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变

日子天天要过,感受却不相同。

时间飞快,转眼到了鲁国的飨士日。

在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再要求下,孔子决定再去季平子家一趟,参加飨士。再则!季平子也给他发来了邀请贴。还有!鲁昭公也希望他参加。

可此时的他,并不是很情愿,却又不得不情愿。

他不想出仕,再则还不知道能不能出仕?

可是?在开办私学面,又没有多大地起色。

学生的人数没有增加,但也没有减少。还是那些人,都是本村的人,暂时还没有外村的人。都是本村那些四五岁左右的小娃,最大的也阿毛。

本村人不完全是抱着送娃来学的目的,主要还是想把娃送过来有个照应。用现代语言来讲,完全是把孔子家当成“幼儿园”、“托儿所”了。

外村的人也想送娃过来,可毕竟路远不方便。至于大一些的孩子,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让他们来念书的,能帮家里做些事,能减轻家庭负担。

没有办法!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目光短浅。

没有新的生源是小,“孔子幼儿园”不能赢利有时还要赔钱。有好多人都把这里当成“免费寄养”了,他们口头说以后补钱,可现在都要孔子挣钱垫。

虽然没有要他挣钱垫,都是方基石出钱垫的,可毕竟不是办法,你暂时手头没有收入,无法解决燃眉之急。

孔子相信,都是乡里乡亲的,不会说话不算话,把娃扔在他家白吃白住,还另外要教他们念书。

算是国家,也没有这种待遇啊?

免学费还免生活费呢?

其实!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免费。

可以说!是全程免费。

也有人感恩,等有了钱或者是有物了,都会象征性地送一些过来。也有一些人,好像是为了占便宜,一毛不拔。

在教学方面,孔子已经有了经验。他在宋国的时候,教了一段时间的学生。

他以前对亓官氏说过他的设想,再多的学生他一个老师都可以教。先来的学生教后来的学生,聪明的学生教笨蛋的学生。学习,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听老师讲课,而是有多种方法。不一定是由老师在课堂教,在课外一样是教。

言传身教,处处都是教学!

一些死记硬背的东东,是必须正儿八经地教的。而其他辅助思维的东东,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教。

现在!孔子每天只负责教学生认生字、写字和思想道德教育。辅导方面,课外活动方面等等,都教给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了。

亓官氏肚子越来越大,不能做体力活了,不能做剧烈运动。但是!看着孩子们还是可以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是可以的!

方基石的两个妾室,是“孔子幼儿园”的主要师资力量。孔子课的时候,她们在一边帮忙。下课的时候,她们要负责孩子们的安全。午的时间,她们还要做饭。

有了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孔子还是较清闲的。他除了把持大纲外,细枝末节的事几乎都不要他过问。所以!在三人的怂恿下,他才答应去参加飨士。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职位做事,那更好!那把当官当成主要职业,把开办私学当成副业,主业、副业两不耽误。

他有时间亲自来教学生,没有时间的话,让亓官氏和方基石的两个妾室来代教。

总共也十三个学生,正常情况下是九个学生。而“孔子幼儿园”的老师,有四个人,等于是一个老师只带三个学生。

方忠、方恕两人没有算在内,算他们两人,一共只有十五个学生。

所以!孔子出仕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生活的逼迫面前,他不得不作出让步,向现实低头、向世俗低头。再则!作为士,出仕也是必经之路。

士!是要出来做官的。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办学,虽然没有赢利,没有收入,可孔子的名声还是在不知不觉间传了出来。

有人说孔子是穷疯了,才开办私学,办幼儿园的。也有人嘲笑他,说他傻,不赚钱的买卖你也做?

也有一些人是感激,觉得孔丘帮了他们的大忙。如果没有孔丘开办的“幼儿园”,他们要分一份心思出来照顾娃。这样地话,生活负担更重。

也有一些人在心里偷笑,笑话孔丘傻,不收学费还倒贴生活给别人带娃。真的!是不是想出名想疯了?

不管怎么说,在这一段时间里,孔丘的名字再次传了出来。沉寂了半年多的孔丘之名,又一次传了出来。

不!应该是沉寂了一年多。孔子去宋国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

“你们还不知道?他已经不是孔丘了!他在宋国的时候,被人称为‘子’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孔丘在宋国是很出名的!可在我们鲁国,是因为他曾经是个儒生,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喇叭的,才把名声搞得不好。其实!我个人觉得,孔丘人还是可以的!他有化,他懂礼。与他打交道,你不要动心思的,他不会骗你的……”

真正地儒家你可以放心,他们不会坑人。但是!如果是披着儒家的外衣,那坑你没商量了。

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是披着儒家的外衣,干着坑人的买卖。

披着羊皮的狼,专门去吃羊。

“孔丘以前的时候,还给季平子家演练过礼仪呢!你们不知道?听说齐国的大官要来,季平子想用最高级的礼仪来迎接,可鲁国的礼官不懂礼仪,只好把孔子给请去了。结果!孔丘不知从哪里学来的礼仪?给季平子家排演了一下,后来齐国的大官特别满意……”

“孔丘本来有才,是因为他长得像季平子家的家臣阳虎,才没有得到季平子的重用。不是季平子不用他,而是阳虎在背后使坏。”

“说句公道话,孔丘本来是士!他爹是士,这个无法否认!是不是?孔丘变成如今这样,只能说是因为他爹死得早。要是他爹还在的话,他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更不需要给死人吹喇叭了!”

“对对对!我赞同!”

歪理也是理,臭名也是名!

不管怎么说,孔子再次出名了。以前!他是诚实做事,懂礼,给别人办理丧事吹喇叭出的名。现在!他是靠创办“孔子幼儿园”而出的名。

本村的人为了感激孔丘,有人开始称孔丘为“孔子”了。在个别人的带头下,大家都跟着奉承,都称他为“孔子”。

当面!大多数人都叫他“先生”或者是“孔老师”。

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变第472章 子落父子长谈第168章 小王子姬匄不简单第150章 英雄泪第734章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第509章 张山风不想成亲第161章 满灌疗法第172章 因材施教太子姬猛服帖第342章 圣人第三次发誓第672章 孔子写的出妻书第29章 人家把你当女闾了第77章 太子遇刺第708章 强制推行与人民自愿第839章 穿回来了第141章 太子的武学老师(一)第102章 傻爹傻娘第256章 是男人就要有血性第304章 关于孔子婚姻内幕的争论第685章 小小男子汉第461章 帅气的小王子姬匄第752章 道家的快乐人生第644章 孙子来挑战第157章 他就是后来的周敬王第527章 孔子问有没有神灵与鬼怪第307章 河莲拜师第534章 河莲追来了第251章 河莲离开洛邑城第27章 要不要挟鲁公而令鲁臣第161章 满灌疗法第347章 河莲遭遇危险第775章 公子郢对孔子的印象第231章 道家如何面对外敌入侵第273章 子落的身份暴露了第601章 王子姬朝贼心不死第638章 墙倒众人推第280章 粉丝对子路与孔子的评价第181章 老子的道不好懂第558章 道家也参与管理社会第421章 老子的地下“道”第526章 道家学说中的生存理论第155章 小王子姬匄出场第21章 活捉阳虎第209章 多灾多难的道家学说第523章 老子谈人生的境界第173章 直播平台被黑客入侵第93章 钱哥有背景第559章 悟道后的孔子第839章 穿回来了第563章 仇人先来一步第119章 周景王坐山观虎斗第726章 你们是傻子第716章 颜回好手段第479章 我力气比你大第800章 季桓子真的病了第816章 孔子学《易》第208章 道家始祖被骂是书呆子第49章 双喜临门第648章 对孙子讲道第762章 宋国公主南子第545章 逆徒项武第736章 是拯救天下还是害人第266章 被子路教育了第503章 周敬王有请第246章 我的铁杆粉丝们第848章 打败史丛生第136章 横扫一条街第749章 儒家的守丧期第614章 阳虎大人第379章 河莲的态度暴露了第135章 被困东门外第521章 孔子闹情绪第824章 修身是基本第736章 是拯救天下还是害人第166章 满灌疗法之后第625章 孔子出仕四年第546章 怕你个逑第482章 子路拜师孔子第806章 在宋国遇险第816章 孔子学《易》第87章 直播大周天子晚上生活第404章 孔子收学费第662章 方忠与孔子论道第193章 我要给你生个娃第769章 孔子见南子第612章 春秋时就有蒸馏白酒第740章 重构不等于造反第686章 他敢诛我就敢反第63章 比剑第629章 孔子堕三都最坏的后果第225章 继续坐而论道第273章 子落的身份暴露了第353章 亓官氏舍不得离开故乡第33章 粉丝打赏大比拼第63章 比剑第807章 孔子微服而逃第467章 孔子有了一些名气第596章 狡猾的齐景公第96章 因为爱第663章 做好自己就行了第613章 方忠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