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买了房子

方基石是个历史盲,他并不知道后来的孔子是住在曲阜城内,还是一直住在乡下老地方?在孔子的请求下,他还是让人到处打听了起来。

他不想去找鲁昭公,更不想去找季平子。要是去找这两人的话,不说在曲阜城内找房子、租房子、买房子,人家肯定会送你一座宅院的。鲁昭公与季平子等人,正愁没有机会巴结你。

名义是送给孔子的,其实!是看在你方基石的面子,才送的。

所以!方基石是不会去找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的,免得欠别人一个人情。无论欠了谁的人情,以后他们两人对干了,让你夹在间不好做人。

无论你帮谁或者是不帮谁,或者是立,或者是不闻不问,都得罪人。

在曲阜城内,他还是有许多私人关系的。他在军队的时候,培训了那么多特种兵。其有不少人,都分配到曲阜城内当治安员或者是守城的小头目。让这些人帮忙,不但人家乐意,还不要花销多少。这些人也一样,都愿意帮这个忙。

这些人都生活在曲阜城内,对曲阜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还有!由他们出面,价格也更实际一些,因为他们了解市场行情。

很快!有人打听出来了,一个住鲁国曲阜城内的齐国商人,要搬出曲阜城回齐国。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走得很急,所以!房子便宜卖了。可是!他家的院落很大,尽管便宜,还是没有多少人可以买得起。

想买房子的人买不起,而有钱人家,又无所谓这样地旧房子。这样地房子买下来后还要重新装修,所以!有钱人认为:买这样地房子还不如买一块地,重新盖新房子。

在那个时候,有钱人是很迷信的,不愿意住别人住过的房子,不愿意睡别人睡过的房间。他们认为:这样会带来晦气的。特别是这个宅院或者房间内发生了什么不吉利的事,更是让人产生一种心理的阴影。

方基石都没有出面,直接让那个打听到的人出面与对方谈。最后!对方急着搬家走人,只得答应了,只要一百斤生铜。

一百斤生铜,在当时是相当值钱的。生铜对当时来说,已经很普通了。可生铜属于战略物资,一般人搞不到的。

但是!这一百斤生铜相他家的房子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他家的房子,远远这值钱。

他家的房子有五间朝大街的门面房,后面有一个院落。最后面,是两层楼。以前的时候,在祖辈时期,他们家是开商行的。后面的房子,都是仓库的那种形式,没有隔间。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方基石去看了房子,非常地满意。第二天,还带孔子去看了一下,孔子也很满意。房子内的大仓库,正好可以办学堂。

在乡下老家的时候,孔子的学堂是办在自家的院子的。学生写字都在地写,用树枝写,写完了再用脚掌一抹,又可以重新写。

而到曲阜城来办学了,招收的应该都是“大学生”。这些学生一般都识字,也都会写字,不用他再教。教这些“大学生”,不再用树枝在地面写了,而是用笔墨和竹简。字要写在竹简,或者刻录在竹简再用墨描写。

“大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同,更适合在室内教学,安静教学。或者!开放式教学,带学生们去野外,进行相关训练。

“一百斤生铜?”孔子听说要一百斤生铜,当场又却步了。

他一个小官吏,薪水是不多的,根本拿不出来。家里开的私学,学费刚刚持平,交学费的人刚刚补贴了那些没有交学费的人,根本没有积余。

“呵呵!”方基石笑道:“这个不成问题!成交!买了!”

按照鲁国当时的律法办理了产权过户手续,一百斤生铜,自然是鲁昭公出的,从方基石放在他那里的礼金取出。房子的主人变成了方基石,而以后这处房子,却变成了孔子的家。

后来的方基石,一直住在乡下。他的两个妾室,都不愿意再回到曲阜城居住,更不愿意回到鲁宫生活。

而孔子则相反!全家搬进曲阜城。乡下的家,成为他的一个教学点。郊游的时候,练习射箭的时候,他才带着学生到乡下老家来。

后来的孔子,自从搬到曲阜城来办学的孔子,不再招收幼儿了,只收小学生和识字的大学生。方基石的两个妾室,一直住在乡下,继续办幼儿园。当然!她们只招收本村的幼儿,不招收外地的。

教育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也很重要。

两个妾室继续办幼儿园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不愿意再回曲阜城居住,不愿意回到鲁宫居住。

鲁宫的生活,虽然不愁吃不愁穿,可寄人篱下,没有自由是小,还时刻有着生命之忧。自幼在鲁宫长大的她们,宁愿在家乡穷一辈子,也不愿意再过鲁宫那种让外人羡慕的生活。

在乡下办幼儿园,不但快乐,更自由。而且!还能为别人减轻生活负担、教育负担,还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房子买下来后,把几根顶梁柱换了,再把房顶翻新一下。再把房子里里外外粉刷一下,变成了新房。

那个时候没有环保意志,刚刚粉刷后孔子把家搬过来了。学堂,也随之搬了过来。

五间门面房,四间用于出租。间一间,改装成院子的门楼房。其实!只有四间门面房。以前齐国人居住的时候,因为是自己家,间这间的后面有一个门直通后院。在朝大街的一侧,有一个偏门,用于马车的进出,方便装卸货物什么地,以及闲杂人员出入。重要人物,都是从店堂这边进入后院,再到后面的客厅的。

孔子是以租户的身份进驻的,他不是房子的主人,房主是方基石。房主方基石把房子翻新后,他进来了只进行了一下“改造”,把仓库改装成“教室”。院子也进行了改装,变成了“操场”。

其他地方,也作了一些改动。

如说!楼,改装成学生宿舍,收费的宿舍。有钱的学生住面单间,没有钱的学生免费住“车夫房”、“下人房”。

宿舍收费,也是孔子的一项收入,变相地收了学生的学费。

孔子与亓官氏以及孔鲤、侄女(孟皮的女儿)住一楼朝阳、明亮的地方。

孔子私学接待处,设在间那间改装后的门面房里。大门口摆放着一个大案几,案几前后都铺着席位,一个负责人和一个服侍的学生。负责人负责解答咨询者的疑问,学生负责服侍。只有遇解决不了的问题,才问孔子。

孔子的私学,这么在曲阜城内办了起来。

第33章 粉丝打赏大比拼第382章 气跑河莲第748章 儒家是治标不治本第66章 季平子见风使舵第278章 子念有些服帖了第221章 王子姬朝过来参与论道第733章 关于孔鲤的传闻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720章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46章 士与儒第61章 阳虎不是吃素的第122章 不打不相识第400章 我的老师叫孔子第316章 规定都是哄老实人的第552章 你现在还不是圣人第319章 没人跟你一起疯第824章 修身是基本第403章 千年大计教育为本第442章 名声与德行第191章 御赐护法大将军第71章 长矛在手问谁是英雄第439章 孔子的平凡人生第161章 满灌疗法第478章 孔子初见子路第548章 你以后可以牛比了第295章 河莲的傻让粉丝感动第780章 孔子陪卫公与南子出游第799章 孔子被公子郢说了一顿第745章 谁的人品有问题第543章 周天子御驾亲征第229章 王子姬朝又给道家始祖下套第364章 老子正在悟道第58章 季平子的悲催第662章 方忠与孔子论道第460章 小王子姬匄深藏不露第428章 御赐护法大将军第112章 少年匄恋兄弟亲情第621章 这一架必须打第573章 方恕被方忠骂了第688章 都是学生惹的祸第159章 学会包容第327章 终于遇见知情人第363章 道家始祖也有情第85章 有人跟踪第518章 你把理论与现实混淆了第438章 楚灵王吊死郊外第209章 多灾多难的道家学说第277章 方基石来也第491章 孔子适周问礼第544章 战局并不乐观第709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570章 方忠的箭术第693章 季桓子的套路第644章 孙子来挑战第694章 还有天理么?第703章 方基石宝刀未老第586章 孔子的出仕之路第23章 卑鄙小人心第109章 废太子猛的原因第762章 宋国公主南子第294章 罚河莲去军营磨练第329章 河莲又作恶第323章 急坏了孔子粉第259章 王子姬朝派人追杀第135章 被困东门外第553章 谁是乱世的罪魁祸首第33章 粉丝打赏大比拼第390章 事业上并不顺利第737章 道家也讲齐家治国平天下第117章 敢骂大周天子第501章 周礼上的吃饭礼仪第513章 孔子问礼第175章 老子对儒家学说的评价第830章 德化与纵容第819章 孔子在陈国又住不下去了第322章 到处说孔子坏话的河莲第612章 春秋时就有蒸馏白酒第488章 楚国与晋国的衰落第609章 直播系统坏了第365章 仇恨的力量第633章 方忠得以重用第528章 苌弘的音乐人生第554章 我觉得你是个祸害第313章 我只是一个教书先生第468章 河莲与子念完婚第459章 太子姬猛的武功第600章 孔子的十大学生第449章 圣人教妻第14章 给她让生理课第387章 口头上认错等于放|屁第747章 对敌人你也能说实说么第531章 孔子告辞第635章 方忠把孔子给出卖了第251章 河莲离开洛邑城第660章 季桓子向孔子摊牌第188章 道家始祖老子谈大周礼制第678章 露宿野外第690章 孔鲤做了个春天的梦第191章 御赐护法大将军第24章 鲁昭公遭遇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