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周礼上的吃饭礼仪

“坐吧!坐吧!这里是周藏室,是老子的地盘。 不是鲁国的鲁宫,这里也讲‘礼’,但并不拘泥于礼,意思一下可以了。”方基石这才打圆场道。

孔子尴尬了一下,收起他的那个一套《周礼》的见面礼,准备坐下。

苌弘这才站起身,也是拱手弯了一下腰,朝着孔子行了一个礼。

“鄙人苌弘,老子的新友!”

先前的时候,他与方基石两人都是坐在那里的,孔子进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站起来。

要是按照周礼的规定,大家都是要站起来的。有人进来了,一般都是要站起来的。每来一个熟人或者是尊贵的大人物,大家都要站起来。

周礼的败落出现在这里,每来一个熟人或者是尊贵的人物,大家都要站起来,然后是繁琐礼节(套路)。

表面!好像是尊重了别人。实际!流于形势是小,还让人产生厌恶心理。特别是对待那些自己内心里并不喜欢、并不尊重的人,只会更加地厌恶。要是身体不好的话,也会被活活地累死。

可是!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周朝社会,有身份的人却喜欢这种被人尊重、膜拜地场面。

所以说!周礼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它是为权贵者服务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

而当时的孔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他却找不出原因。所以!他的人生出现了迷茫。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找方基石谈心,说出了心里话。

由此!方基石建议他来东周洛邑找老子,请教老子。

老子!当时大周天下第一才子。

而当时的孔子,名不见经传。他只是鲁国的一个小官,一个研究周礼的小官。在办私学方面,由于毕业出来做事的学生不多,他只是在鲁国、在曲阜城周边有些小名气。在大周天下,他是没有名气的。

当时的社会环境犹如现代社会的“自媒体”,要想出名,一定靠自己的影响力。你的影响力不够,是很难名满天下的。

老子的出名,是他用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再则!他在大周朝为官,经常与各个诸侯国的使臣接触,各个使臣领教了老子的才学,才慢慢地名扬天下。

当然!要想出名,还有一条捷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臭名往往香名更容易出名。

做好人好事,做小事,往往是很难出名的。

“鲁人孔丘!见过苌弘乐师!”孔子又习惯性拱手还了一个周礼。

“好了!好了!坐下!坐下!再周礼的话,又流于形势了!繁琐了!多余了!没有必要了!”方基石坐在那里没有动,只是用双手下按,示意两人坐下。

在方基石的提醒下,孔子与苌弘两人才没有继续“周礼”。两人坐了下来,准备早餐。

要是按照周礼的规定,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你敬我一礼,我再还你一礼。之后!我再敬你一礼,你再还我一礼。然后!再客套一番,再感谢行礼,如此反复,有完没完。

在周藏室内,在老子的地盘,讲“礼”,也行礼。但是!适可而止!跟大周天子姬匄的朝堂一样,也讲“礼”,但并不被周礼束缚。将周礼流于形势后,失去了周礼的本来用意。

苌弘的随从和周藏室内护卫忙着端来早餐,一切准备绪,孔子又习惯性地准备“周礼”一番。按照大周的“周礼”,也不是端起碗吃的,而是有繁琐的规定的。这些规定,都是“周礼”。

如说!客人是不能先吃的,要等主人“请”你吃。主人也不能先吃,要先请客人吃。等客人先吃了,还要观察一下客人的神色变化,看看他们对你准备的吃食是否满意、可口等什么地。

如果有新鲜菜品或者是自家的特色小吃,还要提示一下,让客人品尝。如果客人只吃一样菜,还要提示客人每样菜品都要尝。或者!直接问:是不是别的菜不好吃,等什么地。

作为客人,不能随便吃。要先吃面前的菜品,再在主人的提示下才能去品尝其他菜品。一般情况下,只吃普通菜品,有些菜品是不能吃的。

有些菜品,只是摆来做做样子的,好像祭品一样,是不能动的。当然!在主人的强烈要求下,在主人先品尝的情况下,才可以吃。

但是!又有但是出来了。

但是!这也是要看客人的身份地位。你的身份高贵,可以吃。如果你的身份地位主人低下,某些“祭品”类的贵重菜,主人吃了你都不能吃。只有在主人的强烈要求下,并且!让下人过来给你添(夹)菜的情况下,下人按照主人的意思,把这道“祭品”类的菜分开,夹到你的盘,你才可以吃。

什么是“祭品”类的重要菜肴?

如说:整鱼!完整的鱼。一般是贵重地、稀有的整条鱼。主人端出来是装的,不是吃的。只有特别贵重的客人来了,才分食而吃。

如说:烤乳猪。一般是完整的,几个人的案几前摆放一个案几,面放烤乳猪,以及其他“祭品”类菜肴。

本来!这些菜是摆设的。用现代语言来讲,是端出来装的,是充面子的。包括君王、世袭贵族家里,有时候是不给你这一类身份人吃的,只是摆给你看的。等到宴席结束,又收回去,安排下一场宴会,继续“装”。

只有主人高兴的时候,或者其某个客人身份高贵的时候,才分食,让其他陪食的人沾一下光。

按照周礼的规定,你的身份低下,你到身份高贵的人家里去吃饭,根本吃不饱。因为!你要看着主人的脸色吃饭。并且!你还要装!你不能大口吃,又不能小口吃,又不能不吃。你不能这样菜也吃那样菜也吃,你不能这样菜不吃那样菜也不吃只吃某一种菜。

当然!你的身份高贵,你可以随便些,但也不能过分。

不光在外面吃饭这样,是在家里,也不能随便,你要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你必须先让长辈先吃,再照顾幼小的人吃,然后才是你自己吃。你要是家长,可以随便些。但是!家长有家长的礼仪……

总之!按照周礼的规定,这饭没法吃了,吃一顿饭不折腾半个多时辰都不会结束。

对于工作的人来讲,对于穷人来讲,要是这样地话?一天的时间大半天折腾在吃饭面了。

所以说!周礼不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是!为君王和世袭贵族服务的,是用来约束世人的一套套枷锁,是君王和世袭贵族他们装的套路。

君王、世袭贵族自己都无法遵循,还有谁来遵循呢?

本来!最初的周礼是没有那么繁琐的。可一旦被曲解了,被细分了,变得繁琐了。

跟现代社会的法律法规一样,细分之后表面更合理了,其实际变成了一笔糊涂账,背离了保障人民生存权利的原则和宗旨,严重束缚了老实人的自由。相反!坏人做坏事只要你没有抓住他们的证据,他们可以逍遥于法律之外。

生存是第一位,一切为生存服务的东东,才是人民所接受的。为某些人服务的东东,早晚是要被历史淘汰的。

第762章 宋国公主南子第72章 被教官给耍了第474章 方勤与方俭第183章 让道家始祖头痛的事第453章 周天子紧急召见第699章 端木赐遇险第685章 小小男子汉第4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794章 卫国公子郢论道第364章 老子正在悟道第142章 太子的武学老师(二)第262章 绝命之招第244章 周景王遇刺险丢命第505章 张山风拿师父开涮第672章 孔子写的出妻书第588章 韶乐第118章 要怪就怪儿子不争气第196章 我睡我的觉你讲你的道第427章 道家始祖气势逼人第616章 方忠被人耍了第560章 季平子欣赏起了孔子第594章 孔子的人生再次迷茫第224章 坐而论道第三场辩论第781章 子贡来了第522章 不懂人又如何懂礼第630章 方忠的儿子季方第509章 张山风不想成亲第302章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第713章 颜回行不行第215章 小王子姬匄通风报信被哥打第755章 道家的隐分三种第301章 圣人晚上干什么第485章 孔子在曲阜城买了房子第23章 卑鄙小人心第532章 老子送孔子至黄河边第246章 我的铁杆粉丝们第67章 水手说这点痛算什么第375章 如今的河莲公主第429章 让楚国胆寒第19章 季氏家臣阳虎第318章 名利双收的孔丘第176章 道家老子对儒家的批判第681章 孔子问我哪里错了第285章 喜得两子第747章 对敌人你也能说实说么第309章 圣人收了两个高级学生第32章 河莲受封第769章 孔子见南子第217章 坐而论道第一场辩论第797章 闭门造车与走进社会第231章 道家如何面对外敌入侵第409章 形象在慢慢改变第136章 横扫一条街第125章 直播账号被封第622章 好心好意换来一顿打第380章 孔子写休书第575章 凯旋而归第814章 道德沦丧第695章 天生就是干护法的命第498章 孔子进周藏室看书第525章 孔子问道于老子第340章 偷看与反偷看第408章 直播间内又炸了一回锅第32章 河莲受封第322章 到处说孔子坏话的河莲第771章 孔子在子路面前发誓第835章 生命的回归第429章 让楚国胆寒第706章 子贡的怀疑第367章 仇人相见第418章 蔡国灭亡第296章 嚣张的楚国人第787章 商人的头脑第569章 方忠回来了第371章 老子在家守丧第753章 儒家与道家的人生观第760章 颜回可能出事了第336章 是圣人就不抵赖第15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517章 老子与孔子论人与国家的关系第365章 仇恨的力量第641章 阶级斗争是永远存在的(二)第73章 请辞第281章 教子路武功第13章 她要陪寝第38章 治家无能治国无方第109章 废太子猛的原因第575章 凯旋而归第118章 要怪就怪儿子不争气第593章 鲁昭公一意孤行死在他乡第10章 是借不是抢第679章 钻木取火第329章 河莲又作恶第480章 方基石偶遇子路第797章 闭门造车与走进社会第687章 方基石夜见季桓子第161章 满灌疗法第742章 先自救后救人第193章 我要给你生个娃第408章 直播间内又炸了一回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