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李唐宗庙
“这玉器,好像不怎么亮?”
“可能是埋的太久的原因!”
“这里是沙漠地带,气候干燥,埋再久也不会成这样,估计原来就是这样!”
“啥意思?”
“看着材质不太像玉,倒有点像石头?”
李定安分开人群,走了进去。
六只密封箱,依次摆在工作台上,资料员正在拍照。
好家伙,还真是一样都不缺?
《周礼·春秋·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虽然颜色对不上,这会儿都是白色,但这是年代太久,染色褪尽的缘故。
制式绝对无误,妥妥的礼玉六器。
王永谦凑近瞅了瞅:“我怎么看着像……汉白玉?”
“好眼力,确实是汉白玉!”
你这到底是在夸,还是在讽刺?
王永谦没空细琢磨:“岂不就是石头的?”
“别觉得石头的就没价值:安史之乱后,吐藩趁机攻占河西,丝绸之路被切断,和田玉运不进来。国内产玉的关中又连年大乱,等于唐朝玉石来源被彻底断绝……后来又有过多次兵变,国库内的玉石也被抢掠一空……
从那时候开始,凡宫廷玉器只能用劣玉雕琢,汉白玉就是其中之一……大明宫(唐代长安皇宫)遗址中,没少出土汉白玉材质的玉器和礼器。
甚至到后来劣玉都不够用,就只能用琉璃替代。比如唐僖宗墓中,就发现了好多琉璃材质的礼器……”
“李老师,这一套会不会是真的……”
左朋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我的意思是这些礼器,有没有可能就是从大唐皇宫中带出来的?”
左局长,你也真敢想?
如果让你推理,伱是不是还想说:这座城可能也是李唐后裔建的,更说不定是什么亲王、皇子?
但李定安没反驳,盖因左朋这张嘴有点邪门,颇有几分出口成谶的威力:比如老道峰的法阵、萧氏墓葬群,以及伏牛山遗址。
没找到之前,连李定安自己都没敢想过,左朋却信誓旦旦,把握十足。
结果还真就找到了?
“可能吧!”
李定安随口敷衍了一句,又交待技术员尽快清理,准备待会再上上手,判断一下出处和来历。
刚交待完,对讲机“兹”的一声,里面传出肖建之的声音:“李老师,吕院让你到太庙来一下……刚刚发现了一块石碑,看内容,好像是唐代李氏的庙碑……”
我靠,刚说什么来着?
李定安激灵的一下:“有几庙?”
“正在清理,至少七庙以上!”
七庙……厉害了,左局长!
诸侯五庙,大夫三庙……这里的庙,指的是祭祀历代先祖的数量。
祭祀五庙以上的,只可能是天子。
这个倒好理解,毕竟连王城都敢建,自号为帝是自然而然,建十庙十一庙都有可能。
关键的是,肖主任长说:李氏?
再加上前缀的“唐代”,还能是哪个李氏?
这样推断,这城,还真就有可能是唐代李氏的哪位宗室子弟建的。
所以,密封箱里的那些玉器,还真的可能是从大唐皇宫里带出来的……
李定安直勾勾的盯着左朋。
左朋一头雾水:“李老师,怎么了?”
“没什么……”李定安牙疼一样,“左局长,你这张嘴,我是真佩服……”
话音落下,人也出了方仓,左朋莫明其妙。
“王处长,李老师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你不去算卦,可惜了……”
……
太祖皇帝……这是李唐太祖李虎的庙号。
高祖皇帝……这是李渊。
太宗皇帝……这是李世民。
到第四位,就成了:德宗皇帝……这是唐德宗李适,唐朝第十位皇帝。
中间少了八位,但很正常:按唐制,上供三祧:太祖、高祖、太宗。下供三昭三穆,也就是从父亲往上数,到六世祖,所以这座庙,应该是德宗李适的七世孙建的。
李定安再往下看,果然: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昭宗李晔。
整整九位,最后一位是李晔,由此可知,建庙立碑的是李晔之子。
问题是,史志记载:李晔共十七子,七位早薨,剩下的十位,包括末代唐哀帝全被朱温杀了?
那立庙建城的又是谁?
李定安正琢磨着,察觉不对,下意识的抬起头。
吕本之、肖建之……还有好多故宫的研究员,全都盯着他。
不是……我又不是十万个全知道?
“别看我,我也不知道!”
不可能。
吕本之不信:“琢磨琢磨。”
怎么琢磨?
积分也是要钱的……
他正准备摇头,一个技术员抱口盒子跑了过来:“吕院,李老师,发现了几块木片,上面刻有字迹,像是牌位!”
“从哪发现的?”
“太庙前殿!”
如果按照紫禁城的布局:太庙祭殿分前中后,后殿最小祭远祖,中殿祭太祖与先祖,前殿最大,也就是这里,供皇帝举行祭祖典礼。
如果先帝驾崩,祠位未迁入中殿之前,就会先供在前殿……
想到这里,李定安眼皮一跳:“拿来我看!” 技术员放下箱子,“呼拉”一下,围过来好多人。
“别挤……”
李定安“啪”的打开了手电。
约摸巴掌大,颜色已经呈“灰白”色,表面开满裂痕,也看不出具体木质。
边角很齐整,也确实有点像灵牌。
字痕确实有,但模糊不全,着实不好辩认。
“好像是两个字,但只有左边的部首:糸、彳……”
吕本之捏着下巴,“右边会是什么?”
“不知道,但彳的右边,下面好像是个……心?”
李定安琢磨了一下,“这个字好像只有德……纯德、维德、继德、续德……好像都有可能,唐昭宗李晔之后,李氏子弟谁叫过这个名字?”
吕本之摇头,肖建之也摇头,表示没印象。
李定安想了想,也感觉没印象。
想不起来,他准备把盒子还回头,手刚伸出去,又骤然一顿:“等会,续德……有没有可能是绪德,光绪的绪?”
“李绪德……没印象啊?”
“不是李绪德,而绪德皇帝……”李定安猛吐一口气,“唐昭宗李晔长子李裕,大顺二年立为太子,封德王……九年后,光华三年十一月初七,也就是900年末,神策军中尉刘季述发动政变,囚李晔,让太子李裕监国,又改名李缜,并拟年号:绪德,并准备次年元旦让他登基……
但随即,宰相崔胤怂恿朱温,以奉天靖难的名义挥军西进……所以,仅仅一个多月,李裕都还未来得及登基,绍宗便复位,李裕复降为德王……再然后,大唐就被朱温灭国了……”
“李老师,正史都记载:李裕并八王被朱温鸠杀……再者你说的这个‘绪德’……史志中也找不到?”
“他就没登基,就监国了一个半月,这个年号压根就没来得及用,正史当然不会记载……只有后梁时期成书的《唐摭言》中提到过,作者为唐末进士王定保,官至后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后梁的开国皇帝就是朱温,同平章事既宰相……可信度突然就高了许多?
吕本之眼睛一亮:“那这灵位上,刻的应该是‘绪德皇帝’?”
“有可能……只是有可能!”
不强调不行:谁假设谁考证……李定安哪有这个时间?
吕本之瞪着他:“别耍滑头,说点实际的!”
“实际肯定没有,但并非没办法:继续往下挖,说不定就能挖出什么关键的证据。”
李定安一捶定音,又转过头,“你说是吧,左局!”
左朋一脸懵逼:我哪知道?
再说了,这里要领导有领导,要专家有专家,哪能轮得上我说话?
心中狐疑,他还是点了点头:“那当然!”
李定安呲牙一笑:估计妥了!
登时,对讲机又响了:“吕院,李老师,社稷坛这边发现了十多片玉简,看内容,应该是皇帝祭祀告天的玉册……”
好家伙,皇帝?
李定安忙按下了呼叫键:“程处长,什么材质?”
“看着像汉白玉。”
又是汉白玉?
“你念一下!”
“好……维绪德一十三年,岁次癸酉二月……嗣天子臣裕昭告于皇地祇……”
“哈哈……”李定安笑了一声,“绪德,嗣天子,臣裕……癸酉是913年,和绪德十三年也能对得上……李裕好像没死?”
什么好像,而是九成九……
吕本之木然失神:“照此推算,他就是在这里登基的……这座城也是他建的?”
“这个我真不知道……但看挖出来的东西,好像是这样?”
李定安又呲牙一笑,“吕院,反正你们是有的研究了!”
众人哗嘫。
因为李裕不是普通的李唐宗室,他被立过太子,监过国,更是差点儿就登基,甚至有年号。
怎么从洛阳逃出来的暂时不知道,怎么到的这里也不知道,但推测一下:他到了这里自立为帝,又建了一座皇城。
甚至还有礼天六器,以及祭天玉册……
这等于什么?
历史得改写……
史学界公认,907年,唐哀帝亡,大唐灭国,但913年,李裕在这儿,以大唐绪德皇帝的身份祭天?
意味着就这么一座小破城,把大唐的国祚硬生生的延长了六年……甚至可能更长?
这是其一。
其二,李定安在丰城,只是发现了一座宁王朱权的宗祠,当地就跟高兴疯了一样,那这里呢?
大唐末帝,李唐宗庙。
哪怕只是一座小破城,哪怕建在沙漠里。
当地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泛起了精光……
吕本之踌躇一阵,又看了看王永谦:“王处长,现在怎么办?”
“我来汇报,你们继续发掘,放心,局里和部里会同意的:至少要搞清楚这座城存在了多少时间,最后人都去了哪……”
“对!”
吕本之点点头,又四处瞅了瞅,“王处长,李定安呢?”
早溜没影了……
“别管他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风水法阵,哪怕真挖出一座皇宫,他估计都懒得看!”
吕本之惋惜一叹:“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