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离开东南二三事

卫渊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他是真的动了杀心。

给你活路你不要?当真以为剑不利否?

至于他让陈大牛与卫氏族人藏兵刃的那座在大海上毫不起眼得小岛,则被后世人称之为‘藏兵岛’。

后世史学家研究卫渊时,曾一致认为,卫渊正是在这个时候,有了野心。

翌日。

待荣显醒了酒,卫渊将他唤来大帐中,笑问道:

“昨夜本帅问的你问题,你似乎还不曾回答本帅。”

荣显微微皱眉,思虑片刻,深呼吸一口气,作揖道:

“回卫帅,自然是想活。”

卫渊点了点头,“军器沉入大海,这么大一件事,本帅做不了主。”

荣显再次点头。

经过一夜的漫长思索,他又岂能不清楚,这背后,是官家的意思?

官家将所有的勋贵子弟都给骗了啊!

用勋贵的钱财,买了这么大一批军器,结果全部沉入大海。

最终得利的人,只有赵祯。

除了他,荣显真的想不出,谁还能让一位东南地界的封疆大吏,做出这样的事情。

“实话告诉你,即使没有陛下的旨意,这批军器,也不会安然无恙的抵达倭国。”

“本帅这样做,不是在针对勋贵,毕竟如你所言,本帅也是勋贵.”

卫渊缓缓起身,来到帐前,语重心长道:

“事已至此,荣兄可知,回到京城之后,该如何向勋贵交代?”

荣显拱手道:“当如卫将军所言,水军将士,的确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使那批军器沉海.”

“此事,与卫将军您毫无干系。”

卫渊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荣兄果真聪慧,如今东南事了,我也即将返回京城,不如邀请荣兄一道如何?”

荣显:能不聪慧么?再不聪慧,命都要没了。

他抱拳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话音刚落,就见侍卫来报,说是福建路都转运使蔡襄求见。

卫渊刚让他进帐,就听他说道:

“几名倭使直到现在,还待在转运司衙门里,他们要求咱们大周必须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还说,军器一事,绝非倭寇所为,他们希望,咱们大周可以将他们购买军器的钱财退回,并且厚葬那平忠盛。”

卫渊不悦道:“你连这些小事都处理不好?”

蔡襄愁眉苦脸道:“原本是小事结果他们却说,要因此事,去京城告御状,若是不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下官.下官担心前程难保啊!”

这事到底是怎样的,已经一目了然。

显然是皇帝在背后操控。

皇帝既无明旨,意思就是,不愿再被这种事叨扰到。

可他们要是去告御状,那性质就不同了。

卫渊觉着他处理不好,顶多是断了升迁之路,皇帝若是觉得他连这小事都难办,只怕这都转运使的位置,也要拱手让人了。

“本帅已经说了,军器沉海一事,乃是倭寇所为,我们没有找他们赔偿我们水军将士的损失,就已是不错。”

“他们竟然还敢舔着脸说告御状?告诉他们,为何就不能是倭寇所为?若想退钱财,告御状,也得让他们有命走到京城才行!”

卫渊极其强势的回应道。

蔡襄顿时就傻眼了,“卫帅的意思是,要杀使?”

卫渊深深皱起眉头,眼前这厮如此愚蠢,是怎么做到都转运使这个位置的?

还是说,因为自己在福建路的原因,无法让他这个一把手尽情施展拳脚,从而有些束缚,显得愚蠢了?

“军器可以是倭寇抢掠,难道倭使之死,就不能怪在倭寇头上?”

“你去告诉他们,由于前些日子,朝廷军队围剿倭寇有所小成,引得倭寇怀恨在心。”

“如今福建路境内,已有不少扮做商贾的倭寇藏于民间,若是想好好活命,就在驿站中好生待着,哪也不要去。”

闻言,蔡襄深深作揖,“下官明白了。”

卫渊又道:“昨夜我已上书朝廷,请命回京,今后这福建路,可就是伱说了算,遇事多与郭颢商议,听懂了么?”

蔡襄连忙回应道:“请将军放心,下官明白。”

卫渊点了点头,“范大人离开福建路之前,已经召集东南官吏商议了后续海运诸多事宜。”

“今后,海运还是以福州为主,其余沿海州府,比如楚州、海州等地为辅。”

“若是由朝廷牵线,签订的较大生意契约,仍旧是从福州出海。”

蔡襄喜上眉梢,恭敬道:“谢卫帅。”

卫渊笑道:“你最应该要谢的人,是范大人。”

——

嘉佑五年九月六日,宜出行。

赵祯命卫渊班师。

在卫渊率领荡虏军离开福建路时,万民亲自相送。

不只是福州当地百姓,还有一些百姓来自于福建路各地或是东南沿海一带的州府。

福州城门前,卫渊将要离去时。

忽然,来自福州城的一位德高望重得老者,向他恭敬开口道:

“卫将军,我们知道您今日要离开福州,不知您今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福州的父老乡亲们,都想着来送送您,感谢您为福州所做一切。”

“请您给我们福州与东南的父老乡亲们,留下个物件吧,好让我们有个念想。”

闻言。

卫渊看向拥挤在城门处的百姓们,心中思绪纷杂。

他来东南,所作所为,大部分都是利益驱使。

可没想到,即使这般,也能受到福州百姓的爱戴。

这时,荡虏军已经在城外集结完毕,准备随时返程。卫渊望着那些目光充满着期望的百姓,又看向眼前老者,缓缓开口道:

“本将军来福州,不过是秉公行事,老太公,留物一事,还是免了吧。”

那老者突然脸色激动,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拉住卫渊的手腕,一时间,矗立在卫渊身旁的侍卫,都是心头一紧。

卫渊示意无恙,只听那老者心怀感激道:

“请将军恕老朽无礼。”

“将军,求您,留下些物甚吧。”

“是您让福州的百姓们,再也不用只靠打渔为生,再也不用担心被倭寇侵扰劫掠,您的功绩,我们福州乃至整个东南的百姓,都会牢记于心。”

“您留下一件物甚,也算是激励后世子孙了。”

卫渊见这老者越说越激动,一时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蔡襄来到他身边,作揖道:

“请卫将军留下一只官靴吧,也好全了福州父老乡亲们的心思,不使他们抱有遗憾。”

卫渊不好再推辞,索性随了福州百姓的心意,留下一只官靴。

当年孔子离任留靴,成了一段佳话。

随后就有了这样的传统。

若是哪地百姓,觉得这该地父母官或封疆大吏还算不错,也会请他留下靴来。

只是会不会像孔子那只鞋一样,保存极久,就不得而知了。

留下官靴,卫渊又穿上一双靴子,正欲向福州百姓请辞离去。

不料,那拄拐老者再次开口道:

“卫将军,您给福州父老留下了一只靴。”

“福州父老乡亲们,也想送您一个物件。”

“此去汴京,山高水长,难免遇到个阴天下雨的时候。”

“不如,就带着这把伞吧。”

“还有,这件袍子,也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若遇风雨天,穿上袍子,能挡挡风寒,请卫将军您收下吧!”

闻言。

卫渊看着他们已经递来的青罗盖伞与各式布料交织的袍子,认为也不是什么贵重物甚,便就命一旁侍卫收下

随后,他便上了车辇,率领荡虏军,浩浩荡荡的离开福州地界。

眼瞅着距离福州城门越来越远。

坐在马背上的陈大牛忽然注意到,那些福州的父老乡亲们,依然在相送着。

于是连忙将此事告知坐在车辇里的卫渊,

“将军,此处距离福州城门,少说也得有十里地了吧?”

“福州的百姓们,还送着咱们呢。”

其实此前,卫渊就知道他们还在前来相送着,也下车辇向他们说了,切勿再送,免得累了脚,可是福州父老们并不答应。

无奈,卫渊也只得随他们去了。

此刻,闻言后。

原本正闭目养神的卫渊,豁然睁开双目,连忙让侍卫停下马车。

随后,他快速下了车辇,看向东南的那些父老乡亲们,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他杀倭是为了眼前这些淳朴的百姓们吗?

有,但也有为自身利益并不纯粹是为了百姓。

本就是分内之事,只因做了点实事,就能被百姓们这般对待,卫渊心中岂能不感动?

他叹了口气,孤身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一处宽阔地带,看着前来相送的百姓,连成一条长蛇,一眼望不到尽头,不由得大声道:

“乡亲们,回去吧,回去吧!”

军队行进的速度不算太快。

那些百姓脚力不错,能跟得上。

不过跟了这么长一段路,难免会累。

卫渊不忍他们再送了。

没过一会儿,有些百姓见到卫渊身形,又听卫渊一直重复着方才所言那句话,于是便纷纷下跪道:

“卫将军,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福建路的父老乡亲们就送您到这了。”

“您初来东南时,长途跋涉,剿灭倭寇,消除匪患,又为我们谋了生计,使得我福建路乃是东南沿海一带的百姓在今后皆有钱财所得。”

“如今,福建路的父老乡亲们,护您十里,祝您此去汴京,直上青云!”

有了这些百姓的十里相送,卫渊即使不想平步青云,也难。

谁将百姓放在心上,百姓就会将谁放在心上。

他们送卫渊的十里路,不是路,而是一条直通青云的坦途大道。

百姓们,岂不知这点?

他们甘愿相送,由衷希望,卫渊真的可以平步青云。

“卫将军,就送您到这了。”

“您此去,山高水长,还望保重身体!”

“余下的路,还要靠您去走,请恕东南父老,不能再送了!”

“请卫将军珍重!”

“.”

前来相送的百姓们陆续开口。

听似嘈杂,但卫渊却能听个真切,能知道,他们想表达什么。

卫渊深呼吸一口气,朝着那些可爱的百姓深深作揖。

什么话也没说。

却胜似千言万语。

第81章 被多方势力拉拢的卫渊第155章 抠门的宰执韩章,有女当街拦路第230章 顾侯去世,谥号之争第242章 我这一生如履薄冰第134章 与华兰二三事,俏皮的如兰第96章 汴京勋贵齐至,卫家姐弟风光第255章 指点顾廷烨第226章 升爵宴,兆远婚事,大牛所属第264章 明兰生辰求追读第三十四章:卫恕意生产第190章 明兰与盛老太太回宥阳老家求追读第四十八章:盛家众生相第188章 水军统帅郭颢第244章 为国尽忠,为民尽力,吾所愿也第256章 十六字真诀,小迷弟苏轼第141章 卫氏永不分家!大周新军初代统帅!第232章 张桂芬怀孕第82章 谁言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第248章 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第81章 被多方势力拉拢的卫渊第四章:乱战第267章 灌顶,赐字?第207章 卫渊资产第103章 壮哉忠勇伯!求追读第四十九章:明兰,有空可以去府上玩第176章 张桂芬红衣送卫渊第97章 九十七章:高门贵女二三事第196章 明兰遇险?漕帮相助!第140章 卫家祭祖大典,卫渊名门之后第一十七章:什么?盛家竟与卫将军有往来?第196章 明兰遇险?漕帮相助!求追读第一十九章:卫渊见顾廷烨与盛长柏第五十六章:叫舅妈第五十一章:首战告捷,大获全胜第164章 平宁郡主与张桂芬的关系很好吗?第248章 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第151章 请设水军第158章 满甲营第七十七章:粮草被烧,野利撤军请假,明日多更!第227章 忠勇侯府‘盛极’第五十一章:首战告捷,大获全胜第196章 明兰遇险?漕帮相助!第184章 东南百官惶恐第84章 正三品大员卫渊!第165章 此等男儿,哪个女子见了不心动?第178章 海家有女初长成海朝云第三十章:练兵第三十六章:明兰被盛老太太教养第271章 欺辱宗室子女嘉成县主第197章 明兰,我能见见你舅舅吗?第91章 这天下,不能交给武将来管第三十一章:军队改编雏形第83章 我为我姐请诰封!第203章 出海杀倭,光宗耀祖!第229章 卫师,我不负你,你也不要负我第270章 六大军司,危机四伏,遇到爱情的陈第108章 包喷子天下无敌!第158章 满甲营第五十七章:张桂芬实力宠外甥女第195章 那位乃是我朝少傅,卫渊卫将军!第六十章:卫小娘赠图第107章 你们周人,谁敢杀吾?谁敢?!第175章 出征,东南柱石第二十二章:盛家家宴第193章 这些事,本就是你这个大嫂应该做的第218章 十里红妆,禁军开路,将军抬轿,前第186章 末将愿追随卫帅,至死不渝!第90章 快来拜见你们舅舅第243章 离间计,请封爵第96章 汴京勋贵齐至,卫家姐弟风光第六章:卫渊,你是此战第一大功臣!第134章 与华兰二三事,俏皮的如兰第82章 谁言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第五十四章:汴京马球会第111章 有机会,一定要杀了卫渊!第131章 华兰大婚在即,使节离京,荡虏五军第四十二章:野利旺荣死了第141章 卫氏永不分家!大周新军初代统帅!第272章 大周十五路锦绣江山,我帮你担着!第107章 你们周人,谁敢杀吾?谁敢?!第265章 入宴二三事第五十一章:首战告捷,大获全胜第196章 明兰遇险?漕帮相助!第188章 水军统帅郭颢第193章 这些事,本就是你这个大嫂应该做的第89章 与卫恕意母女闲聊二三事第七十章:忠勇伯城头立草人!第110章 还我河山,一统天下!第210章 人间清醒陈大牛第162章 她盛明兰乃是我外甥女,如何坐不得第140章 卫家祭祖大典,卫渊名门之后第107章 你们周人,谁敢杀吾?谁敢?!第147章 一本书三十条性命,皇城司顾千帆第六十二章:江湖诨号赛骠骑第201章 明兰等人前往广陵见到卫渊第245章 卫家嫡长女卫静姝,嫡长子卫弃疾第103章 壮哉忠勇伯!第114章 林噙霜的算盘第81章 被多方势力拉拢的卫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