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

清代学术的中坚,便是所谓汉学。这一派学术,以经学为中心。专搜辑阐发汉人之说,和宋以来人的说法相对待,所以得汉学之称。

汉学家的考据,亦可以说是导源于宋学中之一派的。而其兴起之初,亦并不反对宋学。只是反对宋学末流空疏浅陋之弊罢了。所以其初期的经说,对于汉宋,还是择善而从的。而且有一部分工作,可以说是继续宋人的遗绪。但是到后来,其趋向渐渐变了。其工作,专注重于考据。考据的第一个条件是真实。而中国人向来是崇古的。要讲究古,则汉人的时代,当然较诸宋人去孔子为近。所以第二期的趋势,遂成为专区别汉、宋,而不复以己意评论其短长。到此,才可称为纯正的汉学。所以也有对于这一期,而称前一期为汉宋兼采派的。

第一期的人物,如阎若璩、胡渭等,读书都极博,考证都极精。在这一点,可以说是继承明末诸儒的遗绪的。但是经世致用的精神,却渐渐的缺乏了。第二期为清代学术的中坚。其中人物甚多,近人把他分为皖、吴二派。皖派的开山,是江永,继之以戴震。其后继承这一派学风的,有段玉裁、王念孙、引之父子和末期的俞樾等。此派最精于小学,而于名物制度等,搜考亦极博。所以最长于训释。古义久经湮晦,经其疏解,而灿然复明的很多。吴派的开山,是惠周惕、惠士奇、惠栋,父子祖孙,三世相继。其后继承这一派学风的,有余萧客、王鸣盛、钱大昕、陈寿祺、乔枞父子等。这派的特长,尤在于辑佚。古说已经亡佚,经其搜辑而大略可见的不少。

汉学家的大本营在经。但因此而旁及子、史,亦都以考证的方法行之。经其校勘、训释、搜辑、考证,而发明之处也不少。其治学方法,专重证据。所研究的范围颇狭,而其研究的工夫甚深。其人大都为学问而学问。不搀以应用的,亦颇有科学的精神。

但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汉学的本身,也渐渐的起了变化。这种变化,其初也可以说是起于汉学的本身,但是后来,适与时势相迎合,于是汉学家的纯正态度渐渐地改变。而这一派带有致用色彩的新起的学派,其结果反较从前纯正的汉学为发达。这是怎样一回事呢?原来汉学的精神,在严汉、宋之界。其初只是分别汉、宋而已,到后来,考核的工夫愈深,则对于古人的学派,分别也愈细。汉、宋固然不同,而同一汉人之中,也并非不相违异。其异同最大的,便是今、古文之学。其初但从事于分别汉、宋,于汉人的自相歧异,不甚措意。

到后来,汉、宋的分别工作,大致告成,而汉人的分别问题,便横在眼前了。于是有分别汉人今古文之说,而专替今文说张目的。其开山,当推庄存与,而继之以刘逢禄和宋翔凤,再继之以龚自珍和魏源。更后,更是现代的廖平和康有为了。汉代今文学的宗旨,本是注重经世的。所以清代的今文学家,也带有致用的色彩。其初期的庄、刘已然,稍后的龚、魏,正值海宇沸腾,外侮侵入之际。二人都好作政论,魏源尤其留心于时务。其著述,涉及经世问题的尤多。最后到廖平,分别今古文的方法更精了。至康有为,则利用经说,自抒新解,把春秋三世之义,推而广之。而又创托古改制之说,替思想界起一个大革命。

清学中还有一派,是反对宋学的空谈,而注意于实务的。其大师便是颜元。他主张仿效古人的六艺,留心于礼、乐、兵、刑诸实务。也很有少数人佩服他。但是中国的学者,习惯在书本上做工夫久了,而学术进步,学理上的探讨和事务的执行,其势也不得不分而为二。所以此派学问,传播不甚广大。

还有一派,以调和汉、宋为目的,兼想调和汉、宋二学和文士的争执的,那便是方苞创其前,姚鼐继其后的桐城派。当时汉、宋二学,互相菲薄。汉学家说宋学家空疏武断,还不能明白圣人的书,何能懂得圣人的道理?宋学家又说汉学家专留意于末节,而忘却圣人的道理,未免买椟还珠。至于文学,则宋学家带有严肃的宗教精神,固然要以事华采为戒;便是汉学家,也多自矜以朴学,而笑文学家为华而不实的——固然,懂得文学的人,汉、宋学家中都有,然而论汉、宋学的精神,则实在如此。其实三者各有其立场,哪里可以偏废呢?所以桐城派所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缺一之说,实在是大中至正的。但是要兼采三者之长而去其偏,这是谈何容易的事?所以桐城派的宗旨,虽想调和三家,而其在汉、宋二学间的立场,实稍偏于宋学,而其所成就,尤以文学一方面为大。

清朝还有一位学者,很值得介绍的,那便是章学诚。章学诚对于汉、宋学都有批评。其批评,都可以说是切中其得失。而其最大的功绩,尤在史学上。原来中国人在章氏以前不甚知道“史”与“史材”的分别,又不甚明了史学的意义。于是一、其作史,往往照着前人的格式,有的就有,无的就无,倒像填表格一样,很少能自立门类或删除前人无用的门类的。二、则去取之间,很难得当。当历史读,已经是汗牛充栋,读不胜读了,而当作保存史材看,则还是嫌其太少。章氏才发明保存史材和作史,是要分为两事的。储备史材,愈详愈妙,作史则要斟酌一时代的情势,以定去取的,不该死守前人的格式。这真是一个大发明。章氏虽然没有作过史,然其借改良方志的体例,为豫备史材的方法,则是颇有成绩的。

理学在清朝,无甚光彩。但其末造,能建立一番事功的曾国藩却是对于理学,颇有工夫的,和国藩共事的人,如罗泽南等,于理学亦很能实践。他们的成功,于理学可谓很有关系。这可见一派学问,只是其末流之弊,是要不得,至于真能得其精华的,其价值自在。

以上所说,都是清朝学术思想变迁的大概,足以代表一时代重要的思潮的。至于文学,在清朝比之前朝,可说无甚特色。称为古文正宗的桐城派,不过是谨守唐、宋人的义法,无甚创造。其余摹仿汉、魏、唐、宋的骈文的人,也是如此。诗,称为一代正宗的王士祯,是无甚才力的。后来的袁、赵、蒋,虽有才力,而风格不高。中叶后竞尚宋诗,亦不能出江西派杵臼。词,清初的浙派,尚沿元、明人轻佻之习。常州派继起,颇能力追宋人的作风,但是词曲,到清代,也渐成为过去之物。不但词不能歌,就是曲也多数不能协律,至其末年,则耳目的嗜好也渐变,皮黄盛而昆曲衰了。平民文学,倒也颇为发达。用语体以作平话、弹词的很多。在当时,虽然视为小道,却是现在平民文学所以兴起的一个原因。书法,历代本有南北两派。南派所传的为帖,北派所传的为碑。自清初以前,书家都取法于帖。但是屡经翻刻,神气不免走失。所以到清中叶时,而潜心碑版之风大盛。主持此论最力,且于作书之法,阐发得最为详尽的,为包世臣。而一代书家,卓然得风气之先的,则要推邓完白。清代学术思想,都倾向于复古,在书法上亦是如此的。这也可见一种思潮正盛之时,人人受其鼓荡而不自知了。

第八、清代的社会生活

论起清代的社会来,确乎和往古不同。因为它是遭遇着旷古未有的变局的。这旷古未有的变局,实在当十六世纪之初——欧人东略——已开其端。但是中国人,却迟到十八世纪的中叶——五口通商——方才感觉到。自此以前,除少数——如在海口或信教——与西人接近的人外,还是丝毫没有觉得。

清代是以异族入主中国的,而又承晚明之世,处士横议、朋党交争之后,所以对于裁抑绅权、摧挫士气二者,最为注意。在明世,江南一带,有所谓投大户的风气。仕宦之家,僮仆之数,盈千累百。不但扰害小民,即主人亦为其所挟制。到清代,此等风气,可谓革除了。向来各地方,有不齿的贱民,如山、陕的乐籍,绍兴的惰民,徽州的伴档,宁国的世仆,常熟、昭文的丐户,江、浙、福建的棚民,在清世宗时,亦均获除籍。此等自然是好事。然而满、汉之间,却又生出不平等来了。旗人在选举、司法种种方面,所占地位都和汉人不同,而其关系最大的,尤莫如摧挫士气一事。宋、明两朝,士大夫都很讲究气节。风会所趋,自然不免有沽名钓誉的人,鼓动群众心理,势成一哄之市。即使动机纯洁,于事亦不能无害,何况持之稍久,为野心者所利用,杂以他种私见,驯致酿成党争呢?物极必反,在清代,本已有动极思静之势,而清人又加之以摧挫,于是士大夫多变为厌厌无气之流,不问国事。高者讲考据、治词章,下者遂至于嗜利而无耻。管异之有《拟言风俗书》,最说得出明清风气的转变。他说:

明之时,大臣专权,今则阁、部、督、抚,率不过奉行诏命。明之时,言官争竞,今则给事、御史,皆不得大有论列。明之时,士多讲学,今则聚徒结社者,渺焉无闻。明之时,士持清议,今则一使事科举,而场屋策士之文,及时政者皆不录。大抵明之为俗,官横而士骄。国家知其敝而一切矫之,是以百数十年,天下纷纷,亦多事矣。顾其难皆起于田野之间,闾巷之侠,而朝宁学校之间,安且静也。然臣以为明俗敝矣,其初意则主于养士气,蓄人才。今夫鉴前代者,鉴其末流,而要必观其初意。是以三代圣王相继,其于前世,皆有革有因,不力举而尽变之也。力举而尽变之,则于理不得其平,而更起他祸。

清朝当中叶以后,遇见旷古未有的变局,而其士大夫,迄无慷慨激发,与共存亡的,即由于此。此等风气,实在至今日,还是受其弊的。

我们今日,翻一翻较旧的书,提到当时所谓“洋务”时,率以通商、传教两个名词并举。诚然,中西初期的交涉,不外乎此两端。就这两端看来,在今日,自然是通商的关系,更为深刻——因为帝国主义者经济上的剥削,都是由此而来的——其在当初,则欧人东来,所以激起国人的反抗的,实以传教居先,而通商顾在其次。欧人东来后,中国反对他传教的情形,此前已有讲述,但这还是士大夫阶级的情形。至1861年,《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发生效力以来,从前没收的教堂,都发还。教士得在中国公然传教。从此以后,洋人变为可畏之物,便有恃入教为护符,以鱼肉邻里的。地方官遇教案,多不能持平,小民受着切肤之痛,教案遂至联绵不绝。直至1900年,其祸乃稍戢。

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2)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40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3)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27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1)第85章 一战后的中国 (5)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89章 蒋廷黻小传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43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3)第18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28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2)第34章 改制与革命 (3)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43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1)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53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2)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19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2)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52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1)第19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2)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23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2)第86章 一战后的中国 (6)第83章 一战后的中国 (3)第58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3)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4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3)第30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1)第16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10章 霸国与霸业 (2)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22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1)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68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1)第54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3)第89章 蒋廷黻小传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14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3)第51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3)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42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2)第24章 秦广汉兴之际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第87章 张荫麟小传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39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2)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3)第85章 一战后的中国 (5)第19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2)第63章 剿夷与抚夷 (2)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44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4)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47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3)第40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3)第87章 张荫麟小传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35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1)第23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2)第54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3)第68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1)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