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变

日子天天要过,感受却不相同。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鲁国的飨士日。

在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再要求下,孔子决定再去季平子家一趟,参加飨士。再则!季平子也给他发来了邀请贴。还有!鲁昭公也希望他参加。

可此时的他,并不是很情愿,却又不得不情愿。

他不想出仕,再则还不知道能不能出仕?

可是?在开办私学面,又没有多大地起色。

学生的人数没有增加,但也没有减少。还是那些人,都是本村的人,暂时还没有外村的人。都是本村那些四五岁左右的小娃,最大的也阿毛。

本村人不完全是抱着送娃来学的目的,主要还是想把娃送过来有个照应。用现代语言来讲,完全是把孔子家当成“幼儿园”、“托儿所”了。

外村的人也想送娃过来,可毕竟路远不方便。至于大一些的孩子,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让他们来念书的,能帮家里做些事,能减轻家庭负担。

没有办法!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目光短浅。

没有新的生源是小,“孔子幼儿园”不能赢利有时还要赔钱。有好多人都把这里当成“免费寄养”了,他们口头说以后补钱,可现在都要孔子挣钱垫。

虽然没有要他挣钱垫,都是方基石出钱垫的,可毕竟不是办法,你暂时手头没有收入,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孔子相信,都是乡里乡亲的,不会说话不算话,把娃扔在他家白吃白住,还另外要教他们念书。

算是国家,也没有这种待遇啊?

免学费还免生活费呢?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免费。

可以说!是全程免费。

也有人感恩,等有了钱或者是有物了,都会象征性地送一些过来。也有一些人,好像是为了占便宜,一毛不拔。

在教学方面,孔子已经有了经验。他在宋国的时候,教了一段时间的学生。

他以前对亓官氏说过他的设想,再多的学生他一个老师都可以教。先来的学生教后来的学生,聪明的学生教笨蛋的学生。学习,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听老师讲课,而是有多种方法。不一定是由老师在课堂教,在课外一样是教。

言传身教,处处都是教学!

一些死记硬背的东东,是必须正儿八经地教的。而其他辅助思维的东东,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教。

现在!孔子每天只负责教学生认生字、写字和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方面,课外活动方面等等,都教给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了。

亓官氏肚子越来越大,不能做体力活了,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是!看着孩子们还是可以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可以的!

方基石的两个妾室,是“孔子幼儿园”的主要师资力量。孔子课的时候,她们在一边帮忙。下课的时候,她们要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午的时间,她们还要做饭。

有了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孔子还是较清闲的。他除了把持大纲外,细枝末节的事几乎都不要他过问。所以!在三人的怂恿下,他才答应去参加飨士。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职位做事,那更好!那把当官当成主要职业,把开办私学当成副业,主业、副业两不耽误。

他有时间亲自来教学生,没有时间的话,让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来代教。

总共也十三个学生,正常情况下是九个学生。而“孔子幼儿园”的老师,有四个人,等于是一个老师只带三个学生。

方忠、方恕两人没有算在内,算他们两人,一共只有十五个学生。

所以!孔子出仕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生活的逼迫面前,他不得不作出让步,向现实低头、向世俗低头。再则!作为士,出仕也是必经之路。

士!是要出来做官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办学,虽然没有赢利,没有收入,可孔子的名声还是在不知不觉间传了出来。

有人说孔子是穷疯了,才开办私学,办幼儿园的。也有人嘲笑他,说他傻,不赚钱的买卖你也做?

也有一些人是感激,觉得孔丘帮了他们的大忙。如果没有孔丘开办的“幼儿园”,他们要分一份心思出来照顾娃。这样地话,生活负担更重。

也有一些人在心里偷笑,笑话孔丘傻,不收学费还倒贴生活给别人带娃。真的!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孔丘的名字再次传了出来。沉寂了半年多的孔丘之名,又一次传了出来。

不!应该是沉寂了一年多。孔子去宋国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

“你们还不知道?他已经不是孔丘了!他在宋国的时候,被人称为‘子’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孔丘在宋国是很出名的!可在我们鲁国,是因为他曾经是个儒生,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喇叭的,才把名声搞得不好。其实!我个人觉得,孔丘人还是可以的!他有化,他懂礼。与他打交道,你不要动心思的,他不会骗你的……”

真正地儒家你可以放心,他们不会坑人。但是!如果是披着儒家的外衣,那坑你没商量了。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干着坑人的买卖。

披着羊皮的狼,专门去吃羊。

“孔丘以前的时候,还给季平子家演练过礼仪呢!你们不知道?听说齐国的大官要来,季平子想用最高级的礼仪来迎接,可鲁国的礼官不懂礼仪,只好把孔子给请去了。结果!孔丘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礼仪?给季平子家排演了一下,后来齐国的大官特别满意……”

“孔丘本来有才,是因为他长得像季平子家的家臣阳虎,才没有得到季平子的重用。不是季平子不用他,而是阳虎在背后使坏。”

“说句公道话,孔丘本来是士!他爹是士,这个无法否认!是不是?孔丘变成如今这样,只能说是因为他爹死得早。要是他爹还在的话,他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更不需要给死人吹喇叭了!”

“对对对!我赞同!”

歪理也是理,臭名也是名!

不管怎么说,孔子再次出名了。以前!他是诚实做事,懂礼,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喇叭出的名。现在!他是靠创办“孔子幼儿园”而出的名。

本村的人为了感激孔丘,有人开始称孔丘为“孔子”了。在个别人的带头下,大家都跟着奉承,都称他为“孔子”。

当面!大多数人都叫他“先生”或者是“孔老师”。

第375章 如今的河莲公主第201章 太子姬猛是不是想看科教片第406章 孔子的家变成了幼儿园第637章 齐国有阴谋第167章 河莲受天子封第133章 道家始祖也是凡人第444章 娃儿哪知爹娘事第367章 仇人相见第11章 吃饭免单第620章 生存是第一位第426章 上阵父子兵第728章 子路认输第727章 高级骂人法第275章 激战第389章 圣人又要背后教妻了第801章 不做大哥好多年第24章 鲁昭公遭遇追杀第151章 封你永世不得说话第436章 张弓准备刺杀楚灵王第428章 御赐护法大将军第215章 小王子姬匄通风报信被哥打第418章 蔡国灭亡第264章 子路出场第89章 我要是天子的话第193章 我要给你生个娃第171章 其实太子姬猛并非废材第217章 坐而论道第一场辩论第240章 保护古籍有没有必要第43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81章 古代的卧底也不好当第599章 孔子隐忍十五年第604章 宁愿逃亡不愿投降第164章 你的使命是保护圣人第223章 周景王铁手救政第196章 我睡我的觉你讲你的道第711章 天下那么大第55章 少年孔子受辱第323章 急坏了孔子粉第666章 我要照顾三代人第368章 哀兵必胜第288章 孔子的身高第29章 人家把你当女闾了第532章 老子送孔子至黄河边第346章 我不是胆小鬼第389章 圣人又要背后教妻了第327章 终于遇见知情人第557章 这个社会需要智者来管理第824章 修身是基本第614章 阳虎大人第635章 方忠把孔子给出卖了第400章 我的老师叫孔子第681章 孔子问我哪里错了第109章 废太子猛的原因第85章 有人跟踪第590章 孔子为何推韶乐第271章 对待恶人绝不手软第35章 我有摄魂术第496章 问礼与问道第484章 把私学办到曲阜城第337章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第840章 被人追杀第222章 太子姬猛表现良好第622章 好心好意换来一顿打第723章 柴房也得住第51章 表面随和的季平子第199章 圣人在屈辱中成长第685章 小小男子汉第737章 道家也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第268章 子路救爹第32章 河莲受封第384章 河莲低调回来第620章 生存是第一位第339章 亓官与亓官氏第773章 卫国公子郢第84章 直播圣人如厕第848章 打败史丛生第462章 激发小王子的人性本真第563章 仇人先来一步第118章 要怪就怪儿子不争气第442章 名声与德行第726章 你们是傻子第280章 粉丝对子路与孔子的评价第48章 圣人曾经也是励志哥第813章 累累若丧家之狗第828章 大儒的舍我其谁第436章 张弓准备刺杀楚灵王第404章 孔子收学费第547章 急得抓狂的张山风第550章 周敬王觉得很遗憾第543章 周天子御驾亲征第408章 直播间内又炸了一回锅第636章 孔子体味没人理的滋味第555章 儒家与道家殊途同归第594章 孔子的人生再次迷茫第67章 水手说这点痛算什么第439章 孔子的平凡人生第606章 王子姬朝命丧楚国第175章 老子对儒家学说的评价第359章 镇邑长重赏子念第448章 孔子被拒房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