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抵达撒哈拉(二合一)

绳索被拆下,换绑在船头上。

毕方赤脚踩在沙地上,拖动船只上岸,并将绳索拉长,系在一棵岸边的大树之上。

太阳早已下山,金沙上却还残留着日照的余温,驱散了一丝秋夜的阴冷。

脚掌在沙地之上摩挲,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雨水终会落向大地,旅人终有归途。

这是一项难以完成的挑战,也是一项人类面对极限的挑战。

对于大部分来说,距离尼莫点最近的距离大概就是拿起地图或者地球仪,又或者是打开地图软件,输入这样一个神秘坐标:[45o52.6S, 123o23.6W]

那片无人的神秘海域,或许能够让人真正抛却一切现下的压力,好好放松自己。

不过首先,你要保证自己能够到达那里,并且存活下来。

毕方做到了,也成功了。

“头发长了点。”

毕方捋着头发,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干裂的嘴唇碰撞半天,突然蹦出这句话来。

【是有一点。】

【方神是不是有点懵了】

【感觉怎么样?】

“感觉......嗯......”毕方沉吟了一下,最后失笑,“感觉肯定是满足的,但是如果让我再来一次,却也不是那么想来了。”

风暴,火山,台风。

滔天的大浪,折断桅杆的狂风,滚烫的蒸汽,腐蚀的海水,差点脱掉一层皮的紫外线,漏水的舟船,无水无食物的窘境。

刚从北极极夜中白出来的皮肤又黝黑了不少,肌肉酸痛而无力,让人感觉血管里流淌的不再是血液,而是乳酸。

身体是如此的疲惫和不堪。

可唯独精神,

又强盛了一分。

95%的人看到障碍,而4%和1%的少数人看到目标。

同样的,世界上有95%人都在平平的生活,只有4%的人站到了更高一层,而另外1%的人步入不同的层次。

小人物会熬费苦心的描述那些阻碍他们发展并缩小他们视野的障碍,而拥有方向的强人有信心和决心把困难踩于脚下。

懦夫从不开始,弱者死在路上,只有强者才能穿过。

毕方抬头仰望星空,数千年前,同样有一批人,与他一同在浩瀚的海洋之上漂泊。

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就是这样,跨上了独木舟,带着鱼钩鱼线,带着香蕉、木薯、椰子和其他水果,带着他们饲养的鸡、猪和狗,带着用黑曜石做的工具,挥别故土义无反顾的驶向了茫茫大海。

每每发现一个新的岛屿,就暂时停下来发展,待到时机成熟,又以此为基地,踏上新的征程。

“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惊涛骇浪吞噬,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耗尽了最后的食物和水后依然未能抵达彼岸,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凶勐的鲨鱼攻击致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未曾屈服,人类未曾止步。”

“这就是我们——人类的故事。何时何地都不应忘记,我们虽然脆弱渺小,却又坚韧伟大。”

“我是毕方,下一次见面,在撒哈拉。”

【方神牛逼!

!】

......

“毫无疑问,这是二十一世纪的阿蒙森,迪亚士,麦哲伦。”——先驱报。

“如果人生是一场游戏,你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还是大胆突破、冒险尝试?

在你所经历的岁月里,你觉得自己做过最冒险的一件事情是什么?这件事给你带来怎样的体验和感受,是否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改变呢?”——世界报。

“平庸地生活着的人类也只能像是那条河边冷漠的马和农夫一样看着翅膀融化的人从弧线的最高点落下,看着激情终于变作一场悲剧,被我们目为徒劳的行动,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体会到心灵中对于某些隐秘伟大事物渴求的缺口。”——太阳报。

毕方横渡尼莫点的消息像是张了翅膀的鸟儿一般飞遍全球,任何一家非专题性的知名报社都无法选择忽略这条消息。

于此同时,二十一世纪的麦哲伦,阿蒙森等美誉被纷纷安在了毕方的脑袋上。

有几篇文章更是看得毕方颇为害臊。

“在南非作家威廉·博来索所编撰的《逆天的冒险》一书中,同样记录了包括亚历山大大帝在内的共十一位人类历史上的顶级冒险者,而他们所创造的十一段眩晕时刻将带我们走进这些天生的冒险家的精彩人生。

这十一位世界级顶尖冒险者分别是亚历山大大帝、卡萨诺瓦、哥伦布、洛拉·蒙特兹、卡廖斯特罗、瑞典的查理十二世、拿破仑一世、喀提林、拿破仑三世、尹莎多拉·邓肯以及伍德罗·威尔逊。

对于历史进程来讲,这十一位冒险家都是在历史的长篇中刻上浓重一笔的重要人物,他们或许只是短暂地主宰过这个世界,却是一个个逆天的挑战者。

可倘若威廉·博来索生活在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纪,并且非是于1930年去世,那么我相信,书中将不再会仅仅只有十一章,而将会是足足十二章!

正如作者所言:冒险故事是个人历史和社会历史中最有生气的部分。

在钢筋水泥的二十一世纪,谈及最有生气的那部分,我想任何人都不会遗忘掉那个男人,一个存在感强到如同耀阳般的男人。

峰值超过四千万人观看,亲临海底火山爆发现场,总浏览人次超过五亿,这意味着全世界几乎每十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位见证过,认识他。

倘若抛开第三世界,那么这个比例是否会更高?

十分之一?

乃至更高?

当然,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中,我无法想象当一个人走在街上,几乎人人都认识的场面。

而这一切的局面根本,不是因为他是某个大明星,亦或是歌唱得好,演戏演得不错,而是源自于其开创性的冒险举动。

对于冒险这一认知,在历史上这些勇于冒险之人中,哥伦布的冒险经历最容易令人认同的,毕竟面对大海的无情,以及海上航行的瞬息万变,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新大陆之举无疑是一趟趟惊险的旅程。

但是由于郑和下西洋在先,哥伦布的冒险之旅在这群顶级冒险家中也就不显得那么突出了。

事实上这群历史上有名的冒险家都有着相似之处,比如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勇于突破常规秩序、敢于面对斗争、争取自由与权力的野心与能力等等,他们或许手段十分激烈、拥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思维,但是他们所铸造的辉煌却是无法不令所有人认同的。

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具有冒险精神的个人主义思想,是对一切新鲜事物的渴望,正如作者所言:人人心中有一个冒险家和我们必须成为社会人是两种不相容的生活。

一种,是我们渴求的。

另一种,是我们不得不选择的。

不论这十一位冒险者是为了追求自由或是权力,他们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造福了社会,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发展。

如果没有这些勇于冒险的人,世界或许将会变得平澹无奇,同样也会陷入无穷无尽的原始。

感谢毕方先生的出现,让沉闷的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想起了祖先的荣耀,再度听到勇气的号角声。”——马修·哈尔。

毕方看着文章最后的名字思索了一会,终于在记忆中找到了这个人的存在。

在废墟都市曾一起并行的环球报记者,在更早之前,也撰写过雁鸟之行。

翻翻此人之前的文章,毕方惊讶的发现,这人似乎成了他的专属新闻报道户,几乎每一次的直播,都会发上一篇文章盛赞,有时甚至是许多篇。

最关键的是,这些文章浏览量一点都不低。

或许是大数据推荐的原因,毕方搜索的越多,自己新闻也更是一股脑的涌现了出来。

B岛上甚至有几个因为专门做自己的视频而火起来了“二道贩子”。

毕方随手又点开一片文章,在飞机上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这种吹自己牛逼的文章,第一次看确实感觉有些不好意思,但习惯了之后,居然感觉还不错。

“到今天,我们已经无须再去证明人性中的冒险基因,只是仍然无法归纳出一种爱冒险的人格特征。

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人天生爱冒险这件事,以及如何在时代中安置我们无处安放的冒险精神。

不可否认,冒险精神曾经推动着人类进步。

正如方神每一次直播开场前都会说的那番序列曲,人类祖先冲破原始自然的束缚,伟大的航海家突破地理条件的限制,勇敢的航空、航天人突破人类极限……每一次冒险都带来人类世界的巨变,经过无数人的努力,造就了现代文明社会。

然而,时代在进步,冒险精神在退步。

在今天的许多人看来,冒险的积极意义不如它带来的消极意义,比如盲目、激进。

但盲目,激进的冒险,真的能叫做“冒险”吗?

冒险难道是脑子一热便去行动如此廉价的物品吗?

看看毕方先生的履历吧,特种兵退役,猎人学院历史前十席,拥有最高等级职业猎人证书,真正的武术者,身体素质强悍,心理素质拔群,理论知识丰富,数学,地理,生物,历史,天文,气象,化学,材料等学科高度精通。

游泳,攀岩,狩猎,陷阱技能无所不会。

无论是身体还是头脑,都能称得上是一句强大,与网络上那些博热度的人来说,是否有着鲜明且本质的对比?

假定冒险精神的价值只有放到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来考量才成立,那它注定不会有太多拥趸。

我认为社会的进步就是抵抗人类本能的过程,越是进步,这种抵抗就越深刻。

母庸说科技在不断突破人体的极限,从思想观念上,人也趋向于工具理性。

可以想象,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既然我们具备更高的预见风险的能力,想办法去规避它也是人的本性。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而且大部分人承受风险的能力并没有随着时代得到提升,在他们想象中需要付出的代价又异常的大,这部分人难免就会成为一个谨慎又理性的人。

然而,人性又是复杂的,不让人冒险,有时候反而会以更加激进的方式爆发出来。

很多年轻人都不同程度经历过被逼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在所谓的黄金年龄结婚生子。

无论是在哪个环节产生的压力,总会在某个时机释放出来,促使人去完成一次大胆的“冒险”。

时代没有改变人性,只要给予的诱惑足够大,人类的冒险本能永远存在。

总而言之,现代冒险精神不再是一种面对未知的英雄主义,而是变成了一种对自身本能的抗争。

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因为这意味着某些精彩的消失。

我悲哀于自己生于这个时代,因为冒险精神中的英雄主义即将消失殆尽。

我又庆幸自己生于这个时代,因为冒险精神中的英雄主义还未彻底消失殆尽,依旧有方神式的人物在坚守,在我的血管中打入一针肾上腺素。”

黄风漫天,烈日炎炎。

两人一驼的身影斜照在砂岩之上。

距离毕方登上南美洲的岛屿又过去了两天,

“呸。”

伴随着砂砾的摩挲声,一口白色的唾沫黏在在了石块上,在高温作用下迅速蒸发,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穆加伦牵着一匹骆驼,看了眼毕方的手机屏幕,没忍住啐了口唾沫:“他们就是这么吹你的吗?”

毕方晃了晃手机:“是不是很羡慕?”

“毫无感觉。”

毕方没有继续扯澹下去:“那就到这里吧,把东西给我,你可以离开了。”

穆加伦郁郁地将骆驼身上的东西卸下,重重地放在地上。

除了常见的背包外,居然还有一副缰绳!

【注:以上两者为联合任务,共限时一百二十天,先后可自选】

【注:任务之一可选择援助,仅可选择一人或者一兽,仅有一任务可选。】

系统给出的两条备注毕方牢记于心,在横渡撒哈拉之前,他要先抓一头野骆驼!

:。

第八百七十一章 黑犀牛第五百八十八章 异常第八百五十五章 信任的同伴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往无前第三百八十七章 昆布冰川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饲养员的经验之谈第六百四十四章 冷暖交界多暴雪第七百一十九章 冲出冰原第三百九十五章 活了,真的活了!第五章 危机四伏的荒野第一十二章 传说中的钻木取火第四百二十二章 牛头马面第三百三十八章 收获颇丰请假第八百二十章 鸟蛇之争第四百七十八章 树洞主人,舟山眼镜蛇第三百零三章 胜利第一百三十七章 伤痕累累第一百三十八章 奖励!第七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六百五十章 二遇暴风雪第三百六十章 把握不住第二百九十八章 勇敢驼鹿,不怕困难。第五百九十六章 失踪第一百八十一章 暴风雨第六十九章 打死它们!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底世界第十章 每一帧都是壁纸第二章 毛遂自荐第八十九章 野外生存技巧训练(二合一)第七百七十一章 尼莫过儿童节去了第六十八章 跑!!!第四百四十八章 直播,开始!第九十九章 血压爆表!第二百三十五章 碳烤海鲜计划第九十五章 试试就试试第八百三十八章 尼罗河第六百零七 完整纪录片第三百五十三章 下水道生态第三百二十四章 工厂内部第二百零八章 极端环境训练第六十二章 一把火一阵灰第四百七十五章 牛蛇大战第四十章 意料之外的登门第九百二十九章 雄鹰落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潜行水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提货第三百四十一章 你听说过我的故事?第六百零一章 沉船第八百四十八章 猎豹第六百八十三章 可以燃烧的土第四百九十六章 鸡汤和下雨天更配第四十三章 十年老粉不请自来!第四百零四章 那你节哀讲个笑话第九百三十章 拼杀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步一步第三百八十八章 呼啸山谷的风第三百九十五章 活了,真的活了!请个假第一百零九章 人和人的差距第一百九十三章 死的是个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归途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界第一探险家!双倍最后三小时请假第一百二十七章 丝绸之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年的成长第六百二十六章 海鱼咸不咸?第六十五章 万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级焊工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夹住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改善伙食第三百二十五章 一天(二合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垃圾佬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夹住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提安格拉第九百三十六章 旅途的终点第六十三章 得准备八百条尿不湿第三百零七章 这玩意可比钱好使第九百一十五章 装备代差第一百六十七章 落日发红第七百七十三章 死寂之海第三百三十七章 大哥是手艺人新章节在审核第七百一十三章 旋风阵法第一百三十一章 黑暗第九百二十八章 追逐第二百九十一章 震撼我熊一整年第四章 暗中的危险不是请假第一百五十八章 阳光正盛第八百一十七章 煎蛋第五十三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超大章)第七百零三章 割渔网第三十四章 敞亮的鲨鱼TV第四百四十九章 占个坑第一百六十一章 咕噜噜噜第七百五十一章 无处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