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买了房子

方基石是个历史盲,他并不知道后来的孔子是住在曲阜城内,还是一直住在乡下老地方?在孔子的请求下,他还是让人到处打听了起来。

他不想去找鲁昭公,更不想去找季平子。要是去找这两人的话,不说在曲阜城内找房子、租房子、买房子,人家肯定会送你一座宅院的。鲁昭公与季平子等人,正愁没有机会巴结你。

名义是送给孔子的,其实!是看在你方基石的面子,才送的。

所以!方基石是不会去找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的,免得欠别人一个人情。无论欠了谁的人情,以后他们两人对干了,让你夹在间不好做人。

无论你帮谁或者是不帮谁,或者是立,或者是不闻不问,都得罪人。

在曲阜城内,他还是有许多私人关系的。他在军队的时候,培训了那么多特种兵。其有不少人,都分配到曲阜城内当治安员或者是守城的小头目。让这些人帮忙,不但人家乐意,还不要花销多少。这些人也一样,都愿意帮这个忙。

这些人都生活在曲阜城内,对曲阜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还有!由他们出面,价格也更实际一些,因为他们了解市场行情。

很快!有人打听出来了,一个住鲁国曲阜城内的齐国商人,要搬出曲阜城回齐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走得很急,所以!房子便宜卖了。可是!他家的院落很大,尽管便宜,还是没有多少人可以买得起。

想买房子的人买不起,而有钱人家,又无所谓这样地旧房子。这样地房子买下来后还要重新装修,所以!有钱人认为:买这样地房子还不如买一块地,重新盖新房子。

在那个时候,有钱人是很迷信的,不愿意住别人住过的房子,不愿意睡别人睡过的房间。他们认为:这样会带来晦气的。特别是这个宅院或者房间内发生了什么不吉利的事,更是让人产生一种心理的阴影。

方基石都没有出面,直接让那个打听到的人出面与对方谈。最后!对方急着搬家走人,只得答应了,只要一百斤生铜。

一百斤生铜,在当时是相当值钱的。生铜对当时来说,已经很普通了。可生铜属于战略物资,一般人搞不到的。

但是!这一百斤生铜相他家的房子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他家的房子,远远这值钱。

他家的房子有五间朝大街的门面房,后面有一个院落。最后面,是两层楼。以前的时候,在祖辈时期,他们家是开商行的。后面的房子,都是仓库的那种形式,没有隔间。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方基石去看了房子,非常地满意。第二天,还带孔子去看了一下,孔子也很满意。房子内的大仓库,正好可以办学堂。

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孔子的学堂是办在自家的院子的。学生写字都在地写,用树枝写,写完了再用脚掌一抹,又可以重新写。

而到曲阜城来办学了,招收的应该都是“大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识字,也都会写字,不用他再教。教这些“大学生”,不再用树枝在地面写了,而是用笔墨和竹简。字要写在竹简,或者刻录在竹简再用墨描写。

“大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更适合在室内教学,安静教学。或者!开放式教学,带学生们去野外,进行相关训练。

“一百斤生铜?”孔子听说要一百斤生铜,当场又却步了。

他一个小官吏,薪水是不多的,根本拿不出来。家里开的私学,学费刚刚持平,交学费的人刚刚补贴了那些没有交学费的人,根本没有积余。

“呵呵!”方基石笑道:“这个不成问题!成交!买了!”

按照鲁国当时的律法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一百斤生铜,自然是鲁昭公出的,从方基石放在他那里的礼金取出。房子的主人变成了方基石,而以后这处房子,却变成了孔子的家。

后来的方基石,一直住在乡下。他的两个妾室,都不愿意再回到曲阜城居住,更不愿意回到鲁宫生活。

而孔子则相反!全家搬进曲阜城。乡下的家,成为他的一个教学点。郊游的时候,练习射箭的时候,他才带着学生到乡下老家来。

后来的孔子,自从搬到曲阜城来办学的孔子,不再招收幼儿了,只收小学生和识字的大学生。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直住在乡下,继续办幼儿园。当然!她们只招收本村的幼儿,不招收外地的。

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也很重要。

两个妾室继续办幼儿园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不愿意再回曲阜城居住,不愿意回到鲁宫居住。

鲁宫的生活,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寄人篱下,没有自由是小,还时刻有着生命之忧。自幼在鲁宫长大的她们,宁愿在家乡穷一辈子,也不愿意再过鲁宫那种让外人羡慕的生活。

在乡下办幼儿园,不但快乐,更自由。而且!还能为别人减轻生活负担、教育负担,还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房子买下来后,把几根顶梁柱换了,再把房顶翻新一下。再把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一下,变成了新房。

那个时候没有环保意志,刚刚粉刷后孔子把家搬过来了。学堂,也随之搬了过来。

五间门面房,四间用于出租。间一间,改装成院子的门楼房。其实!只有四间门面房。以前齐国人居住的时候,因为是自己家,间这间的后面有一个门直通后院。在朝大街的一侧,有一个偏门,用于马车的进出,方便装卸货物什么地,以及闲杂人员出入。重要人物,都是从店堂这边进入后院,再到后面的客厅的。

孔子是以租户的身份进驻的,他不是房子的主人,房主是方基石。房主方基石把房子翻新后,他进来了只进行了一下“改造”,把仓库改装成“教室”。院子也进行了改装,变成了“操场”。

其他地方,也作了一些改动。

如说!楼,改装成学生宿舍,收费的宿舍。有钱的学生住面单间,没有钱的学生免费住“车夫房”、“下人房”。

宿舍收费,也是孔子的一项收入,变相地收了学生的学费。

孔子与亓官氏以及孔鲤、侄女(孟皮的女儿)住一楼朝阳、明亮的地方。

孔子私学接待处,设在间那间改装后的门面房里。大门口摆放着一个大案几,案几前后都铺着席位,一个负责人和一个服侍的学生。负责人负责解答咨询者的疑问,学生负责服侍。只有遇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问孔子。

孔子的私学,这么在曲阜城内办了起来。

第99章 不想连累鲁昭公第430章 张山风拜英雄第384章 河莲低调回来第658章 季桓子给孔子送玉璧第294章 罚河莲去军营磨练第14章 给她让生理课第365章 仇恨的力量第538章 孔子威武第568章 敌人杀了个回马枪第744章 掌柜论国家的形成与灭亡第277章 方基石来也第13章 她要陪寝第825章 孔子遇假道家的故事第529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503章 周敬王有请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837章 河莲魂归故里第444章 娃儿哪知爹娘事第491章 孔子适周问礼第204章 道家老子遭遇暗杀第108章 龙颜震怒第425章 被大军包围第30章 旧伤惹的祸第841章 配合警方调查第343章 第一次责备亓官氏第484章 把私学办到曲阜城第670章 不撵他他还不走第96章 因为爱第503章 周敬王有请第353章 亓官氏舍不得离开故乡第81章 古代的卧底也不好当第390章 事业上并不顺利第683章 表面的背后才是真实第134章 混乱的大周王朝第547章 急得抓狂的张山风第156章 选不到太子妃的尴尬第696章 人生到底图个啥第210章 老子守藏吏之名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435章 张弓显露武功第468章 河莲与子念完婚第298章 犯我家人者虽远必诛第112章 少年匄恋兄弟亲情第512章 孔子拜见老子第504章 周敬王秘密建新都第725章 孔丘是谁第298章 犯我家人者虽远必诛第693章 季桓子的套路第739章 你只看到了表面问题第649章 指点孙子武功第84章 直播圣人如厕第758章 孔子第二次生心病第408章 直播间内又炸了一回锅第365章 仇恨的力量第65章 知耻而后勇第180章 以武征之以德服之第503章 周敬王有请第568章 敌人杀了个回马枪第588章 韶乐第440章 孔鲤会叫大伯了第377章 开放的河莲第667章 季桓子借机恐吓第356章 老马神威第353章 亓官氏舍不得离开故乡第628章 孔子你看清国际形势了么第404章 孔子收学费第21章 活捉阳虎第414章 孔子初为人父第231章 道家如何面对外敌入侵第153章 落毛的凤凰不如鸡第400章 我的老师叫孔子第375章 如今的河莲公主第162章 老子李耳的大秘密第125章 直播账号被封第758章 孔子第二次生心病第788章 从理想走进现实第174章 少年孔子给老子的印象第424章 少年张山风第54章 阳虎公报私仇第650章 你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第130章 多虑的周景王第791章 南子的反击第769章 孔子见南子第563章 仇人先来一步第654章 孔子看见不该看的第311章 遭遇征兵的队伍第276章 被子念给耍了第466章 鲁昭公为晋昭公送葬第837章 河莲魂归故里第146章 听话的河莲第488章 楚国与晋国的衰落第297章 你得罪了楚国第792章 巧遇子贡第524章 人生的内容很丰富第293章 圣人也是平凡人第194章 可怜地古代小女孩第122章 不打不相识第474章 方勤与方俭第786章 无奸不商第248章 拜见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