堰决堤的危机中也看到了属于魏王府的机遇。

魏王一改愁容问道:“此话怎讲?”

“龄观史书,浮山堰始修于秦惠王,期间共溃两次,一次便是秦末,而另一次则是晋末,而今便是第三次。”杜龄的第三次指的既是浮山堰决堤,也是王朝的决堤。

魏王眼睛一亮,觉得自己又行了:“请稚年教我。”

“百姓皆愚,从众者多,我们只需要不经意间传出一首童谣,再选出二三子混入流民中搅浑水。此事便如星火燎原,再难收场,大事可成矣。”在杜龄的计划中显然是看不到他口中的愚民的,在他看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愚民都是在可以牺牲的范围。

“稚年的计划关键就在于一个乱字,既然如此本王就给侄女添添柴,让火烧得旺些,小火易自熄,万万要不得。”魏王与杜龄相视一笑,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

京都,大明宫。

踏勘的人选很快就定了下来,吕琤再次选定了她的御用工具人林延贤做主使,邱颐则为副使,其余人选则由三相和六部尚书共同敲定。

赈灾的人选却是僵持住了。吕琤想要在小会上快速商定,早商定也早出发。而她的大臣们想的却是等踏勘回来后再谈。尚不知灾情如何的情况下赈灾不过是浪费物资,消耗国力的不明不智之举。

吵吵嚷嚷,从白天到黑夜,茶水换了三四壶,更衣了七八次,最终吕琤还是未能如愿。

夜深露重,依照三相六部尚书的固执,和莫名建立起的统一战线也谈不出个什么,吕琤也便放他们回去了。

明天便是大朝会,这小会恐怕是要开成大会了。吕琤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时间紧迫,怕是得早做打算。

今夜是吕琤的不眠夜,也是京都大臣们的不眠夜。

①《孟子·尽心》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危墙之下

第246章:恶意揣测第269章:无中生有第183章:搞事情第178章:贿赂否第232章:罪臣不知第155章:马蜂窝第13章:晓喻天下第452章:遗惠第284章:成人之美第339章:安敢动我第360章:羊与茶第98章:宝剑开疆第400章:谢李朱第81章:小灶第266章:高高在上第242章:退无可退第325章:其乐无穷关于上架二三事第368章:是从心第457章:高丽第493章:援军第153章:一份礼第376章:某酒馆第431章:谢师第365章:有小偷第291章:盘根错节第255章:风雨同舟第115章:选择开疆第429章:机遇第163章:新出路第489章:扫荡第160章:水太凉第200章:魏王府第361章:二十文第102章:陷入僵局第132章:牧羊人第346章:观众就位第267章:小人之心第364章:十里亭第18章:似曾相识第437章:污蔑第403章:一字中第218章:尘埃落定第304章:不坠威名第115章:选择开疆第352章:内容丰富第193章:抓壮丁第478章:取舍第471章:蔡京第295章:路见不平第265章:回家看看第191章:不回头第273章:揣测万千第15章:阴谋初起第342章:红脸白脸第303章:改名换姓第175章:没消息第331章:路走宽了第244章:心烦意乱第258章:父女二人第479章:分裂第141章:族兄弟第63章:轻视第79章:明主第423章:理线第263章:知己友人第444章:高升第150章:过城门第466章:刺杀第206章:变恶龙第419章:唐突第238章:早做准备第478章:取舍第476章:议事第107章:句句肺腑第213章:报信使第81章:小灶第111章:臣与罪臣第49章:强烈对比第253章:医者仁心第68章:开宴第179章:明白了第102章:陷入僵局第51章:佛系日常第221章:大伴知我第152章:贤臣归第290章:外强中干第289章:一戳即破第465章:画饼第312章:心有灵犀第321章:暗中报信第235章:大家仁慈第141章:族兄弟第190章:厮杀中第373章:请赐教第41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第264章:暗流涌动第137章:有问题第363章:换铜钱第374章:被摘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