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军事关家国命脉

第136章 新军事关家国命脉

卫渊杀马一事,很快就传了出去。

原本打算前往忠勇伯府送礼的那些勋贵们,一时间也消停下来。

卫渊都已将事情做这么绝了,谁还愿自找没趣?

晚些时候。

齐国公府。

齐衡知道卫渊杀马的事情后,心情不由得郁闷起来,向自己的父母开口道:

“孩儿耗费不少心力,才找到那么一匹好马,且价值不菲,忠勇伯就那么给杀了.”

“孩儿不明白,究竟是哪里得罪了他,他要这般待孩儿?”

平宁郡主语气平和道:“凡事不能看表面,如果那忠勇伯真的厌你,又怎会几次三番的,让你去到他府里?”

“凭借忠勇伯的实力,找到一匹好马并不困难,他也并未拒绝你的好意。”

“只是你选择送礼的时机不对。”

齐衡不解道:“时机不对?忠勇伯刚好休沐,为何说时机不对?”

平宁郡主语重心长道:“如今陛下有意组建新军一事,在京城里是传得沸沸扬扬。”

“而忠勇伯正是组建新军的统帅,多少人在盯着他手里的香饽饽?”

“前日忠勤伯送礼一事,你难道忘了不成?”

齐衡微微皱起眉头。

齐国公抚须道:“不久前,卫渊差人给为父送来一幅画。”

一幅画?

齐衡似是想到什么。

平宁郡主再次开口道:“忠勇伯没有拒绝你的好意,将马留了下来,那马就是他的了,要杀要剐,自然是他说了算。”

“他差人给你父亲送书画,是想表达礼尚往来的意思,也是想与咱们齐国公府撇清关系。”

“这关系,关乎着组建新军,忠勇伯要做给别人看,你刚好撞到枪尖上,伱说,这时机对不对?”

听到这里,齐衡算是彻底明白了,

“娘亲的意思,孩儿懂了。”

“忠勇伯杀马,并非是厌我,而是时局所迫?”

——

在大周朝,杀马是重罪。

但那马,指的是战马、官马。

www ▲тTk án ▲¢ 〇

卫渊的马,是他人所赠,是花钱买来的,杀之无罪。

这件事情,也传到了赵祯的耳朵里。

他对卫渊的这个做法表示称赞,随即向曹皇后开口道:

“朕听皇城司说,近几日,不少的勋贵望族,都向忠勇伯府呈了拜帖。”

“他们打着什么主意,已是昭然若揭,只是朕不曾想到,原本要从文的齐国公府,竟然也有意染指新军?”

曹皇后应声道:“兴许是齐国公府一脉,有什么后进子弟想要从军。”

赵祯点了点头,道:“卫卿杀马一事,做的很好,既能打消那些勋贵望族的想法,也不用被那些御史所弹劾。”

“只是这样一来,卫渊算是将大部勋贵都得罪了一遍。”

对于这一点,卫渊岂能没有想到?

但是,真正能够明白当前局势的那些大佬们,比如辅国公、安国公这些拥有着权势的勋贵,会理解他的做法。

而且,他这样做了,更能使一些人放心他成为将来的武勋魁首。

毕竟,使武勋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是要保证,可以永远得到皇帝的信任。

曹皇后试探性说道:“陛下,您说,卫渊是不是有意做一个孤臣?”

“一个,只效忠于皇室的孤臣?”

赵祯若有所思道:“如果真是如此,那对国朝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他清楚卫渊的能力,其战绩已是不用多言。

就说那《练兵实纪》,也足以证明卫渊对于兵家一道的研究有多深刻。

像这种人,即使表现的再忠诚,也得慎用。

赵匡胤未黄袍加身前,也很忠诚,可结果呢?

如若卫渊甘心做个孤臣,那么赵祯不介意,再给他加加担子。

——

卫渊休沐结束后,刚好是大朝会。

他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参与朝政议事。

前往紫宸殿上朝途中,恰巧遇到了盛纮。

二人同步进了宫城,途中,盛纮小声询问道:

“渊弟,最近你可听说陛下要改制盐税?”

卫渊点了点头,“听说了,这与你有何干系?”

盛纮左看右看,见没人凑上来,才继续说道:

“与我是无关,但可能与渊弟你们这些从军之人有关。” 卫渊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盛纮道:“这几年,朝廷的财税你是知道的,不说入不敷出,可却也差不多了。”

“关中、淮西地界,不是大旱就是地动,还有岭南一带,多有叛乱滋生,使民不聊生。”

“代州一战,是场持久战,几十万大军,每日得吃多少粮食?朝廷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就是因兵部尚书曹大人建议,多印盐钞,商人花钱购买盐钞,朝廷得了钱又去买粮支持代州战役。”

“一来二去,盐钞发行过多,盐税难收啊!”

不得不说,盛纮对于朝廷的某些事情,研究的还是比较透彻。

只是,他的能力也就止步于此了。

能敏锐发现问题,可却解决不了问题。

卫渊毫不在意道:“又不只代州一处用粮,你也说了,这几年,国朝各地皆有乱事,总不能将责任都推到前方将士身上。”

“再说,这法子是兵部尚书提出来的,如今出了问题,该负责的是他。”

“难不成,因为缺粮,代州一战就不打了?”

盛纮连忙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如今你要组建新军,这新军一旦训练起来,势必不能耕种,要靠多少民夫养着?”

“我是担心,今日大朝会,若是议起组建新军一事,会有人借此寻你麻烦。”

对于这点儿卫渊倒是没有想到。

他刚要向盛纮道谢。

就见顾偃开走来,将卫渊拉到一旁,语重心长道:

“你小子,最近搞出了不小的动静。”

“我已经通知韩国公他们了,让他们暂时不要插手新军一事。”

“但新军一旦建立起来,还是要多多照拂勋贵子弟才是。”

盛纮也不敢跟上去,只好自顾自的前往紫宸殿前。

卫渊皱眉道:“连您都觉得,要用勋贵子弟?”

顾偃开道:“这不是用不用的问题,而是,你若真的想训练好新军,必须要用我等武勋子弟。”

卫渊刚想问为何。

却见韩国公走来,笑着向卫渊说道:

“忠勇伯,你写的练兵实纪,老夫看了,当真是精彩绝伦。”

“看来这训练新军一事,忠勇伯是胸有成竹了。”

“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地方,你尽管开口,我潘家在各军中,还是能说上话的。”

听到这里,卫渊就大概明白顾偃开的意思了。

不想用勋贵子弟?

可以,那你就别想从各军中抽调人手。

一旦出了事,也别想你的几位叔叔伯伯们,能在陛下面前,替你说些什么。

卫渊轻轻一叹,随后不动声色的向韩国公拱手道:

“请韩国公放心,如有需要您帮忙的地方,晚辈一定开口。”

“组建新军,事关家国命脉,晚辈一定会加倍用心。”

“届时,还需韩国公您多多提携。”

该得罪的人,要得罪。

不该得罪的人,半句错话也不能说。

否则,下场就跟当年的狄青一样。

除了张辅和顾偃开之外,便没有任何一个武勋支持他。

导致他被文臣排挤时,竟无武勋站出来替起言说。

否则,狄青也不会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

卫渊与狄青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拜了张辅为师。

“好说,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冲劲儿。”

“我这有几个不错的苗子,改天引荐你认识认识,他们或能助力你组建新军。”

韩国公在说笑间,就将手掺和进了新军里。

卫渊神情不悦。

顾偃开朝着他使了个眼色。

卫渊只好作罢。

他刚才说的话,是认真的。

新军,真的事关家国命脉。

(本章完)

第210章 人间清醒陈大牛第228章 燕云十六州布防图第89章 与卫恕意母女闲聊二三事第三十六章:明兰被盛老太太教养第228章 燕云十六州布防图第222章 哪只手动得明兰,就废哪只第204章 大国外交自当雅量第七十章:忠勇伯城头立草人!第三十章:练兵第二十三章:准备离开扬州求追读第四十八章:盛家众生相第三十三章:赢得皇帝信任第135章 小公爷送礼,卫渊杀马第129章 卫渊兼任兵部右侍郎第220章 卫哥哥好官人第85章 定婚期,拜访宁远侯府第二十八章:议亲第七十二章:西夏精锐真正实力第106章 凭什么他国之人,比我大周子民高一第239章 卫渊有心栽培盛长柏第188章 水军统帅郭颢第四十六章:英国公夫人呈拜帖第251章 诸事可定矣第七十七章:粮草被烧,野利撤军第82章 谁言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第五章:战终第131章 华兰大婚在即,使节离京,荡虏五军第212章 离开东南二三事第127章 卫渊上书《练兵实纪》第169章 少师少傅,未来辅臣第108章 包喷子天下无敌!第260章 封王?!第119章 (大章)谁敢为了你得罪卫渊啊?第174章 赵宗全的气运没了第116章 我卫渊只有一个外甥女,那就是盛明第170章 将相和,安天下,见太子赵曦第226章 升爵宴,兆远婚事,大牛所属第188章 水军统帅郭颢第263章 卫兄,对你我来说,那才是最好的时第三章:汉家儿郎,宁死不降第221章 张桂芬管家第177章 大嫂只有一个,那就是卫张氏!第230章 顾侯去世,谥号之争第140章 卫家祭祖大典,卫渊名门之后第138章 与赵祯谈条件,卫家军雏形第230章 顾侯去世,谥号之争第二十六章:张桂芬:看剑!第230章 顾侯去世,谥号之争第95章 英国公夫妇收义女宴开始第224章 殿前司都指挥使卫渊第203章 出海杀倭,光宗耀祖!请假,明日多更!第132章 忠勤伯府前来拜访,吴大娘子呈拜帖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第121章 伯乐与千里马第248章 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第一十五章:小弟,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第147章 一本书三十条性命,皇城司顾千帆求追读第三十四章:卫恕意生产第239章 卫渊有心栽培盛长柏第三十五章:卫恕意的改变第214章 末将有罪!第270章 六大军司,危机四伏,遇到爱情的陈第五十五章:你就是明兰?第207章 卫渊资产第86章 卫哥哥,好久不见第228章 燕云十六州布防图第157章 原来是奔着我舅妈去的啊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第171章 这个太子画风有点不对啊!第五章:战终第六十九章:战事胶着第187章 写《筹海图编》与《纪校新书》第一章:雁门大战第142章 康姨妈第六十八章:论当世名将求追读第一十八章:盛家老太太第228章 燕云十六州布防图第三十三章:赢得皇帝信任第104章 辽夏无人乎?第83章 我为我姐请诰封!第180章 下辈子,别做女人了第二十一章:卫小娘夜训盛明兰第130章 大周最年轻的兵家宗师第113章 吴大娘子拜访盛家第一十六章:姐弟叙话第一十五章:小弟,这些年,你究竟受了多少苦?第七十九章:代州之战,结束!第263章 卫兄,对你我来说,那才是最好的时求追读第四十八章:盛家众生相第260章 封王?!第217章 大婚准备事宜,卫渊要成家了第97章 九十七章:高门贵女二三事第219章 封侯,诰命第159章 与倭狗做生意?先问问我刀还利否!第三章:汉家儿郎,宁死不降第202章 改势 改命 改运第257章 改造苏轼计划,归心似箭第174章 赵宗全的气运没了第135章 小公爷送礼,卫渊杀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