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1)

中国的该变法,并不是和外国人接触了,才有这问题的。一个社会和一个人一样,总靠新陈代谢的作用旺盛,才得健康。但是总不能无老废物的堆积。中国自秦汉统一之后,治法可以说是无大变更。到清末,已经二千多年了,各方面的积弊,都很深了。便是没有外人来侵略,我们种种治化,也是应当改革的。但是物理学的定例,物体静止的,不加之以力,则不能动,社会亦是如此。所以我们近代的改革,必待外力的刺激,做一个诱因。

中国受外力刺激而起反应的第一步,便是盲目的排斥,这可谓自宋以来,尊王攘夷思想的余波。排斥的目的,已经非是,其手段就更可笑了。海通以后,最守旧的人,属于这一派。其第二步,则是中兴时代湘淮军中一派人物。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出于其幕府中的,则如薛福成、黎庶昌之类。此派知道闭关绝市是办不到的。既已入于列国并立之世,则交际之道,不可不讲,内政亦不得不为相当的改革。但是他们所想放效他人的,根本上不离乎兵事。因为要练兵,所以要学他们的技艺;因为要学他们的技艺,所以要学他们的学术;因此而要学他们的语文。如此,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

但是从根本上改革,这句话谈何容易?在高位的人,何能望其有此思想?在下位的人而有此思想,谈何容易能为人所认识?而中日之战,以偌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

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打败了以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又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县人,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比孙中山先生大十一岁。

他家好几代都是读书人。他的家教和他的先生朱九江给他的教训,除预备他能应考试,取科名外,持别注重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及一般所谓经世致用之学。他不懂任何外国文字,在戊戌以前,也没有到外国去过。但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的整齐,受了很大的刺激。他觉得这种优美的行政,必有文化和思想的背景和渊泉。可惜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讨论西洋政治经济的书籍,康有为所能得的,仅江南制造局及教会所译的初级天文、地理、格致、兵法、医药及耶稣教经典一类的书籍。但他是个绝顶聪明的人,“能举一反三,因小以知大,自是于其学力中别开一境界”。

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后来梁启超批评他说:

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这种批评是很对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

我国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只有两个人曾主张变法,一个是王莽,一个是王安石,两个都失败了。王莽尤其成为千古的罪人,所以没有人敢谈变法。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所以在甲午以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春秋》的真义在《公羊传》里可以看出来,《公羊传》讲“通三统”,那就是说夏、商、周三代的法制并无沿袭,各代都因时制宜,造出各代的法制。《公羊传》又讲“张三世”,那就是说,以政体对乱世,立宪政体对升平之世,共和政体对太平之世。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作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

康有为在甲午年中了举人,乙未年成了进士。他是那个国难时期的新贵。他就趁机会组织学会,发行报纸来宣传,一时附和的人很不少。大多数并不了解他的学说,也不知道他的改革具体方案,只有极少数可以说是他的忠实同志,但是他的运动盛极一时,好像全国舆论是拥护他的。

孔于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他在严重的国难时期之中,一再上书给光绪皇帝,大讲救国之道。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很想努力救国。他先研究康有为的著作,后召见康有为。他很赏识他,因为种种的困难,只教他在总理衙门行走。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于是他又派康有为的四位同志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在军机处办事,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

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换句话说,以后读书人要做官不能靠虚文,必须靠实学。第二,调整行政机构。康有为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如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以及与总督同城的巡抚,不治河的河督,不运粮的粮道,不管盐的盐道,同时他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好像我们现在的经济部,想要推行经济建设。这两件大新政,在我们今日看起来都是应该早办的,但在戊戌年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的人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土,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康有为为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

康有为既然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反对新政的人就包围西太后,求“西太后保全,收回成命”。这时光绪虽作皇帝,实权仍在西太后手里。他们两人之间久不和睦,西太后此时想索性废光绪皇帝。新派的人于是求在天津练兵的袁世凯给他们武力的援助。袁世凯嫌他们孟浪,不肯合作,而且泄露他们的机密。西太后先发制人,把光绪囚禁起来,说皇帝有病,不能理事,复由太后临朝训政。康有为逃了,别人也有逃的,也有被西太后处死的。他们的新政完全打消了。

第二、顽固势力总动员

在戊戌年的变法运动之中,外国人颇偏袒光绪帝及维新派,反对西太后及顽固党,因此一个内政的问题就发生国际关系了。后康有为、梁启超逃难海外,又得着外国人的保护。他们在逃难之中发起保皇会,鼓动外国人和华侨拥护光绪。这样,西太后和顽固党就恨起洋人来了。西太后要废光绪,立端王载漪的儿子溥俊作皇帝。刚毅、祟绮、徐桐、启秀诸顽固分子想在新王之下操权,于是怂恿废立。但各国驻京公使表示不满意,他们的仇外的心理更进了一层。

顽固党仅靠废立问题还不能号召天下,他们领导的运动所以能扩大,这是因为他们也是爱国分子。自鸦片战争到庚子年,这六十年中所受的压迫,所堆积的愤慨,他们觉得中国应该火速抗战,不然国家就要亡了。我们不要以为顽固分子不爱国,从鸦片战争起,他们是一贯的反对屈服,坚强的主张抗战。在戊戌年,西太后复政以后,她便硬不割让三门湾给意大利,她令浙江守土的官吏准备抗战。后意大利居然放弃了他的要求,顽固党更加觉得强硬对付洋人是对的。

外人在中国不但通商占地,还传教,这一层尤其招顽固分子的愤恨。他们觉得孔、孟的遗教是圣教,洋人的宗教是异端,是邪教。中国最无知的愚民,都知道孝顺父母,尊顺君师,洋人是无父无君的。几千年来。都是外夷学中国,没有中国学外夷的道理。这种看法在当时是很普遍的。譬如大学士徐桐是大理学家倭仁的门弟子,自己也是个有名的理学家,在当时的人物中,算是一个正派君子。他和他的同志是要保御中国文化而与外人战。他们觉得铲草要除根,排斥异端非尽驱逐洋人不可。

但是中国与日本战尚且打败了,怎能一时与全世界开战呢?顽固分子以为可以靠民众。利用民众或“民心”或“民气”去对外,是林则徐、徐广缙、叶名琛一直到西太后、载漪、刚毅、徐桐传统的法宝。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胞是有胜无败的。甲午以后,山东正有民间的义和团出现。顽固分子觉得这个义和团正是他们所要的武力。

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最初是大刀会,其本质与中国流行民间的各种会党并无区别。这时的大刀会专以洋人,尤其是传教士为对象,民众对洋人也有多年的积愤。外国传教士免不了偏袒教徒,而教徒有的时候免不了仗洋人的势力欺侮平民。民间许多带宗教性质的庙会敬神,信基督教的人不愿意合作。这也引起教徒与非教徒的冲突。民间尚有种种谣言,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丸。民间生活是很痛苦的,于是把一切罪恶都归到洋人身上。洋人,附洋人的中国人,以及与洋人有关的事业如教堂、铁路、电线等,皆在被打倒之列。义和团的人自信有鬼神保佑,洋人的枪炮打不死他们。山东巡抚李秉衡等鼓励他们,因此他们就以扶清灭洋的口号在山东活动起来。

己亥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袁世凯作山东巡抚,他就不客气,把义和团当作乱民,派兵痛剿。团民在山东站不住,于己亥冬庚子春逃入河北。河北省当局反表示欢迎,所以义和团就在河北得势了。毓贤向载漪、刚毅等大替义和团宣传,说他们如何勇敢、可靠。载漪和刚毅介绍义和团给西太后,于是义和团在北京得势了。西太后及想实行废立的亲贵,顽固的士大夫及顽固爱国志士,都与义和团打成一片,精诚团结去灭洋,以为灭了洋人,他们各派的公私目的都能达到。庚子年义和团是我国顽固势力的总动员。

第三、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天下事无其力则已,有其力,是总要发泄掉,才得太平的。义和团之事,亦是其一例。

第70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3)第37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3)第59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4)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3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2)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87章 张荫麟小传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18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50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41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1)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第66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1)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24章 秦广汉兴之际 (1)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84章 一战后的中国 (4)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61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2)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82章 一战后的中国 (2)第83章 一战后的中国 (3)第81章 一战后的中国 (1)第18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1)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56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1)第36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3)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38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1)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2)第42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2)第10章 霸国与霸业 (2)第46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2)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85章 一战后的中国 (5)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2)第3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2)第6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2)第31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2)第10章 霸国与霸业 (2)第62章 剿夷与抚夷 (1)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69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2)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15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处的时代 (2)第49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1)第39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8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4)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55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4)第40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2)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2章 中国历史的黎明 (1)第28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进的明朝 (2)第61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2)第64章 剿夷与抚夷 (3)第83章 一战后的中国 (3)第87章 张荫麟小传第25章 秦广汉兴之际 (2)第72章 自强之路的失败 (5)第29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3)第27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1)第48章 盛而不强的两宋 (4)第40章 混乱中洒脱的魏晋 (3)第51章 来自草原的元帝国 (3)第21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4)第37章 权谋夹缝中生存的东汉 (3)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20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3)第30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1)第42章 开创盛世的隋唐 (2)第65章 剿夷与抚夷 (4)第88章 吕思勉小传第25章 秦广汉兴之际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3)第57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上) (2)第11章 霸国与霸业 (3)第60章 落日余晖中的清朝(下) (1)